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古印度哲学与佛学 (Aniki)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书海无涯 (佾云)
- 假如只能保留150本书 (ring)
- 向外行介绍佛 (arun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的评论:
feed: rss 2.0
26 有用 琴酒 2013-04-02 19:45:56
上次遇到信息量大到如此吐血的书应该是欧洲思想史吧,每页纸都是要点让初读一遍后的我失去了做笔记的勇气……绕回本书,六部,初期大乘,小乘,中后期大乘的源起/师承/历史背景都讲的非常清楚,围绕四谛,三法轮,有无之辩等对各部的梳理脉络十分清晰。感想如下①大乘义理真精妙,般若,灭我灭法灭空,可惜知难行更难。②佛学里的相和境和现代语言哲学上对语言理解真理的理解上微妙的对应和错位。③这么精妙的世界观体系最后竟然... 上次遇到信息量大到如此吐血的书应该是欧洲思想史吧,每页纸都是要点让初读一遍后的我失去了做笔记的勇气……绕回本书,六部,初期大乘,小乘,中后期大乘的源起/师承/历史背景都讲的非常清楚,围绕四谛,三法轮,有无之辩等对各部的梳理脉络十分清晰。感想如下①大乘义理真精妙,般若,灭我灭法灭空,可惜知难行更难。②佛学里的相和境和现代语言哲学上对语言理解真理的理解上微妙的对应和错位。③这么精妙的世界观体系最后竟然变成偶像崇拜。④吕先生在那时就已经在派系中区分了佛学和宗教,视野真是开阔。 (展开)
0 有用 独孤力命 2018-01-02 12:58:01
毕竟此书实在不适合用来入门,只能算翻过一遍,但也的确开了眼界。
1 有用 WALL•E 2016-04-24 23:14:03
围绕四谛,三法轮,有无之辩等对各部的梳理脉络十分清晰。感想就是1.大乘义理真精妙,般若,灭我灭法灭空,可惜知难行更难。2.佛学里的相和境和现代语言哲学上对语言理解真理的理解上微妙的对应和错位。3.这么精妙的世界观体系最后竟然变成偶像崇拜和封建迷信。
0 有用 蝉 2013-11-28 10:22:59
: B949.351/6631-4
37 有用 虚弱橙 2018-04-16 09:44:53
薄薄两百页信息量极大,对印度佛学各派都讲得极通透。此书整理的是61年的讲稿,自然先要戴上帽子,但吕澂每章一段交任务似的唯物史观分析,竟也深得马克思精髓,分析起佛学各阶段的印度社会和政治,竟然也提出不少创见。唯独可惜吕先生绝世英才,集大成而立新学,却被政治环境所缚,此后再无一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