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练习你的想像力,激发天才的光芒。在这本让人耳目一新的书里面,作者简述了从爱因斯坦、简·谷代尔非到莫扎特、吴尔夫这些非同寻常的人物的“思考的工具”,通过丰富的例证和对于游戏、观察、发现规律、图形、模型以及其他工具的全新探索,展示了怎样练习相同的想像技巧会最具创造力。本书对每一个致力于创造性思维、终身学习和交叉学科教育的人来说都是一部最基本的著作。
目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第二章 想像力教育
第三章 观察
第四章 形象思维
第五章 抽象
第六章 识别模式(规律)
第七章 形成模式
第八章 类比
第九章 身体思考
第十章 同情理解
第十一章 空间思维
第十二章 模型
第十三章 游戏
第十四章 转换
第十五章 整合
第十六章 整合教育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所以,抽象是从现实起步的过程,用一些工具去除多余的东西,得出关键的、也常常是让人惊奇的本质特征。艺术家们是这么做的;作家们是这么做的;科学家、数学家和舞蹈家们都是这么做的。并且他们都是用相同的基本方法做的。你也可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0页 -
真正有效率的人没有像这样以书面的方式思考的。那三套公式不是思考的过程,只是为了让他人可以理解这个直觉的的洞见,迫使他们“在知道后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卡明斯:“艺术家并不是描述的人,而是感知的人” 史蒂芬·斯潘德:“诗人首先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特定的感觉印象的人。” 厄休拉·勒古音:“艺术家与无法用词语表达的东西打交道。” 罗伯特·弗罗斯特:”实现一些感觉到的而不是想到的意图......“ ”作者不流泪,读者就不流泪。作者不感到惊讶,读者就不会感到惊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的人也喜欢 · · · · · ·
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我们都有可能是“天才”

《创意天才的思维方法,13种思维工具》笔记:非逻辑思维,二级思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评价 本书先论证了各种二级思维,尤其是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综合教育的教育思想。 # 感想 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最主要推动力,科学方法是公认最可靠的认识世界的方法。通常将科学方法分为实验、逻辑推理两大类。个人认为,根据关联的器官,科学方法可进... (展开)
sparks 13种工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创造性思维不是少数天才专有,在体系化学习后,任何人都可以实现创造性思考。 1观察:准确感知世界,训练改进观察技巧。 2形象化:庞加莱说解决问题有2种类型:几何型或代数型。几何型有特殊优势。例子:划船拾帽子问题。 3.抽象化:去除非必要因素,直观凝练。例子:毕加索的... (展开)
创意实操步骤了解一下

> 更多书评 12篇
-
松茶青 (identity moratorium xax)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思考是感受与代入,多感官地置身于一个"场景中“,如爱因斯坦将自己代入光子,张爱玲有厚厚的一本“心理词典”。 艺术与科学皆是如此: 真正有效率的人没有像这样以书面的方式思考的。那三套公式不是思考的过程,只是为了让他人可以理解这个直觉的的洞见,迫使他们“在知道后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卡明斯:“艺术家并不是描述的人,而是感知的人” 史蒂芬·斯潘德:“诗人首先是一...2016-01-30 13:03:36 2人喜欢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思考是感受与代入,多感官地置身于一个"场景中“,如爱因斯坦将自己代入光子,张爱玲有厚厚的一本“心理词典”。 艺术与科学皆是如此:
真正有效率的人没有像这样以书面的方式思考的。那三套公式不是思考的过程,只是为了让他人可以理解这个直觉的的洞见,迫使他们“在知道后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卡明斯:“艺术家并不是描述的人,而是感知的人” 史蒂芬·斯潘德:“诗人首先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特定的感觉印象的人。” 厄休拉·勒古音:“艺术家与无法用词语表达的东西打交道。” 罗伯特·弗罗斯特:”实现一些感觉到的而不是想到的意图......“ ”作者不流泪,读者就不流泪。作者不感到惊讶,读者就不会感到惊讶。“ 引自第1页 《第二章:想象力教育》 --- 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
回应 2016-01-30 13:03:36 -
-
松茶青 (identity moratorium xax)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思考是感受与代入,多感官地置身于一个"场景中“,如爱因斯坦将自己代入光子,张爱玲有厚厚的一本“心理词典”。 艺术与科学皆是如此: 真正有效率的人没有像这样以书面的方式思考的。那三套公式不是思考的过程,只是为了让他人可以理解这个直觉的的洞见,迫使他们“在知道后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卡明斯:“艺术家并不是描述的人,而是感知的人” 史蒂芬·斯潘德:“诗人首先是一...2016-01-30 13:03:36 2人喜欢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思考是感受与代入,多感官地置身于一个"场景中“,如爱因斯坦将自己代入光子,张爱玲有厚厚的一本“心理词典”。 艺术与科学皆是如此:
真正有效率的人没有像这样以书面的方式思考的。那三套公式不是思考的过程,只是为了让他人可以理解这个直觉的的洞见,迫使他们“在知道后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卡明斯:“艺术家并不是描述的人,而是感知的人” 史蒂芬·斯潘德:“诗人首先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特定的感觉印象的人。” 厄休拉·勒古音:“艺术家与无法用词语表达的东西打交道。” 罗伯特·弗罗斯特:”实现一些感觉到的而不是想到的意图......“ ”作者不流泪,读者就不流泪。作者不感到惊讶,读者就不会感到惊讶。“ 引自第1页 《第二章:想象力教育》 --- 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
回应 2016-01-30 13:03:36 -
-
本书所介绍的内容被我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1·对待事物的感觉 第十章 同情理解,第十三章 游戏 2·研究事物的方法 第三章 观察,第五章 抽象,第六章 识别模式(规律),第八章 类比,第十一章 空间思维 3·应用事物的手段 第四章 形象思维,第七章 形成模式,第九章 身体思考,第十二章 模型,第十五章 整合 本书作者是以教育者身份提出的观点: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第二章 想像力教育,第十六章 整合教育 ----------------...
2021-03-30 21:10:41
本书所介绍的内容被我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1·对待事物的感觉
第十章 同情理解,第十三章 游戏
2·研究事物的方法
第三章 观察,第五章 抽象,第六章 识别模式(规律),第八章 类比,第十一章 空间思维
3·应用事物的手段
第四章 形象思维,第七章 形成模式,第九章 身体思考,第十二章 模型,第十五章 整合
本书作者是以教育者身份提出的观点: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第二章 想像力教育,第十六章 整合教育
-------------------------------------------------------------------------------------------------------------------
我比较喜欢的几个摘抄:
创造性思维首先是感觉…我们的感觉和直觉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和根源…所有学科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都是产生于直觉和感情 引自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当内在的想象和外在的经历重合时,创造性的思想才会诞生。 引自 第二章 想像力教育 手所画不出来的,就是眼睛看不到的 神奇的世界可以对耐心的观察者现露自己,平常人路过时看不到的 引自 第三章 观察 世界上最为完美的乐器,就是作曲家的大脑。 引自 第四章 形象思维 抽象是从现实起步的过程,用一些工具去除多余的东西,得出关键的、也常常是让人惊奇的本质特征。 引自 第五章 抽象 神秘感推动科学家们在自然界的一片混沌之中寻找模式。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不管自然界看起来有多么复杂,基本的原理和规律是前后一致并且是可以理解的。 引自 第六章 识别模式(规律) 实际上,复杂性源于简单元素的组合这个原理也是普遍的模式形成过程的特征。 引自 第七章 形成模式 很多认真的哲学家都认为类比是误导性、无逻辑性的。但是,尽管如此,正式类比的不确定,不完美的特征才使得我们能够在已知和未知世界架起桥梁。 引自 第八章 类比 “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记住。我做过的,我会理解。”—中国古代的名言。 引自 第九章 身体思考 同情理解是进行任何帮助性的关系的关键技巧 引自 第十章 同情理解 绘图法发展的结果是存在很多映射的系统 引自 第十一章 空间思维 模型能够让我们把难以理解的思想和概念具体化 引自 第十二章 模型 像孩子一样面对自然,用好奇心对待身边的事物 引自 第十三章 游戏 你曾经使用过记忆工具来记住什么东西,那么你就进行过转换 引自 第十四章 转换 “真正的茶道,让所有的感觉同时地,协调地起作用。”—日本茶道大师 “整合理解被认为是最高形式的美学感受” 引自 第十五章 整合 不一定只有天才才可以成为博学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培养爱好,艺术,手工,智力的兴趣,还有具有挑战性的体力活动,每一个都可以在业余爱好和专业工作之间建立联系 引自 第十六章 整合教育 对我而言,所收获的内容就是
多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多多留意观察自然及身边的事物,
待在孩子般的好奇心来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
化繁为简,简单元素自由组合,就可以创造出奇迹。
回应 2021-03-30 21:10:41 -
松茶青 (identity moratorium xax)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思考是感受与代入,多感官地置身于一个"场景中“,如爱因斯坦将自己代入光子,张爱玲有厚厚的一本“心理词典”。 艺术与科学皆是如此: 真正有效率的人没有像这样以书面的方式思考的。那三套公式不是思考的过程,只是为了让他人可以理解这个直觉的的洞见,迫使他们“在知道后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卡明斯:“艺术家并不是描述的人,而是感知的人” 史蒂芬·斯潘德:“诗人首先是一...2016-01-30 13:03:36 2人喜欢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思考是感受与代入,多感官地置身于一个"场景中“,如爱因斯坦将自己代入光子,张爱玲有厚厚的一本“心理词典”。 艺术与科学皆是如此:
真正有效率的人没有像这样以书面的方式思考的。那三套公式不是思考的过程,只是为了让他人可以理解这个直觉的的洞见,迫使他们“在知道后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把它们表达出来”。 卡明斯:“艺术家并不是描述的人,而是感知的人” 史蒂芬·斯潘德:“诗人首先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特定的感觉印象的人。” 厄休拉·勒古音:“艺术家与无法用词语表达的东西打交道。” 罗伯特·弗罗斯特:”实现一些感觉到的而不是想到的意图......“ ”作者不流泪,读者就不流泪。作者不感到惊讶,读者就不会感到惊讶。“ 引自第1页 《第二章:想象力教育》 --- 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
回应 2016-01-30 13:03:36
论坛 · · · · · ·
全新库存 可出 | 来自窗外的梧桐 | 2021-09-17 12:23:55 | |
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至少相差40年 | 来自Jeff | 2 回应 | 2013-03-17 23:49:36 |
蛮值得一看的 | 来自Lammoonshine | 3 回应 | 2010-06-16 17:13:1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Mariner Books (2001)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8.0分 41人读过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暂无评分 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软技能(沟通/演示/协调) (Divine)
- 实用电子书大集合啦 (依依)
- 让思想长上翅膀 (行者)
- 研究方法 (尘)
- 耐读好书 (尘)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蓝蓝和月月 2015-11-24 12:56:45
感觉。
0 有用 Chocodate·° 2011-10-20 10:34:40
做起来难。
1 有用 Haijun 2018-01-01 14:39:25
via 路德
1 有用 Mr K 2012-12-30 14:02:12
告诫自己先入为主,不去看看事实,只管观点而且只管一家之言。
1 有用 Glund 2012-04-10 23:34:27
感觉、思维、转化、类比
0 有用 孤竹 2021-01-24 20:01:53
你真是个天才,一定拿这些小故事赚了傻子很多钱吧。
0 有用 真知灼见FX 2020-10-25 09:08:08
《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讲解了多种思维方法,方法论。
0 有用 壹江秋 2020-08-13 13:23:07
@2012-05-16 12:47:21
0 有用 邻家の小宇宙 2020-02-22 13:17:34
高中时候读的,很精彩
0 有用 $unflower阿难 2020-02-15 08:00:50
@2012-05-16 12: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