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Discourses on Livy
译者: 冯克利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470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ISBN: 978720805362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对李维《罗马史》前10卷的评注。是一本怀古的、品德高尚的共和派手册。马基雅维里在本书中涉及了他关于政治、道德、命运和必然性等重大观点。
在本书中他告诫共和国的公民、领袖、改革家和奠基人如何自我治理,如何捍卫他们的自由,避免腐败。书中讨论了古代与现代的共和主义,在这里我们尤其可以看到他与亚里士多德政治主张的密切关系,也涉及了他对基督教的批判,显示了他本人对自己时代世俗化与现代性的看法。
《论李维》无疑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被哈林顿说成是为中世纪后的欧洲恢复和应用基本上是古典意义的政治自由所做的最为重要的尝试。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喜欢读"论李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论李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3 条 )

马基雅维利:《论李维(Discourses on Livy)》摘要

共和法治的缔造者和初始时刻

关于该版本(冯克利译,2017)的一些译误(或不通顺之处)的纠正

马基雅维利的历史和历史的马基雅维利
> 更多书评 23篇
-
人有嫉贤妒能的天性,故发现新方式和新秩序的危险,历来不亚于寻觅未知的水源和沃土,此乃人皆善于指摘而非褒扬他人的行为使然 (是不是也正是如此,古人教育我们要低调,要泯灭不彰,要谦虚谨慎,有时国人的儒学走的更加深远,问题在于如何体味其中的真意。) 44 我认为,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不是当今的宗教使世界羸弱不堪,或贪婪的惰怠给众多基督教地区或城市带来的罪孽,而是缺少真正的历史见识,在阅读史书时既无感悟,亦...
2012-04-17 20:06:56 4人喜欢
人有嫉贤妒能的天性,故发现新方式和新秩序的危险,历来不亚于寻觅未知的水源和沃土,此乃人皆善于指摘而非褒扬他人的行为使然 引自 前言 (是不是也正是如此,古人教育我们要低调,要泯灭不彰,要谦虚谨慎,有时国人的儒学走的更加深远,问题在于如何体味其中的真意。) 44
我认为,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不是当今的宗教使世界羸弱不堪,或贪婪的惰怠给众多基督教地区或城市带来的罪孽,而是缺少真正的历史见识,在阅读史书时既无感悟,亦品不出其中的真谛 引自 前言 (匆匆读完,不留任何痕迹,也许说的正是如此吧。读小说可以如是,但读历史不然,细细品味,方能咀嚼出味道。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回应 2012-04-17 20:06:56 -
世人历来厚古薄今,虽然他们并非总有道理;他们偏爱旧事物的方式,使他们不但赞美作家的记载使他们得以知晓的时代,而且赞美步入暮年后回忆起的青春时光。他们这种看法在多数时候都是错误的,然而我相信,导致他们自欺的原因不一而足。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对古代事物的不理解。人们讳言有损于古代的事情,对于能给它增光添彩者,则极尽吹捧夸张之能事。大多数作家也都因循成王败寇的偏见,不但让有德行者的功业光照千秋,也...
2012-04-05 23:52:11 2人喜欢
-
甫获自由的民众,为维护其自由,必须干掉布鲁图斯的儿子——也就是说,要采取暴力行动,为自由敌人树立前车之鉴。确保用暴力树立前车之鉴,要比合法地这样做更加重要。 按自己的方式整饬 11.用卑劣手段达成的良好目标,是出自愿意利用卑劣手段的好人,还是愿意追求良好目标的恶人,马基雅维里对此显然并不在乎,仿佛它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这说明,不仅在创业之初,而且在维持,革新和重建时代,都需要这种手段和这种人。 《...
2012-04-04 21:32:43 2人喜欢
甫获自由的民众,为维护其自由,必须干掉布鲁图斯的儿子——也就是说,要采取暴力行动,为自由敌人树立前车之鉴。确保用暴力树立前车之鉴,要比合法地这样做更加重要。 按自己的方式整饬 11.用卑劣手段达成的良好目标,是出自愿意利用卑劣手段的好人,还是愿意追求良好目标的恶人,马基雅维里对此显然并不在乎,仿佛它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这说明,不仅在创业之初,而且在维持,革新和重建时代,都需要这种手段和这种人。 《圣经》不得不除掉无数仅仅出于嫉妒心而反对他的人 15 看重功名者,鄙夷追求安逸者,追求安逸者,畏惧和憎恨看重功名者。 17法纪之贯彻,一定要让人看得见,使他过目难忘。令人过目难忘的执行,未必是合法的执行。事实上,非法的执行更引人瞩目,践踏法律更能展示实施者的意志。 19 对政治和道德问题作出判断时,必须审时度势 22 对恶人恶语相向,也是罪恶。 30 他拒绝迎合人类的弱点,即渴望找出普遍定律和能够证实其预期成功的可靠保障。
回应 2012-04-04 21:32:43
-
文艺复兴时代辞章之学之鹄的,就是培养西塞罗曾热情描绘过的那种罗马的阳刚之气。 (这也是当今我们所缺的。) P6他抨击那些作家,他们狃于难以自圆其说的道德说教,只赞美伟大的业绩,却不颂虽然残忍但成就这种业绩不可或缺的行为。(当前的书何尝不是如此,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很少触及心灵深处,而在伟大业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残忍的手段很少述及,而这正是成就大业不可或缺的,基于此,我还是着实欣赏《君主论》的坦言。...
2012-04-04 21:08:24 1人喜欢
文艺复兴时代辞章之学之鹄的,就是培养西塞罗曾热情描绘过的那种罗马的阳刚之气。 (这也是当今我们所缺的。) P6他抨击那些作家,他们狃于难以自圆其说的道德说教,只赞美伟大的业绩,却不颂虽然残忍但成就这种业绩不可或缺的行为。(当前的书何尝不是如此,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很少触及心灵深处,而在伟大业绩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残忍的手段很少述及,而这正是成就大业不可或缺的,基于此,我还是着实欣赏《君主论》的坦言。) 十分自然而正常的占有欲有其必然性,因而他也承认,欺凌遭受剥夺之人,也有其自然而寻常的必然性。。。。即为了获取和维护已到手的东西,采取无论什么行动的意志和能力。(不觉得这有什么错,好多人都是这样成功的,在无限光环的华丽外表背后,往往都深藏着这些手段,强者生存,无可厚非,而在这一世界里‘我贫穷,就是我为人忠诚老实和善良的证据’)
回应 2012-04-04 21:08:24 -
甫获自由的民众,为维护其自由,必须干掉布鲁图斯的儿子——也就是说,要采取暴力行动,为自由敌人树立前车之鉴。确保用暴力树立前车之鉴,要比合法地这样做更加重要。 按自己的方式整饬 11.用卑劣手段达成的良好目标,是出自愿意利用卑劣手段的好人,还是愿意追求良好目标的恶人,马基雅维里对此显然并不在乎,仿佛它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这说明,不仅在创业之初,而且在维持,革新和重建时代,都需要这种手段和这种人。 《...
2012-04-04 21:32:43 2人喜欢
甫获自由的民众,为维护其自由,必须干掉布鲁图斯的儿子——也就是说,要采取暴力行动,为自由敌人树立前车之鉴。确保用暴力树立前车之鉴,要比合法地这样做更加重要。 按自己的方式整饬 11.用卑劣手段达成的良好目标,是出自愿意利用卑劣手段的好人,还是愿意追求良好目标的恶人,马基雅维里对此显然并不在乎,仿佛它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区别。这说明,不仅在创业之初,而且在维持,革新和重建时代,都需要这种手段和这种人。 《圣经》不得不除掉无数仅仅出于嫉妒心而反对他的人 15 看重功名者,鄙夷追求安逸者,追求安逸者,畏惧和憎恨看重功名者。 17法纪之贯彻,一定要让人看得见,使他过目难忘。令人过目难忘的执行,未必是合法的执行。事实上,非法的执行更引人瞩目,践踏法律更能展示实施者的意志。 19 对政治和道德问题作出判断时,必须审时度势 22 对恶人恶语相向,也是罪恶。 30 他拒绝迎合人类的弱点,即渴望找出普遍定律和能够证实其预期成功的可靠保障。
回应 2012-04-04 21:32:43 -
人有嫉贤妒能的天性,故发现新方式和新秩序的危险,历来不亚于寻觅未知的水源和沃土,此乃人皆善于指摘而非褒扬他人的行为使然 (是不是也正是如此,古人教育我们要低调,要泯灭不彰,要谦虚谨慎,有时国人的儒学走的更加深远,问题在于如何体味其中的真意。) 44 我认为,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不是当今的宗教使世界羸弱不堪,或贪婪的惰怠给众多基督教地区或城市带来的罪孽,而是缺少真正的历史见识,在阅读史书时既无感悟,亦...
2012-04-17 20:06:56 4人喜欢
人有嫉贤妒能的天性,故发现新方式和新秩序的危险,历来不亚于寻觅未知的水源和沃土,此乃人皆善于指摘而非褒扬他人的行为使然 引自 前言 (是不是也正是如此,古人教育我们要低调,要泯灭不彰,要谦虚谨慎,有时国人的儒学走的更加深远,问题在于如何体味其中的真意。) 44
我认为,造成此种状况的,主要不是当今的宗教使世界羸弱不堪,或贪婪的惰怠给众多基督教地区或城市带来的罪孽,而是缺少真正的历史见识,在阅读史书时既无感悟,亦品不出其中的真谛 引自 前言 (匆匆读完,不留任何痕迹,也许说的正是如此吧。读小说可以如是,但读历史不然,细细品味,方能咀嚼出味道。正所谓,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回应 2012-04-17 20:06:56
-
海畔居士 (因为一无所知,所以念念不忘)
只要能够很好地保卫祖国,应当不择手段,不计荣辱;在决定祖国存亡的关头,根本不容考虑是正义的还是不正义的,是怜悯的还是残忍的,是值得称颂的还是可耻的;相反,他应该抛开其他所有的顾虑,把那个能够挽救国家生命并维护其自由的策略遵循到底。 也算是国家主义的一种表述吧2020-03-29 09:25:52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这书很难买,最后还是花了原价买到的 | 来自OLIVIER | 4 回应 | 2017-09-13 22:43:36 |
只有民众的自我管理才能成为自由的可靠保障 | 来自跟耶稣学管理 | 1 回应 | 2010-06-05 15:09:00 |
彭小瑜:历史的真实和思想的真实 | 来自泠音 | 1 回应 | 2009-12-21 15:33: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9.9分 67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3)8.7分 223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9.2分 97人读过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9.4分 4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目-人文社科部分 (忆未名)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世纪人文】系列之“世纪文库·西学部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彼岸)
- 十种希腊罗马历史书籍推荐 (u)
- 《如何阅读一本书》推荐书目1(慢慢更新) (爱读书的小兔兔)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论李维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史太 2016-06-28 22:01:31
在這本包羅萬象,探討人性、政治與道德的著作裏,馬基雅維利力圖拾取歷史的政治教誨,沿用古典的模式和秩序,重建一個全新的“羅馬共和國”,任何新的方式與制度都需要古典的包裝。其實,馬基雅維利相當輕浮的對待李維,並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拋棄了李維的文本,正如尼采所言,“如今,文本通常在讀者的解讀下消失了。”《論李維》具有《君主論》的個性,六經注我,亦如施特勞斯認為的“馬基雅維利有意拿李維用於他非李維的目的”,從... 在這本包羅萬象,探討人性、政治與道德的著作裏,馬基雅維利力圖拾取歷史的政治教誨,沿用古典的模式和秩序,重建一個全新的“羅馬共和國”,任何新的方式與制度都需要古典的包裝。其實,馬基雅維利相當輕浮的對待李維,並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拋棄了李維的文本,正如尼采所言,“如今,文本通常在讀者的解讀下消失了。”《論李維》具有《君主論》的個性,六經注我,亦如施特勞斯認為的“馬基雅維利有意拿李維用於他非李維的目的”,從而將李維當做“卑劣的文本”(corpus vile)而對《聖經》這一尊貴的文本(corpus nobilissimum)隱秘的控訴,這種“質疑權威”的方式影響頗深,於是作為現代性的第三波浪潮的尼采續接了這一傳統,並以敵基督之名重估一切價值而集大成之。 (展开)
0 有用 Xenophon 2007-01-01 20:58:43
精彩阿
1 有用 all the fish 2014-11-03 06:29:48
皿煮和毒菜何以得兼
0 有用 Nieaaa 2009-10-04 20:10:19
个人认为看第一卷就够了
0 有用 陆秋槎 2013-12-06 20:54:48
补个标记。
0 有用 鲁滨逊的世界 2022-06-30 21:55:34
译笔如此流畅典雅,不免让人陶醉……
0 有用 无涯客 2022-04-14 20:36:30
不知为什么,据说马基雅维里邪恶而阴险,可我不太能读得出。
0 有用 熊罴精的奥德赛 2022-02-15 11:19:50
理解本书离不开文艺复兴这个背景。
0 有用 隔壁老王的冬天 2021-12-05 21:28:39
我很喜欢,值得向大家推荐一下
0 有用 魏先森的解忧小 2021-12-04 23:04:38
比君主论易懂的多,马基雅维利实际上主张的是共和君主两种制度两手抓。盛世用共和,乱世用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