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统治的权威性学说或工艺制度,但大家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唯有违反或超过这种权威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证继续进步。所以权威是不可以没有,权威主义则必须打倒。
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品德,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是具备“直立独行,敢开新路,敢行己志”的现代精神的知识精英。中国市场经济的先驱者。
“有关许多根本问题,于我来说,他是先知先觉。”——李锐
“这本文集,看着看着,竟不禁为之击节者再,有感于先得我心者再;读至痛切处甚至禁不住扼腕而叹。”——陈乐民
“一部《顾准文集》,几乎言必称希腊,其实所言并非希腊,正如言不及中国实所言全在中国,作为个体思想的最沉实也最具挑战性的表达,顾准的著述,乃缘于某种现实使命。”——林贤治
“顾准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不管是在天赋聪明才智方面,还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我们不一定都能接近于他所达到的境界。”——吴敬...
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统治的权威性学说或工艺制度,但大家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唯有违反或超过这种权威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证继续进步。所以权威是不可以没有,权威主义则必须打倒。
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品德,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是具备“直立独行,敢开新路,敢行己志”的现代精神的知识精英。中国市场经济的先驱者。
“有关许多根本问题,于我来说,他是先知先觉。”——李锐
“这本文集,看着看着,竟不禁为之击节者再,有感于先得我心者再;读至痛切处甚至禁不住扼腕而叹。”——陈乐民
“一部《顾准文集》,几乎言必称希腊,其实所言并非希腊,正如言不及中国实所言全在中国,作为个体思想的最沉实也最具挑战性的表达,顾准的著述,乃缘于某种现实使命。”——林贤治
“顾准是一座巍然屹立的山峰。不管是在天赋聪明才智方面,还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我们不一定都能接近于他所达到的境界。”——吴敬琏
人类社会的前景是光明的,这是肯定无疑的。然而,历史发展的进程毕竟不是一条直线,未来的前景中可以预见到的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未知待继续进行探索,借以避免若干可以避免的痛苦。如果一切都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那么,当然,这种探索就地变成完全多余和可笑的了。可惜,严酷的现实表明,事实并不是这样。
这份笔记今后的命运怎样,让人无法预测和断定。也许它会像历史上并不鲜见的许多先人和他们的著作一样,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也许它可能在某种历史条件下面,居然还能被人所重视。但是,重要的不是他已经开始的这种历史研究是否有人继续下去,因为,五哥从事这种历史研究,他的本来目的并不在研究历史。
顾准是1975年以后唯一一个在中国代表精神独立的人,唯一一个能与西方学者如葛兰西、卢卡斯、哈耶克和伯林等对话的人,是以一人之力顽强凿通了那条阻隔中、西思想对话的黑暗隧道的人。本书是他的文集。全书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和经济文稿等几部分。
作者简介 · · · · · ·
顾准(1915—1974)思想家、经济学家。1915年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
顾准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
顾准(1915—1974)思想家、经济学家。1915年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
顾准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936年2月,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在文委工作期间,与经济学家孙冶方(当时为文委书记)认识并共事。1940年后,曾任中共苏南澄锡虞工委书记、专员,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苏北盐阜区财经处副处长、淮海区财经处副处长。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1月回到华东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华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积极准备接管上海。1949年5月,随军回到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为建国后上海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52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成为探索市场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运行的第一人。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5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下放劳动回到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研究会计和经济,相继翻译了熊彼特和罗宾逊夫人的经济学著作;1965年再次被划为右派,并在随后的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4月,他的妻子汪璧因不堪迫害自杀。他遭受迫害期间,仍坚持独立思考,特别关注民主问题,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写成《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1974年12月3日因患肺癌病逝。
顾准对经济学、会计学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翻译作品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约瑟夫•熊彼特)、《经济论文集》(琼•罗宾逊)。文集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
目录 · · · · · ·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附:关于顾准的一件重要史实(张劲夫)
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第一章 什么是城邦
第二章 远古希腊存在过神授王权
· · · · · · (更多)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附:关于顾准的一件重要史实(张劲夫)
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第一章 什么是城邦
第二章 远古希腊存在过神授王权
第三章 海外殖民城市是城邦制度的发源之地
第四章 希腊本土的城邦化与集团化
第五章 公元前8-6世纪的希腊世界——城邦制度的最后完成
第六章 城邦希腊从极盛到衰亡——公元前5-4世纪的希腊
后记(陈敏之)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王元化序
陈敏之序
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
僭主政治与民主——《希腊的僭主政治》跋
附一:希腊的僭主政治(译文)
附二:托马斯“政治学”语录
关于海上文明
统一的专制帝国、奴隶制、亚细亚生产方式及战争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文明
《马镫和封建主义——技术造就历史吗?》译文及评注
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
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科学与民主
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
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
民主与“终极目的”
老子的“道”及其他
老子的“无名”是反对孔子的伦常礼教的有名论的吗?
论孔子
评韩非
一切判断都得自归纳,归纳所得的结论都是相对的
辩证法与神学
附一:从诗到散文——《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出版追记(陈敏之)
附二:顾准传记(陈敏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亚里土多德:政治学,第199页。) 直接民主制度,可以以伯里克理斯时代的雅典(公元前443—429年)为例。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二至四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件:宣战与媾和问题,城邦粮食问题,听取负责人员的报告,握有国家的最高监督权,审查终审法庭的讼事等等。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的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陪审法庭的成员多达六千人,而当时雅典的公民总数,最高的估计也不会超过六万人。当时的实际政权由“十将军委员会”掌握,将军任满离职要接受审查,有叛国行为或作战失败的要受到裁判,法庭和公民大会可以没收其财产,可以加以放逐或处死等等。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不具备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有人把民主解释为“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还有人把民主解释为下级深入地无拘束地讨论上级的决定,并且指出这是动员群众积极性,加强群众主人翁感觉的方法。这个定义,同时强调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不准有反对派存在。实际上,两者都是权威主义,而不是民主主义。 我所说的科学精神,不是指哪一门具体的科学上的成就,而是:1.承认人对于自然 人类 社会的认识永无止境。2.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在人类知识的宝库中添加一点东西。3.这些知识,没有尊卑贵贱之分。4.每一门知识的每一个进步,都是由小而大,有片面到全面的过程。5.每一分类的知识技术,在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统治的权威性的学说或工艺制度,但大家必须无条件地承认,唯有违反或超过这种权威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证继续进步。 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民主的基础。 所谓科学精神,不过是哲学上的多元主义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哲学上的多元主义,就是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否认有什么事物的第一原因和宇宙 人类的什么终极目的 西方文明是希腊罗马文明。分析它的成分,有希腊思想 罗马法和日耳曼人的骑士精神。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顾准文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顾准文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顾准文集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顾准文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9 条 )


关于顾准几篇小文的摘录与思考

吴敬琏: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


读《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读顾准:接近他、景仰他、敬佩他
> 更多书评 79篇
-
巴斯光年 (巴斯7788)
〈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1973)摘录: 367页: 所以“思想要靠灌输”,一点也不错。“枪杆子,笔杆子,靠这两杆子”,一点也不错。 五四的事业要有志之士来继承。民主,不能靠恩赐,民主是争来的。要有笔杆子,要有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 369页: 再进一步说,人文科学中的一切东西,都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永远是灌输的。思想的产生,固然各有其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的根源(例如航海、商业、手工业、殖民的希腊城邦之...2020-05-07 12:30
〈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1973)摘录:
367页:
所以“思想要靠灌输”,一点也不错。“枪杆子,笔杆子,靠这两杆子”,一点也不错。
五四的事业要有志之士来继承。民主,不能靠恩赐,民主是争来的。要有笔杆子,要有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
369页:
再进一步说,人文科学中的一切东西,都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永远是灌输的。思想的产生,固然各有其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的根源(例如航海、商业、手工业、殖民的希腊城邦之产生民主思想,大陆的农业国家之产生专制主义等等),有阶级斗争的根源,但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总还要通过思想家的头脑炮制出来,还要形成政派加以传播,才能形成时代的思潮。多元主义和两(多)党制,适合这个规律,不过它可以使有待于灌输的思想,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出”的,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这样,不同思想间经过斗争,思想本身可以愈来愈深化,而在相互斗争的各家思想的争鸣中,民智可以启迪。民智启迪,是科学发达的重要条件。“一个主义、一个党”的直接民主(当然不可能,它一定演化为独裁),唯其只有一个主义,必定要窒息思想,扼杀科学!
回应 2020-05-07 12:30 -
倡导史官文化的人,只看到宗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基督教的上帝是哲学化了上帝,是真的化身。不知道正因为中国史官文化占统治,所以中国没有数学,没有逻辑学。” “范文澜说,宗教狂会发生宗教战争,中国幸而没有宗教,所以没有宗教战争。要知道哪一次宗教战争,战士们都认为是圣战,是为上帝的道而战,是为解放被邪说蒙蔽没有皈依主的那些可怜的人而战,是解放全人类的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梁启超说得公平。1908年,李鸿章...
2015-01-12 04:46
倡导史官文化的人,只看到宗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基督教的上帝是哲学化了上帝,是真的化身。不知道正因为中国史官文化占统治,所以中国没有数学,没有逻辑学。” “范文澜说,宗教狂会发生宗教战争,中国幸而没有宗教,所以没有宗教战争。要知道哪一次宗教战争,战士们都认为是圣战,是为上帝的道而战,是为解放被邪说蒙蔽没有皈依主的那些可怜的人而战,是解放全人类的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梁启超说得公平。1908年,李鸿章死了,慈禧、光绪也死了,梁写文评论李鸿章时说到,中国没有宗教战争,没有那种认真的狂热,什么事都干得不像样,打仗也不像个打仗的样子,中国前途很悲观。你再回想一下30—40年代我们的战争与革命,某种远大的理想——超过抗日的理想,以及由于这种思想而引起的狂热,宗教式的狂热,不是正好补足了梁启超所慨叹的我们所缺乏的东西吗?” “人类,或人类中的一个民族,决不是当代的政治权威有权僭妄地以为可以充任其全权代表的。斯大林说过一好话,希特勒来了又去了,德国民族是永存的。这句话,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适合的。” “斯巴达本身的历史表明,藉寡头政体、严酷纪律来长期维持的这种平等主义、尚武精神和集体主义,其结果必然是形式主义和伪善,是堂皇的外观和腐败的内容,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相反,还因为它必定要“砍掉长得过高的谷穗”,必定要使一片田地的谷子长得一般齐——它又精心选种,不断向上,却相反要高的向低的看齐——所以,斯巴达除掉历史的声名而外,它自己在文化和学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甚至歌颂它的伟大的著作,还要雅典人来写。” 引自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回应 2015-01-12 04:46 -
吴 刚 (不持有,能持否?)
老子的认识论,不仅是缺乏根据的冥想,他的论证有一个极大的毛病,极大多数是类比,即不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而是从外表上相似的一个不同事物的规律的陈述,然而根据不充分,“推不出”结论,或结论大大超过前提。这一点,汪奠基的册子说到了,然而汪竭力赞扬老子的无名论逻辑(即用否定论证来达到肯定的结论),对其缺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其实,老子这方面的缺点,不仅本身严重,还流毒后代。比如《大学》上的修治平,不...2014-06-04 11:16
老子的认识论,不仅是缺乏根据的冥想,他的论证有一个极大的毛病,极大多数是类比,即不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而是从外表上相似的一个不同事物的规律的陈述,然而根据不充分,“推不出”结论,或结论大大超过前提。这一点,汪奠基的册子说到了,然而汪竭力赞扬老子的无名论逻辑(即用否定论证来达到肯定的结论),对其缺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其实,老子这方面的缺点,不仅本身严重,还流毒后代。比如《大学》上的修治平,不仅思想本身渊源于老子,逻辑上的跳跃也和老子一样。 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讼,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习惯,两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你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难,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 中国也有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即一例。可惜不久就焚书坑儒了。 这样,老子的逻辑毛病也就不足为怪了。没有运动,何来成就? 引自 老子的道及其他 同样,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老子王弼注-法自然》中也有异曲同工的意见:
“所谓法天地自然者,不过假天地自然立喻耳,岂果师承为“教父”哉。观水而得水之性,推而可以通焉塞焉,观谷而得谷之势,推而可以酌焉注焉;格物则知物理之宜,素位本分也。若夫因水而悟人之宜弱其志,因谷而悟人之宜虚其心,因物态而悟人事,此出位之异想、旁通之歧径,於词章为“寓言”,於名学为“比论”(analogy),可以晓喻,不能证实,勿足供思辩之依据也。 ” 引自 老子的道及其他 回应 2014-06-04 11:16
-
Ria晓芙 (美丽的秋天)
城邦,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与我国春秋时代不同之处:第一、盟主没有“周天王”那样神授的最高王权;第二、至少在形式上和理论上盟主不能委派加盟城邦的执政者,虽然扶持加盟城邦内亲附自己的政派和人物是少不了的,城邦是自治的共和国。 P72 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 我国古代的小国林立,和希腊城邦究竟还有某些相同之处,可是城邦制度另一个特点,是这些小国有其独立的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这我国古代从来不知道的...2013-06-01 20:05
城邦,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独立主权国家。与我国春秋时代不同之处:第一、盟主没有“周天王”那样神授的最高王权;第二、至少在形式上和理论上盟主不能委派加盟城邦的执政者,虽然扶持加盟城邦内亲附自己的政派和人物是少不了的,城邦是自治的共和国。 P72 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 我国古代的小国林立,和希腊城邦究竟还有某些相同之处,可是城邦制度另一个特点,是这些小国有其独立的主权在民与直接民主。这我国古代从来不知道的东西了。 所谓直接民主制度,是指城邦的政治主权属于它的,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的治理,而不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或代表大会来治理国家(即所谓代议制度)的那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亚里士多德)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年举行2至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件。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人都可能被选为“议事会”的成员,每个公民轮流参加陪审法庭。陪审法庭的成员多达6000人,而当时雅典的公民总数,最高的估计也不会超过6,0000人。 P73 直接民主制度只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中才能可能。
回应 2013-06-01 20:05 -
示播列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中才有可能。在这些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在领土广阔的国家,这些条件是全部具备的。所以,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2012-10-08 14:02
-
Ria晓芙 (美丽的秋天)
什么是“公民”呢?“公民”(Polites)愿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不过,在古希腊的任何时代任何城邦,它不是指全体成年居民而言。妇女不是公民,奴隶不是公民,农奴不是公民,边区居民不是公民,外邦人不是公民,即除去奴隶、农奴、边区居民和外邦人外,祖籍本城的成年男子,能够取得公民权利的资格,这在各邦的各个时期也宽严不一。 p74 “公民”、“公民权”等,不见于我国古代,也不见于埃及、两河流域等早于古希腊或与古希腊同...2013-06-01 20:20
什么是“公民”呢?“公民”(Polites)愿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不过,在古希腊的任何时代任何城邦,它不是指全体成年居民而言。妇女不是公民,奴隶不是公民,农奴不是公民,边区居民不是公民,外邦人不是公民,即除去奴隶、农奴、边区居民和外邦人外,祖籍本城的成年男子,能够取得公民权利的资格,这在各邦的各个时期也宽严不一。 p74 “公民”、“公民权”等,不见于我国古代,也不见于埃及、两河流域等早于古希腊或与古希腊同时的东方各帝国。这种政治法律制度起源于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一)凡有权参加议事或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二)城邦的一般含义,即使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有参与议事或审判的权利,也有保卫城邦的义务。
回应 2013-06-01 20:20
-
巴斯光年 (巴斯7788)
〈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1973)摘录: 367页: 所以“思想要靠灌输”,一点也不错。“枪杆子,笔杆子,靠这两杆子”,一点也不错。 五四的事业要有志之士来继承。民主,不能靠恩赐,民主是争来的。要有笔杆子,要有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 369页: 再进一步说,人文科学中的一切东西,都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永远是灌输的。思想的产生,固然各有其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的根源(例如航海、商业、手工业、殖民的希腊城邦之...2020-05-07 12:30
〈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1973)摘录:
367页:
所以“思想要靠灌输”,一点也不错。“枪杆子,笔杆子,靠这两杆子”,一点也不错。
五四的事业要有志之士来继承。民主,不能靠恩赐,民主是争来的。要有笔杆子,要有用鲜血做墨水的笔杆子。
369页:
再进一步说,人文科学中的一切东西,都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永远是灌输的。思想的产生,固然各有其物质生产方式的历史的根源(例如航海、商业、手工业、殖民的希腊城邦之产生民主思想,大陆的农业国家之产生专制主义等等),有阶级斗争的根源,但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总还要通过思想家的头脑炮制出来,还要形成政派加以传播,才能形成时代的思潮。多元主义和两(多)党制,适合这个规律,不过它可以使有待于灌输的思想,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出”的,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这样,不同思想间经过斗争,思想本身可以愈来愈深化,而在相互斗争的各家思想的争鸣中,民智可以启迪。民智启迪,是科学发达的重要条件。“一个主义、一个党”的直接民主(当然不可能,它一定演化为独裁),唯其只有一个主义,必定要窒息思想,扼杀科学!
回应 2020-05-07 12:30 -
倡导史官文化的人,只看到宗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基督教的上帝是哲学化了上帝,是真的化身。不知道正因为中国史官文化占统治,所以中国没有数学,没有逻辑学。” “范文澜说,宗教狂会发生宗教战争,中国幸而没有宗教,所以没有宗教战争。要知道哪一次宗教战争,战士们都认为是圣战,是为上帝的道而战,是为解放被邪说蒙蔽没有皈依主的那些可怜的人而战,是解放全人类的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梁启超说得公平。1908年,李鸿章...
2015-01-12 04:46
倡导史官文化的人,只看到宗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基督教的上帝是哲学化了上帝,是真的化身。不知道正因为中国史官文化占统治,所以中国没有数学,没有逻辑学。” “范文澜说,宗教狂会发生宗教战争,中国幸而没有宗教,所以没有宗教战争。要知道哪一次宗教战争,战士们都认为是圣战,是为上帝的道而战,是为解放被邪说蒙蔽没有皈依主的那些可怜的人而战,是解放全人类的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梁启超说得公平。1908年,李鸿章死了,慈禧、光绪也死了,梁写文评论李鸿章时说到,中国没有宗教战争,没有那种认真的狂热,什么事都干得不像样,打仗也不像个打仗的样子,中国前途很悲观。你再回想一下30—40年代我们的战争与革命,某种远大的理想——超过抗日的理想,以及由于这种思想而引起的狂热,宗教式的狂热,不是正好补足了梁启超所慨叹的我们所缺乏的东西吗?” “人类,或人类中的一个民族,决不是当代的政治权威有权僭妄地以为可以充任其全权代表的。斯大林说过一好话,希特勒来了又去了,德国民族是永存的。这句话,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适合的。” “斯巴达本身的历史表明,藉寡头政体、严酷纪律来长期维持的这种平等主义、尚武精神和集体主义,其结果必然是形式主义和伪善,是堂皇的外观和腐败的内容,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相反,还因为它必定要“砍掉长得过高的谷穗”,必定要使一片田地的谷子长得一般齐——它又精心选种,不断向上,却相反要高的向低的看齐——所以,斯巴达除掉历史的声名而外,它自己在文化和学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甚至歌颂它的伟大的著作,还要雅典人来写。” 引自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 回应 2015-01-12 04:46 -
吴 刚 (不持有,能持否?)
老子的认识论,不仅是缺乏根据的冥想,他的论证有一个极大的毛病,极大多数是类比,即不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而是从外表上相似的一个不同事物的规律的陈述,然而根据不充分,“推不出”结论,或结论大大超过前提。这一点,汪奠基的册子说到了,然而汪竭力赞扬老子的无名论逻辑(即用否定论证来达到肯定的结论),对其缺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其实,老子这方面的缺点,不仅本身严重,还流毒后代。比如《大学》上的修治平,不...2014-06-04 11:16
老子的认识论,不仅是缺乏根据的冥想,他的论证有一个极大的毛病,极大多数是类比,即不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而是从外表上相似的一个不同事物的规律的陈述,然而根据不充分,“推不出”结论,或结论大大超过前提。这一点,汪奠基的册子说到了,然而汪竭力赞扬老子的无名论逻辑(即用否定论证来达到肯定的结论),对其缺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其实,老子这方面的缺点,不仅本身严重,还流毒后代。比如《大学》上的修治平,不仅思想本身渊源于老子,逻辑上的跳跃也和老子一样。 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讼,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习惯,两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你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难,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 中国也有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即一例。可惜不久就焚书坑儒了。 这样,老子的逻辑毛病也就不足为怪了。没有运动,何来成就? 引自 老子的道及其他 同样,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老子王弼注-法自然》中也有异曲同工的意见:
“所谓法天地自然者,不过假天地自然立喻耳,岂果师承为“教父”哉。观水而得水之性,推而可以通焉塞焉,观谷而得谷之势,推而可以酌焉注焉;格物则知物理之宜,素位本分也。若夫因水而悟人之宜弱其志,因谷而悟人之宜虚其心,因物态而悟人事,此出位之异想、旁通之歧径,於词章为“寓言”,於名学为“比论”(analogy),可以晓喻,不能证实,勿足供思辩之依据也。 ” 引自 老子的道及其他 回应 2014-06-04 11:16
其他版本在豆瓣书店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9.1分 2881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
-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9.2分 348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9.3分 209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9.5分 157人读过
-
暂时无货,预计4天到货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顾准文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商夏 2012-11-20
我敬重这位先生,但是真本书真是被高估了。
0 有用 蝉 2014-03-30
: C539/7231
0 有用 无非 2015-06-15
豆瓣的标签真的是充分发挥了标签的功能,什么都能往作者身上贴。
0 有用 五星集中营 2009-03-07
|124:48|
1 有用 屏山书院 2007-04-11
非常好!智慧!一段国情的理性纪录
0 有用 名动京华 2021-02-09
一书读罢头飞雪。顾准文集里面,读到《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几篇文章时,不禁让人击节赞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批驳恩格斯《反杜林论》时精彩绝伦的分析和推断,针针见血。在当时那个年代,敢于指出马恩著作理论中的不足,是需要生死看淡的勇气了,况且他的批评还是如此逻辑缜密、滴水不漏。可惜天不假年,可惜!
0 有用 云雀飞鸣●幻空 2021-01-16
今天10块钱在地摊上淘了一本
0 有用 巴斯光年 2020-05-07
1994年刚出版的时候,朋友买了,我和他住在一起,读过部分的篇章,震惊于他在多年前的艰苦探索。今天偶然又看了一会儿电子版的。在这个时候,这本书更加值得读了。虽然它有各种毛病(尤其对于我这个儒家来说),我还是要给它五星。
0 有用 渣渣 2020-03-25
当年的启蒙书之一,觉得时候拿出来重读了。前不久遇见原出版社的前辈,他们说起这套书,很自豪的。然后说想要再版但失败了。
0 有用 Kevin L 2020-03-23
读起来条理清晰,很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