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如果我們的生活被塞滿了,我們還能有空間給美嗎?如果我們的心靈沒有空間,美要如何進來呢?」作者向青年藝術家傳達的是,使一個人走向藝術的,不是嚴肅的訓話,而是一些身體深處揮之不去的感覺記憶。
作者並不是教讀者具體的寫詩、畫畫、作曲、舞蹈的技巧,也不是教導一切與藝術有關的形式,本書所重視的是「感官」,是打開視覺、開啟聽覺、用全部的身體去感覺氣味、重量、質地、形狀、色彩;是在做為藝術家之前,先為自己準備了豐富的人的感覺。
作者简介 · · · · · ·
蔣勳
藝術史研究者和作者。曾在多所大學任教相關課程,並且是各重要藝文講座最受歡迎的主講人之一,常能化抽象為具體,演說和寫作同樣引人入勝。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有一些记忆,不那么具体,好像是一种气味,我可以闭着眼睛,完全放心,相信母亲这么近,我被一种难以形容的气味包围着,是母亲身体的气味。 丫民,是不是我们的视觉用的太多了,总是用眼睛看,遗忘了,也忽略了视觉之前,许多更原始的感官。 我去过印度的野鹿苑,佛陀第一次说法的城市,靠近恒河,我走道河边,路的两边,有些微火光,我走进看,是构木成床架,燃烧尸体。尸体四周,不满供奉的香花。木柴噼噼啪啪,火光跳跃,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气味,肉体腐烂的气味,油脂燃烧的气味,花的浓郁的天象,混杂着毛发皮肤的焦枯的气味。 我闭着眼睛,静静站立,丫民,我觉得第一次嗅到生死的气味,这么真实,所有生存过的欲望,变成花香,柴火的干裂,肉体里的油脂,毛发,皮肤,随着火光,化成烟灰,多么复杂的气味啊! 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不是教训,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 -
我相信,许多极纤细的嗅觉或触觉的记忆,的确是极隐私的部分,存留在记忆里,是最私密而珍贵的感官经验,不能也不应该随便与他人分享。 嗅觉像是一种注定的遗憾,它在现实里,都要消失,却永远存留在记忆里。 但是,荣格认为,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 那么,艺术创作的美,是否更多来自遗憾?来自生命里不能长久存在,却在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坚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的人也喜欢 · · · · · ·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3 条 )

带着身体和心灵来生活
豆瓣上竟然还没有书评,很意外,忍不住说几句。 买这本书,因为在书店翻翻的时候读到“许多人,误以为品牌就是品味”,“品牌可能价格昂贵,品味却可以朴素简单”,“品牌只需要盲目地跟从流行,品味却需要自己细心的学习和感受”,“品牌是附庸风雅,品味是发现自己”.........
(展开)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总结、书摘和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感官的探索: 视觉是通向理性的窗口吗?关闭了视觉这一扇窗,我们就可以找回潜藏的原始官能。 使一个人走向艺术的,不是教训,而是一些身体深处挥之不去的感觉记忆吧。 单纯的照片常常是没有气味的,但是,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徒具形式,很难有深刻的印象。 绘画并不只是... (展开)
呐,亲爱的,你多久没写信了?
以前发博客上的旧文一篇,呵呵。还是奥巴马大哥第一次来北京的那天写的 ———————————— 其实放在我抽屉里的那叠信纸已经放了几个月了。信纸很美,是用的类似宣纸的那种纸做的,但是比宣纸要更有韧感。纸张的纹理舒展而美丽,颜色是淡淡的蓝紫。纸张里还夹杂有落叶,...
(展开)

一个艺术老头写的信。
看了一整天的哲学要崩溃,腰酸背痛坐不动的时候,随手拿了手边最轻便的书去床上躺倒,蒋勋的《写个青年艺术家的信》,没想到一翻开就一下子看完50页。 蒋勋是个台湾老头,在台湾的艺术圈里很有名望,无论是在书画或者是艺术理论研究,还是在文学方面都有建树。这本书是他以第...
(展开)
> 更多书评 5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8.6分 416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3分 280人读过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8.5分 15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文学顽童张大春的书架 (冰蓝辰光)
- 2011购书-台版书 (feiyafei)
- 豆瓣高分台版書 (feiyafei)
- 给青年们的信 (那颗晴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陳 2012-06-10 18:13:39
比他近年普及化的美學書好多了。
0 有用 AlonsoQuijano 2016-06-08 15:26:10
文字很美,通身的感官带给我们艺术
0 有用 DamnLara 2014-05-10 14:31:02
眼耳鼻舌身的感官记忆 打开生命全部的心灵经验
0 有用 sailing 2014-03-04 20:51:23
在恰當的時機里 遇見恰當的你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