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瓜姬小丝 2011-03-29 00:39:45

    什么也别说了,看完这本全通了!全通了!!!!!!!!!!!!!!!!!!

  • 2 麦赫德! 2018-02-03 11:08:07

    芳姨的书总是令人神清气爽啊!全书展现了“青年”的复杂性,并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青年”的意及其建构过程。其中,“社会角色”又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到青年的分析范畴,对各种有关青年的概念和问题做出了敏锐的剖析。啊呀呀!

  • 0 苇间风 2011-03-24 10:51:11

    第一遍,这段时间过完了再好好看一下第二遍

  • 0 Ruki_NO.9 2016-10-15 20:16:32

    好书是好书,拿到正版之后必须吐槽一下这书为啥没有参考文献……

  • 0 甚谁 2024-01-21 02:12:02 日本

    和宏大的题目不同,内容显得散而碎,不如陈的博士论文。没有紧密围绕着中国社会本身的发展历程来展开“青年文化”的复杂生态,把崔健和王朔共同归类到“逃离角色”是问题的集中体现。归根结底,对于“青年文化”“青年角色”的分析,必然要把改开带来的个人化变迁如何以一种中国特色的方式被统合,这才是讲清楚所谓“角色化”,阐明角色与非角色之间暧昧空间的切入方式。结尾对日本青年文化的介绍中明明还引用了丸山对于个人化的阐述,只能说有点可惜。第五章的老三届研究还有点意思,能够感受到90-00年代的研究留日学者的研究方式。

  • 0 Hyacinth 2022-04-22 04:46:52

    崔健影响下的一批人真的是“非角色化的现代青年”吗?作者在讨论红卫兵一代时,强调了其所谓反叛其实是顺从主流,即角色化的一种;然而真正的关键在于,wg结束后的中央政策与社会主流是什么?党和国家在前者的分析中占据核心地位,在后者分析中则完全缺席。如果说红卫兵是与中央保持一致,那崔健又何尝不是呢?如果崔健被社会拒绝,又怎能到工体开演唱会呢?更新的一代问题也是一样。社会主义体制的规范是可见的,资本主义的规范是隐形的——如果无视了后者,就很难不落入自由主义的圈套中了。

  • 0 苟活。 2023-05-28 17:12:42 上海

    挺好,但划分有点失之简单了

  • 0 早睡要提醒 2023-08-04 20:31:04 黑龙江

    “他们(“青年”)所追求的自由,是摆脱家庭束缚的自由,而不是摆脱角色束缚的自由。”感觉看了一整本绪论,说是社会史,立论却缺乏对社会的深入和社会—心理结构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引用。

  • 0 慕月 2023-01-30 03:54:37 美国

    虽然个别章节有点旁逸斜出,略显零散。但把“青年”作为一种社会角色的分析框架非常清晰有力,直到今天也依然适用。读来大有融会贯通之感。

  • 0 朱朱朱朱七小姐 2012-09-29 21:41:56

    关于文革那一段让我学到了很多

  • 0 脱线宝宝 2018-11-10 21:18:34

    为了毕业论文读的,年代较久远,但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 0 鹿一轻 2020-08-29 19:34:19

    尽管出版已经有20年了,对理解和梳理今天的种种现象仍然十分有帮助。

  • 1 攸川 2021-03-16 18:08:04

    主流社会对青年有诸多设定和要求,青年的位置就要在与主流要求的关系中定位。作者讨论的时代对青年的要求主要是革命政治方面的。21世纪,强加给中国青年的角色基本上可以说是劳动力+消费者,但凡不符合这个人设的都可归入非角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