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别集。何谓抽象的抒情?凡发议论不离具体事务而又极富作者个性者属之。沈从文离开文坛后,痴迷于文物研究三十余年,有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问世。限于篇幅,这里只借助零星短文,让读者有机会窥探到沈从文为之倾倒的又一灿烂世界。其他部分,谈各类艺术,谈短篇写作,皆属夹叙夹议、独具性灵的文字。
沈從文(1902—1988),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湖南鳳凰人,漢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是白話文學革命的重要踐行者和代表作家,他的小說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文體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嘗試用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家 ”。他的散文也獨具魅力,為現代散文增添了藝術光彩。一些後來的作家曾深受他創作風格的影響。在文物研究上,沈從文堅持以實物為依據,綜合材料、形制、紋樣的發展與聯繫,走自己獨特的研究道路,堅持研究為生產、藝術創作和歷史研究服務。
> 全部原文摘录
最親近之人的字與畫,印在這一本本小書上,映著他的水光亮亮的,涼涼的。
三四十年代谈写作的文章里,说的那些问题(尤其是谈书评)今天依然很普遍。五六十年代文物研究的文章已经成了沈从文自寻的桃花源了,依然可见作家功力。他那批作家文人,有所为容易,沈从文的有所不为难。另,谈书法的两篇,尤其是第二篇确实卓见。
对于一个即将进入博士项目的大四学生来说,以后五年也是要动笔做文章做学术的。看这本书仿佛沈从文先生就在对面耳提面命,既正态度,又劝勤奋,还有鼓励,以及提醒技巧。受益匪浅,宜常读。
《抽象的抒情》、《(从文家书选)有情与事功》(可以读作政治哲学的《抽象的抒情》仿若一篇精心结撰的呓语,《有情与事功》与《知音篇》里”不朽“观的隔空戚戚。最伤感处,一如David Wang 所言,当代读者幸运地读到这”劫后余生“的文字,但在这早已变换了的历史时空中,“知音”难觅又成了另一种不幸。)
同名散文五星。
> 更多书评 1篇
> 15人在读
> 96人读过
> 182人想读
订阅关于抽象的抒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寒花 2015-04-16 17:43:23
最親近之人的字與畫,印在這一本本小書上,映著他的水光亮亮的,涼涼的。
1 有用 种瓜得瓜 2017-09-01 14:03:35
三四十年代谈写作的文章里,说的那些问题(尤其是谈书评)今天依然很普遍。五六十年代文物研究的文章已经成了沈从文自寻的桃花源了,依然可见作家功力。他那批作家文人,有所为容易,沈从文的有所不为难。另,谈书法的两篇,尤其是第二篇确实卓见。
0 有用 余三 2018-05-23 10:42:11
对于一个即将进入博士项目的大四学生来说,以后五年也是要动笔做文章做学术的。看这本书仿佛沈从文先生就在对面耳提面命,既正态度,又劝勤奋,还有鼓励,以及提醒技巧。受益匪浅,宜常读。
0 有用 fanneyfly 2018-09-09 18:20:14
《抽象的抒情》、《(从文家书选)有情与事功》(可以读作政治哲学的《抽象的抒情》仿若一篇精心结撰的呓语,《有情与事功》与《知音篇》里”不朽“观的隔空戚戚。最伤感处,一如David Wang 所言,当代读者幸运地读到这”劫后余生“的文字,但在这早已变换了的历史时空中,“知音”难觅又成了另一种不幸。)
0 有用 Ashley 2021-06-10 15:01:44
同名散文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