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國大歷史》涵蓋了從史前到當代的歷史發展過程,雖然是通史性的論著,卻突破了傳統通史的格局,寫作方式上,仍然保持黃仁宇先生的一貫風格:從小事件看大道理;從長遠的社會、經濟結構觀察歷史的脈動。
作者简介 · · · · · ·
黄仁宇,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目录 · · · · · ·
1 西安與黃土地帶 2 亞聖與始皇 3 土壤,風向和雨量 4 兵馬俑的幕後 5 第一帝國:樹立楷模 6 名士成為軍閥 7 長期分裂的局面 8 歷史向側面進出 9 統一的途徑 10 第二帝國 11 北宋 12 西湖與南宋 13 蒙古人的插曲 14 明朝 15 晚明 16 滿洲人的作為 17 1800 18 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 19 百日維新,民國成立和五四運動 20 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1 台灣,香港與澳門
1 西安與黃土地帶 2 亞聖與始皇 3 土壤,風向和雨量 4 兵馬俑的幕後 5 第一帝國:樹立楷模 6 名士成為軍閥 7 長期分裂的局面 8 歷史向側面進出 9 統一的途徑 10 第二帝國 11 北宋 12 西湖與南宋 13 蒙古人的插曲 14 明朝 15 晚明 16 滿洲人的作為 17 1800 18 從鴉片戰爭到自強運動 19 百日維新,民國成立和五四運動 20 現代中國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1 台灣,香港與澳門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僚体系。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所统一,无疑的,它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页 -
此外另有一种气象上的因素也促成中央集权的 发展。虽说在某一地各年的雨量可以相差极大,但是 全中国的平均雨量却有定型。这现象不难解释,带着 湿气的热风,愈吹入内地,被蒸发的程度也愈为增高。 而且沿海下雨就已减少了空中的湿气。此中值得注意 的是所谓“15英寸等雨线”。这线从中国东北向西南, 当中的一段与长城大致符合,更西而南则使青海与西 藏和中国本部分隔。这等雨线之东南,平均每年至少 15英 寸 的 雨量 是 常 态,符 合 拉铁 摩 尔 (Owen Lattimore)所说,“中原农业茂盛,人口繁殖”。提 及线之西及北,他则说:“几千英里内人类全然不事 农桑,他们不直接的倚赖土地上的植物为生,而在他中国大历史 们自己及植物之间加入一种机械作用。” 中国的农民和塞外的牧人连亘了两千年的斗争 纪录,回顾起来,欣喜的成分少,仇恨的成分多。尤 其是气候不利的时候,马背上的剽窃者就不由自主地 打算袭取种田人,后者通常有半年的积蓄。零星的侵 略可能扩大为战事,防守者则企图报复,有时也全面 出击以图先发制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國大歷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8.3
-
- 萬曆十五年 8.9
-
- 從大歷史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8.4
-
- 韓國史 6.5
-
- 改變中國 8.4
-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上中下) 8.4
-
- 第三帝國興亡史 卷四 8.6
-
- 近代中国的出路 8.4
-
- 臺灣歷史圖說(增訂本) 8.3
-
- 香港六七暴動內情 8.4
中國大歷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5 条 )



结构决定论下的“黄仁宇模型”
有人觉得黄仁宇的书写历史故作玄虚,不够实在、详尽和严谨。但我以为看一本书是不是好书,除了它能不能告诉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就是提供了一种看历史的思路,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如果说《万历十五年》是从微观角度看...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8.2分 36843人读过
-
M. E. Sharpe (1996)8.8分 2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8.6分 162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1分 7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文学顽童张大春的书架 (冰蓝辰光)
- 张雨生的书单 (Бездельник)
- 诚品经典共读书单Project01&02 (🌊)
- 旅港閱讀記錄一 (Chopin J.F.Y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國大歷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映心堂于玲娜 2020-01-04 21:43:32
好看好看,这才是通识教科书嘛,上学那会儿读的都是些屎啊……
1 有用 Di端人士Ω 2013-10-28 06:05:52
或许因为自己的姿势水平太低的缘故,我觉得阅读起来很是吃力外加头疼。然而从作者的独特视角还是让人收获良多。也许改天看一本简体中文版是更好的选择。
0 有用 小苏3.0 2014-07-02 23:21:34
过了一遍
0 有用 waynehuang 2013-08-20 16:13:28
大历史观的角度很生动,但要用区区300页讲清每个朝代在大历史中的地位难免显的仓促。
1 有用 约拿 2014-11-21 16:03:18
和三联的对比下差距,感觉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