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爱弥尔・涂尔干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汲喆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146
定价: 1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ISBN: 978720805419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汲喆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146
定价: 13.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
ISBN: 9787208054196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系“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袖珍经典”中的一种。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涂尔干和莫斯考察了人类所形成的最粗陋的分类。在澳洲,在中国,图腾呈现了最原始的分类模式,而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又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之起源,社会之起源。
原始分类的创作者
· · · · · ·
-
埃米尔·涂尔干 作者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一个天生的盲人手术后复明,他直接看到的并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个现象世界。相反,他看到的只是令他心烦意乱的杂乱无章的形式和色彩,这些视觉印象华而不实地纠结在一起,相互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可以理解的关系。唯有通过缓慢而又坚韧的努力,他才能教会自己:这种混合确实呈现出了一种秩序;而且唯有通过锲而不舍地勤学苦练,他才能够学会对对象进行区别和分类,并领会诸如“空间”和“形状”这些词汇的意义。 当一个民族志学者着手进行异域民族研究时,他所处的地位与这样的失明者相去无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6页 -
与埃文斯-普里查德所指出的年鉴学派普遍具有的毛病不同,他们不是简单地忽略了否定性的例子,而是在确认这些例子的时候,试图通过解释把它们化解掉。对于他们的手段,埃文斯-普里查德不失公允地称之为“涂尔干的障眼法。当一个事实与他的论题相抵牾的时候,他就声称这个案例的性质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它是次级的发展形势,是非典型性的;然而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确实发生了那种变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袖珍经典(共52册),
这套丛书还有
《美学原理》《宗教的自然史》《图腾制度》《礼物》《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等
。
喜欢读"原始分类"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8.8
-
-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7.5
-
- 心与物游 7.7
-
-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7.8
-
-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 7.0
-
-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9.1
-
- 中间圈 7.5
-
-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8.4
-
- 实践与反思 9.1
-
- 经验与心态 8.2
原始分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 条 )

【转】渠敬东:类比与分类——涂尔干的知识社会学
实际上,涂尔干对现代社会的探讨始终纠缠着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分化社会是否还能够以集体意识或职业伦理为基础,并通过各种抽象方式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二是社会决定论是否可以转化为个人主义的立场,常规化的日常生活是否能够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践提供可能性,从而使社会存...
(展开)
> 更多书评 2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商务印书馆 (2012)8.4分 923人读过
-
Routledge (2009)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1月1日)8.4分 21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1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学研究书单-2 (低明)
- 广义文化论 (热带北极熊)
- 西方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经典著作 (已注销哈哈)
- 中國神話學研究生閱讀參考書目(缺古典文献部分) (挥着大刀の猫球)
- 溯源、考古与怀旧 (pem)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原始分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H.弗 2010-09-19 17:22:31
此书可作黑格尔逻辑学的经验支持……
0 有用 poiuny 2012-11-07 11:27:13
【人类学理论史】上学期看的时候根本就看不懂,这次跟着黄老师的课重读了一次,对书的感觉清晰很多。「事物的分类再现了人的分类」。对不同地区分类体系的描述其实是为了解释一种更总体性的观念。虽然我觉得在材料和分析过程上是有点问题,不过"第一次把社会学探询的重点,投向了理解人类思维和社会生活这一重要主题“
1 有用 私享史 2014-11-27 13:20:35
作者宣称自己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分类的起源问题,即“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这种方式(分类图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的,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对于第一问,作者未经论证就给出的答案是“情感(亲和性)”;对于第二问,作者基于证实倾向的有偏论证的结论是“社会(结构及关系)”。这两个结论都是很难站得住脚的。因此,这是一篇仅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
0 有用 贫民窟主-土 2014-09-24 11:50:26
“推荐”此书是因为其称职地充当了更全面了解涂尔干学派理论及其概念应用的介质。只不过个人不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取舍材料和预设解读倾向明显,而且总感觉在试图否定理性主义,但同时始终秉持着先验论。
0 有用 [已注销] 2014-06-06 12:41:19
我也想有个涂尔干一样的舅舅或者莫斯一样的外甥……这本书的问题附录说的很清楚了,但还是很有洞察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