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 短评

热门
  • 792 Chwan 2011-10-19 21:49:13

    人和牲畜,都在忙着生,忙着死

  • 522 Joseph.C 2010-09-26 22:23:43

    我不喜小说前半的情感渲染,大概女性读者会偏爱萧红一些吧?在我读来,萧红对许多场景的描绘显得多余而散乱。

  • 400 tiiiiin 2014-10-01 18:35:01

    萧红的小说,真是艺术小说。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就是一个街头巷尾的小故事。但是串联起来,就是这个村庄横跨十年的痛苦与悲痛。 其中女性的悲惨,自然是不用多言;男人的愚昧,更是让人叹息。 希望了解民国时代人们的生活,这本书是再好不过的记录了。

  • 352 cookie.z 2015-08-13 19:16:13

    生命如蝼蚁,糊糊涂涂生生死死。女性的细腻,非女性的胸境。

  • 123 于夕 2013-07-14 11:45:52

    确实有点泥沙俱下的感觉,与呼兰河传相比还是斧凿痕迹太重,没有了那种牧歌意味的哀婉。萧红如果再活些年岁就好了,呼兰河传简直是她第一部成熟的作品

  • 89 歌辞 2014-09-14 21:26:13

    23岁的年纪写出这么苦难深重、感触细微的小说没有天份是不可能的,没有相当的生活经历也不可能。格局是很好的,文字也不错,但确实有点虎头蛇尾。有悲悯,有女权主义,但更多的是无奈。读了两天萧红,看到街上有个人扛着只白狗过马路,本能地想到扛着一只羊。其实乱世,盛世,哪里不是生死场?

  • 58 迪仔I编号223 2014-10-08 23:00:23

    十年前村中的山 山下的小河 而今依旧似十年前 河水静静的在流 山坡随着季节而更换衣裳 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摄人心魄的女性纤细 与绝非女性的雄迈意境 加之太过自然的抽离口吻 无限迷人而让读的人揪心。

  • 57 [已注销] 2012-11-01 13:40:00

    有点失望,写的很松散,语言也怪,既不是东北话也不是新白话文

  • 43 燕仰 2013-03-30 14:15:02

    “在鄉村,人和動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 | 20201208 重读,萧红真的有一份天才。

  • 48 卜生 2016-04-25 00:53:54

    看过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人们赶着生、害怕死、不停地将生命带到人间,任凭命运摆布,也许永远无法觉醒的人只懂得一个道理:好死不如赖活着。对于觉醒的人,也许更糟糕,他看到了曙光却做不了任何改变。

  • 48 小M 2010-02-03 20:12:08

    她写生死场时还太年轻,语言激烈,但她的思想已经形成了。

  • 42 李籽瑶 2013-10-08 11:20:39

    只有鲜明的对比才能引起强烈的冲击。只是全文缺少中心轴,没有主线。

  • 47 铲铲 2015-02-17 10:31:55

    题材确实很深刻。女性未觉醒的意识,农民的蒙昧,大农村的乱象……但是觉得好多语句不通顺,人物的个性也不够鲜明。

  • 38 大甜甜~~ 2012-08-24 10:10:17

    “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粮食,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核两只脚的暴君的威力下面。”能写出这样评语的胡风,也是个诗人。

  • 34 DEIRDRA 2014-03-25 17:16:54

    比起呼兰河传差太多了。那种宏伟的感觉没有了,只剩下枯燥的苦难和教条。

  • 26 小巩俐减脂中 2014-12-29 12:52:20

    看完《黄金时代》和《萧红》之后,没忍住,Amazon上买了一本《生死场》来读。觉得,不过是一个悲观的,厌世又同时离不开这世界的女作家用一双神经质的眼睛看世界得出的一个结果。万千结果中的一种。可是回头发现,Amazon上有免费的《生死场》,我偏买了一本九块九的。

  • 20 2015-04-09 19:16:45

    第一次读萧红的书,选了一本小的,一百多页。跌跌撞撞的生与死,看得怵目惊心。这也是她的第一本小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算是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巨大的水花。文采也蛮好的,因为最近也在读严歌苓,两人描写的历史大环境相似,即便是没有可比性,在读的时候也会常常想起严歌苓呢。

  • 52 XFC 2018-02-06 15:04:01

    如果没有什么关于时代的先入之见,真的很难把萧红的书写和民族主义联系起来。在最明显的层面,《生死场》在描写女性的经历和苦难。和因反抗帝国主义而突然被赋予了阳刚之气的男性相比,她们的体验显然更为复杂,同时遭受着男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对于这一点,刘禾已经做出了相当精准的分析。 看《生死场》印象最深的是各种情状的女性身体,生育的、受伤的、自杀的、生病的、被强奸的、衰老的和死亡的女性躯体。不似同一时期的男性作家,萧红很少写到所谓理想女性的美,即使写到了,也是为了更加残酷、无情地毁掉它。萧红不歌颂母亲和母爱,反而常常将生育和死亡、生育和苦难、生育和女性身体的损毁联系一起。这种冷静和残忍,其背后反而是更深的共情和悲悯。

  • 26 Moss大妖 2014-11-05 22:19:15

    继《呼兰河传》的“旧社会真可怕”,这本大概就是“旧社会真可怕,但是日本鬼子更可怕。” 她写得好,语言很能触动人,掩卷也的确能给人心里留下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可是我真的不喜欢看这一味的苦难和绝望,总要得从这苦难中升华出来点什么我才能打心眼里喜欢。

  • 24 爱与污秽凄苦 2019-03-30 23:47:18

    个人风格太过于强大,以至于对于语言本身的评价标准已经不那么重要。像是狠着一股劲在写,又像是苦难教堂里声嘶力竭的布道,满篇的叹号背后是作者无法抑制的情绪。读者憋着一口气,犹如被扼咽喉,生生死死无限轮回,稀里糊涂,赶趟儿一般向着既定的命运走去。 中国农村的群像,多了子宫便平添苦难的女子,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农民之上有地主,地主之上有日本人,红胡子,义勇军,普通人的一生在无谓的挣扎和苦难中无限轮回… 乱坟岗子是所有人的归宿。 能够洞悉哪怕人类一分苦难的作家,都值得敬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