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一本法学教程,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讨论公民权利,包括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两章。之所以把公民权利放在...
作为一本法学教程,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讨论公民权利,包括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两章。之所以把公民权利放在国家机构的后面,部分是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因为“宪法”(constitution)的原始含义毕竟是指政府的组织法;部分则是因为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我们所说的宪法保障,实际上是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宪法对公民权利实施的保障。
在形式上,本书将结合理论叙述和实际案例,并在适当的地方穿插“评注”(对概念或理论的说明)、“探讨”(对某些有争议问题的讨论)、“案例”(各国著名或典型判例)、动态(中外宪政的最新进展)与“思考”(对读者提出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本书所注重的是有说服力的推理,而不是“正确答案”;事实上,大多数有价值的法律问题是不存在正确答案的。政府可以基于对社会影响的考虑而限制你的言论自由吗?官员可以反诉侵犯他名誉的公民吗?最高法院是否应收回对死刑的核准权?(见本书第七章)宪法是否要求私有财产受到征用时获得公正补偿?如何衡量补偿是否“公正”?对这些问题的争议本身表明,正确答案是很难发现甚至不存在的。如果你有志于宪法学,那么你所能做的只是从你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出发,尽可能为某种答案提供有力论据。当然,别人可能会有不同意见。这是为什么辩论在法律中如此重要,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法院去评判与解决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争议。
为了便于阅读,本书用脚注表示一般较长的案例名称,一般文献则用“()”夹注的形式,表明作者、年代和页码,并在全书最后附以参考文献。 对案例的原文有修改的,一律甩“[]”表示。除非特别说明,美国“宪法”是指其联邦宪法,“最高法院”是指联邦最高法院,德国的“宪政法院”一般是指联邦宪政法院。
作者简介 · · · · · ·
张千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学博士,曾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主编,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以及北大法学院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中外宪政,并在相关领域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近20部,发表论文120余篇、评论240余篇。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概论
第一章 宪法(学)是什么?
第一节 引论——宪法能为你做什么?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三节 宪法的结构与特征
第四节 宪法学是一门“科学”
第五节 现代宪政的基本价值与原则
第二章 宪政制度及其思想渊源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宪法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西方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宪法的制定与修正
第三章 宪政审查与宪法效力
第一节 司法审查的起源
第二节 宪法效力与“司法化”
第三节 宪法审查的模式
第四节 司法解释的方法
第五节 法院与民主——司法审查的政治含义、问题及启示
第二部分 国家权力的结构与组织
第四章 国家结构形成——单一制、邦联制与联邦制
第一节 联邦制度
第二节 邦联制
第三节 单一制
第五章 政府组织形式——立法、执法与司法权力的分配
第一节 分权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立法机构
第三节 国家元首与行政机构
第四节 司法机构
第六章 政党与选举
第一节 民主、选举与政党制度
第二节 政党与宪法
第三节 宪法与选举
第三部分 公民基本权利
第七章 权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权利是什么?
第二节 权利的作用和分类
第八章 权利的宪法保障
第一节 表达自由
第二节 宗教与信仰自由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权利
第四节 人身权利
第五节 集体权利——生存权与发展权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国只有在宪政过程之中才能实行宪政,宪政过程本身就是培养人民宪政素质的最好训练,而由少数人把持的政权是永远不可能让人民获得真正的政治训练的,然后人民政治素质的不成熟又为专制提供了借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国民党应该抛弃党治,把政权建立在更稳固的宪法基础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8) -
在某种意义上,政治多元主义类似于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要求不同商品在市场中自由竞争,且消费者是竞争结果的最终决定者;政治多元主义则强调不同的观点在公共场合下公开辩论,且最后结果由广大选民决定。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多元主义也都依靠法律的保障,并将此视为国家的主要职能与义务。如果自由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垄断,那么国家有义务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维持自由竞争状态;如果多数主义的民主游戏规则将导致多数派系的“暴政”,那么宪法的任务就是最大程度地防止“多数人的暴政”,以维持多元主义的基本政治条件。宪法就是一部政治领域的反垄断法。如果宪法为是一部基本契约,那么这部契约的基本条款就是“同意存在不同意见”(agree to disagree)。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政治多元主义与美国宪政思想的形成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宪法学导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迟到十年的宪政洗礼——读《宪法学导论》(第三版,张千帆著)有感

> 更多书评 17篇
-
Joaquina.Kaki (爱此宇宙宽)
宪法不是万能的,不应干预广大的私法领域。只要承认宪法“有所不能”,才能保证宪法“有所能”。 1,宪法是“公法” 私人一般不可能成为宪法诉讼的被告。 2,宪法是授权性的 普通法律主要是规定公民义务,宪法则主要是保障公民权利。 3,宪法是一部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 4,宪法是“基本法” 5,宪法是相对稳定的 6,宪法是“无所不在”的2012-07-01 16:53:53 1人喜欢
-
Joaquina.Kaki (爱此宇宙宽)
法律的规范性 法律是一种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规范或命令,它规定公民应该或不应该做、允许或不允许做的事情。 法律的普适性 法律是必须平等适用于所有相关当事人的普通规范,而不论特定当事人的社会地位、生理特征或道德素质如何。 法律的普通或平等是指使用过程中的要求,未必能保证法律的实体内容本身是平等的。 法律的公共性 法律是由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权力制定的,并对所有人普遍的施加义务或权利,因而必须对所有人公开。 法...2012-07-01 16:47:20
法律的规范性 法律是一种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规范或命令,它规定公民应该或不应该做、允许或不允许做的事情。 法律的普适性 法律是必须平等适用于所有相关当事人的普通规范,而不论特定当事人的社会地位、生理特征或道德素质如何。 法律的普通或平等是指使用过程中的要求,未必能保证法律的实体内容本身是平等的。 法律的公共性 法律是由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权力制定的,并对所有人普遍的施加义务或权利,因而必须对所有人公开。 法律的目的性 法律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目的。在现代民主国家,普通法律的目的是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以实现“公共利益”。 法律的义务性 传统的法律一般限于规定公民的义务,而不是授予权利。 法律具有效力等级。
回应 2012-07-01 16:47:20
-
与美国不同,法国的宪政审查在的建立要曲折得多。并且,法国人不像美国人一样一开始就承认司法机关对议会立法的实体控制具有正当性。然而,法国人对宪法审查的看法却是在短期内从消极转向积极的。在建立宪政院后,法国宪法才真正走下神坛,具有了保护公民权利的实际效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比建立审查制度前后的法国,并参照美国的经验,我们或许得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首先,宪政审查与宪法效力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其次,...
2022-03-15 17:13:31
与美国不同,法国的宪政审查在的建立要曲折得多。并且,法国人不像美国人一样一开始就承认司法机关对议会立法的实体控制具有正当性。然而,法国人对宪法审查的看法却是在短期内从消极转向积极的。在建立宪政院后,法国宪法才真正走下神坛,具有了保护公民权利的实际效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比建立审查制度前后的法国,并参照美国的经验,我们或许得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首先,宪政审查与宪法效力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其次,秉持多数主义原则或对宪政建设无益。
如果将此作为“不证自明”的法学原理与启发,本节所要着重探讨的并非长篇大论的法国宪政审查建制历程,而是其对我国目前缺乏实际效力的宪法“司法化”的可能。
在20世纪00年代初,最高院似乎通过判例与解释在一些特殊案件上给与了“弱形式”,但这并不够。要使宪法产生真正的效力,还要完善建立“强形式”的独立审查机构。考虑到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即基于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讨妥善归置与处理宪政审查制度与人大制度时需要精妙的平衡二者关系,并清楚地界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民主权原则”,我相信,中国宪法才会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产生保障人权并对政府与议会权力的约束效力,受到全体公民的尊重。
回应 2022-03-15 17:13:31 -
虽然英国的“博纳姆医生案”是世界上法院真正干预了民主议会立法的“司法审查第一案”,但由于英国长期的“议会至上”原则,此案并没有推动英国的宪政审查。反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对立法的审查和限制的观念却成为了主流。《联邦党人文集》中如是说: 假如人都是神,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如果能够以神来统治人,那么无论外部或内部的政府制约也就没必要存在了。要形成一个以人管理人的政府,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首先...
2022-03-15 14:11:05
虽然英国的“博纳姆医生案”是世界上法院真正干预了民主议会立法的“司法审查第一案”,但由于英国长期的“议会至上”原则,此案并没有推动英国的宪政审查。反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对立法的审查和限制的观念却成为了主流。《联邦党人文集》中如是说:
假如人都是神,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如果能够以神来统治人,那么无论外部或内部的政府制约也就没必要存在了。要形成一个以人管理人的政府,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首先必须使政府能够控制被统治者;其次必须迫使政府控制自己。对政府的首要控制乃是依赖人民,但经验早已教导人类辅助防御的必要性。 引自 第一节 宪法的思想渊源 美国人对“人性”的谨慎审视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他们不相信权力不会腐化人与派系,更不相信人能“永远正确”。或许正是如此,本节所说的宪法审查机制才最先在美国得以承认。纵观美国宪法“司法化”之前的历史,美国国父们试图动用自己理性的全部能力设计一个基于分权体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当然,分权的本来目的不只在于建立一个把人类政治生活纳入理性之中的政权,关键是如何确保“伟大宣言”在现实中如何以理性的程序得以实现,即宪法如何具有效力以真正渗透到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权、自由如何在一个法(或程序)的规定下得以保障。
美国人在马伯里案中还是回归到分权的观念。没有什么比把国家建立成一个相互制衡机构来得更加符合启蒙主义理论和美国的传统了:既然代表多数人的议会在立法时或许会忽略宪法的精神或条文,那么要确保宪法精神得以落实,那么为何不通过分权的方式寻找一个少数的精英群体来防止代表多数人的议会立法出现违反全体公民的权利的可能呢?——
以此,在马伯里案之后,美国单独在司法机构中建立了宪政审查机构通过判例法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来弥补议会“不作为”的后果,并在立法机构制订违宪的法律时立即给予纠正。
美国的宪政审查体系从历史上看起因于政治斗争过程中分权机制的有效作用,同样,窥探美国宪政审查体系的建立也不免找到分权机制的影子。
回应 2022-03-15 14:11:0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法律出版社 (2014)9.8分 1079人读过
-
法律出版社 (2008年8月)9.1分 16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法学入门(给初学法律的人。我当初咋没人指点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下) (我不豆谁豆)
- 终余一生,也不能读完的书籍(精华) (Deffrro-ZI)
- 一本一科——各学科顶级入门读物 (6g)
- 宪法学必读基础书目 (大祭司)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宪法学导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48 有用 [已注销] 2019-02-11 15:58:53
非常幸运大学生活伊始便能听千帆的课。也许每一个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会承认,千帆的个人魅力远非其作品能够表现。毫无疑问,他的责任感、使命感、洋溢喷薄着的激情能感染每一个人。但正是由于其感染力如此之强,似反而不宜于做本科生的老师。在每个学生个人的学术体系尚未形成之时,他便将其个人色彩极其强烈,却又无法抗拒的世界观加诸学生,以至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其思想的简单复制品,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其他观念产生的可能性——我不... 非常幸运大学生活伊始便能听千帆的课。也许每一个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会承认,千帆的个人魅力远非其作品能够表现。毫无疑问,他的责任感、使命感、洋溢喷薄着的激情能感染每一个人。但正是由于其感染力如此之强,似反而不宜于做本科生的老师。在每个学生个人的学术体系尚未形成之时,他便将其个人色彩极其强烈,却又无法抗拒的世界观加诸学生,以至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其思想的简单复制品,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其他观念产生的可能性——我不知道是否应该为此感到忧虑。然而抛开这一切,我还是由衷感激当年那个以壮烈之决心弃理从文的年轻人,感谢他回到了祖国,来到了北大,在讲台上告诉一批又一批的后辈,一个人该如何有尊严地在制度下呼吸。 (展开)
6 有用 芬兰没有河马 2010-11-25 16:55:16
我們不用這教材真是傻逼!這比焦洪昌那版好多了~
5 有用 momo 2019-01-26 22:12:52
本科时候《宪法学》的教材,认真读过
4 有用 我有一个小咪咪 2020-05-12 23:02:45
翻了一下 比市面上马工程和华政自编本好很多 张老师很用心 低分没别的意思 只是希望降低下大家对宪法的狂热 增加对实际realpolitik的了解。希望可以和法学生认真讨论如下问题(遗憾的是 四年来我在华政没遇到一个关注这些问题的同学 稍微关注点的还转专业去了经济法 不得不说这是法律专科学校的耻辱)1宪法与党章的关系 宪法与党的关系 2法学与政治学基本进路的关系 是否前者侧重文本 后者侧重过程?3违... 翻了一下 比市面上马工程和华政自编本好很多 张老师很用心 低分没别的意思 只是希望降低下大家对宪法的狂热 增加对实际realpolitik的了解。希望可以和法学生认真讨论如下问题(遗憾的是 四年来我在华政没遇到一个关注这些问题的同学 稍微关注点的还转专业去了经济法 不得不说这是法律专科学校的耻辱)1宪法与党章的关系 宪法与党的关系 2法学与政治学基本进路的关系 是否前者侧重文本 后者侧重过程?3违宪审查与纪委的关系 (展开)
81 有用 Redis潇 2014-08-17 10:19:00
教材都写这样我成绩也不会那么差了
0 有用 starrycat 2022-06-17 16:55:20
入木三分! @2019-03-16 21:50:54
0 有用 我在飘窗数孤独 2022-06-04 19:56:25
公民必读之书。
0 有用 七月天 2022-05-26 18:19:23
虽然我真的对宪法学不感兴趣但……
0 有用 乌鸦炸酱面 2022-05-07 09:37:19
十星,读过的最好的宪法学教材
0 有用 horrey 2022-04-25 16:19:28
宪法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