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最晚出版的一本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法律产生的条件、必要性、怎样制定法律和如何执行法规等。内容还涉及城邦的建立、阶层的划分、制度的设立、罪犯的惩罚以及婚姻、继承、道德、教育、文艺、宗教、地位等各种问题,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政治、法律、哲学等早期的发展与形成。
作者简介 · · · · · ·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死于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大概是个雅号,古希腊文中的意思是“身体粗壮、结实”。他本名亚里斯托克勒斯。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古老的名门贵族家庭,远祖是雅典最后一个皇帝科德拉斯,他的母亲派里克廷是梭伦的后裔。梭伦在欧洲法律史上是位大名人。他是雅典的执政官,属工商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派,在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活动,史称“梭伦立法”。这些立法推动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经济的繁荣。柏拉图的父亲亚里斯顿是个民主派,在柏拉图幼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柏拉图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同母异父弟弟。
柏拉图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过骑兵军事训练,喜爱运动,能绘画,谙音律,写过史诗和剧本。他的这些才能后来都充分显现在他的全部著作中。
由于出身显贵门庭,所以柏拉图年轻时企望从事政治活动。雅典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摇篮,学派纷呈,名...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死于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大概是个雅号,古希腊文中的意思是“身体粗壮、结实”。他本名亚里斯托克勒斯。柏拉图出身于雅典一个古老的名门贵族家庭,远祖是雅典最后一个皇帝科德拉斯,他的母亲派里克廷是梭伦的后裔。梭伦在欧洲法律史上是位大名人。他是雅典的执政官,属工商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派,在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活动,史称“梭伦立法”。这些立法推动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商品市场经济的繁荣。柏拉图的父亲亚里斯顿是个民主派,在柏拉图幼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柏拉图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同母异父弟弟。
柏拉图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过骑兵军事训练,喜爱运动,能绘画,谙音律,写过史诗和剧本。他的这些才能后来都充分显现在他的全部著作中。
由于出身显贵门庭,所以柏拉图年轻时企望从事政治活动。雅典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摇篮,学派纷呈,名家辈出。在这种哲学氛围中,柏拉图无疑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哲学动物”,耽于抽象思维。他在哲学上受到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派和苏格拉底的影响。
石匠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家的老友。他是个伟大的哲学家,后世人称他作“西方的孔子”。他的哲学使柏拉图倾倒、拜服。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民主派不满,民主派就通过法庭判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是公民,公民处死的办法是服毒自尽。苏格拉底接受了这种死法。苏格拉底之死伤透了柏拉图的心。他再也不想从政。他要继承苏格拉底的遗志,传布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人说,柏拉图的初期著作都是记述苏格拉底的见解。
约在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建立了一所学园,这所学园世称柏拉图学园。他在学园里从事教学和写作活动,写出了一系列对话录。
其乐融融的学园生活只维持了5年,一场战争结束,叙拉古国王又邀请了柏拉图。不久,国王和柏拉图两人又起了冲突。柏拉图被关在御花园里达一年之久。最后柏拉图被释放。
柏拉图回雅典后,重度教学、写作生涯。80岁那年,有一天他参加一位朋友的婚宴,他悄悄地退到屋子的一个角落里,默默地坐了下来,当人们再看到他时,他已离开了尘世。
柏拉图一生留下了23篇对话和3件书札,其他以他的名义传下来的作品或是伪作,或是可靠性不大。为什么柏拉图的著作都用“对话”这一体裁呢?一方面,对话是种辩论法即辩证法,通过揭露对谈者话中的矛盾,来推求真理。辩论在当时希腊学者间蔚然成风,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另一方面,对话是一种文艺体裁,是一个很有文艺才华的人才能写得出来,而柏拉图在青少年时代就具有了这种才华。
柏拉图的对话总共约150万字,其中最长的就是本书,即《法律篇》,约30万字。
柏拉图关于政治、法律的对话,主要依次有这样三篇:《理想国》(《国家篇》)一《政治家篇》一《法律篇》。这三篇对话反映了柏拉图从“人治”过渡到“法治”的认识。“人治”即“哲学王之治”,但在林林总总的希腊城邦中,何处有所谓的、道德高超的“哲学王”?显然只有依靠“法治”。柏拉图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据西方研究柏拉图的专家考证,《法律篇》是柏拉图的晚期作品。柏拉图在74岁高龄时才着手写《法律篇》第一卷。柏拉图在去世时并没有留下一部完整的稿子,至多只是有一个初稿。现在人们看到的《法律篇》是柏拉图死后由他的学生、奥巴斯的腓力浦整理后出版。腓力浦在整理时加进了自己的东西,但限于水平,整理后的稿子缺少了柏拉图的幽默,并且有些句子逻辑不够严密。
《法律篇》共12卷,但有些作家把《伊壁诺米》也划了进去,变成了13卷,但一般都认为是12卷。
《法律篇》大致全面地反映了古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城邦的建立、地理位置、政府结构、选举制度等情况。对话内容涉及法律、宗教、教育、历史、哲学、艺术、伦理、外交、贸易、家庭、婚姻、技艺、公民生活等。前三卷主要讨论立法的宗旨和立法者必须具有的素养和条件。第四卷到第十二卷分别论述各种法律和法律制度。
我们两位译者是根据英、俄、日文的译本(主要是Jowett的英译本)来迄译这部体大思精的古典名著的。为使译文准确地表达出柏拉图的思想、观点,我们常常翻阅数种外文原版书,以求最精当的表述。在整部译稿中,误译、欠顺之处望读者不吝指正。
最后,我们在写这篇短序时,参考了几位国内专家写的介绍柏拉图生平、思想和《法律篇》的论著,在此谨致谢意。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先生,一个人得到的首要的和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他自自己。反之,可以想象得到,败在自己手里那是最坏和最糟糕的事情。这一说法指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存有自我反对的一种战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页 -
一个人认为某物是完美和善的,但却不喜欢它,憎恶它,与之相反,当他喜欢并欢迎某物时,他所深信的确实邪恶的和不正直的。我认为,他的苦乐感觉和他的理性判断之间的不一致,是他的最大无知。这也就是最“极度”,因为它影响到灵魂中最广泛的要素(这一要素感受者快乐和痛苦,与一个国家的最广泛部分即一般人民相对应)。所以,当灵魂与知识或观念或理性即它的自然的主导原则发生争吵时,就有了我称做“愚昧”的东西。这种情况既发生在一个人民不服从其统治者和法律的国家里,也发生在个人身上,这个人确实相信的那些好的原则被证明不但是不起作用的,而且的的确确是有害的。我把所有这些无知的例子看作国家和个人最坏的一种不和谐,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匠的职业上的无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法律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柏拉图论灵魂与理性、美德、神法与人法、政治制度与国家的起源

柏拉图道德宗教的不确定性
> 更多书评 7篇
-
-
仝 (砼)
请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实行着公餐; 你们有一项体育训练制度和一种特殊类型的武器装备。你 们给了所有这一切以法律的效力,这是为什么? 克里特人的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由于备战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我认为,立 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恰恰就是想使它们服务于这一目的。 这位立法者的立场大概是,大多数人所说 的“和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虛构而已,冷酷的事实却是, 所有的城邦按本性来说是在对每一个别的城邦进行着不宣 而战的战争。...2021-04-26 22:35:35
请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实行着公餐; 你们有一项体育训练制度和一种特殊类型的武器装备。你 们给了所有这一切以法律的效力,这是为什么?
克里特人的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由于备战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我认为,立 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恰恰就是想使它们服务于这一目的。
这位立法者的立场大概是,大多数人所说 的“和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虛构而已,冷酷的事实却是, 所有的城邦按本性来说是在对每一个别的城邦进行着不宣 而战的战争。
但如果说,这是国家之间的正确准则,那么村落之间的正确 准则是什么呢?两者是不同的吗?
那么,一个村落的各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个人与个入之 间的关系呢?也是一样的吗?
不仅在公众范围内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敌人,而且在私 人领域,每个人也对他本人开战。
来看看这样的两个法官中哪一个比较好? 一个把所有的坏 兄弟都处死,吿诉好兄弟自由地生活辛一个统管着正直的兄 弟,但让恶棍们自觉自愿地服从好兄弟而继续活着畀我们也许可以增加第三个并且甚至是更好的法官,他掌管着这 个吵吵闹闹的家庭,使家庭成员厚摩申处,却不杀任何一个 兄弟;他为指 引 他 们 的 未 来 而 制 因 此 他 能 确 保 他 们彼此继续友好相待。
一方面的失败就是另一方面的胜利,这样的内战之后会出 现和平;或者,调解的结果也会出现和平与友谊。假设接着 这亍城市要转向外敌,那么上述两种结果中你宁要哪一种?
不过,最大的善既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但愿我们永远 不要诉诸两种战争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人们之间的和平与 善意。
只有当他把他所制定的有关战争的法 律当作和平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关于和平的立法成为战争 的工具时,他才成为一个真正的立法者。
回应 2021-04-26 22:35:35 -
主人和奴隶的身份可以被宣布为平等,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天生不可能有……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两种不同的平等:量度、重量和数目的平等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立法者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即是说,一个人可以简单地用抽签来分配平等的份额。但最真正的平等,并且是最好的平等,却不是如此明显的。它需要宙斯的智慧和判断力,而且只是在数目有限的方面有助于人类。……我所说的总的办法是给大人物多些,给小人...
2014-10-29 19:21:04
主人和奴隶的身份可以被宣布为平等,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天生不可能有……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两种不同的平等:量度、重量和数目的平等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立法者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即是说,一个人可以简单地用抽签来分配平等的份额。但最真正的平等,并且是最好的平等,却不是如此明显的。它需要宙斯的智慧和判断力,而且只是在数目有限的方面有助于人类。……我所说的总的办法是给大人物多些,给小人物少些,而调整你所给的东西要考虑到每个人的真正品质,特别是高度尊敬伟大的美德,但当你遇到了在这方面受教育很少的人,那你要恰如其分来对待他们。 事实上我们认为,政治家的最基本的才能就是这一点——严格的公正。……这才是我们在建立我们的国家时应该集中注意的那种“平等”。 一个国家的建立者必须永远把公正当作他的目标……它包含着给予那些不平等的人以应得的“平等”。然后有时候,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被迫用粗疏和快速的办法来运用这些概念,因为讨好和容忍总是毁掉完全的精确度,成为严格的正义的敌人。你现在可以看到,为什么为了避免一般人的生气而用抽签的办法给他一个平等的机会……因此,尽管周围的形势迫使我们使用两种平等,但我们应该使用第二种。这第二种平等所靠的好运气是少之又少的。 引自 第六卷 回应 2014-10-29 19:21:04
-
-
主人和奴隶的身份可以被宣布为平等,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天生不可能有……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两种不同的平等:量度、重量和数目的平等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立法者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即是说,一个人可以简单地用抽签来分配平等的份额。但最真正的平等,并且是最好的平等,却不是如此明显的。它需要宙斯的智慧和判断力,而且只是在数目有限的方面有助于人类。……我所说的总的办法是给大人物多些,给小人...
2014-10-29 19:21:04
主人和奴隶的身份可以被宣布为平等,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天生不可能有……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两种不同的平等:量度、重量和数目的平等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立法者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即是说,一个人可以简单地用抽签来分配平等的份额。但最真正的平等,并且是最好的平等,却不是如此明显的。它需要宙斯的智慧和判断力,而且只是在数目有限的方面有助于人类。……我所说的总的办法是给大人物多些,给小人物少些,而调整你所给的东西要考虑到每个人的真正品质,特别是高度尊敬伟大的美德,但当你遇到了在这方面受教育很少的人,那你要恰如其分来对待他们。 事实上我们认为,政治家的最基本的才能就是这一点——严格的公正。……这才是我们在建立我们的国家时应该集中注意的那种“平等”。 一个国家的建立者必须永远把公正当作他的目标……它包含着给予那些不平等的人以应得的“平等”。然后有时候,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被迫用粗疏和快速的办法来运用这些概念,因为讨好和容忍总是毁掉完全的精确度,成为严格的正义的敌人。你现在可以看到,为什么为了避免一般人的生气而用抽签的办法给他一个平等的机会……因此,尽管周围的形势迫使我们使用两种平等,但我们应该使用第二种。这第二种平等所靠的好运气是少之又少的。 引自 第六卷 回应 2014-10-29 19:21:04 -
仝 (砼)
请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实行着公餐; 你们有一项体育训练制度和一种特殊类型的武器装备。你 们给了所有这一切以法律的效力,这是为什么? 克里特人的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由于备战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我认为,立 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恰恰就是想使它们服务于这一目的。 这位立法者的立场大概是,大多数人所说 的“和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虛构而已,冷酷的事实却是, 所有的城邦按本性来说是在对每一个别的城邦进行着不宣 而战的战争。...2021-04-26 22:35:35
请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实行着公餐; 你们有一项体育训练制度和一种特殊类型的武器装备。你 们给了所有这一切以法律的效力,这是为什么?
克里特人的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由于备战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我认为,立 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恰恰就是想使它们服务于这一目的。
这位立法者的立场大概是,大多数人所说 的“和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虛构而已,冷酷的事实却是, 所有的城邦按本性来说是在对每一个别的城邦进行着不宣 而战的战争。
但如果说,这是国家之间的正确准则,那么村落之间的正确 准则是什么呢?两者是不同的吗?
那么,一个村落的各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个人与个入之 间的关系呢?也是一样的吗?
不仅在公众范围内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敌人,而且在私 人领域,每个人也对他本人开战。
来看看这样的两个法官中哪一个比较好? 一个把所有的坏 兄弟都处死,吿诉好兄弟自由地生活辛一个统管着正直的兄 弟,但让恶棍们自觉自愿地服从好兄弟而继续活着畀我们也许可以增加第三个并且甚至是更好的法官,他掌管着这 个吵吵闹闹的家庭,使家庭成员厚摩申处,却不杀任何一个 兄弟;他为指 引 他 们 的 未 来 而 制 因 此 他 能 确 保 他 们彼此继续友好相待。
一方面的失败就是另一方面的胜利,这样的内战之后会出 现和平;或者,调解的结果也会出现和平与友谊。假设接着 这亍城市要转向外敌,那么上述两种结果中你宁要哪一种?
不过,最大的善既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但愿我们永远 不要诉诸两种战争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人们之间的和平与 善意。
只有当他把他所制定的有关战争的法 律当作和平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关于和平的立法成为战争 的工具时,他才成为一个真正的立法者。
回应 2021-04-26 22:35:35
-
仝 (砼)
请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实行着公餐; 你们有一项体育训练制度和一种特殊类型的武器装备。你 们给了所有这一切以法律的效力,这是为什么? 克里特人的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由于备战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我认为,立 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恰恰就是想使它们服务于这一目的。 这位立法者的立场大概是,大多数人所说 的“和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虛构而已,冷酷的事实却是, 所有的城邦按本性来说是在对每一个别的城邦进行着不宣 而战的战争。...2021-04-26 22:35:35
请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实行着公餐; 你们有一项体育训练制度和一种特殊类型的武器装备。你 们给了所有这一切以法律的效力,这是为什么?
克里特人的 所有这些做法都是由于备战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我认为,立 法者在制定法律时恰恰就是想使它们服务于这一目的。
这位立法者的立场大概是,大多数人所说 的“和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虛构而已,冷酷的事实却是, 所有的城邦按本性来说是在对每一个别的城邦进行着不宣 而战的战争。
但如果说,这是国家之间的正确准则,那么村落之间的正确 准则是什么呢?两者是不同的吗?
那么,一个村落的各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呢?个人与个入之 间的关系呢?也是一样的吗?
不仅在公众范围内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敌人,而且在私 人领域,每个人也对他本人开战。
来看看这样的两个法官中哪一个比较好? 一个把所有的坏 兄弟都处死,吿诉好兄弟自由地生活辛一个统管着正直的兄 弟,但让恶棍们自觉自愿地服从好兄弟而继续活着畀我们也许可以增加第三个并且甚至是更好的法官,他掌管着这 个吵吵闹闹的家庭,使家庭成员厚摩申处,却不杀任何一个 兄弟;他为指 引 他 们 的 未 来 而 制 因 此 他 能 确 保 他 们彼此继续友好相待。
一方面的失败就是另一方面的胜利,这样的内战之后会出 现和平;或者,调解的结果也会出现和平与友谊。假设接着 这亍城市要转向外敌,那么上述两种结果中你宁要哪一种?
不过,最大的善既不是对外战争也不是内战(但愿我们永远 不要诉诸两种战争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人们之间的和平与 善意。
只有当他把他所制定的有关战争的法 律当作和平的工具,而不是他的关于和平的立法成为战争 的工具时,他才成为一个真正的立法者。
回应 2021-04-26 22:35:35 -
-
主人和奴隶的身份可以被宣布为平等,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天生不可能有……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两种不同的平等:量度、重量和数目的平等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立法者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即是说,一个人可以简单地用抽签来分配平等的份额。但最真正的平等,并且是最好的平等,却不是如此明显的。它需要宙斯的智慧和判断力,而且只是在数目有限的方面有助于人类。……我所说的总的办法是给大人物多些,给小人...
2014-10-29 19:21:04
主人和奴隶的身份可以被宣布为平等,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天生不可能有……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两种不同的平等:量度、重量和数目的平等是在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立法者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即是说,一个人可以简单地用抽签来分配平等的份额。但最真正的平等,并且是最好的平等,却不是如此明显的。它需要宙斯的智慧和判断力,而且只是在数目有限的方面有助于人类。……我所说的总的办法是给大人物多些,给小人物少些,而调整你所给的东西要考虑到每个人的真正品质,特别是高度尊敬伟大的美德,但当你遇到了在这方面受教育很少的人,那你要恰如其分来对待他们。 事实上我们认为,政治家的最基本的才能就是这一点——严格的公正。……这才是我们在建立我们的国家时应该集中注意的那种“平等”。 一个国家的建立者必须永远把公正当作他的目标……它包含着给予那些不平等的人以应得的“平等”。然后有时候,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被迫用粗疏和快速的办法来运用这些概念,因为讨好和容忍总是毁掉完全的精确度,成为严格的正义的敌人。你现在可以看到,为什么为了避免一般人的生气而用抽签的办法给他一个平等的机会……因此,尽管周围的形势迫使我们使用两种平等,但我们应该使用第二种。这第二种平等所靠的好运气是少之又少的。 引自 第六卷 回应 2014-10-29 19:21:04
论坛 · · · · · ·
请问下,这个版本如何? | 来自丰无涯 | 12 回应 | 2014-07-02 07:49:08 |
也就是柏拉图的《礼法》 | 来自中而庸 | 2009-04-24 14:59:04 | |
决定,需要一种境界 | 来自jrsmalldan | 2007-09-26 07:59:4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9.7分 39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6)8.2分 99人读过
-
低至5元,每满69减20
-
Penguin Classics (2005)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17)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每满100-50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 (維舟)
- 法学著作选 (Aniki)
- 法学(法哲学,法律社会学及其他) (丰无涯)
- 古希腊的奇迹(古典哲学)[中文] (霍伯森的选择)
- 江绪林的阅读轨迹 (五山)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法律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糖糖candynight 2011-12-28 19:54:52
要不是为了写读书报告我绝对不难为我自己……
1 有用 北落師門 2020-04-28 20:26:55
苏格拉底未出场,整个对话由一位神秘的雅典来客主导。两次叙拉古之行让柏拉图心灰意冷,从理想国的幻境中清醒过来,由哲学王的人治转向了立法者的法治,并谈论了一系列的立法措施,开始建立新的名为马格尼西亚的另一个理想国度。柏拉图老了,离弃了《会饮篇》中的爱神,柏拉图式的爱为了城邦与公民的生殖和延续做出了必要让步与牺牲,公有制是最好的(共产共妻共子女),其次是混合政体。其中的很多法律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时代局限性... 苏格拉底未出场,整个对话由一位神秘的雅典来客主导。两次叙拉古之行让柏拉图心灰意冷,从理想国的幻境中清醒过来,由哲学王的人治转向了立法者的法治,并谈论了一系列的立法措施,开始建立新的名为马格尼西亚的另一个理想国度。柏拉图老了,离弃了《会饮篇》中的爱神,柏拉图式的爱为了城邦与公民的生殖和延续做出了必要让步与牺牲,公有制是最好的(共产共妻共子女),其次是混合政体。其中的很多法律不可避免地戴上了时代局限性的镣铐,在今天看来显得过于严苛,不过在当时来看已经很超前了。PS:由于从英译本转译之故,翻译简直...“合同”这种现代词汇居然出现其中,就不能译成“契约”么?译文风格也太过现代,无古朴之感。英译作“God”没有错,但中译作“上帝”就让人大跌眼镜了,古希腊时代何来基督教之上帝?简直想给翻译打一星... (展开)
0 有用 P 2007-07-21 00:43:46
这是柏拉图三本书中最后一本,人治到法制的转变中法律概念最清晰的一篇。老实说看不懂。。。
1 有用 Asimov 2018-12-04 22:07:50
原来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提出对大龄未婚单身狗罚款了
6 有用 小田切梨 2018-09-27 17:28:10
英译本译为法律篇,中译本更是直接当成法学著作,其实法律只是柏拉图政治构想中的一个部分。像柏拉图这样,能根据自身实践,对学问作出重大修正的,在整个思想史上也不多见。这或许是因为他对人性悲哀吧,而孔子之所以一路撞南墙不回头,就在于他对人性抱有希望,不肯也不敢推翻自己的学说。但话说回来,《理想国》声名远在《法律篇》之上,又正是因为它的理想化和不切实际。
0 有用 Atomic 2022-05-25 21:43:16
不标斯特方码是认真的吗?而且啥时候林志猛能来翻译一下……
0 有用 子小 2022-02-08 11:21:14
都没标标注页码,无法对应其他引注对比看
0 有用 豆友140626077 2021-11-12 20:42:59
@2017-12-09 22:29:35
0 有用 坊间流歌 2021-06-25 18:58:56
重新读了一遍后发现和《理想国》的差距没有想象中大。翻译有点问题。
0 有用 路觉 2021-06-22 09:23:58
本文《法律篇》仅仅十几页,但观点挺有趣的。在这篇里面,柏拉图提出“美”是作为一个客观的内容和标准。而在古希腊里面,“好”和“坏”一般指的是“美”和“丑”、或“善”与“恶”。 譬如音乐、舞蹈这些所带来的快感或痛感,它的美感应该由知识积累最厚重的老人来衡量和评判,而非小孩或青年之类。原文的“歌曲”是“nomoi”,也称之为“法律”。正如原文所说的:“我们的城邦不是别的,它就摹仿了最优美最高尚的生活,这... 本文《法律篇》仅仅十几页,但观点挺有趣的。在这篇里面,柏拉图提出“美”是作为一个客观的内容和标准。而在古希腊里面,“好”和“坏”一般指的是“美”和“丑”、或“善”与“恶”。 譬如音乐、舞蹈这些所带来的快感或痛感,它的美感应该由知识积累最厚重的老人来衡量和评判,而非小孩或青年之类。原文的“歌曲”是“nomoi”,也称之为“法律”。正如原文所说的:“我们的城邦不是别的,它就摹仿了最优美最高尚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悲剧。” 但这种权威的标准被没有美感的诗人对音乐的创新而带来了堕落,“美”的标准丧失了,客观内容失去了,因此邪恶的剧场政体便代替了贵族政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