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斯蒂芬 茨威格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副标题: 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译者: 袁克秀
出版年: 1998-01
页数: 265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斯蒂芬・茨威格人物传记系列
ISBN: 9787801081070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副标题: 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
译者: 袁克秀
出版年: 1998-01
页数: 265
定价: 16.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斯蒂芬・茨威格人物传记系列
ISBN: 9787801081070
内容简介 · · · · · ·
叙述作家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的生活,描绘了他们的书与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探讨了作家与其作品之间的水乳交融关系。
自画像的创作者
·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斯特凡•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
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
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一九三四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和巴西。一九四二年在孤寂与幻灭中自杀。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以及作家和历史人物传记《三大师传》等。
目录 · · · · · ·
本书叙述了作家 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的生活,描绘了他们的书与他们的生活怎能样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探讨了作家生活与其作品之间的水乳交融关系.
本书叙述了作家 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的生活,描绘了他们的书与他们的生活怎能样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探讨了作家生活与其作品之间的水乳交融关系.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有先入之见,也有事后判断,我们是自己的俘虏,我们每走一步都磨得良心的链环哗啦哗啦作响,因此我们总是举步维艰。 托尔斯泰在所有事物的背后看到的不过是虚无。在他的灵魂里有什么东西被撕碎了。一道罅隙直裂到心底,那是一道狭长的黑洞洞的罅隙。大惊失色的眼睛被迫望着这空虚,望着这位于我们自己温暖的血脉流通的生命背后的异样、陌生、冰冷和不可理解的东西,望着转瞬即逝的存在背后的永恒的虚无。 因为完美无缺只有在超然于人性的地方才有可能存在;每个圣徒,即使是温顺的使徒,都必须变得冷酷无情。他必须向他的门徒提出这样的超人的、不人道的要求:为了虔诚的生活他们应该冷漠地抛弃父母和妻儿。一种始终一贯的完美无缺的生活永远只能在一个得到解脱的个人的真空领域里实现,从来都不是在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情况下。因此,在任何时候,圣徒的道路都是通向适合作为他的家园的荒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譬如,这个小伙子毫不留情地概括记载一天的事情:“从十二时至下午二时,与毕基切夫谈话,过分坦白,很虚荣,自欺欺人。从下年二时至四时時做体操不够顶强,缺乏耐力。从四时至六时,吃午饭,买一些不很急需的东西。在家里什么也没写,因为懒:我不能决定我是否座该乘车到沃尔康斯基那里去;在那里很少说话,因为怯儒。我的举止很糟糕:怯儒,虚荣,轻率,软弱,懒惰。”这个孩子的手竟这么早就无情地使劲扼住了自己的喉咙,这样奋力一抓就六十年没有放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自我描述/212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斯蒂芬・茨威格人物传记系列(共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与魔鬼作斗争》《三大师》《精神疗法》
。
喜欢读"自画像"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三大师 8.6
-
- 精神疗法 8.5
-
- 玛丽亚.斯图亚特 8.2
-
- 与魔鬼作斗争 8.7
-
- 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 8.4
-
- 巴尔扎克传 8.5
-
- 尖锐的秋天:里尔克 8.3
-
-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 8.3
-
- 家族复仇 8.9
-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 8.8
自画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三作家传——恣意人生,享受绝对的精神自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艺术只是服务于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的全部时间都将献给探寻真实的自己。” 茨威格呀,茨威格呀,这传记写得太让人舒服了,唯一的瑕疵可能就只有翻译得不是很流畅,稍稍影响了一丝阅读体验。看得出来,茨威格在这本书中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这也变相说明了他的心里还是更偏爱... (展开)
【第一百四十四頁書】茨威格《三作家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斯特凡·茨威格向來以細膩地刻畫人物肖像、性格與品質而聞名於世,他甚至能把一個地理意義上的國家描繪成鮮活的人物形象——在《未來之國》裡,巴西這個將亞馬遜熱帶雨林風情與大航海時代殖民地烙印融為一體的泱泱大國,就在這位奧地利作家筆下化作一個多愁善感而又奔放熱烈的... (展开)
当你对别人的“自我描述”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也在同时描述着自己
我是因为其中的“托尔斯泰传”才来看这本书的。此书以“自我描述”这个共同特点来评判意大利风流才子的代名词“卡萨诺瓦”、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开创者“司汤达”和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这三位看似迥异的作家的。注意,是评判,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传记描述。 这不仅让人想起茨...
(展开)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8.6分 635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4)8.3分 140人读过
-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9.1分 106人读过
-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2)8.9分 6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传记】 (爱玛·包法利)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外国文学书单上【完】 (Merida)
- ipad待装,书 (|SLW~)
- 书架:未看过 (青山病院院长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自画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 2012-06-09 13:21:22
看了卡萨诺瓦的一部分,偶像
0 有用 leaflet 2006-11-05 00:08:12
与他的传记相比,小说实在是……恩,纯粹的个人看法
0 有用 muyouzhi 2007-10-23 14:00:28
重点在读卡萨诺瓦部分。实在是他的人生过于精彩,加上茨威格的妙笔...后来找了卡萨诺瓦的自传来读,不如这个有神韵风骨。
0 有用 伊苏林迪竹节虫 2022-10-11 19:10:07 江苏
冲着自传文学相关文论读的,翻开发现还是茨威格的老本行——名人传记。但被介绍了卡萨诺瓦,挺有意思的一个道德疯子。茨威格的文笔令人目眩神迷,梦回中学时代草草翻过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扣一星给翻译吧。很多句子肉眼可见地有问题。
0 有用 树洞里数数的熊 2012-02-05 11:12:50
最近写稿,遇到了困难,便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所以找了本茨威格心理传记来读,结果很失望。茨威格以小说与传记著称,然而传记实在太差了,这本书里的心理分析,啰啰嗦嗦,其实两页纸就讲得清楚,用了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比喻,何用呢?最好反倒使人看不清传主了,只看见他的口水滔滔,叹息,威格兄,能不能让你的嘴巴少点废话?至于里面的歌颂之词,个人以为这是作者的不道德,立传者应该严于对待传主,不过内心多么崇敬,也不该说太多... 最近写稿,遇到了困难,便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所以找了本茨威格心理传记来读,结果很失望。茨威格以小说与传记著称,然而传记实在太差了,这本书里的心理分析,啰啰嗦嗦,其实两页纸就讲得清楚,用了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比喻,何用呢?最好反倒使人看不清传主了,只看见他的口水滔滔,叹息,威格兄,能不能让你的嘴巴少点废话?至于里面的歌颂之词,个人以为这是作者的不道德,立传者应该严于对待传主,不过内心多么崇敬,也不该说太多,让他的崇敬自我呈现出来才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