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以史为序,按照上述分期,叙述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沿革与演进。全书分四章十二节。第一章第一节简略回顾了战前日本政党的基本情况(政党的起源、发展、衰退与崩溃)。从第一章第二节开始,基本上以内阁为序,论述了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恢复、五五年体制的形成、自民党长期政权的兴衰以及“后自民党时代”日本政党的人化组合等。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对战后日本政党政治进行了较为详尽、系统的分析,尤其对自民党长期政权的兴衰过程、原因及其对内对外政策做了比较系统、客观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等学术观点,并有较为详尽的论述;附录部分的资料、图表较为翔实,对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战之前,日本最早的政党源于明治维新后的自由民权运动,最初目的是敦促当政者成立议院。运动领导人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的两党联合为宪政党。内阁中的伊藤博文则退阁组建政友会。这个时期的主要政治矛盾,是宪政派和贵族官僚、藩军阀的斗争,两派轮番组成内阁。大正初期,一战后的“护宪运动”过后,宪政派力量达到顶峰,社会主义党派也纷纷展露头角。二二六事件后,军部占据了内阁,日本开始放弃宪政,议院仿德意法西斯改为“大政... 二战之前,日本最早的政党源于明治维新后的自由民权运动,最初目的是敦促当政者成立议院。运动领导人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的两党联合为宪政党。内阁中的伊藤博文则退阁组建政友会。这个时期的主要政治矛盾,是宪政派和贵族官僚、藩军阀的斗争,两派轮番组成内阁。大正初期,一战后的“护宪运动”过后,宪政派力量达到顶峰,社会主义党派也纷纷展露头角。二二六事件后,军部占据了内阁,日本开始放弃宪政,议院仿德意法西斯改为“大政赞议会”。 二战之后,在盟军的改革下,天皇任命内阁转变为政党内阁。战前的政友会变成了自由党,宪政党变成了民主党,新生了个协同党,战时支持侵略的左派政党组成了社会党,不支持的重建了日本共产党。战后初期五党相互联合、排挤、角逐了一段时间,因为自由党和民主党的合并,开启了自民党长期的执政。 (展开)
课程阅读
必须五星 王振锁老师的一些批注相当有意思 没有特多的理论的内容 但是关于政党的分分合合讲得非常详细 第一遍看的时候由于啥也不懂 容易晕 但是第二遍的时候觉得真的是详细啊 看到评论说是浆糊黏的 哈哈 能有这种功夫黏出来这样一本资料翔实的书 也是功德一件
> 2人在读
> 28人读过
> 109人想读
订阅关于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渚骸燃 2023-10-01 13:16:33 北京
二战之前,日本最早的政党源于明治维新后的自由民权运动,最初目的是敦促当政者成立议院。运动领导人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的两党联合为宪政党。内阁中的伊藤博文则退阁组建政友会。这个时期的主要政治矛盾,是宪政派和贵族官僚、藩军阀的斗争,两派轮番组成内阁。大正初期,一战后的“护宪运动”过后,宪政派力量达到顶峰,社会主义党派也纷纷展露头角。二二六事件后,军部占据了内阁,日本开始放弃宪政,议院仿德意法西斯改为“大政... 二战之前,日本最早的政党源于明治维新后的自由民权运动,最初目的是敦促当政者成立议院。运动领导人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的两党联合为宪政党。内阁中的伊藤博文则退阁组建政友会。这个时期的主要政治矛盾,是宪政派和贵族官僚、藩军阀的斗争,两派轮番组成内阁。大正初期,一战后的“护宪运动”过后,宪政派力量达到顶峰,社会主义党派也纷纷展露头角。二二六事件后,军部占据了内阁,日本开始放弃宪政,议院仿德意法西斯改为“大政赞议会”。 二战之后,在盟军的改革下,天皇任命内阁转变为政党内阁。战前的政友会变成了自由党,宪政党变成了民主党,新生了个协同党,战时支持侵略的左派政党组成了社会党,不支持的重建了日本共产党。战后初期五党相互联合、排挤、角逐了一段时间,因为自由党和民主党的合并,开启了自民党长期的执政。 (展开)
1 有用 reminder 2015-03-13 22:52:50
课程阅读
1 有用 Ginger 2022-03-13 22:48:09
必须五星 王振锁老师的一些批注相当有意思 没有特多的理论的内容 但是关于政党的分分合合讲得非常详细 第一遍看的时候由于啥也不懂 容易晕 但是第二遍的时候觉得真的是详细啊 看到评论说是浆糊黏的 哈哈 能有这种功夫黏出来这样一本资料翔实的书 也是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