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所记载的是一位转生于近代美国的额古埃及大祭司成为神医以及人生导师的精彩事迹。让我们一起透过书中多起案例的描述与解说,一窥灵魂转生的奥秘。
目录 · · · · · ·
推荐
第一章 一个古老的问题---人生是爲了甚么
第二章 艾德格.凯西的超视能医术
第三章 生命之谜的答案
第四章 肉体业障
第五章 嘲弄的业障
第六章 信耶稣就能得救赎吗
第七章 悬疑中的业障
第八章 业障与健康问题
第九章 心理学的新境界
第十章 人的类型
第十一章 业报的范例
第十二章 精神失常的起因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第十四章 寂寞的人
第十五章 婚姻的问题
第十六章 不忠与离婚
第十七章 父母与孩子
第十八章 家庭的业障纠结
第十九章 职业能力的往世根因
第二十章 职业选择的原则
第二十一章 才能的问题
第二十二章 人格动力
第二十三章 业由心造
第二十四章 生命之道
第二十五章 结论
跋
· · · · · · (收起)
喜欢读"靈魂轉生的奧秘"的人也喜欢 · · · · · ·
靈魂轉生的奧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如何阅读《人的解读》才更有收获

很高兴这书能在大陆公开发行

走出困境,超越痛苦的秘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结 1、凯西在清醒时对医学一无所知,甚至从未读过任何相关著作,他对解剖学和生理学术语的运用却十分精确。 2、凯西诊断时需要了解到以下信息:确切姓名(符号)、生辰年月日、所处的位置(空间,具体到街道)。他解读的顺序,是先确定对方的位置、天气和周围的环境。 3、凯... (展开)> 更多书评 7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灵魂,像一个演员,每晚穿上不同的戏服,扮演不同的角色。 千百次地登上舞台。 某一时期的灵魂集团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插于其中的期间,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共同兴趣而相互聚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中就已相互聚缘。大部分在凯西处作有报告的人之间,也是彼此...
2019-11-11 14:26:29 2人喜欢
灵魂,像一个演员,每晚穿上不同的戏服,扮演不同的角色。 引自 第三章 生命之谜的答案 千百次地登上舞台。
某一时期的灵魂集团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插于其中的期间,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共同兴趣而相互聚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中就已相互聚缘。大部分在凯西处作有报告的人之间,也是彼此多有某种相互关系。 引自 第三章 生命之谜的答案 嘿嘿嘿有意思。
人之灵魂即真己、永恒的魂体,每隔一段时间,从其高次元的天家,降生到三次元的物质界、或叫地上界、现象界。所谓降生,即是高次元光子所构成的魂体(所以也可叫做光子体),下来寄居在藉父母血缘而得之肉体中,从此展开了其青少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的人生航路。所谓死亡,只是永恒真己的魂体或光子体,脱离或丢弃其寄居了数十年的物质肉体,回去其原来所属的天家。该三次元由物质所组成的肉体,一旦被其主人的魂体离弃,因立刻失去其营生所需的高层次能量,而发生腐朽败坏终至瓦解。这只是魂体在地上界时借用的物质肉体的死亡,不是肉体主人的真正生命——魂体的死亡。人的真正生命——灵魂,是无生无死,永恒存在的,即永生的。这于每一个人、灵魂、魂体、真己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可是,人之真己一投生地上界寄居新的肉体中后,真己之一切原有内涵均潜藏心魂深处,好像暂时睡著了一般,而这时肉体逐渐长大,它与周遭外界接触所赖以感知的五官(即眼、耳、鼻、舌、身即触觉)开始作用,日久人完全被五官控制、迷惑,只见五官觉知的物质物件,完全忘了五官不能觉知、超越物质层次之上,而以能量粒子形态存于自己肉体中的真己魂体,从此展开了盲目的一生。 引自 第四章 肉体业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很棒的注解!
乍看之下,对嘲笑这样琐碎事情的惩罚,似乎是小题大做,但在深思熟虑下,其公义就愈发显明。谁嘲笑别人遭到的折磨痛苦,则谁未免就太不谅解、也无异是否定别人的内在需要。他是在蔑视每一个人都有藉由最愚笨卑贱之方式求其心魂进化的权利;他是在瞧不起每一灵魂固有的神性、尊严与价值。无论人的神性、尊严与价值跌落到多低贱、荒谬的地步,都不应该蔑视、看不起人。他无异自高自大,视自己比受嘲弄之人远为优越高超。嘲弄别人,才是专断、逞能、最卑鄙下游的行为。 引自 第五章 嘲弄的业障 对键盘侠和爱嘲弄人的很棒的回击!
佛陀、耶稣确是为拯救堕落中有罪业的人生而来,但是他们只能告诉你罪业苦难的根源,开出去罪除苦的药方给你,但仍要靠人的自力,自己去努力、克服的。佛陀曾说过:如果我真能挪去众生的根本苦难,我早就挪去它们了。而耶稣也说过:天国是要努力才能进入的。大宇宙唯给人以自由意志,则人必须为自己负一切的责任,自作自受,自力自救,他力也只有在人自立自助后才有可能会来。 引自 第六章 信耶稣就能得救赎吗 因而完全不必盲从。
天地万物诚而不假。你给它什麽,它还你什麽,一点也不差,像个返照的镜子,这女士的遭遇,是她过去给别人同样遭遇的返照。 引自 第十章 人的类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永恒魂体(The Etemal Identyty ,或称永生本体)——像一个不在舞台上的演员——能记得他所有的过去,但是,一当他像个演员承当一个角色一样,也承当了某一个人格时,大自然就给他一种保护层,使他除了所学得的所有原理外,对过去什麽也不记得。这可比之为,一个莎士比亚剧演员,在家中他一一记得他所表演的戏剧中的一幕幕场景;然而,当他扮演哈姆雷特(Hamlet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中的主角)时,夏洛克(Shylock ,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之商人)的角色就完全拔除于心神之外。 同样的,永恒魂体的灵魂中,藏有所有其人格角色扮演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的记忆,但这些记忆通常对短暂的人格是无法利用的,除非用特别的方法,从魂体的记忆之流中来发掘。这样做是透过潜意识抑超意识(Superconscious),不是最重要的。将来的研究调查,应能就此二词所代表的领域作更清楚的界定。关键是,这样一个记忆的储藏库确实存在——不管称它作什麽,或在那时——而且可以以各种各样精心想出或意外发生的方法予以发掘。至少,这是相信灵魂转生之人的观点。 引自 第十二章 精神失常的起因 “零极限”中的“内在小孩”?
“把人际缘生关系达致调和的家,是人与造物主之间关系在地上最接近的典范。因为它能发挥创意,让家中各人相互协调配合,以达成共同目标与理想。”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婚姻的意义。
我们必须瞭解,每一喷嚏,每一次蚊虫的叮咬,每一顿晚饭,并非是许久前由天地和业障来决定的。大部分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完全看我们的想念与意志。事实上,我们生活的每一件事,不论大到像婚姻,小到像买苏打霜泣淋,归根究底,都是自己决定的。现在置于我们身上的限制,是我们在过去,自己意志决定下所犯错误的后果。它们看来仅像个外来的作用,因为我们已忘了我们过去的行为,因为我们的视界太小,而看不见它们与我们目前环境的密切关联。那麽藉由灵魂重生原理的充分瞭解,自古来到底是自由意志、还是宿命论这尴尬二难就解决了。人有意志的自由,就如系了狗绳的狗之自由一样,换言之,在牵繫狗强之范围内,狗是完全自由的。业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牵绳的长度,在那范围内,他是自由的。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再一次强调了自由意志。
「这要看你如何设定你自己的理想、目标。这四个人,在过去世中均曾与你有过关系——某些是有助于你的,某些是有妨害于你的。告诉你说应远离某人,或应与某人一起,会误导你,也会误导别人。这选择是你自己该作的,要以服务的人生为指引。当知人皆有自主的意志。」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这个游戏有意思。
她喜欢她的工作,在职业上也很成功。她很有效率、能干、聪明。然而,每隔一段时期,她就陷入长达数周的情绪低潮,然后逐渐複常。在情绪发作时,她常会想到自杀。她是如此积极而引人的女人,别人真是很难想像她会有如此深沉的沮丧。 依照她的报告,四世之前,在波斯时期,她曾自杀…… 引自 第十四章 寂寞的人 ?????我也这样…………????
不论寂寞的业障是什麽——是自杀、是决心不爱人、或是前生为异性——我们必须认清,未婚状态,像任何其他事,是个内在修养与自我转变的机会。康第德(Candide ,是法国作家伏尔泰小说《康第德》中之主角,为一天真少年)在其多彩的探险终结时,说:“还是开垦我们自己的园地吧。”当任何人发现自己陷于寂寞的荒原时,也能同样应用此一智慧于己身。 想要伴侣,先要把自己变成别人想要的伴侣。想要朋友,必须对别人友善。想要有爱,必先给人爱。先涵养自己的内在,以值得别人要你,那麽寂寞的人很快就会实现爱的快乐结果。 引自 第十四章 寂寞的人 这个总结非常官方,哈哈。
每一个人于婚姻伴侣上有其意图与选择的自由,就如在任何一件事上一样。但是,选择的行为,就像坐公车一样,一旦上了公车,你就有义务赞同其特定的方向与路线。再者,公车的内部状况可能难尽如人意:司机可能有些粗鲁令人不快,空气可能沉闷,车窗可能都是密闭,坐在一旁的人可能多嘴烦人。当你既决定坐它时,就难免有你未预料到的状况发生。然而,在行驶期间,你要採取什麽态度与行为,则全由你自己决定,不论发生什麽状况,你要为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负最后责任。 引自 第十五章 婚姻的问题 这个比喻挺好。
心灵上,父母未必比孩子更优越。所有的生命体,都是那庞大心灵共同体平等的一员。从心魂的立场而言,父母并不拥有孩子,甚至并未创造他们。父母仅仅是召唤引出他们来。父母个体内有一种神秘的运作过程,使得他们会与配偶结合,而立刻启动另一同样神秘的运作过程,终导致另一新个体的诞生。 这一新个体成为另一如我们一般的心魂的居所。短时间内,新个体不能言语、不能自立。我们感到的责任与对他的照顾,是很值得的经验,有助于牺牲与爱,带来温柔与最深的感情。这本该如此,只要不变成佔有与专制。 引自 第十七章 父母与孩子 召唤 这个词儿,用得精妙,哈哈。
「把你自己在身体上、心智上与精神上,成为好管道。人们太把怀孕看作是纯粹肉体的状况。」 引自 第十七章 父母与孩子 ~~~~
第一个原则是:决定你的理想,你内在生命的目标以及设法达成它。 第二个原则是:努力服务他人。 第三个原则是:「有甚么先用甚么,你现在哪裡就从哪裡开始。」 引自 第二十章 职业选择的原则 第三个原则很受用。
无论一个人对人类命运的概念有多广闻包容,自我改进、自我完美是一天一天、一寸一寸的缓慢过程,乃不争之事实。 再者,凯西报吿常提醒人,无论一个人遭到的境遇如何,它必最适于这人内在心灵成长需要。即使这境遇,看来对人从事其人生眞正职业有所阻碍,也须认清它其实是踏脚石,而非绊脚石。挂一改变外在境遇之道,是经由耐心改变自己对境遇种种的逞强抗拒。有一个报吿是这样说: 「要记住:不论你处的是甚麽境遇,这都对你的内在开发是必需的。一个魂体必须在其日常生活中,这裡一句话,那裡一句话,今天一事,明天又一事,从随时随地的一言一行其日积月累中,自我的开发就来了。 一块一块,砖上铺碑,建筑物盖起来了。一天又一天于一言一行中,人表达了他的所见所识,构筑成他的知识之城,开发了他潜在的能力,逢成他的人生目的。当魂体爲不断迈向服务人生之路来准备自己时,改变状况所需的境遇就会来到,使他可看到下一步,下一个机会。 那麽,手中有甚麽,就用甚麽来建筑吧,一点一滴,一脚一印。不要匆促草率,不要过于急切,因爲,所有完整的建设其实岂不都是他的作爲吗?」 引自 第二十章 职业选择的原则 就像我的改变只是从写 成功日记 开始的,一点一滴地探寻着。
回应 2019-11-11 14:26:29 -
珀尔修斯的盾牌 (知君关心两件事,天下苍生架上书)
许多年前,在美国中部偏东的肯塔基州霍浦京斯维尔市,有一位平凡农家出生的青年凯西,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得了一种失声的怪病,从此结束了他的保险推销员生涯,也断了他想成为基督教牧师的美梦。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他到处求医的奇迹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在催眠后可以灵魂出窍,并具有如千里眼般的超视能力,而能诊断出自己失声的病因,从而将之治愈;而且他也以同样的方法为所有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治病,甚至是指导所... (1回应)2015-11-05 13:13:49 1人喜欢
许多年前,在美国中部偏东的肯塔基州霍浦京斯维尔市,有一位平凡农家出生的青年凯西,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得了一种失声的怪病,从此结束了他的保险推销员生涯,也断了他想成为基督教牧师的美梦。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他到处求医的奇迹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在催眠后可以灵魂出窍,并具有如千里眼般的超视能力,而能诊断出自己失声的病因,从而将之治愈;而且他也以同样的方法为所有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治病,甚至是指导所有求助者的人生疑难,并告诉人们痛苦疑难的起因是其人前生造作的罪业等等。这下不得了,这不但使周遭的人大为惊异,更吓坏了凯西本人。 凯西只受过初中教育,从来没有接触过医学的他,是一个极度虔诚的基督徒,每年都会将《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时时以耶稣的训诲为念。他在催眠下睡去后,可以异常的超视能力,为人治愈一切奇病怪症,指导人生所有疑难,还教人以“灵魂轮回转生”这大宇宙一系列的神理天法来修身、齐家、敬业,以活出真正的生命之道。他起先怀疑,这是否是魔鬼藉他来作祟?什么灵魂转生、前世今生?《圣经》里从来没有这样教导人们,这些说法难道不会被人视为惊世骇俗的妖孽吗?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凯西逐渐了解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而事实胜于一切疑惑、诘难,所以他终于慢慢接受了这个他从未希望、想象过的工作、事业以及命运。后来,他透过催眠超视更晓得自己在古埃及时代,曾是个高级祭司,具有庞大的神秘力量,但是他并没有用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却用于谋取私人的名利权势,满足私欲,造了许多罪孽。为了补偿前世罪孽,这一世他要用特殊的方式来为众生服务。而且为了这一世的使命,他于古埃及那世后又曾投生为古波斯的医生,并在战争中受到重伤,他因而开始练习灵魂出窍,之后终获成功,以为这一世灵魂要不断出窍来做准备。 从此,凯西放下一切,全心为这奇怪而有意义的任务奉献自己。所有得了奇怪病症闻风而来的病人,都在凯西的超视诊断下被治愈。他不但治病,更指导婚姻、亲子、职业、才能、饮食、保健、美丑、个性、人格、性无能、精神病、残障、宗教、真理、预言……等问题,只要有人问,他就一定会答,而且都能使人服气信从。凯西因而出了名,在一九三零~一九五零年代的美国,他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每天都有从美国及世界各地涌来大批的求救信件(在他晚年平均每天会收到一千五百件),所以凯西不得不拼命地全力以赴。灵魂出窍是件非常耗竭精力的事,但凯西在其慈悲心及世人迫切的求救下,只能不停地工作,以致他终在一九四五年六十七岁之龄辞世。他为了奉献此生、服务众生、造福人群的使命而身心耗竭!真可谓是求仁得仁了。 凯西虽令人无限感恩怀思地走了,但他却留下三万多个详细的个案记录,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后人仍在清理、挖宝。介绍他事迹的书非常多,其中最好的一本应属译者所译这本,由心理学家吉娜•舍明那拉博士,花了多年功夫,埋首于成堆原始资料中做出科学分析、研究后,将凯西其人其事及其重大意义做有系统、深入浅出的叙述铺陈。其探索的重点则在以灵魂之轮回转生为原则,引出生命持续、业力运作、业障报偿、因果报应等大宇宙的普遍性神理天法。全书穿插许多惊世骇俗却精彩动人的真人真事,而从中归纳、凝聚出的真知灼见,更是字字珠玑、句句金言,令人在震惊、戒惧之余,不得不好好深思反省。 灵魂之轮回转生,自从一千多年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早已深入中国民间,然而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迷信。而且信它的人,包括佛教人士在内,可能都对轮回转生这件事并没有很系统、周延的认识、了解,其中尤不乏以讹传讹的误传。我请大家来看这本由心理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从成千上万的实际例证中写出来的凯西故事,以重新正确认识、了解灵魂转生这一事实,更盼望读者在阅读后,敬请检讨一下自己的性格、个性、才能、业缘。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命意义与人生目的又是什么? 引自 译序 1回应 2015-11-05 13:13:49
-
珀尔修斯的盾牌 (知君关心两件事,天下苍生架上书)
许多年前,在美国中部偏东的肯塔基州霍浦京斯维尔市,有一位平凡农家出生的青年凯西,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得了一种失声的怪病,从此结束了他的保险推销员生涯,也断了他想成为基督教牧师的美梦。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他到处求医的奇迹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在催眠后可以灵魂出窍,并具有如千里眼般的超视能力,而能诊断出自己失声的病因,从而将之治愈;而且他也以同样的方法为所有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治病,甚至是指导所... (1回应)2015-11-05 13:13:49 1人喜欢
许多年前,在美国中部偏东的肯塔基州霍浦京斯维尔市,有一位平凡农家出生的青年凯西,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得了一种失声的怪病,从此结束了他的保险推销员生涯,也断了他想成为基督教牧师的美梦。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他到处求医的奇迹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在催眠后可以灵魂出窍,并具有如千里眼般的超视能力,而能诊断出自己失声的病因,从而将之治愈;而且他也以同样的方法为所有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治病,甚至是指导所有求助者的人生疑难,并告诉人们痛苦疑难的起因是其人前生造作的罪业等等。这下不得了,这不但使周遭的人大为惊异,更吓坏了凯西本人。 凯西只受过初中教育,从来没有接触过医学的他,是一个极度虔诚的基督徒,每年都会将《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时时以耶稣的训诲为念。他在催眠下睡去后,可以异常的超视能力,为人治愈一切奇病怪症,指导人生所有疑难,还教人以“灵魂轮回转生”这大宇宙一系列的神理天法来修身、齐家、敬业,以活出真正的生命之道。他起先怀疑,这是否是魔鬼藉他来作祟?什么灵魂转生、前世今生?《圣经》里从来没有这样教导人们,这些说法难道不会被人视为惊世骇俗的妖孽吗?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凯西逐渐了解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而事实胜于一切疑惑、诘难,所以他终于慢慢接受了这个他从未希望、想象过的工作、事业以及命运。后来,他透过催眠超视更晓得自己在古埃及时代,曾是个高级祭司,具有庞大的神秘力量,但是他并没有用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却用于谋取私人的名利权势,满足私欲,造了许多罪孽。为了补偿前世罪孽,这一世他要用特殊的方式来为众生服务。而且为了这一世的使命,他于古埃及那世后又曾投生为古波斯的医生,并在战争中受到重伤,他因而开始练习灵魂出窍,之后终获成功,以为这一世灵魂要不断出窍来做准备。 从此,凯西放下一切,全心为这奇怪而有意义的任务奉献自己。所有得了奇怪病症闻风而来的病人,都在凯西的超视诊断下被治愈。他不但治病,更指导婚姻、亲子、职业、才能、饮食、保健、美丑、个性、人格、性无能、精神病、残障、宗教、真理、预言……等问题,只要有人问,他就一定会答,而且都能使人服气信从。凯西因而出了名,在一九三零~一九五零年代的美国,他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每天都有从美国及世界各地涌来大批的求救信件(在他晚年平均每天会收到一千五百件),所以凯西不得不拼命地全力以赴。灵魂出窍是件非常耗竭精力的事,但凯西在其慈悲心及世人迫切的求救下,只能不停地工作,以致他终在一九四五年六十七岁之龄辞世。他为了奉献此生、服务众生、造福人群的使命而身心耗竭!真可谓是求仁得仁了。 凯西虽令人无限感恩怀思地走了,但他却留下三万多个详细的个案记录,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后人仍在清理、挖宝。介绍他事迹的书非常多,其中最好的一本应属译者所译这本,由心理学家吉娜•舍明那拉博士,花了多年功夫,埋首于成堆原始资料中做出科学分析、研究后,将凯西其人其事及其重大意义做有系统、深入浅出的叙述铺陈。其探索的重点则在以灵魂之轮回转生为原则,引出生命持续、业力运作、业障报偿、因果报应等大宇宙的普遍性神理天法。全书穿插许多惊世骇俗却精彩动人的真人真事,而从中归纳、凝聚出的真知灼见,更是字字珠玑、句句金言,令人在震惊、戒惧之余,不得不好好深思反省。 灵魂之轮回转生,自从一千多年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早已深入中国民间,然而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迷信。而且信它的人,包括佛教人士在内,可能都对轮回转生这件事并没有很系统、周延的认识、了解,其中尤不乏以讹传讹的误传。我请大家来看这本由心理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从成千上万的实际例证中写出来的凯西故事,以重新正确认识、了解灵魂转生这一事实,更盼望读者在阅读后,敬请检讨一下自己的性格、个性、才能、业缘。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命意义与人生目的又是什么? 引自 译序 1回应 2015-11-05 13:13:49 -
灵魂,像一个演员,每晚穿上不同的戏服,扮演不同的角色。 千百次地登上舞台。 某一时期的灵魂集团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插于其中的期间,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共同兴趣而相互聚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中就已相互聚缘。大部分在凯西处作有报告的人之间,也是彼此...
2019-11-11 14:26:29 2人喜欢
灵魂,像一个演员,每晚穿上不同的戏服,扮演不同的角色。 引自 第三章 生命之谜的答案 千百次地登上舞台。
某一时期的灵魂集团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插于其中的期间,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共同兴趣而相互聚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中就已相互聚缘。大部分在凯西处作有报告的人之间,也是彼此多有某种相互关系。 引自 第三章 生命之谜的答案 嘿嘿嘿有意思。
人之灵魂即真己、永恒的魂体,每隔一段时间,从其高次元的天家,降生到三次元的物质界、或叫地上界、现象界。所谓降生,即是高次元光子所构成的魂体(所以也可叫做光子体),下来寄居在藉父母血缘而得之肉体中,从此展开了其青少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的人生航路。所谓死亡,只是永恒真己的魂体或光子体,脱离或丢弃其寄居了数十年的物质肉体,回去其原来所属的天家。该三次元由物质所组成的肉体,一旦被其主人的魂体离弃,因立刻失去其营生所需的高层次能量,而发生腐朽败坏终至瓦解。这只是魂体在地上界时借用的物质肉体的死亡,不是肉体主人的真正生命——魂体的死亡。人的真正生命——灵魂,是无生无死,永恒存在的,即永生的。这于每一个人、灵魂、魂体、真己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可是,人之真己一投生地上界寄居新的肉体中后,真己之一切原有内涵均潜藏心魂深处,好像暂时睡著了一般,而这时肉体逐渐长大,它与周遭外界接触所赖以感知的五官(即眼、耳、鼻、舌、身即触觉)开始作用,日久人完全被五官控制、迷惑,只见五官觉知的物质物件,完全忘了五官不能觉知、超越物质层次之上,而以能量粒子形态存于自己肉体中的真己魂体,从此展开了盲目的一生。 引自 第四章 肉体业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很棒的注解!
乍看之下,对嘲笑这样琐碎事情的惩罚,似乎是小题大做,但在深思熟虑下,其公义就愈发显明。谁嘲笑别人遭到的折磨痛苦,则谁未免就太不谅解、也无异是否定别人的内在需要。他是在蔑视每一个人都有藉由最愚笨卑贱之方式求其心魂进化的权利;他是在瞧不起每一灵魂固有的神性、尊严与价值。无论人的神性、尊严与价值跌落到多低贱、荒谬的地步,都不应该蔑视、看不起人。他无异自高自大,视自己比受嘲弄之人远为优越高超。嘲弄别人,才是专断、逞能、最卑鄙下游的行为。 引自 第五章 嘲弄的业障 对键盘侠和爱嘲弄人的很棒的回击!
佛陀、耶稣确是为拯救堕落中有罪业的人生而来,但是他们只能告诉你罪业苦难的根源,开出去罪除苦的药方给你,但仍要靠人的自力,自己去努力、克服的。佛陀曾说过:如果我真能挪去众生的根本苦难,我早就挪去它们了。而耶稣也说过:天国是要努力才能进入的。大宇宙唯给人以自由意志,则人必须为自己负一切的责任,自作自受,自力自救,他力也只有在人自立自助后才有可能会来。 引自 第六章 信耶稣就能得救赎吗 因而完全不必盲从。
天地万物诚而不假。你给它什麽,它还你什麽,一点也不差,像个返照的镜子,这女士的遭遇,是她过去给别人同样遭遇的返照。 引自 第十章 人的类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永恒魂体(The Etemal Identyty ,或称永生本体)——像一个不在舞台上的演员——能记得他所有的过去,但是,一当他像个演员承当一个角色一样,也承当了某一个人格时,大自然就给他一种保护层,使他除了所学得的所有原理外,对过去什麽也不记得。这可比之为,一个莎士比亚剧演员,在家中他一一记得他所表演的戏剧中的一幕幕场景;然而,当他扮演哈姆雷特(Hamlet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中的主角)时,夏洛克(Shylock ,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之商人)的角色就完全拔除于心神之外。 同样的,永恒魂体的灵魂中,藏有所有其人格角色扮演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的记忆,但这些记忆通常对短暂的人格是无法利用的,除非用特别的方法,从魂体的记忆之流中来发掘。这样做是透过潜意识抑超意识(Superconscious),不是最重要的。将来的研究调查,应能就此二词所代表的领域作更清楚的界定。关键是,这样一个记忆的储藏库确实存在——不管称它作什麽,或在那时——而且可以以各种各样精心想出或意外发生的方法予以发掘。至少,这是相信灵魂转生之人的观点。 引自 第十二章 精神失常的起因 “零极限”中的“内在小孩”?
“把人际缘生关系达致调和的家,是人与造物主之间关系在地上最接近的典范。因为它能发挥创意,让家中各人相互协调配合,以达成共同目标与理想。”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婚姻的意义。
我们必须瞭解,每一喷嚏,每一次蚊虫的叮咬,每一顿晚饭,并非是许久前由天地和业障来决定的。大部分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完全看我们的想念与意志。事实上,我们生活的每一件事,不论大到像婚姻,小到像买苏打霜泣淋,归根究底,都是自己决定的。现在置于我们身上的限制,是我们在过去,自己意志决定下所犯错误的后果。它们看来仅像个外来的作用,因为我们已忘了我们过去的行为,因为我们的视界太小,而看不见它们与我们目前环境的密切关联。那麽藉由灵魂重生原理的充分瞭解,自古来到底是自由意志、还是宿命论这尴尬二难就解决了。人有意志的自由,就如系了狗绳的狗之自由一样,换言之,在牵繫狗强之范围内,狗是完全自由的。业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牵绳的长度,在那范围内,他是自由的。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再一次强调了自由意志。
「这要看你如何设定你自己的理想、目标。这四个人,在过去世中均曾与你有过关系——某些是有助于你的,某些是有妨害于你的。告诉你说应远离某人,或应与某人一起,会误导你,也会误导别人。这选择是你自己该作的,要以服务的人生为指引。当知人皆有自主的意志。」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这个游戏有意思。
她喜欢她的工作,在职业上也很成功。她很有效率、能干、聪明。然而,每隔一段时期,她就陷入长达数周的情绪低潮,然后逐渐複常。在情绪发作时,她常会想到自杀。她是如此积极而引人的女人,别人真是很难想像她会有如此深沉的沮丧。 依照她的报告,四世之前,在波斯时期,她曾自杀…… 引自 第十四章 寂寞的人 ?????我也这样…………????
不论寂寞的业障是什麽——是自杀、是决心不爱人、或是前生为异性——我们必须认清,未婚状态,像任何其他事,是个内在修养与自我转变的机会。康第德(Candide ,是法国作家伏尔泰小说《康第德》中之主角,为一天真少年)在其多彩的探险终结时,说:“还是开垦我们自己的园地吧。”当任何人发现自己陷于寂寞的荒原时,也能同样应用此一智慧于己身。 想要伴侣,先要把自己变成别人想要的伴侣。想要朋友,必须对别人友善。想要有爱,必先给人爱。先涵养自己的内在,以值得别人要你,那麽寂寞的人很快就会实现爱的快乐结果。 引自 第十四章 寂寞的人 这个总结非常官方,哈哈。
每一个人于婚姻伴侣上有其意图与选择的自由,就如在任何一件事上一样。但是,选择的行为,就像坐公车一样,一旦上了公车,你就有义务赞同其特定的方向与路线。再者,公车的内部状况可能难尽如人意:司机可能有些粗鲁令人不快,空气可能沉闷,车窗可能都是密闭,坐在一旁的人可能多嘴烦人。当你既决定坐它时,就难免有你未预料到的状况发生。然而,在行驶期间,你要採取什麽态度与行为,则全由你自己决定,不论发生什麽状况,你要为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负最后责任。 引自 第十五章 婚姻的问题 这个比喻挺好。
心灵上,父母未必比孩子更优越。所有的生命体,都是那庞大心灵共同体平等的一员。从心魂的立场而言,父母并不拥有孩子,甚至并未创造他们。父母仅仅是召唤引出他们来。父母个体内有一种神秘的运作过程,使得他们会与配偶结合,而立刻启动另一同样神秘的运作过程,终导致另一新个体的诞生。 这一新个体成为另一如我们一般的心魂的居所。短时间内,新个体不能言语、不能自立。我们感到的责任与对他的照顾,是很值得的经验,有助于牺牲与爱,带来温柔与最深的感情。这本该如此,只要不变成佔有与专制。 引自 第十七章 父母与孩子 召唤 这个词儿,用得精妙,哈哈。
「把你自己在身体上、心智上与精神上,成为好管道。人们太把怀孕看作是纯粹肉体的状况。」 引自 第十七章 父母与孩子 ~~~~
第一个原则是:决定你的理想,你内在生命的目标以及设法达成它。 第二个原则是:努力服务他人。 第三个原则是:「有甚么先用甚么,你现在哪裡就从哪裡开始。」 引自 第二十章 职业选择的原则 第三个原则很受用。
无论一个人对人类命运的概念有多广闻包容,自我改进、自我完美是一天一天、一寸一寸的缓慢过程,乃不争之事实。 再者,凯西报吿常提醒人,无论一个人遭到的境遇如何,它必最适于这人内在心灵成长需要。即使这境遇,看来对人从事其人生眞正职业有所阻碍,也须认清它其实是踏脚石,而非绊脚石。挂一改变外在境遇之道,是经由耐心改变自己对境遇种种的逞强抗拒。有一个报吿是这样说: 「要记住:不论你处的是甚麽境遇,这都对你的内在开发是必需的。一个魂体必须在其日常生活中,这裡一句话,那裡一句话,今天一事,明天又一事,从随时随地的一言一行其日积月累中,自我的开发就来了。 一块一块,砖上铺碑,建筑物盖起来了。一天又一天于一言一行中,人表达了他的所见所识,构筑成他的知识之城,开发了他潜在的能力,逢成他的人生目的。当魂体爲不断迈向服务人生之路来准备自己时,改变状况所需的境遇就会来到,使他可看到下一步,下一个机会。 那麽,手中有甚麽,就用甚麽来建筑吧,一点一滴,一脚一印。不要匆促草率,不要过于急切,因爲,所有完整的建设其实岂不都是他的作爲吗?」 引自 第二十章 职业选择的原则 就像我的改变只是从写 成功日记 开始的,一点一滴地探寻着。
回应 2019-11-11 14:26:29
-
灵魂,像一个演员,每晚穿上不同的戏服,扮演不同的角色。 千百次地登上舞台。 某一时期的灵魂集团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插于其中的期间,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共同兴趣而相互聚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中就已相互聚缘。大部分在凯西处作有报告的人之间,也是彼此...
2019-11-11 14:26:29 2人喜欢
灵魂,像一个演员,每晚穿上不同的戏服,扮演不同的角色。 引自 第三章 生命之谜的答案 千百次地登上舞台。
某一时期的灵魂集团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插于其中的期间,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共同兴趣而相互聚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中就已相互聚缘。大部分在凯西处作有报告的人之间,也是彼此多有某种相互关系。 引自 第三章 生命之谜的答案 嘿嘿嘿有意思。
人之灵魂即真己、永恒的魂体,每隔一段时间,从其高次元的天家,降生到三次元的物质界、或叫地上界、现象界。所谓降生,即是高次元光子所构成的魂体(所以也可叫做光子体),下来寄居在藉父母血缘而得之肉体中,从此展开了其青少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的人生航路。所谓死亡,只是永恒真己的魂体或光子体,脱离或丢弃其寄居了数十年的物质肉体,回去其原来所属的天家。该三次元由物质所组成的肉体,一旦被其主人的魂体离弃,因立刻失去其营生所需的高层次能量,而发生腐朽败坏终至瓦解。这只是魂体在地上界时借用的物质肉体的死亡,不是肉体主人的真正生命——魂体的死亡。人的真正生命——灵魂,是无生无死,永恒存在的,即永生的。这于每一个人、灵魂、魂体、真己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可是,人之真己一投生地上界寄居新的肉体中后,真己之一切原有内涵均潜藏心魂深处,好像暂时睡著了一般,而这时肉体逐渐长大,它与周遭外界接触所赖以感知的五官(即眼、耳、鼻、舌、身即触觉)开始作用,日久人完全被五官控制、迷惑,只见五官觉知的物质物件,完全忘了五官不能觉知、超越物质层次之上,而以能量粒子形态存于自己肉体中的真己魂体,从此展开了盲目的一生。 引自 第四章 肉体业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很棒的注解!
乍看之下,对嘲笑这样琐碎事情的惩罚,似乎是小题大做,但在深思熟虑下,其公义就愈发显明。谁嘲笑别人遭到的折磨痛苦,则谁未免就太不谅解、也无异是否定别人的内在需要。他是在蔑视每一个人都有藉由最愚笨卑贱之方式求其心魂进化的权利;他是在瞧不起每一灵魂固有的神性、尊严与价值。无论人的神性、尊严与价值跌落到多低贱、荒谬的地步,都不应该蔑视、看不起人。他无异自高自大,视自己比受嘲弄之人远为优越高超。嘲弄别人,才是专断、逞能、最卑鄙下游的行为。 引自 第五章 嘲弄的业障 对键盘侠和爱嘲弄人的很棒的回击!
佛陀、耶稣确是为拯救堕落中有罪业的人生而来,但是他们只能告诉你罪业苦难的根源,开出去罪除苦的药方给你,但仍要靠人的自力,自己去努力、克服的。佛陀曾说过:如果我真能挪去众生的根本苦难,我早就挪去它们了。而耶稣也说过:天国是要努力才能进入的。大宇宙唯给人以自由意志,则人必须为自己负一切的责任,自作自受,自力自救,他力也只有在人自立自助后才有可能会来。 引自 第六章 信耶稣就能得救赎吗 因而完全不必盲从。
天地万物诚而不假。你给它什麽,它还你什麽,一点也不差,像个返照的镜子,这女士的遭遇,是她过去给别人同样遭遇的返照。 引自 第十章 人的类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永恒魂体(The Etemal Identyty ,或称永生本体)——像一个不在舞台上的演员——能记得他所有的过去,但是,一当他像个演员承当一个角色一样,也承当了某一个人格时,大自然就给他一种保护层,使他除了所学得的所有原理外,对过去什麽也不记得。这可比之为,一个莎士比亚剧演员,在家中他一一记得他所表演的戏剧中的一幕幕场景;然而,当他扮演哈姆雷特(Hamlet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中的主角)时,夏洛克(Shylock ,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之商人)的角色就完全拔除于心神之外。 同样的,永恒魂体的灵魂中,藏有所有其人格角色扮演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的记忆,但这些记忆通常对短暂的人格是无法利用的,除非用特别的方法,从魂体的记忆之流中来发掘。这样做是透过潜意识抑超意识(Superconscious),不是最重要的。将来的研究调查,应能就此二词所代表的领域作更清楚的界定。关键是,这样一个记忆的储藏库确实存在——不管称它作什麽,或在那时——而且可以以各种各样精心想出或意外发生的方法予以发掘。至少,这是相信灵魂转生之人的观点。 引自 第十二章 精神失常的起因 “零极限”中的“内在小孩”?
“把人际缘生关系达致调和的家,是人与造物主之间关系在地上最接近的典范。因为它能发挥创意,让家中各人相互协调配合,以达成共同目标与理想。”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婚姻的意义。
我们必须瞭解,每一喷嚏,每一次蚊虫的叮咬,每一顿晚饭,并非是许久前由天地和业障来决定的。大部分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完全看我们的想念与意志。事实上,我们生活的每一件事,不论大到像婚姻,小到像买苏打霜泣淋,归根究底,都是自己决定的。现在置于我们身上的限制,是我们在过去,自己意志决定下所犯错误的后果。它们看来仅像个外来的作用,因为我们已忘了我们过去的行为,因为我们的视界太小,而看不见它们与我们目前环境的密切关联。那麽藉由灵魂重生原理的充分瞭解,自古来到底是自由意志、还是宿命论这尴尬二难就解决了。人有意志的自由,就如系了狗绳的狗之自由一样,换言之,在牵繫狗强之范围内,狗是完全自由的。业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牵绳的长度,在那范围内,他是自由的。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再一次强调了自由意志。
「这要看你如何设定你自己的理想、目标。这四个人,在过去世中均曾与你有过关系——某些是有助于你的,某些是有妨害于你的。告诉你说应远离某人,或应与某人一起,会误导你,也会误导别人。这选择是你自己该作的,要以服务的人生为指引。当知人皆有自主的意志。」 引自 第十三章 婚姻与女人的命运 这个游戏有意思。
她喜欢她的工作,在职业上也很成功。她很有效率、能干、聪明。然而,每隔一段时期,她就陷入长达数周的情绪低潮,然后逐渐複常。在情绪发作时,她常会想到自杀。她是如此积极而引人的女人,别人真是很难想像她会有如此深沉的沮丧。 依照她的报告,四世之前,在波斯时期,她曾自杀…… 引自 第十四章 寂寞的人 ?????我也这样…………????
不论寂寞的业障是什麽——是自杀、是决心不爱人、或是前生为异性——我们必须认清,未婚状态,像任何其他事,是个内在修养与自我转变的机会。康第德(Candide ,是法国作家伏尔泰小说《康第德》中之主角,为一天真少年)在其多彩的探险终结时,说:“还是开垦我们自己的园地吧。”当任何人发现自己陷于寂寞的荒原时,也能同样应用此一智慧于己身。 想要伴侣,先要把自己变成别人想要的伴侣。想要朋友,必须对别人友善。想要有爱,必先给人爱。先涵养自己的内在,以值得别人要你,那麽寂寞的人很快就会实现爱的快乐结果。 引自 第十四章 寂寞的人 这个总结非常官方,哈哈。
每一个人于婚姻伴侣上有其意图与选择的自由,就如在任何一件事上一样。但是,选择的行为,就像坐公车一样,一旦上了公车,你就有义务赞同其特定的方向与路线。再者,公车的内部状况可能难尽如人意:司机可能有些粗鲁令人不快,空气可能沉闷,车窗可能都是密闭,坐在一旁的人可能多嘴烦人。当你既决定坐它时,就难免有你未预料到的状况发生。然而,在行驶期间,你要採取什麽态度与行为,则全由你自己决定,不论发生什麽状况,你要为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负最后责任。 引自 第十五章 婚姻的问题 这个比喻挺好。
心灵上,父母未必比孩子更优越。所有的生命体,都是那庞大心灵共同体平等的一员。从心魂的立场而言,父母并不拥有孩子,甚至并未创造他们。父母仅仅是召唤引出他们来。父母个体内有一种神秘的运作过程,使得他们会与配偶结合,而立刻启动另一同样神秘的运作过程,终导致另一新个体的诞生。 这一新个体成为另一如我们一般的心魂的居所。短时间内,新个体不能言语、不能自立。我们感到的责任与对他的照顾,是很值得的经验,有助于牺牲与爱,带来温柔与最深的感情。这本该如此,只要不变成佔有与专制。 引自 第十七章 父母与孩子 召唤 这个词儿,用得精妙,哈哈。
「把你自己在身体上、心智上与精神上,成为好管道。人们太把怀孕看作是纯粹肉体的状况。」 引自 第十七章 父母与孩子 ~~~~
第一个原则是:决定你的理想,你内在生命的目标以及设法达成它。 第二个原则是:努力服务他人。 第三个原则是:「有甚么先用甚么,你现在哪裡就从哪裡开始。」 引自 第二十章 职业选择的原则 第三个原则很受用。
无论一个人对人类命运的概念有多广闻包容,自我改进、自我完美是一天一天、一寸一寸的缓慢过程,乃不争之事实。 再者,凯西报吿常提醒人,无论一个人遭到的境遇如何,它必最适于这人内在心灵成长需要。即使这境遇,看来对人从事其人生眞正职业有所阻碍,也须认清它其实是踏脚石,而非绊脚石。挂一改变外在境遇之道,是经由耐心改变自己对境遇种种的逞强抗拒。有一个报吿是这样说: 「要记住:不论你处的是甚麽境遇,这都对你的内在开发是必需的。一个魂体必须在其日常生活中,这裡一句话,那裡一句话,今天一事,明天又一事,从随时随地的一言一行其日积月累中,自我的开发就来了。 一块一块,砖上铺碑,建筑物盖起来了。一天又一天于一言一行中,人表达了他的所见所识,构筑成他的知识之城,开发了他潜在的能力,逢成他的人生目的。当魂体爲不断迈向服务人生之路来准备自己时,改变状况所需的境遇就会来到,使他可看到下一步,下一个机会。 那麽,手中有甚麽,就用甚麽来建筑吧,一点一滴,一脚一印。不要匆促草率,不要过于急切,因爲,所有完整的建设其实岂不都是他的作爲吗?」 引自 第二十章 职业选择的原则 就像我的改变只是从写 成功日记 开始的,一点一滴地探寻着。
回应 2019-11-11 14:26:29 -
珀尔修斯的盾牌 (知君关心两件事,天下苍生架上书)
许多年前,在美国中部偏东的肯塔基州霍浦京斯维尔市,有一位平凡农家出生的青年凯西,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得了一种失声的怪病,从此结束了他的保险推销员生涯,也断了他想成为基督教牧师的美梦。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他到处求医的奇迹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在催眠后可以灵魂出窍,并具有如千里眼般的超视能力,而能诊断出自己失声的病因,从而将之治愈;而且他也以同样的方法为所有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治病,甚至是指导所... (1回应)2015-11-05 13:13:49 1人喜欢
许多年前,在美国中部偏东的肯塔基州霍浦京斯维尔市,有一位平凡农家出生的青年凯西,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他得了一种失声的怪病,从此结束了他的保险推销员生涯,也断了他想成为基督教牧师的美梦。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他到处求医的奇迹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在催眠后可以灵魂出窍,并具有如千里眼般的超视能力,而能诊断出自己失声的病因,从而将之治愈;而且他也以同样的方法为所有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治病,甚至是指导所有求助者的人生疑难,并告诉人们痛苦疑难的起因是其人前生造作的罪业等等。这下不得了,这不但使周遭的人大为惊异,更吓坏了凯西本人。 凯西只受过初中教育,从来没有接触过医学的他,是一个极度虔诚的基督徒,每年都会将《圣经》从头到尾读一遍,时时以耶稣的训诲为念。他在催眠下睡去后,可以异常的超视能力,为人治愈一切奇病怪症,指导人生所有疑难,还教人以“灵魂轮回转生”这大宇宙一系列的神理天法来修身、齐家、敬业,以活出真正的生命之道。他起先怀疑,这是否是魔鬼藉他来作祟?什么灵魂转生、前世今生?《圣经》里从来没有这样教导人们,这些说法难道不会被人视为惊世骇俗的妖孽吗?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凯西逐渐了解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而事实胜于一切疑惑、诘难,所以他终于慢慢接受了这个他从未希望、想象过的工作、事业以及命运。后来,他透过催眠超视更晓得自己在古埃及时代,曾是个高级祭司,具有庞大的神秘力量,但是他并没有用来服务社会、造福人群,却用于谋取私人的名利权势,满足私欲,造了许多罪孽。为了补偿前世罪孽,这一世他要用特殊的方式来为众生服务。而且为了这一世的使命,他于古埃及那世后又曾投生为古波斯的医生,并在战争中受到重伤,他因而开始练习灵魂出窍,之后终获成功,以为这一世灵魂要不断出窍来做准备。 从此,凯西放下一切,全心为这奇怪而有意义的任务奉献自己。所有得了奇怪病症闻风而来的病人,都在凯西的超视诊断下被治愈。他不但治病,更指导婚姻、亲子、职业、才能、饮食、保健、美丑、个性、人格、性无能、精神病、残障、宗教、真理、预言……等问题,只要有人问,他就一定会答,而且都能使人服气信从。凯西因而出了名,在一九三零~一九五零年代的美国,他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每天都有从美国及世界各地涌来大批的求救信件(在他晚年平均每天会收到一千五百件),所以凯西不得不拼命地全力以赴。灵魂出窍是件非常耗竭精力的事,但凯西在其慈悲心及世人迫切的求救下,只能不停地工作,以致他终在一九四五年六十七岁之龄辞世。他为了奉献此生、服务众生、造福人群的使命而身心耗竭!真可谓是求仁得仁了。 凯西虽令人无限感恩怀思地走了,但他却留下三万多个详细的个案记录,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后人仍在清理、挖宝。介绍他事迹的书非常多,其中最好的一本应属译者所译这本,由心理学家吉娜•舍明那拉博士,花了多年功夫,埋首于成堆原始资料中做出科学分析、研究后,将凯西其人其事及其重大意义做有系统、深入浅出的叙述铺陈。其探索的重点则在以灵魂之轮回转生为原则,引出生命持续、业力运作、业障报偿、因果报应等大宇宙的普遍性神理天法。全书穿插许多惊世骇俗却精彩动人的真人真事,而从中归纳、凝聚出的真知灼见,更是字字珠玑、句句金言,令人在震惊、戒惧之余,不得不好好深思反省。 灵魂之轮回转生,自从一千多年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早已深入中国民间,然而还是有不少人认为这是迷信。而且信它的人,包括佛教人士在内,可能都对轮回转生这件事并没有很系统、周延的认识、了解,其中尤不乏以讹传讹的误传。我请大家来看这本由心理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从成千上万的实际例证中写出来的凯西故事,以重新正确认识、了解灵魂转生这一事实,更盼望读者在阅读后,敬请检讨一下自己的性格、个性、才能、业缘。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命意义与人生目的又是什么? 引自 译序 1回应 2015-11-05 13:13:4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6)7.8分 63人读过
-
Signet (1988)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William Morrow (201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Signet (1967)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那些令我走上成仙之路的旷世奇书 (乱眉师)
- 靈性書籍 (艾蓝茜雅)
- 占星 (void eyes 家族)
- 书架Ⅳ (Lily☆)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靈魂轉生的奧秘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小牧 2008-10-18 09:20:30
这个译本质量欠佳。
13 有用 蔬菜弥撒 2017-03-27 10:04:12
这本书不能读早,读早了容易变成天方夜谭。最早在人生有一些阅历、挫折和思考的情况下来阅读,最好还有一些心理学和宗教哲学的基础。总是是非常好的书,解决了命运的困惑。以后可以坦然对待人生了。
0 有用 BTW 2020-12-28 15:49:32
好看的科幻书。不过拿基督理论说教好烦
0 有用 花花狗 2022-01-05 12:58:09
挺震撼的,也能和其他书相互印证。不管案例是不是真的很确切,内容真的很好,很深入,也很真诚。
1 有用 神婆 2020-12-20 13:59:53
艾德格的事迹很珍贵,但吉娜的解读有些局限,仔细看还是有挺多批判和说教的东西在里面。
0 有用 当歌共衔杯 2022-06-21 23:54:45
Many mansions:肉体只是灵魂栖息的无数居所之一。
0 有用 Van饭 2022-05-25 18:02:02
业和因果律。“你播种什么,定收获什么。”
0 有用 花花狗 2022-01-05 12:58:09
挺震撼的,也能和其他书相互印证。不管案例是不是真的很确切,内容真的很好,很深入,也很真诚。
1 有用 五更晨歌 2022-01-02 14:40:11
每个人的当下,都有其背后深刻的内在原因,都是内在高我的选择。困难的出现,是改变自己内在性格的契机。即使是原生家庭、基因遗传的缺陷,那也是自己选择的困难,以此改变内心,克服困难,最终找到此生的目的,达成此生的意义。 看完这本书,回顾自己的过往,才隐约发现自己这辈子的意义何在,是为了什么目的来此生这个试验场。 感恩遇见,人生路上从此有了指路灯。
0 有用 明明如月 2021-12-26 22:58:49
网络的发达让越来越多切实可信的证据被更多人看到,神秘学不再成为封建迷信,人能更坦然面对阳世的虚无。 这个世界和平太久了,或许确实很快会发生一些思想或科学的革命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