内容简介 · · · · · ·
这古怪时代,许多人为寻找幸福,都在沉默倒下,完事了。另外一些活着的人,却照例以为活得很幸福,生儿育女,百事遂心,还是社会中坚,社会少不了他们。
一伙老老少少的纨绔子弟和帮闲分子,个人自命不凡而又猥琐可笑。一伙大大小小的长官和士兵,为官者贪鄙,当兵的无聊,亦俨然而又滑稽。沈从文笔下短篇,辛辣讽刺者不多。此书集中,以飨读者。
原文摘录 · · · · · ·
-
一张大字报稿 [1966年7月] 我是上月中旬和馆中几个领导同志一同调去集训的,因身体关系,上星期被调回来参加学习。回来后,看过三半天大字报,オ明白馆中文化大革命运动,在中央派来的工作组正确领导下,已搞得热火朝天。象我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诸同志好意来帮助我思想改造,就为特辟专栏,写了几十张大字报,列举了几百条严重错误,我应当表示深深的感谢。因为首先想到的是,一切批评总在治病救人。我若真是牛鬼蛇神,自然是应当加以扫除的。 但自然也感到十分痛苦,巨大震动,因为揭发我最多的是范曾,到我家前后不会过十次,有几回还是和他爱人同来的。过去老话说,十大罪状已够致人于死地,范曾一下子竟写出几百条,若果主要目的,是使我在群众中威风扫地,可以说是完全作到了。事实上我本来在群众中就并无什么威风,也不善于争取任何威风,只想在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平平实实做一个文物工作者。前十年,我的工作主要是在陈列室和库房里,就是最好的证明。痛苦的是若照毛主席所说,凡事应当“实事求是”,来作一点解释,我的神经和心脏实在不许可。因为目前低压总在110到120,高压在190到200左右。我说这个数字,年青同志目下是不会明白的,因为缺少实践经验,到将来衰老时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我只举一个例就够了,即范曾揭发我对群众最有煽动性的一事,说是丁玲、肖乾、黄苗子等,是我家中经常座上客,来即奏爵士音乐,俨然是一个小型裴多菲俱乐部。这未免太抬举了我。事实上丁玲已去东北八九年,且从来不到过我家中。客人也十分稀少,除了三两家亲戚,根本就少和人往来。来的次数最多大致便是范曾夫妇,向我借书主要也只有你夫妇。你怎么知道丁玲常来我家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别的我就不提了。即使如此,我还是对范曾同志十分感谢,因为他教育了我,懂事一点,什么是“损人利己”。可说是收获之一。 至于其他同志对我的种种揭发批评,我在此再一次表示诚恳的感谢。说得对的,都要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张大字报稿.......................0 -
心想着,如若是水浑,就可以大胆撞进去找那个活宝!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0页
丛书信息
沈从文别集 (共20册),
这套丛书还有
《阿黑小史》,《自传集》,《边城集》,《湘行集》,《抽象的抒情》 等。
顾问官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顾问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切批评总是在治病救人。 要办事就得花钱,吝啬应当花的钱,是缺少常识,是自私。 人就是这个样子,心子是肉作的,给它热一点血就流得快一些,冷一点血就流得慢一些,眼睛见礼物放光,耳朵欢喜听美丽谎话,要得到一个人信任,有的是办法。 “先生,要世界好一点,就得有人跳火... (展开)> 更多书评 4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8.1分 36人读过
-
限时抢
-
-
中信出版社 (2017)8.1分 31人读过
-
岳麓书社 (1992)8.5分 22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沈从文集 江苏教育 (bu6gu)
- 沈从文别集 (wildice)
- 扫尘集(3) (白银米店)
- 江苏教育 沈从文别集 (小隐)
- 小小窄而霉斋藏书 (旅舍 | 湘行集)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顾问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椎名果园 2020-11-13 12:12:27
最后一篇《血》特别好
0 有用 jdxyw 2013-03-10 23:23:11
3.5
0 有用 鸟梨仔 2020-01-09 21:51:13
凑单凑了14本沈从文别集,看到剩下的卖完就不再版了,张充和的字真好看,也不知道能不能买齐另外的。
0 有用 种瓜得瓜 2017-08-24 09:25:38
《大小阮》《王谢子弟》这样的短篇太被忽略了,汪曾祺的短篇都是从这学的吧。行伍题材的一系列短篇在当时的文坛也是个异数了,二十出头写成这样相当厉害。1974年给虎雏的信相当震撼,尚在文革之中,能这样谈文革,尽了父亲的职责,也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大字报稿则可以一窥范曾其人之奸。
0 有用 已注销 2019-10-26 21:24:13
逻辑性
0 有用 金蔷薇 2022-05-11 21:29:45
百无聊赖众生相。最后一篇《血》里结尾说,“鲁迅也是个呆子”,不禁莞尔。
0 有用 椎名果园 2020-11-13 12:12:27
最后一篇《血》特别好
0 有用 鸟梨仔 2020-01-09 21:51:13
凑单凑了14本沈从文别集,看到剩下的卖完就不再版了,张充和的字真好看,也不知道能不能买齐另外的。
0 有用 已注销 2019-10-26 21:24:13
逻辑性
0 有用 如旷野听风筝 2019-09-07 16:11:24
战乱和革命时代的各色人物,也是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