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丛林中的致命病毒、携带高危传染源的人体炸弹、冒死阻截病毒侵袭的科学家……在几年前,这些听起来都像是虚构的科幻小说。而今,艾滋病在全世界的迅速传播,SARS的突然爆发,已经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下一种致命病毒会是什么?下一场灾难又将何时来临?
这本非虚构的文学作品比任何科幻恐怖噩梦都更加恐怖。
——今日美国报
这是我读过的最恐怖最精彩的小说之一,甚至超过了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与迈克尔·克莱奇顿。书里的事件是真事,而且就在华盛顿纪念碑的视域之内发生。要命的是,这种事件迟早还会卷土重来。
——著名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
【内容提要】
1989年冬天,一种源于中非雨林地带的致命传染性病毒埃博拉突然在华盛顿近郊爆发。它的罕见与致命令人不寒而栗,来势不可阻挡,而且无法治愈。在短短的时间内,90%的感染者都无一例外地死亡。
一支由军队和科学家组成的小分队...
丛林中的致命病毒、携带高危传染源的人体炸弹、冒死阻截病毒侵袭的科学家……在几年前,这些听起来都像是虚构的科幻小说。而今,艾滋病在全世界的迅速传播,SARS的突然爆发,已经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下一种致命病毒会是什么?下一场灾难又将何时来临?
这本非虚构的文学作品比任何科幻恐怖噩梦都更加恐怖。
——今日美国报
这是我读过的最恐怖最精彩的小说之一,甚至超过了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与迈克尔·克莱奇顿。书里的事件是真事,而且就在华盛顿纪念碑的视域之内发生。要命的是,这种事件迟早还会卷土重来。
——著名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
【内容提要】
1989年冬天,一种源于中非雨林地带的致命传染性病毒埃博拉突然在华盛顿近郊爆发。它的罕见与致命令人不寒而栗,来势不可阻挡,而且无法治愈。在短短的时间内,90%的感染者都无一例外地死亡。
一支由军队和科学家组成的小分队,被秘密源去平息这场病毒传染带来的动乱,但病毒依旧蔓延,如果找不到遏制措施,整个小镇都将从地球上消失……
本书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揭露了一蟹即发的病毒危机,读来令人毛骨悚然。由于热带雨林摧毁,原本生长在雨林中的各种致使病毒推动了屏障,开始报复性地四处蔓延,一旦被感染便无药可治,只有死路一条,而且死状可怖。
丛林中的致命病毒,携带高危传染源的人体炸弹、冒死阻截病毒侵袭的科学家……在几年前,这些听起来都像是虚构的科幻小说。而今,艾滋病在全世界的迅速传播,SARS的突然爆发,已经给人类带来沉重的打击。下一种致命病毒会是什么?下一场灾难又将何时来临?
作者简介 · · · · · ·
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1954— ),美国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英文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非虚构作家约翰•麦克菲。普雷斯顿擅长以非虚构手法,处理科学题材。1984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虚构作品《第一道光》,这本天文学题材的书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十年后,普雷斯顿推出了另一部科学写作经典《血疫》,这本描写埃博拉病毒缘起的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踞《纽约时报》非虚构类畅销书榜首达61周。普雷斯顿因此获得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分获奖的得主。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也可能是一百年间人类的极度增殖突然产生了海量肉类,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个角落,面对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种生命体,很可能无法保护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说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过程的第一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79页 -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球正在启动对人类的免疫反应。它开始对人类这种寄生生物做出反应,人类的泛滥仿佛感染,混凝土的坏死点遍布全球,欧洲、日本和美国犹如癌症的烂肉,挤满了不停复制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群落无限扩张和蔓延,很可能会给生物圈带来大灭绝。也许生物圈并不“喜欢”容纳五十亿人类。也可能是一百年间人类的极度增殖突然产生了海量肉类,这些肉存在于生物圈的每个角落,面对想要吞噬它的另一种生命体,很可能无法保护自己。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护手段。地球的免疫系统察觉了人类的活动,开始发挥作用。大自然在试图除掉人类这种寄生生物的感染。说不定艾滋病只是大自然的清除过程的第一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553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高危地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66 条 )

或许,我们才是寄生在这颗星球上的“病毒”


【慎入】提供一些搜索得来的相关资料图片




大自然的“禁区”——《血疫:埃博拉的故事》读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月份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抗疫形式严峻,中国也在经受着一次历史性的考验。当然,人类疾病史、抗疫史,以及一些灾难类的书籍电影都成为各大自媒体平台推送的主题。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也是最近的一本热门书,名字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普... (展开)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拉沙病毒;里夫特裂谷热病毒;奥罗普切病毒 ;罗西奥病毒;寇热病毒;委内瑞拉出血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猴痘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亚病毒;汉塔热病毒;马丘波病毒;胡宁病 毒;莫科拉病毒和杜文海格病毒,类似于狂犬病的毒株;勒当泰科病毒;科萨努尔森林病毒;艾滋病病毒它无疑是一种新兴的病毒,因为它向人类的 渗透正快速地增强,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辛德毕斯病...
2021-05-05 07:05:49
-
拉沙病毒;里夫特裂谷热病毒;奥罗普切病毒 ;罗西奥病毒;寇热病毒;委内瑞拉出血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猴痘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亚病毒;汉塔热病毒;马丘波病毒;胡宁病 毒;莫科拉病毒和杜文海格病毒,类似于狂犬病的毒株;勒当泰科病毒;科萨努尔森林病毒;艾滋病病毒它无疑是一种新兴的病毒,因为它向人类的 渗透正快速地增强,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辛德毕斯病...
2021-05-05 07:05:49
-
拉沙病毒;里夫特裂谷热病毒;奥罗普切病毒 ;罗西奥病毒;寇热病毒;委内瑞拉出血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猴痘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亚病毒;汉塔热病毒;马丘波病毒;胡宁病 毒;莫科拉病毒和杜文海格病毒,类似于狂犬病的毒株;勒当泰科病毒;科萨努尔森林病毒;艾滋病病毒它无疑是一种新兴的病毒,因为它向人类的 渗透正快速地增强,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辛德毕斯病...
2021-05-05 07:05:4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8.6分 31171人读过
-
限时抢
-
-
-
Corgi Books (1995)暂无评分 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Whodunit”电子本 (Feye)
- 我家图书架 (kikizhu)
- 2014书单(已读) (Wingsu)
- 个人想读豆列.科幻奇幻 (深夜声噎)
- 封面好俗气的惊险小说 (译者谢顿)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高危地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忏聒 2011-05-19 09:07:34
外国人写的通俗悬疑小说能到这样的味,很不错了。病毒的危机一直是幕后的,近乎偶然的,这个时代,除了艾滋病。
3 有用 十七岁在逃 2015-07-09 11:28:59
竟然是科幻小说。。。我一直当成纪实科普文在看啊T T
0 有用 乔鲁克 2020-02-08 10:56:17
我对病毒的认知不是从SARS,而是是从眼镜蛇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开始的。
6 有用 Luinrandr老刚 2014-08-08 17:08:53
这本书读到最后竟有这么一种感觉,感觉读到的是现实版的克苏鲁,这些远比人类古老的生物一直在等待着、沉睡者,直到人类踏入他们的领地,将它们带入自己的细胞中,将它们唤醒。热带雨林就像《图夫航行记中》的生物播种舰,我们在侵入它的一刻,它就已经启动了生物防御系统。
0 有用 菀 2009-01-21 15:14:39
我心理素质不好.嗯= =
0 有用 Sofialalala 2022-03-10 23:28:29
前几章描写马尔堡病人的发病过程真的好可怕
0 有用 五颜六色爱绿色 2022-03-05 13:49:30
页头印刷的那几句话挺唬人的,但是读下来感觉,emmmm好像也不惊悚,很粗糙的感觉
0 有用 保持浪漫的温柔 2021-04-05 20:21:15
#中传大阅城 2021/4/5
0 有用 TOMOKO 2020-05-19 17:41:06
埃博拉某种角度看真的很丧尸,虽然比较短暂,印象最深的还是每个人都特别惧怕被隔离,比起得病更加世界崩坏的感觉,不是很能理解
0 有用 乔鲁克 2020-02-08 10:56:17
我对病毒的认知不是从SARS,而是是从眼镜蛇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