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對於美的定義,可以說是人言異殊。有的人認為自然就是美,有的人則認為須人工加以修飾後才能更顯出自然的光彩美麗。如此說來,美的定義就成了眾說紛紜而無一定論了。美學大師朱光潛則認為美是具有普遍性與通則性的,所以歸納出欣賞美時所須具備的基本修養,以及對一般人對美的誤解提出辯解與反駁。美學大師朱光潛教您如何從視覺的美感經驗、藝術的態度,細細品味生活情趣。引領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讓讀者生活中體驗藝術,從藝術中領略人生。一幅畫、一首詩、一片自然風景,生活中充滿了俯拾皆是的美。透過每個人不同觀賞角度,就會呈現不同的美感經驗。讓讀者們從「美」出發,引領著自己的直覺,去把握、感受、珍惜人生的無限風景吧!
作者簡介
朱光潛
美學家。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 民國十二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系。後在中國公學、立達學園任教。民國十四年赴英國留學,先後入蘇格蘭愛...
對於美的定義,可以說是人言異殊。有的人認為自然就是美,有的人則認為須人工加以修飾後才能更顯出自然的光彩美麗。如此說來,美的定義就成了眾說紛紜而無一定論了。美學大師朱光潛則認為美是具有普遍性與通則性的,所以歸納出欣賞美時所須具備的基本修養,以及對一般人對美的誤解提出辯解與反駁。美學大師朱光潛教您如何從視覺的美感經驗、藝術的態度,細細品味生活情趣。引領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讓讀者生活中體驗藝術,從藝術中領略人生。一幅畫、一首詩、一片自然風景,生活中充滿了俯拾皆是的美。透過每個人不同觀賞角度,就會呈現不同的美感經驗。讓讀者們從「美」出發,引領著自己的直覺,去把握、感受、珍惜人生的無限風景吧!
作者簡介
朱光潛
美學家。筆名孟實,安徽桐城人。 民國十二年畢業於香港大學教育系。後在中國公學、立達學園任教。民國十四年赴英國留學,先後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民國十八年去法國,先後入巴黎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博士學位。二十二年回國,歷任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武漢大學教務長兼外語系教授、北京大學西語系、哲學系教授等。 著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談文學》、《西方美學史》、《談美書簡》等。譯著有黑格爾《美學》、克羅齊《美學》、柏拉圖《文藝對話錄》、萊辛《拉奧孔—詩和畫的界限》等。
作者简介 · · · · · ·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术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距离较远了,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他们一看到瓜就想它是可以摘来吃的,一看到漂亮的女子就起性欲的冲动。他们完全是占有欲的奴隶。花长在园里何尝不可以供欣赏了他们却欢喜把它摘下来挂在自己的襟上或是插在自己的瓶里。 在许多民族的神话里面,伟大的人物都有母而无父,耶稣和孔子就是著例,耶稣是上帝授胎的,孔子之母祷于尼丘而生孔子。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 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0页 -
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而这种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谈”不出什么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附录 《谈美》序 朱自清
> 全部原文摘录
談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1 条 )



《朱光潜谈美》总结、书摘和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ps:个人认为本书中对美的定义偏向于个人美感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来源的普遍规律。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我们见到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实用的态度以善... (展开)

《谈美》读后感 ——艺术与人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纵观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大致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是谈对美的欣赏,其二是讲美的创造,最后引申到了人生的艺术化,朱光潜先生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这本书看完后,对人生与艺术,自己与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书中开篇就解释了谈美的原因,“要求人心净化...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9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9.0分 11128人读过
-
东方出版中心 (2016)9.2分 6389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0)9.2分 5024人读过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9.2分 216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Reading list: Oct 2010 - Sept 2011 (NanDeng黛小西)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談美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2012-03-28 19:58:24
与其叫《谈美》不如叫《如何培养一个艺术家》,究竟什么才是美朱光潜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作者只告诉我们如何运用感知去做个有心人进而成为一个艺术家,那到底什么是美呢?当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艺术家”自然就明白了。
0 有用 Hecate 2021-06-14 20:20:56
我讀的封面不是這版。書是好書,就是相見恨晚,現在讀來覺得過於淺顯了,大概初中或者高中讀比較合適。前期聊生活,後期主要側重古文和文學方面的美感。但是現代社會生活基本已經庸俗化了。真正脫俗的美感在逐漸消亡。
0 有用 穿着拖鞋去旅行 2009-07-17 16:07:46
字字珠玑,关于美关于诗关于艺术的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