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从1789年到1814年
原作名: Histoire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depuis 1789 jusqu'en 1814
译者: 北京编译社
出版年: 1977-9
页数: 400
定价: 15.50
装帧: 平装32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ISBN: 9787100011617
内容简介 · · · · · ·
米涅(1796—1884),法国历史学家。《法国革命史: 从1789年到1814年》是一部研究1789年至1814年法国历史的名著。米涅撰写此书时距法国大革命为时不久,他从较近的距离,以严谨的态度,用丰富的史实和生动的文字叙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重大历史进程,论证了国家经历深远变革的必然性。
作者简介 · · · · · ·
米涅(1796~1884) 法国历史学家。1796年5月8日生于普罗旺斯首府艾克斯,1884年3月24日卒于巴黎。1818年取得律师资格 。1821年米涅到巴黎为资产阶级自由派报纸撰稿。1824年以发表《法国革命史》而成名。1830年他与L.-A.梯也尔等人创办《国民报》 。进行反政府活动 ,在反对七月敕令的抗议书上签名。后任外交档案部主任 ,1833 年当选伦理与政治科学院院士。1836年被选入法国科学院 。此后专心从事 16~17世纪欧洲史研究,对档案整理作出重要贡献 。米涅在《法国革命史》中强调这次革命的必然性,用各个阶级的不同利益的冲突说明各个政治集团和派别之间的斗争,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一世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必将为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著作还有《安东尼奥·佩雷斯与腓力二世》、《玛丽女王史》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从1789年5月5日到8月4日夜
第二章 从1789年8月4日夜到10月5-6日
第三章 从1789年10月6日到1791年4月米拉波之死
第四章 从1791年4月到9月30日制宪议会
第五章 从1791年10月1日到1792年9月21日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从1789年5月5日到8月4日夜
第二章 从1789年8月4日夜到10月5-6日
第三章 从1789年10月6日到1791年4月米拉波之死
第四章 从1791年4月到9月30日制宪议会
第五章 从1791年10月1日到1792年9月21日
第六章 从1792年9月21日到1793年1月21日
第七章 从1793年1月21日到6月2日
第八章 从1793年6月2日到1794年4月
第九章 从1794年4月丹东之死到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
第十章 从热月9日到共和三年牧月1日(1795年5月20日)民主派暴动和失败时期
第十一章 从牧月1日(1795年5月20日)到共和四年雾月4日(10月26日),国民公会终结
第十二章 从督政府成立(1795年10月27日)到共和五年果月18日(1797年9月4日)政变
第十三章 从共和五年果月18日(1797年9月4日)到共和八年雾月18日(1799年11月9日)
第十四章 从雾月18日(1799年11月9日)到1804年12月2日
第十五章 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人名对照表地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同样都是困难的,因为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特权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路易十六既不是个革新家,也不是个专横暴戾的君王。他缺乏一种极端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想要缩小自己的权力的君王和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君王一样,都必须有这样的意志。路易十六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拒绝改革的君主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了。他的朝代,一直到召开三级会议的时期,是一个长期进行改革而无结果的朝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同样都是困难的,因为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特权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路易十六既不是个革新家,也不是个专横暴戾的君王。他缺乏一种极端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想要缩小自己的权力的君王和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君王一样,都必须有这样的意志。路易十六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拒绝改革的君主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了。他的朝代,一直到召开三级会议的时期,是一个长期进行改革而无结果的朝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法国革命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法国革命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法国革命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拿破仑——革命成果的篡夺者

法国大革命由革命向独裁和邪恶的转变在于其脱离了制约
> 更多书评 15篇
-
奥兰少 (孤独听吻 风吹树冠)
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同样都是困难的,因为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特权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路易十六既不是个革新家,也不是个专横暴戾的君王。他缺乏一种极端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想要缩小自己的权力的君王和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君王一样,都必须有这样的意志。路易十六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2020-10-10 00:22:02 5人喜欢
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同样都是困难的,因为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特权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路易十六既不是个革新家,也不是个专横暴戾的君王。他缺乏一种极端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想要缩小自己的权力的君王和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君王一样,都必须有这样的意志。路易十六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拒绝改革的君主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了。他的朝代,一直到召开三级会议的时期,是一个长期进行改革而无结果的朝代。 引自第9页 回应 2020-10-10 00:22:02 -
zci (讽刺,温暖,创造。)
当改革已势在必行,实行改革的时机又已成熟时,就什么也不能加以阻挡了,一切事物都将促成改革的到来。假如人们能互相谅解,假如一些人肯于把过多的东西让给别人,另一些人则虽然匮乏而能知足,那么人们就会是非常幸福的;历次革命就会在和睦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历史学家也就没有什么过激行为和不幸事件可以回顾,只要指出人类比以前更加理智、自由和富足就行了。但是,迄今为止,各民族的编年史中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在牵涉到牺...2013-01-20 19:00:06 2人喜欢
当改革已势在必行,实行改革的时机又已成熟时,就什么也不能加以阻挡了,一切事物都将促成改革的到来。假如人们能互相谅解,假如一些人肯于把过多的东西让给别人,另一些人则虽然匮乏而能知足,那么人们就会是非常幸福的;历次革命就会在和睦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历史学家也就没有什么过激行为和不幸事件可以回顾,只要指出人类比以前更加理智、自由和富足就行了。但是,迄今为止,各民族的编年史中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在牵涉到牺牲个人利益时还能保持明智的态度。应当做出牺牲的人总是不肯牺牲,要别人做出牺牲的人总是要强迫人家牺牲。好事和坏事一样,也是要通过篡夺的方法和暴力才能实现。除了暴力之外,还未曾有过其他有效的手段。 引自 导论 中国能够免酥吗?有这个大智慧吗?悬。
回应 2013-01-20 19:00:06 -
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为自己为后代放弃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帝位,他的在不久前远及波罗的海的广大疆土,只换来了ー个小小的厄尔巴岛。20日,他伤心地告别了老兵们,动身前往他的新的国家。 在他由于多次胜利而建起帝国以后,就想用法国来制服欧洲大陆,然后用欧洲大陆来制服英国,他要以军事手段征服大陆,以大陆封锁制驭英国。他的这个计划曾经有几年是成功的,从里斯本到莫斯科,他使各国的百姓和君主都屈服在他的军事命令和广...
2021-05-02 11:02:34 1人喜欢
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为自己为后代放弃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帝位,他的在不久前远及波罗的海的广大疆土,只换来了ー个小小的厄尔巴岛。20日,他伤心地告别了老兵们,动身前往他的新的国家。 引自 第十五章 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在他由于多次胜利而建起帝国以后,就想用法国来制服欧洲大陆,然后用欧洲大陆来制服英国,他要以军事手段征服大陆,以大陆封锁制驭英国。他的这个计划曾经有几年是成功的,从里斯本到莫斯科,他使各国的百姓和君主都屈服在他的军事命令和广泛征收法令之下。但是他却未能用这种方式完成雾月18日政变的善后任务。他为他个人行使了他所取得的权力,用专制制度破坏了人民的自由,用战争侵犯了各国的独立,以致违反了全人类的利益,激起了全人类的不满招来了全世界的敌意,在国内落得众叛亲离;他长期以来战无不胜,曾将军旗插遍各国首都;十年期间,他不断扩大势力,每经一次战争就占领一个王国,可是在这以后,仅仅一次失利就使得全世界一致反对他。他的失败证明:在我们的时代,专制主义是不可能持久的。 但是,拿破仑通过他的体系的悲惨结局,却给了欧洲大陆一个很大的推动,他的军队把法国的风尚、思想和较先进的文明带到欧洲各地。欧洲社会的陈旧的基础被彻底动摇。 引自 第十五章 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回应 2021-05-02 11:02:34
-
Basatio (光总要找到自己的出路)
假如人们能互相谅解,假如一些人肯于把过多的东西让给别人,另一些人则虽然匮乏而能知足,那么人们就会是非常幸福的;历次革命就会在和睦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历史学家也就没有什么过激行为和不幸事件可以回顾,只要指出人类比以前更为理智、自由和富足就行了。但是,迄今为止,各民族的编年史中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在牵涉到牺牲切身利益时还能保持明智的态度。应当作出牺牲的人总是不肯牺牲,要别人作出牺牲的人总要强迫人家牺...2019-11-01 19:41:11 1人喜欢
假如人们能互相谅解,假如一些人肯于把过多的东西让给别人,另一些人则虽然匮乏而能知足,那么人们就会是非常幸福的;历次革命就会在和睦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历史学家也就没有什么过激行为和不幸事件可以回顾,只要指出人类比以前更为理智、自由和富足就行了。但是,迄今为止,各民族的编年史中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在牵涉到牺牲切身利益时还能保持明智的态度。应当作出牺牲的人总是不肯牺牲,要别人作出牺牲的人总要强迫人家牺牲。好事和坏事一样,也是要通过篡夺的方法和暴力才能完成。除了暴力之外,还未曾有过其他有效的手段。 引自 导论 真是遗憾,小资产阶级温良恭俭让的想法在历史面前被击了个粉碎。或许这就是蕴含在历史深处的驱动力,这下面则是阶级的冲突和对抗——阶级斗争。
回应 2019-11-01 19:41:11 -
法国革命,如同英国革命开创了新政体的纪元那样,在欧洲开创了新社会的纪元。P3 革命……建立了一个公道的并更合乎时代精神的秩序。革命以法律代替了专横跋扈,以平等代替了特权;革命使人们摆脱了阶级的区分,使国土消除了省份之间的壁垒,使工业不再受行会和行会监督的限制,使农业摆脱了封建领属关系,免除了什一税的重压,财产不再容许任意指定预备继承人,革命把一切都复归于一个等级,一个法律,一个民族。P4 但是,迄今...
2013-09-01 15:11:00
法国革命,如同英国革命开创了新政体的纪元那样,在欧洲开创了新社会的纪元。P3 革命……建立了一个公道的并更合乎时代精神的秩序。革命以法律代替了专横跋扈,以平等代替了特权;革命使人们摆脱了阶级的区分,使国土消除了省份之间的壁垒,使工业不再受行会和行会监督的限制,使农业摆脱了封建领属关系,免除了什一税的重压,财产不再容许任意指定预备继承人,革命把一切都复归于一个等级,一个法律,一个民族。P4 但是,迄今为止,各民族的编年史中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在涉及到牺牲切身利益时还能保持明智的态度。应当作出牺牲的人总是不肯牺牲,要别人作出牺牲的人总要强波人家牺牲。……除了暴力之外,还未曾有过其他有效的手段。P4 由于路易十四过久过猛地使用君主专制这个机器发条,使它张而不弛,最后这些发条损坏了。P7 专制主义为了取得胜利而耗尽了它的力量,早已播下了失败的种子。P8 第三等级,它的力量——财富、毅力和见识日益增长,注定是要打到和剥夺宫廷势力的。P10 ……因此可以说,正如哲学的时代脱胎于艺术的时代一样,革新的时代是脱胎于哲学的时代的。P10 但是,改革仁政和继行暴政同样都是困难的,因为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权贵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路易十六既不是个革新家,也不是个专横暴戾的君主。他缺乏一种极端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想要缩小自己的权力的君王和想要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君王一样,都必须有这样的意志。P11 但是在有人享有特权和大众受到奴役的制度下,一切为公众的利益而进行的改个都是行不通的。P12 这些集团要求召开三级会议,各报各的希望,高等法院希望能像在1614年那样控制三级会议;贵族希望回复它失去的势力,因此,司法界建议1789年的三级会议应以1614年的三级会议为榜样,而舆论就抛弃了司法界;同时,贵族不同意第三等级的双倍代表名额,而这两个等级之间就发生了分裂。P19
回应 2013-09-01 15:11:00 -
Basatio (光总要找到自己的出路)
但是,那时已经不是搞政变的时候了。独断专行已经非常不得人心,所以国王虽想硬干,但毫无信心,更何况还遭到宫廷内部的反对。这时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即舆论的势力,它虽没有得到承认,但是很有影响,它所作出的判断已开始具有权威性。一向毫无地位的平民,逐渐恢复他们的权利;他们不直接参加政权,但对政权是起作用的。这样的进程,是一切上升势力的进程;这些势力在被纳入政府之前,从外部监督政府;然后从有监督权逐渐...2019-11-01 22:51:54
但是,那时已经不是搞政变的时候了。独断专行已经非常不得人心,所以国王虽想硬干,但毫无信心,更何况还遭到宫廷内部的反对。这时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即舆论的势力,它虽没有得到承认,但是很有影响,它所作出的判断已开始具有权威性。一向毫无地位的平民,逐渐恢复他们的权利;他们不直接参加政权,但对政权是起作用的。这样的进程,是一切上升势力的进程;这些势力在被纳入政府之前,从外部监督政府;然后从有监督权逐渐变为有参与权。第三等级即将分享统治权的时期,终于到来。他们在别的时期作过一些尝试,但是没有收效,因为时机还不成熟。在那些时期,他们刚刚摆脫了依附的地位;他们还没有建立优势和取得实力,而取得权利是要靠实力的。因此,他们在历次起义中和三级会议中都只是第三个等级;他们什么都参加,但什么也得不到。在封建暴政时期,他们曾为历代国王出力去反对领主;在大臣专权和强征赋稅时期,他们曾为贵族出力去反对国王;在前一种情况下,他们只不过是王室手中的工具;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只不过是贵族手中的工具。斗争在和他们无关的领域之内进行,斗争所追求的利益也并不是他们的利益。在投石党事件中,当贵族被彻底挫败的时候,他们放下了武器,这证明他们扮演的角色是多么次要。 最后,在一个世纪的绝对服从之后,第三等级又重新登上舞台,这次是为他们自己而斗争了。历史不会重演,贵族固然不能从失败中重振声威,君主专制同样也不能从失败中东山再起。宫廷将另外有个对手,因为对手总是会有的,权位总是有人竞逐的。第三等级,它的力量——财富、毅力和见识日益增长,注定是要打倒和剥夺宫廷势力的。高等法院并不能构成一个阶层,而是一个集团,在这场新的斗争中它能影响权力的转移,但不能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 引自 导论 从依附到独立登上政治舞台。1848年前后的法兰西无产阶级也是如此,从七月革命的与资产者混杂在一起进行革命到六月起义的单独提出诉求,亦是如此。归根结底,从“刚摆脫依附的地位”到“登上舞台……为自己而斗争”,实际反映的是实力的变化:“取得权利是要靠实力的”。
回应 2019-11-01 22:51:54 -
Basatio (光总要找到自己的出路)
但是,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同样都是困难的,因为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特权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路易十六既不是个革新家,也不是个专横暴戾的君王。他缺乏一种极端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想要缩小自己的权力的君王和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君王一样,都必须有这样的意志。路易十六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2019-11-01 23:01:18
但是,改行仁政和继行暴政同样都是困难的,因为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特权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路易十六既不是个革新家,也不是个专横暴戾的君王。他缺乏一种极端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意志才能完成国家的重大变革,想要缩小自己的权力的君王和想扩大自己的权力的君王一样,都必须有这样的意志。路易十六头脑清楚,心地正直、善良,但是性格不够坚定,在他的所作所为中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他的改革计划所遇到的阻力是他所意想不到的,也是他未能加以克服的。因此,正如一个拒绝改革的君主遭到毁灭的结局那样,他由于尝试改革而毁灭了。 引自 导论 “进行改革,就要有力量使特权阶层服从改革;施行暴政,就要使人民忍受时弊”,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端同样困难。
由于尝试改革而遭到毁灭,这只是表象。《旧制度与大革命》已经阐明:地基早已松动,在此刻尝试改革只是摧毁这座大厦的恰好路过的风暴而已。
回应 2019-11-01 23:01:18
-
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为自己为后代放弃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帝位,他的在不久前远及波罗的海的广大疆土,只换来了ー个小小的厄尔巴岛。20日,他伤心地告别了老兵们,动身前往他的新的国家。 在他由于多次胜利而建起帝国以后,就想用法国来制服欧洲大陆,然后用欧洲大陆来制服英国,他要以军事手段征服大陆,以大陆封锁制驭英国。他的这个计划曾经有几年是成功的,从里斯本到莫斯科,他使各国的百姓和君主都屈服在他的军事命令和广...
2021-05-02 11:02:34 1人喜欢
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为自己为后代放弃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帝位,他的在不久前远及波罗的海的广大疆土,只换来了ー个小小的厄尔巴岛。20日,他伤心地告别了老兵们,动身前往他的新的国家。 引自 第十五章 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在他由于多次胜利而建起帝国以后,就想用法国来制服欧洲大陆,然后用欧洲大陆来制服英国,他要以军事手段征服大陆,以大陆封锁制驭英国。他的这个计划曾经有几年是成功的,从里斯本到莫斯科,他使各国的百姓和君主都屈服在他的军事命令和广泛征收法令之下。但是他却未能用这种方式完成雾月18日政变的善后任务。他为他个人行使了他所取得的权力,用专制制度破坏了人民的自由,用战争侵犯了各国的独立,以致违反了全人类的利益,激起了全人类的不满招来了全世界的敌意,在国内落得众叛亲离;他长期以来战无不胜,曾将军旗插遍各国首都;十年期间,他不断扩大势力,每经一次战争就占领一个王国,可是在这以后,仅仅一次失利就使得全世界一致反对他。他的失败证明:在我们的时代,专制主义是不可能持久的。 但是,拿破仑通过他的体系的悲惨结局,却给了欧洲大陆一个很大的推动,他的军队把法国的风尚、思想和较先进的文明带到欧洲各地。欧洲社会的陈旧的基础被彻底动摇。 引自 第十五章 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回应 2021-05-02 11:02:34 -
随着法军的进攻,俄军在退却时把城市烧毁,把各省彻底破坏,给拿破仑一旦战败或撤退时造成巨大的困难。莫斯科城防司令罗斯托普钦按照这种防御战术纵火焚烧了墓斯科,就像烧毁斯摩棱斯克、多罗戈布日、维亚兹马、格扎茨克、莫扎伊斯克以及许多其他城市和村庄一样。 冬季来临了,拿破仑在莫斯科多耽搁了近六个星期,由于与俄国进行了徒劳无益的谈判,他延误了军事行动,到10月19日方才决定撤退。这次撤退是很惨的,它动摇了帝国的...
2021-05-02 10:55:46
随着法军的进攻,俄军在退却时把城市烧毁,把各省彻底破坏,给拿破仑一旦战败或撤退时造成巨大的困难。莫斯科城防司令罗斯托普钦按照这种防御战术纵火焚烧了墓斯科,就像烧毁斯摩棱斯克、多罗戈布日、维亚兹马、格扎茨克、莫扎伊斯克以及许多其他城市和村庄一样。 冬季来临了,拿破仑在莫斯科多耽搁了近六个星期,由于与俄国进行了徒劳无益的谈判,他延误了军事行动,到10月19日方才决定撤退。这次撤退是很惨的,它动摇了帝国的基础。 这次战役的最后结局使他全军覆没,威风扫地,但这不是由于他的战败,而是由于在俄罗斯的荒漠中、在冰天雪地中的寒冷和饥饿。 引自 第十五章 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回应 2021-05-02 10:55:46 -
尽管罗伯斯庇尔在他那一派中不是恐怖政策的最热烈的宣扬者,恐怖统治却随着他而结束了。他追求绝对权威,但在获得这种权威之后他也必须采取温和手段,恐怖政策以他的失则面告终,但在他胜利以后也会结束的。他的失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没有掌握有组织的力量;拥护他的人为数甚多,但没有组成一支队伍。他所有的不过是一种舆论和恐怖力量;因此,他既未能用克伦威尔式的暴力出其不意地打击他的敌人,就不得不没法用恐怖手...
2021-05-02 00:14:53 1人喜欢
尽管罗伯斯庇尔在他那一派中不是恐怖政策的最热烈的宣扬者,恐怖统治却随着他而结束了。他追求绝对权威,但在获得这种权威之后他也必须采取温和手段,恐怖政策以他的失则面告终,但在他胜利以后也会结束的。他的失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没有掌握有组织的力量;拥护他的人为数甚多,但没有组成一支队伍。他所有的不过是一种舆论和恐怖力量;因此,他既未能用克伦威尔式的暴力出其不意地打击他的敌人,就不得不没法用恐怖手段来恐吓他们。恐吓不能奏效时,他就试图发动群众暴动。但是,有委员会支持的国民公会一下子变得勇气百倍;各区也依靠国民公会的勇气一下子变为反对叛乱者。罗伯斯庇尔由于攻击政府而激怒了国民公会;由于激怒了国民公会而又激怒了人民,三者的联合后来就击败了罗伯斯庇尔。热月9日的国民公会再也不是像5月31日那样四分五裂,摇摆不定,处于钩心斗角、层出不穷、肆无忌惮的党争之中了。各党派都由于失败、祸变、经常有被处死的威胁而团结起来,并在需要斗争时协调一致。因此,罗伯斯庇尔失败与否,不取决于他本人。不脱离两委员会更不取决于他。一个人当达到那种地位时,就要单独行事,这时他已为野心所吞噬,为自己的各种企图所迷惑,为既得的幸运冲昏头脑;战争一旦宣布,和平、安宁、分享政权,就是不可能的事,正如断头台安排好以后就不可能有公正和宽容一样。因此,一个人怎样爬上去,就必然会怎样跌下来:叛乱杀人者必然死于断头台,正如征服者必然死于战争一样。 引自 第九章 从1794年4月丹东之死到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 回应 2021-05-02 00:14:53 -
国民公会派在取得民主派的支持以后,就集中全力制止保王党的猖狂进攻。国民公会派得共和国的存亡系两院的组成,两院的成员不能不由受保王党首领操纵的中等阶级来选择,因此很可能有反革命的成分。国民公会派必须把维护将要建立的制度的责任托付给那些有志于捍卫这个制度的人。为了避免以前制宪会议被排除于后来的立法会议之外的错误,国民公会以法令规定:大会代表中必须有三分之二重新选入两院。这样,它就能确保在两院中获得...
2021-05-02 00:03:29 1人喜欢
国民公会派在取得民主派的支持以后,就集中全力制止保王党的猖狂进攻。国民公会派得共和国的存亡系两院的组成,两院的成员不能不由受保王党首领操纵的中等阶级来选择,因此很可能有反革命的成分。国民公会派必须把维护将要建立的制度的责任托付给那些有志于捍卫这个制度的人。为了避免以前制宪会议被排除于后来的立法会议之外的错误,国民公会以法令规定:大会代表中必须有三分之二重新选入两院。这样,它就能确保在两院中获得大多数席位,保证督政府的人选,它就能在政府中实施它的宪法并加以巩固。这种保留三分之二代表名额的措施不是从法律上着眼,而是从政治上着眼,只有这样才能从民主或反革命派手中救共和国。 引自 第十一章 从牧月1日(1795年5月20日)到共和四年雾月4日(10月26日),国民公会终结 回应 2021-05-02 00:03:2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7.2分 4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0)8.8分 21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暂无评分 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语系书单 (末宝儿)
- 我的书目-人文社科部分 (忆未名)
- 刘新老师的书单(国际政治、社会政治、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 (孤独心俱乐部)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商务印书馆 (彼岸)
- 从托克维尔到哈贝马斯再到柏拉图和阿里斯托芬:民主的理论与谐剧;革命诸问题 (Lightsag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法国革命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北河沿井斯塔 2015-08-07 11:41:15
读得很慢,汗流浃背,为人类追求自由所受的苦难深深震撼。”当社会基础被震撼了时,胜利者必然是那些最敢作敢为的人。”“当革命把群众充分发动起来的时候,一个英雄人物在革命时期是无足轻重的;不是让运动带着前进,就是被运动抛弃;他必须走在前头,否则就是完蛋。”
2 有用 岚大爷本人。 2015-08-24 13:16:17
趁着没事以及大革命纪念日前后又把这本翻出来重读,真是时不时就会读到有趣的语句。米涅的写法很戏剧化,仿佛置身于一场戏剧,各方人士轮番登台,以对话演讲乃至互动表明他们的立场。沿着卢梭式的变革,人民需要流血和祭品,无法提供足够祭品的主祭,自身也会变成祭品。几百年后,还是一点没变。
2 有用 影沫 2011-10-05 09:50:06
悲剧的路易十六
1 有用 安徒死 2010-04-23 23:58:11
法国大革命真当烦......
8 有用 HHZF2001 2012-09-10 10:19:20
荡气回肠,高二历史问题:为什么只有法国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被称为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在层次、精彩程度等方面完爆文革
0 有用 乌鸦的炸酱面 2022-06-26 19:45:44
恐怖的雅各宾派与罗伯斯庇尔
0 有用 orite 2022-06-18 17:56:09
很详细具体
0 有用 VorSonne 2022-05-11 16:38:17
与徐老师的初次相逢。
0 有用 裏貴族 2022-05-11 00:27:05
高中买的(。
1 有用 豆沙包与糖三角 2022-04-18 20:41:23
细节较多,夹叙夹议。有史实支撑所以作者很多观点都很有说服力。历史仿佛在不断重演,拉法耶特、丹东、罗伯斯庇尔、巴雷尔、卡诺、拿破仑、雅各宾派、山岳派等等他们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