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每篇文后的附录和注释都有很大信息量,有的注释基本就是单独成文了。所以附载内容篇幅占了全书的一半。以后有机会应该把附载内容都仔细读一遍。李敖先生写的这本书是对胡适前辈的思想和阶段生平的最平实研究之作。个人年度十选读物之一!
断断续续读完的,年龄的关系吧,个性方面的代沟所以觉得李敖他太骄傲了,屌屌的,但是内容不错,冷静,有自己的态度跟理解。
胡适很寂寞,需要人去读懂,可惜我功力远远不够。因余英时之《重寻胡适历程》而读他,后读其中国哲学史大纲,被深深吸引。任公亦多推他...
在接触过一些胡适先生基本的作品之后看李敖的这本书是挺有意思的,李先生的解读比起我们这些后辈确实入木了不止几分,而作为指引和导读是不错的。书里有占了大量篇幅的注释和摘录,有的是成文的背景、勘误的典故,有些则是圈子里关于一些话题不同文人的辩论意见,前者体现的是李敖作为一个时代大师在治学态度的严谨,而后者也是他狂妄的一种风格了,大方将与他人的意见一同公诸辩论,定论可有读者自可裁定,这种方式也算容忍了。呵呵
恰逢李敖先生去世的时候读的
回看这些历史关头的人物,敬仰与推崇的有几个呢,胡先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人。坎坷身世,学贯中西,看得明白清楚,自由中国在路上。附注与解读内容很多,粗略观之~
高中买的,今天再看,能理解的多些。
前半部分体现了李敖的才学功底,后半部分叙事较多。给人立传也是传承,李敖作为胡适的拥泵,也像胡适为他人立传一样,最懂这个人了。
略显啰嗦,可以说是学历史的严谨吧,李敖对于胡适某些部分的了解还是太细致了,年轻时候的发言就特别狂傲,注释重复很多,导致阅读压力倍增。整本书注释几乎占据了一半
见解独到,不拘一格,读了很有趣味感
看看文人对骂也挺有意思的
欣赏胡适的理性睿智和温和,对李敖,有时激烈的作,不太爱,可惜的是后来胡适没热度了,胡适评传也就如此了
胡适评传确实不错!很见了李敖功力。
李敖考据水平不错,说胡适是播种者也是有理有据
前面看文人吵架还挺有意思,虽然觉得有好多吵的都不在点上。后面胡适评传是真心看累了,越看越累,几度走神,本来文采只能算一般,只是觉得李敖搜集整合史料的能力较强。但对于这种一小段正文就好几个注解的行文方式很难适应,打乱看正文的思路,看起来很累。有很多注解不很必要。
一般般吧
不同于余英时笔下的胡适,也不同于罗志田笔下历史研究叙述下的胡适。李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每次都会把别人反驳他的文章也放进来,导致书的体量繁杂,但同时也保留了许多资料,比如胡适死后岛内诸人对胡适的观点,以及岛内的政治动向,可资于后来者研究。原来胡适死后第一个给胡适编文集的是李敖,后来中研院和胡适的遗孀把李敖告上法院,理由居然是李敖编的《胡适选集》会打乱将来《胡适全集》的出版。事实证明《胡适全集》的出版一直拖了许久,各方都拿着胡适来做文章,相比于傅斯年去世后,文集迅速被整理出版,胡适则是一拖再拖。两蒋时代岛内的政治气氛也无法全部让其文集全面出版,尤其关于自由主义的那一部分,胡适自己后来在再版《文存》时也删去了许多时论的文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乱七八糟,但可做资料
哎,前面的胡适研究就是一场口水仗,实在让人看得头昏脑胀。涉及的信息太多了。胡适评传倒是有意思。注解也很详细。
> 胡适研究
5 有用 k-pax 2012-12-04 19:20:38
每篇文后的附录和注释都有很大信息量,有的注释基本就是单独成文了。所以附载内容篇幅占了全书的一半。以后有机会应该把附载内容都仔细读一遍。李敖先生写的这本书是对胡适前辈的思想和阶段生平的最平实研究之作。个人年度十选读物之一!
2 有用 姜小白 2015-01-27 16:23:11
断断续续读完的,年龄的关系吧,个性方面的代沟所以觉得李敖他太骄傲了,屌屌的,但是内容不错,冷静,有自己的态度跟理解。
2 有用 williamhsu 2012-11-10 19:24:19
胡适很寂寞,需要人去读懂,可惜我功力远远不够。因余英时之《重寻胡适历程》而读他,后读其中国哲学史大纲,被深深吸引。任公亦多推他...
1 有用 叹小姐 2013-04-26 19:17:56
在接触过一些胡适先生基本的作品之后看李敖的这本书是挺有意思的,李先生的解读比起我们这些后辈确实入木了不止几分,而作为指引和导读是不错的。书里有占了大量篇幅的注释和摘录,有的是成文的背景、勘误的典故,有些则是圈子里关于一些话题不同文人的辩论意见,前者体现的是李敖作为一个时代大师在治学态度的严谨,而后者也是他狂妄的一种风格了,大方将与他人的意见一同公诸辩论,定论可有读者自可裁定,这种方式也算容忍了。呵呵
1 有用 挑剔的耳朵 2018-05-10 20:36:29
恰逢李敖先生去世的时候读的
0 有用 方小方 2024-02-25 15:41:28 北京
回看这些历史关头的人物,敬仰与推崇的有几个呢,胡先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人。坎坷身世,学贯中西,看得明白清楚,自由中国在路上。附注与解读内容很多,粗略观之~
0 有用 于役然乎 2024-02-29 11:29:08 浙江
高中买的,今天再看,能理解的多些。
0 有用 Tuscan 2024-12-02 15:17:20 陕西
前半部分体现了李敖的才学功底,后半部分叙事较多。给人立传也是传承,李敖作为胡适的拥泵,也像胡适为他人立传一样,最懂这个人了。
1 有用 潜水的鱼儿 2023-03-30 18:39:00 江苏
略显啰嗦,可以说是学历史的严谨吧,李敖对于胡适某些部分的了解还是太细致了,年轻时候的发言就特别狂傲,注释重复很多,导致阅读压力倍增。整本书注释几乎占据了一半
0 有用 搜索人生 2020-01-26 16:28:02
见解独到,不拘一格,读了很有趣味感
0 有用 十一叔 2019-06-05 14:31:09
看看文人对骂也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方文三 2018-10-17 18:31:47
欣赏胡适的理性睿智和温和,对李敖,有时激烈的作,不太爱,可惜的是后来胡适没热度了,胡适评传也就如此了
0 有用 玄理 2016-02-23 17:28:32
胡适评传确实不错!很见了李敖功力。
0 有用 呵呵 2016-07-12 21:58:32
李敖考据水平不错,说胡适是播种者也是有理有据
0 有用 花木 2019-04-19 16:06:54
前面看文人吵架还挺有意思,虽然觉得有好多吵的都不在点上。后面胡适评传是真心看累了,越看越累,几度走神,本来文采只能算一般,只是觉得李敖搜集整合史料的能力较强。但对于这种一小段正文就好几个注解的行文方式很难适应,打乱看正文的思路,看起来很累。有很多注解不很必要。
0 有用 希徒 2014-05-15 20:47:44
一般般吧
0 有用 von 2021-02-08 14:48:30
不同于余英时笔下的胡适,也不同于罗志田笔下历史研究叙述下的胡适。李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每次都会把别人反驳他的文章也放进来,导致书的体量繁杂,但同时也保留了许多资料,比如胡适死后岛内诸人对胡适的观点,以及岛内的政治动向,可资于后来者研究。原来胡适死后第一个给胡适编文集的是李敖,后来中研院和胡适的遗孀把李敖告上法院,理由居然是李敖编的《胡适选集》会打乱将来《胡适全集》的出版。事实证明《胡适全集》的出版一直拖了许久,各方都拿着胡适来做文章,相比于傅斯年去世后,文集迅速被整理出版,胡适则是一拖再拖。两蒋时代岛内的政治气氛也无法全部让其文集全面出版,尤其关于自由主义的那一部分,胡适自己后来在再版《文存》时也删去了许多时论的文章。
0 有用 等待戈多 2016-08-16 21:25:22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1 有用 觉今非又昨非 2018-07-15 14:15:22
乱七八糟,但可做资料
0 有用 流羽 2018-06-27 11:15:57
哎,前面的胡适研究就是一场口水仗,实在让人看得头昏脑胀。涉及的信息太多了。胡适评传倒是有意思。注解也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