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曾被誉为“当代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美国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同事的协助下完成的一部经典学术著作。
本书主旨是讨论美国人社会性格的形成及演变。作者根据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的社会性格类型对具体的社会阶层——美国中产阶级的性格形成和演变进行了全面阐述。理斯曼认为父母、家庭、学校是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社会性格最终体现为一定的生活方式,在工作、娱乐、政治生活和子女教育等活动表现出来。
作者着重探讨了19世纪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内在导向性格如何被20世纪中叶的他人导向性格所取代的过程,研究了这一取代的原因、过程以及对美国当代主要社会生活领域的影响。
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掌握美国人的心理动态和人际关系特点,对研究美国人的性格变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录 · · · · ·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
序言
第一编 性格
第一章 性格与社会的几种类型
一、性格与社会
高增长潜力时期:传统导向型
传统导向的定义
人口过渡增长期:内在导向型
内在导向的定义
初期人口减少时期:他人导向型
他人导向的定义
三种类型的比较
雅典的例子
某些必要的限定
二、性格的冲突
第二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一:从品德到纪律
一、父母角色的变化
传统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内在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他人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演变
内在导向阶段教师的角色
他人导向阶段教师的角色
第三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二:同侪陪审团
一、内在导向阶段的同侪群体
二、他人导向阶段的同侪群体
审判
镇上人的议论:品位的社会化
同侪群体的敌对合作者
第四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三:传播者即有技术的指导者
一、传统导向阶段的歌谣和故事
壁炉旁的媒介
正常和异常的故事
二、内在导向阶段印刷媒介的社会化功能
文字的鞭策
印刷媒介中的榜样
引导过度的孩子
三、他人导向阶段的大众传媒
儿童的市场
胜者王侯败者寇
突突:一个现代版的警示故事
自由的范畴
第五章 内在导向的生活
一、工作中的人
经济问题:物质的匮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二、娱乐的次要性
渴望获得的消费者
渴望逃避的消费者
三、为自我赞同而奋斗
第六章 他人导向的生活(上):从内向刻板到惹人喜爱
一、经济问题:人的因素
从手工操作的技巧到操纵人的技巧
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
从储蓄到消费
二、银河
第七章 他人导向的生活(下):闲暇生活的嬗变
一、饮食和性生活象征意义的变化
从盛麦片的碗到装色拉的碗
性:最后一道防线
二、流行文化中消费方式的变化
娱乐:顺承群体的手段
别了,逃避
三、两种类型的比较
第二编 政治
第八章 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的政治风格:冷漠者、道德说教者和内幕消息预测者
一、冷漠者
旧式风格
新式风格
二、道德说教者
得势的道德说教者的政治风格
失势的道德说教者的政治风格
三、内幕消息的输入与输出
第九章 政治的游说:义愤与宽容
一、作为消费品的政治
二、传播媒介:宽容态度的培养者
宽容与迷信真诚
真诚与玩世不恭
三、大众传播媒介逃避政治吗
四、义愤的贮藏地
五、始于责任的梦想
第十章 权力的形象
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产业领袖与消费领袖
二、谁来掌权
否决群体
还有统治阶级吗
第十一章 美国人于科哇魁特族印第安人
第三编 自主性
第十二章 顺承还是自主
一、顺承者、离异者与自主者
二、内在导向时期的自主性
三、他人导向时期的自主性
第十三章 错误的人格化:工作中的自主性障碍
一、工作的文化界定
二、魅力的人、多余的雇员和必要的雇员
白领阶级的人格化:“追求魅力”
阶级对话:工厂里模式
必不可少的成员
三、过度人格化的社会
自动化与欢迎
第十四章 强制性剥夺:娱乐中的自主性障碍(上)
一、社交的否定
二、社会交往与妇女受到的剥夺
三、整合社会
第十五章 能力问题:娱乐中的自主性障碍(下)
一、娱乐的地位
二、能力的形成
消费:研究的课程
技艺的表现机会
品位方面的新批评
三、娱乐顾问
四、开放儿童市场
第十六章 自主性与乌托邦
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序言
第一编 性格
第一章 性格与社会的几种类型
一、性格与社会
高增长潜力时期:传统导向型
传统导向的定义
人口过渡增长期:内在导向型
内在导向的定义
初期人口减少时期:他人导向型
他人导向的定义
三种类型的比较
雅典的例子
某些必要的限定
二、性格的冲突
第二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一:从品德到纪律
一、父母角色的变化
传统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内在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他人导向阶段父母的角色
二、教师角色的演变
内在导向阶段教师的角色
他人导向阶段教师的角色
第三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二:同侪陪审团
一、内在导向阶段的同侪群体
二、他人导向阶段的同侪群体
审判
镇上人的议论:品位的社会化
同侪群体的敌对合作者
第四章 性格形成原因的演变之三:传播者即有技术的指导者
一、传统导向阶段的歌谣和故事
壁炉旁的媒介
正常和异常的故事
二、内在导向阶段印刷媒介的社会化功能
文字的鞭策
印刷媒介中的榜样
引导过度的孩子
三、他人导向阶段的大众传媒
儿童的市场
胜者王侯败者寇
突突:一个现代版的警示故事
自由的范畴
第五章 内在导向的生活
一、工作中的人
经济问题:物质的匮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二、娱乐的次要性
渴望获得的消费者
渴望逃避的消费者
三、为自我赞同而奋斗
第六章 他人导向的生活(上):从内向刻板到惹人喜爱
一、经济问题:人的因素
从手工操作的技巧到操纵人的技巧
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
从储蓄到消费
二、银河
第七章 他人导向的生活(下):闲暇生活的嬗变
一、饮食和性生活象征意义的变化
从盛麦片的碗到装色拉的碗
性:最后一道防线
二、流行文化中消费方式的变化
娱乐:顺承群体的手段
别了,逃避
三、两种类型的比较
第二编 政治
第八章 传统导向、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的政治风格:冷漠者、道德说教者和内幕消息预测者
一、冷漠者
旧式风格
新式风格
二、道德说教者
得势的道德说教者的政治风格
失势的道德说教者的政治风格
三、内幕消息的输入与输出
第九章 政治的游说:义愤与宽容
一、作为消费品的政治
二、传播媒介:宽容态度的培养者
宽容与迷信真诚
真诚与玩世不恭
三、大众传播媒介逃避政治吗
四、义愤的贮藏地
五、始于责任的梦想
第十章 权力的形象
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产业领袖与消费领袖
二、谁来掌权
否决群体
还有统治阶级吗
第十一章 美国人于科哇魁特族印第安人
第三编 自主性
第十二章 顺承还是自主
一、顺承者、离异者与自主者
二、内在导向时期的自主性
三、他人导向时期的自主性
第十三章 错误的人格化:工作中的自主性障碍
一、工作的文化界定
二、魅力的人、多余的雇员和必要的雇员
白领阶级的人格化:“追求魅力”
阶级对话:工厂里模式
必不可少的成员
三、过度人格化的社会
自动化与欢迎
第十四章 强制性剥夺:娱乐中的自主性障碍(上)
一、社交的否定
二、社会交往与妇女受到的剥夺
三、整合社会
第十五章 能力问题:娱乐中的自主性障碍(下)
一、娱乐的地位
二、能力的形成
消费:研究的课程
技艺的表现机会
品位方面的新批评
三、娱乐顾问
四、开放儿童市场
第十六章 自主性与乌托邦
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在內部引導時期,人的性欲是受壓抑的,那些深受宗教改革與反改革影響的地區和階層即是如此。而在其他地區,如義大利、西班牙,即使男人的性欲滿足被認爲是合理的,也是有許多既定的限制,不少下層階級的人認爲性是有傷大雅的東西。無論上述哪一種情形,性方面的問題都被簡化了。前者以禁忌簡化了性行爲,後者則以傳統簡化了性行爲。內部引導著認爲,養家糊口、追求權力或光宗耀祖是最重要的事情,性生活只是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在夜間、妻子、妓女、偶爾的粗野玩笑、白日夢)方可提及。只有當代(筆記注:指1940年代)他人引導類型的前身——上層階級才把做愛看成是比生產或維持生活更重要的,[……]在這些上流社會中,做愛幾乎完全與生育和工作分離開來。 當性生活與生產、生育的分離超出上流社會,在整個社會流行之後,社會發展也已經邁入了工業化的道路,并通過控制人口而來到了初期人口下降時期。 促使當今(筆記注:該書第一版於1949年)性生活方面變化的原因在於,女人已經不再是獲取傾向消費者所追逐的目標了,女人本身也是同儕團體的成員。[……] 在男女相愛中,也可擔當性生活的主動者。由於她們變成了“懂行”的消費者,男人對於無法滿足婦女慾望的憂慮便增加了。[……]對於他人引導的人來說,性愛已經具有沉重的心理負擔,談不上什麽真正的樂趣。在換了裝的禁欲主義影響下,性行爲已經成爲令人十分焦慮的事情和過於神聖的幻想。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1页
丛书信息
· · · · ·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共17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社会与文化》《现代主义:一部文化史》《被困的普罗米修斯》《电影的虚拟生命》《日常生活的革命》
等
。
孤独的人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 更多书评 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8.4分 18人读过
-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7.4分 21人读过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桂冠 (1989081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 (tjliu)
- 社会学研究书单-1 (shaochen)
- 传播学100本推荐 (Helena)
- 20世纪思想史里的重要书目 (无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孤独的人群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歌尔德蒙 2008-04-14 21:42:11
社会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0 有用 softnan 2014-01-10 15:47:17
个体主义在当下!
2 有用 鸿音 2014-06-04 16:01:00
“好尚”这词翻译的真是。。。他人导向型人格,说白了就是装逼。现代人都这样。正所谓他装由他装,明月照大江。
0 有用 城中村狗焕 2013-06-02 02:31:01
这书到底流逼在哪里?
2 有用 合山山 2018-05-16 16:29:23
放到现在大部分观点已过时
0 有用 草昧 2022-12-04 13:42:55 河南
一本没什么阅读价值的老书,社会性格感觉就是种不存在的东西,也许有社会观念,有观念的代际传递及变迁,性格更多应该放在微观个人层次来观察,如果硬要上升到一般与普遍,也许更应该从基因与认知的层次结合 社会观念社会文化来讲
0 有用 LY11冬季 2022-11-17 07:24:12 福建
没啥可得
0 有用 初柒 2022-06-29 10:02:26
读之前以为是关于技术的批判,没想到原来是关于社会性格的讨论。主要讲述以内在导向和他人导向性格类型在家庭教育、工作、和闲暇等方面表现不同。最后一句点题:“人天生是自由而平等的”这一命题既真又假,因为人与人生下来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彼此效仿,他们就因此失去了自由与自律。
0 有用 远涉 2022-03-26 09:38:23
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总体框架总觉不够妥当?
0 有用 大猫 2022-03-16 19:10:11
讲述了爷爷,父母辈,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四类不同时代群体差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