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在郑和的伟大远航中,有人看到辉煌,有人看到辉煌中的荒唐。28年间七下西洋,世界帝国的理想,宏大的规模,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有这些表象,看上云都很辉煌,但是,如果将郑和远航与西方资本主义海上扩张相对照,在明朝海禁的具体历史背景下,仔细分析其挥霍性的政治经济本质,辉煌中就显现出怪诞的荒唐。4个世纪间(12-15),中国曾经拥有绝对的海上优势,郑和远航以近乎疯狂的形式将这种优势推向瞬间的高峰,然后就突然停止了。实际上,在西方扩张势力进入亚洲海域之前,中国就已经自己消灭了自己的力量。于是,在荒唐中,我们又看到悲凉。郑和七下西洋,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官方海上扩张难以为继,帝国海军变成绥靖海疆的警察,追剿犯禁出海,国民被锁定在陆地,外夷游弋海上,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中国在厉行海禁。世界近代历史证明,谁控制海洋,谁称霸世界;失去海洋的民族,最终也失去家乡。
依然有很多值得记录的金句。
作者周宁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观点,严谨的逻辑,运用的史料丰富多彩。《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出》是从郑和下西洋到康熙收复台湾为主的时间阶段,阐述中西海上活动的不同点,中国萎缩海上贸易活动,甚至断绝与西方做海上贸易;反则西方积极扩张和投入海上贸易活动。这是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迥异的产物。西方统治者拥护海商,而中国统治者扼杀海商。 另外,通过这本书弥补诸多历史事件,如早期殖民扩张、郑和七次下西洋、玛窦为主的西... 作者周宁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观点,严谨的逻辑,运用的史料丰富多彩。《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出》是从郑和下西洋到康熙收复台湾为主的时间阶段,阐述中西海上活动的不同点,中国萎缩海上贸易活动,甚至断绝与西方做海上贸易;反则西方积极扩张和投入海上贸易活动。这是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迥异的产物。西方统治者拥护海商,而中国统治者扼杀海商。 另外,通过这本书弥补诸多历史事件,如早期殖民扩张、郑和七次下西洋、玛窦为主的西方传教士的毅力和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康熙收复台湾的双刃剑等。感谢读到此书! (展开)
作者研究得很深,文笔很好。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历史的神秘,不在于它是怎样的,而是它竟然是这样的。”中国曾经拥有世界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条件,但是却是乘着小船的欧洲人发现了中国,而不是中国发现了欧洲。书中描写的达伽马船队的残暴,郑和下西洋的轶事,传教士在中国的故事等等,都是历史课本里不会写的。总之,那时的中国始终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下的中心,所以历史是这样的,似乎也见怪不怪了。
> 更多短评 3 条
> 2人在读
> 14人读过
> 51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茶包° 2021-11-21 16:44:56
依然有很多值得记录的金句。
0 有用 西藏古怪的扎西 2019-05-15 11:30:23
作者周宁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观点,严谨的逻辑,运用的史料丰富多彩。《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出》是从郑和下西洋到康熙收复台湾为主的时间阶段,阐述中西海上活动的不同点,中国萎缩海上贸易活动,甚至断绝与西方做海上贸易;反则西方积极扩张和投入海上贸易活动。这是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迥异的产物。西方统治者拥护海商,而中国统治者扼杀海商。 另外,通过这本书弥补诸多历史事件,如早期殖民扩张、郑和七次下西洋、玛窦为主的西... 作者周宁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观点,严谨的逻辑,运用的史料丰富多彩。《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出》是从郑和下西洋到康熙收复台湾为主的时间阶段,阐述中西海上活动的不同点,中国萎缩海上贸易活动,甚至断绝与西方做海上贸易;反则西方积极扩张和投入海上贸易活动。这是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迥异的产物。西方统治者拥护海商,而中国统治者扼杀海商。 另外,通过这本书弥补诸多历史事件,如早期殖民扩张、郑和七次下西洋、玛窦为主的西方传教士的毅力和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康熙收复台湾的双刃剑等。感谢读到此书! (展开)
0 有用 齐天大圣 2018-05-14 14:08:52
作者研究得很深,文笔很好。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历史的神秘,不在于它是怎样的,而是它竟然是这样的。”中国曾经拥有世界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条件,但是却是乘着小船的欧洲人发现了中国,而不是中国发现了欧洲。书中描写的达伽马船队的残暴,郑和下西洋的轶事,传教士在中国的故事等等,都是历史课本里不会写的。总之,那时的中国始终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下的中心,所以历史是这样的,似乎也见怪不怪了。
0 有用 茶包° 2021-11-21 16:44:56
依然有很多值得记录的金句。
0 有用 西藏古怪的扎西 2019-05-15 11:30:23
作者周宁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观点,严谨的逻辑,运用的史料丰富多彩。《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出》是从郑和下西洋到康熙收复台湾为主的时间阶段,阐述中西海上活动的不同点,中国萎缩海上贸易活动,甚至断绝与西方做海上贸易;反则西方积极扩张和投入海上贸易活动。这是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迥异的产物。西方统治者拥护海商,而中国统治者扼杀海商。 另外,通过这本书弥补诸多历史事件,如早期殖民扩张、郑和七次下西洋、玛窦为主的西... 作者周宁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观点,严谨的逻辑,运用的史料丰富多彩。《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出》是从郑和下西洋到康熙收复台湾为主的时间阶段,阐述中西海上活动的不同点,中国萎缩海上贸易活动,甚至断绝与西方做海上贸易;反则西方积极扩张和投入海上贸易活动。这是中西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迥异的产物。西方统治者拥护海商,而中国统治者扼杀海商。 另外,通过这本书弥补诸多历史事件,如早期殖民扩张、郑和七次下西洋、玛窦为主的西方传教士的毅力和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康熙收复台湾的双刃剑等。感谢读到此书! (展开)
0 有用 齐天大圣 2018-05-14 14:08:52
作者研究得很深,文笔很好。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历史的神秘,不在于它是怎样的,而是它竟然是这样的。”中国曾经拥有世界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条件,但是却是乘着小船的欧洲人发现了中国,而不是中国发现了欧洲。书中描写的达伽马船队的残暴,郑和下西洋的轶事,传教士在中国的故事等等,都是历史课本里不会写的。总之,那时的中国始终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下的中心,所以历史是这样的,似乎也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