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
/
卡羅.馬蒂尼(Carlo Maria Martini)
出版社: 究竟
原作名: In Cosa Crede Chi Non Crede?
译者: 林佩瑜
出版年: 2002-7-25
页数: 128
定价: NT$ 1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6078149
出版社: 究竟
原作名: In Cosa Crede Chi Non Crede?
译者: 林佩瑜
出版年: 2002-7-25
页数: 128
定价: NT$ 1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607814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 (維舟)
- 娓娓道来——对话录 (感)
- 埃科的书 (芦中人)
- 宗教哲学 (福利院长正太喵)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信仰或非信仰-哲學大師與樞機主教的對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半圭就是土啊 2016-03-12 22:12:07
Eco和Maritini在千禧年來臨之前,就啟示錄的部分開始的四次討論著實有趣。歸根結蒂來說依舊是從古希臘而下的崇高性亦或神性的價值,從康德那裡被爆了頭之後,單純只從藝,即技術出發的問題,另一個意義上也就是沉淪的問題。Eco自然不用說,Martini讓我大開眼界,哪怕Eco用亞里士多德的「情節」、用慈悲希望等來調侃他,他依舊能夠很好的回答。但是例如從兩種末世觀的差異,明顯來自中世紀哲學傳統直到笛卡... Eco和Maritini在千禧年來臨之前,就啟示錄的部分開始的四次討論著實有趣。歸根結蒂來說依舊是從古希臘而下的崇高性亦或神性的價值,從康德那裡被爆了頭之後,單純只從藝,即技術出發的問題,另一個意義上也就是沉淪的問題。Eco自然不用說,Martini讓我大開眼界,哪怕Eco用亞里士多德的「情節」、用慈悲希望等來調侃他,他依舊能夠很好的回答。但是例如從兩種末世觀的差異,明顯來自中世紀哲學傳統直到笛卡爾的惡是善的缺乏且無根源性的觀點,與萊維納斯的臉的問題,足以體現其哲學功底之好。當然最後給予了Eco回答的機會也算兩人互有攻守。要不對於世俗的人來說太不公平了。當然關於托馬斯阿奎那的討論,關於生命的三種樣態的解釋,神的單數和複數的格位之爭都很是有趣,當然不得不承認,若不是念哲學過,要不吃力 (展开)
0 有用 不怎么样 2010-07-19 18:45:24
字字珠璣,七成理性加上三成感性。
0 有用 半圭就是土啊 2016-03-12 22:12:07
Eco和Maritini在千禧年來臨之前,就啟示錄的部分開始的四次討論著實有趣。歸根結蒂來說依舊是從古希臘而下的崇高性亦或神性的價值,從康德那裡被爆了頭之後,單純只從藝,即技術出發的問題,另一個意義上也就是沉淪的問題。Eco自然不用說,Martini讓我大開眼界,哪怕Eco用亞里士多德的「情節」、用慈悲希望等來調侃他,他依舊能夠很好的回答。但是例如從兩種末世觀的差異,明顯來自中世紀哲學傳統直到笛卡... Eco和Maritini在千禧年來臨之前,就啟示錄的部分開始的四次討論著實有趣。歸根結蒂來說依舊是從古希臘而下的崇高性亦或神性的價值,從康德那裡被爆了頭之後,單純只從藝,即技術出發的問題,另一個意義上也就是沉淪的問題。Eco自然不用說,Martini讓我大開眼界,哪怕Eco用亞里士多德的「情節」、用慈悲希望等來調侃他,他依舊能夠很好的回答。但是例如從兩種末世觀的差異,明顯來自中世紀哲學傳統直到笛卡爾的惡是善的缺乏且無根源性的觀點,與萊維納斯的臉的問題,足以體現其哲學功底之好。當然最後給予了Eco回答的機會也算兩人互有攻守。要不對於世俗的人來說太不公平了。當然關於托馬斯阿奎那的討論,關於生命的三種樣態的解釋,神的單數和複數的格位之爭都很是有趣,當然不得不承認,若不是念哲學過,要不吃力 (展开)
0 有用 不怎么样 2010-07-19 18:45:24
字字珠璣,七成理性加上三成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