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外科医生拉维克因隐藏一名犹太作家而被盖世太保逮捕,受尽折磨;后逃出集中营,流亡法国,过着朝不保夕、随时会被驱逐出境的不安定的生活。一天晚上他在塞纳河畔邂逅一位流离失所的女演员琼,两人因境遇相同而彼此相爱。不久拉维克在巴黎街头偶然遇到几年前刑讯他并折磨死他妻子的纳粹头目哈克,为报仇雪恨,他忍痛离开情人琼,想方设法追踪哈克,终于在一个夜晚将仇人诱骗到一个森林里,然后把他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拉维克和别的流亡者一起被法国警察逮捕,囚车载着他们穿过凯旋门,向捉摸不定的远方驶去。这部小说是雷马克最著名的代表作,1946年出版时声名大噪,立刻被译成十五种文字,当年在世界各地就被销售了近千万册,并由好莱坞于1948年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轰动世界影坛。
凯旋门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是德国著名小说家,生于工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战后从事过教师和石匠、记者等多种职业。
20年代,他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扬子江剪影》、《西线无战事》等。1931年移居瑞士。希特勒取得政权后,雷马克的作品被焚毁,并被剥夺德国公民权。1939年他流亡美国,1947年加入美国籍。二战后往返于美国和瑞士之间,1970年在瑞士逝世。
30年代,雷马克写了《归途》、《三个战友》等作品。40年代,他的创作主要反映在法西斯统治下,德国青年一代所遭受的苦难和痛苦的精神 状态。代表作有《流亡曲》、《凯旋门》以及逝世后出版的《天堂里的阴影》。
50年代创作的《生死存亡的年代》和《黑色方尖碑》,以简练深沉的笔调描绘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青年一代在生活道路上所作的痛苦探索。类似的...
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是德国著名小说家,生于工人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战后从事过教师和石匠、记者等多种职业。
20年代,他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扬子江剪影》、《西线无战事》等。1931年移居瑞士。希特勒取得政权后,雷马克的作品被焚毁,并被剥夺德国公民权。1939年他流亡美国,1947年加入美国籍。二战后往返于美国和瑞士之间,1970年在瑞士逝世。
30年代,雷马克写了《归途》、《三个战友》等作品。40年代,他的创作主要反映在法西斯统治下,德国青年一代所遭受的苦难和痛苦的精神 状态。代表作有《流亡曲》、《凯旋门》以及逝世后出版的《天堂里的阴影》。
50年代创作的《生死存亡的年代》和《黑色方尖碑》,以简练深沉的笔调描绘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青年一代在生活道路上所作的痛苦探索。类似的作品还有小说《生命的火星》和剧本《最后一站》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俯视着她。他觉得她在战栗。“琼,”他说,“不要想什么,也不要问什么。你看见街灯的光和那千百个彩色招牌了吗?我们正生活一个垂死的时代、而这个城市却跟生命一起震顫着。我们挣脱了一切,除却我们的心,便没有什么存留的了。我以前仿佛住在月亮上,而现在回来了,这儿有你,你便是生命。你不要再问什么了。你的头发比一千个问题蕴藏着更多的秘密。放在我们面前的,是黑夜,是几个小时,是永恒的时间,直到早晨在窗边辚辚滚过。彼此相爱,乃是至高无上的事情,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世间最自然的事实。这是我今天的感觉。当此黑夜融入花丛,今天的风挟着草莓香味,没有了爱,一个人便只能算是一个告假回阳的死人,充其量只是一些年岁,一个随便什么名字,跟死了完全一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1页 -
他们走到了星星广场。这片广场在细雨迷蒙的灰暗中,显得硕大无朋,一望无际,出现在他们前面。这会儿,雾更浓了,再也看不清楚从广场上分岔开去的街道;所能看见的,只有那宽阔的广场,疏疏落落地亮着街灯的微光,矗立着隐没在浓雾中的雄伟的石拱门,好像它支撑着优郁的天空,庇护着下面无名英雄墓上的寂寞而惨淡的火焰,在这黑夜和孤寂中,这座无名英雄墓看去仿佛是人类最后的墓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凯旋门"的人也喜欢 · · · · · ·
凯旋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你在一个我所永远不能追随的地方


《凯旋门》:另一视角的战争史诗

那个大人物和小人物都能藏身的颓废巴黎的横截面

【转】朱雯:雷马克和他的《凯旋门》——《凯旋门》中译本新版后记
> 更多书评 5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8.7分 467人读过
-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199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8.9分 107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8.8分 33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一) (37°暖)
- 好大一部头(外国文学) (坏书生)
- 陶雪华设计的封面 (左琴科)
- 我的西洋文艺Ⅱ (羊的门)
- 阅读即是生活 (Azeril)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凯旋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LTAZOR 2024-10-15 06:22:09 湖南
恐惧年代的惶惑人心,在相斥相吸的渴望中擦出伤痕和烙印。追逐着生命或是吝惜着生命,太大或太小的爱情,背叛或复仇的平衡,磅礴或简省的语言,一切本自同源。生死两隔之际,他们用不同的母语实现了对话。 但仍有一种使人踉跄的东西,一种黑暗侵袭的眩晕,一丝鬼火。 “从一切稳定的事物中流亡出来”,无可逃脱的“世界的孤儿”;不知道道德、问题、风雨和流血的黑暗背景、不需要国籍的胜利女神仍然会让我哭。 我堆起自己的土丘... 恐惧年代的惶惑人心,在相斥相吸的渴望中擦出伤痕和烙印。追逐着生命或是吝惜着生命,太大或太小的爱情,背叛或复仇的平衡,磅礴或简省的语言,一切本自同源。生死两隔之际,他们用不同的母语实现了对话。 但仍有一种使人踉跄的东西,一种黑暗侵袭的眩晕,一丝鬼火。 “从一切稳定的事物中流亡出来”,无可逃脱的“世界的孤儿”;不知道道德、问题、风雨和流血的黑暗背景、不需要国籍的胜利女神仍然会让我哭。 我堆起自己的土丘,凯旋门之下的小小坟冢,什么仍会融化,什么仍会发芽。 (展开)
0 有用 Timelessack 2015-05-06 07:58:28
现实中的爱情。
1 有用 viper 2006-11-02 22:11:08
名著名译,<西线无战事>是雷马克的成名作,本书是他的最佳作品.动人的爱情故事.
0 有用 Hannah🐰 2023-09-06 21:46:29 江苏
耐着性子读完了,这两人之间非得这么奇奇怪怪的哲理性对话吗?这两个流亡者之间互相不了解彼此,若非是在艰难时世里,哪有那么多互相折磨的感情线,这部分描述过多了,还好复仇线还有点意思,以及最后的结尾没有走歪,战争时期一定是残酷的,二战爆发,流亡者终究无法掌握自己的未来。 拉维克和别的流亡者一起被法国警察逮捕,囚车载着他... 耐着性子读完了,这两人之间非得这么奇奇怪怪的哲理性对话吗?这两个流亡者之间互相不了解彼此,若非是在艰难时世里,哪有那么多互相折磨的感情线,这部分描述过多了,还好复仇线还有点意思,以及最后的结尾没有走歪,战争时期一定是残酷的,二战爆发,流亡者终究无法掌握自己的未来。 拉维克和别的流亡者一起被法国警察逮捕,囚车载着他们穿过凯旋门,向捉摸不定的远方驶去。 (展开)
0 有用 苹果也很甜 2023-12-14 18:04:20 江苏
拉维克的细腻让我怀疑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男人吗?这样勇敢真诚善良专一的男人。可能是因为在战争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