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德意志帝国法学家卡尔·施米特 (丁萌)
- 我自己的世界图景 (苏门答腊)
- 人类学、历史学与中国社会 (王芳辉2013)
- [Book] 历史与社会 (最爱cheesecake)
- 公益人必修课 (随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o 2013-12-09 16:36:43
时间有限,没法全部读完,但是本好书,言之有物,推荐!
0 有用 清暉 2010-05-27 11:30:55
补课
0 有用 kindle蜀黍 2013-03-18 10:26:39
读过kindle版。
11 有用 迅疾 2014-06-22 16:34:05
萧高彦 的评论题目:《文化政治的魅力与贫困》。简单概括萧老师的批评是:本书基设是政治性而非理论性的,用意识形态批判回避了理论批判。
3 有用 王璞一零一 2005-12-05 21:30:21
上过这个课。挥之不去。
0 有用 吃自己的饭 2023-07-02 22:52:29 浙江
人心不足蛇吞象
0 有用 小海 2022-10-13 17:17:22 新疆
看得深了之后,我将评分由三星换为四星。一方面弥补了我对德国哲学的空白,给我提供了一个索引。另一方面,每一章后都有学生提问,可见学生水平不低。更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又一次激发了我对大学之大的向往,虽然现在这样的大学几乎不存在了
0 有用 学海奇峰 2022-02-27 00:00:53
确实提出了一定的观点,对于文化背后的一些实质有了一定的思考。但是过于哲学化,这个问题抽象化,普遍化和挖掘本质的过程中,忘记了和实际结合。以为是在挖掘深思一种解决方法,却忘记了解决的目的。沉醉于学术之中,不说人话。另外,枯燥的论据中不乏错误,所以更没意思了。
1 有用 索幻 2022-02-05 11:20:06
对德国哲学观念史脉络的清理,实质说的是中国自身的文化-价值世界怎么打破规范性、形式性的世界历史观,创制一套自我证明的法哲学。这本书过了20年看,当下形势主要矛盾确实转移了,国力崛起了,但文化民族主义的问题又缠绕起来。
0 有用 不加糖 2021-11-17 17:45:13
还是不错的,分析很透彻很有力度,整个套路倒是和萨义德有些像,话语讨论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战场。应该看到只要讨论话语,就不可避免地会把学术的讨论变得比较有攻击性,萨义德也是如此,这样一看批判的长处和局限就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