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曠野的聲音 此書為一名美國婦人在澳洲沙漠的心靈之旅。由於受到「真人部族」的召喚,瑪洛•摩根加入了原住民徒步穿越澳洲大陸的曠野漫遊。 從第一天驚險的旅程開始,瑪洛•摩根無可避免地,必須持續接受來自生理、心理不同的測試與考驗,在接近四個月不凡的旅程經驗中,她驚訝地發現原住民是如何在與外界隔絕的荒原--一個如此惡劣的地理環境下生存,並與大自然維持一種特殊且和諧的生態關係。另外她也成了「真人部族」沿襲自然、原始本能生存方式以及傳統五萬年古老文化深具哲哲學智慧的有力見證。 本書所要傳遞的訊息是,如果我們能意識到並尊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儘管是以一種獨立性的狀態而普遍存在,其實卻是一體的,那麼我們的世界將猶如「真人部族」般充滿真義。 作者簡介 瑪洛•摩根 身為醫生的她致力於推展預防醫學教育計畫,並獲得前往澳洲參與研究計畫的機會。有鑑於澳洲的種族歧視的問題...
曠野的聲音 此書為一名美國婦人在澳洲沙漠的心靈之旅。由於受到「真人部族」的召喚,瑪洛•摩根加入了原住民徒步穿越澳洲大陸的曠野漫遊。 從第一天驚險的旅程開始,瑪洛•摩根無可避免地,必須持續接受來自生理、心理不同的測試與考驗,在接近四個月不凡的旅程經驗中,她驚訝地發現原住民是如何在與外界隔絕的荒原--一個如此惡劣的地理環境下生存,並與大自然維持一種特殊且和諧的生態關係。另外她也成了「真人部族」沿襲自然、原始本能生存方式以及傳統五萬年古老文化深具哲哲學智慧的有力見證。 本書所要傳遞的訊息是,如果我們能意識到並尊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儘管是以一種獨立性的狀態而普遍存在,其實卻是一體的,那麼我們的世界將猶如「真人部族」般充滿真義。 作者簡介 瑪洛•摩根 身為醫生的她致力於推展預防醫學教育計畫,並獲得前往澳洲參與研究計畫的機會。有鑑於澳洲的種族歧視的問題,瑪洛企圖為原住民在經濟獨立、種族融合上貢獻自己的心力。而一場原住民頒獎的午宴,成了她意外的人生之旅,經過了心靈的洗禮,瑪洛將引領讀者回歸自然,反璞歸真。
曠野的聲音的创作者
· · · · · ·
-
李永平 译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群澳大利亚原住民和美洲许多原住民相信:当大伙儿围坐成一圈时,切记,要观察其他人,尤其是坐在你正对面的那位,他是你的精神映像。你在那个人身上看到的优点,其实你自己也有,只是还未能如愿发挥出来。那个人的行动、表情和举止,凡是你不喜欢的,其实都是你自己有待改进的缺点。你能在别人身上看出优点和缺点,这就表示,在某种层次上,你自己也有相同的优点和缺点,不同的只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现的程度。这群原住民认为,一个人若要真正改变自己,就必须依赖自己的力量,而每个人都有能力依自己所愿,改善自己个性上的任何缺点。你能改进的和加强的,简直无穷无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3页 -
有幾個夜晚,我們躺在地上,圍成奇特的圓形。這樣我們的毯子就能發揮較大的保暖效果,而且,大夥擠在一塊兒,比較容易保存和傳遞體溫。我們在沙地上挖掘溝槽,放進一層熱煤,然後鋪上沙土。一半獸皮墊在我們身體下面,另一半蓋在身上。每兩個人共用一個溝槽。我們的腳全都連接在圓圈中心。 我記得我用雙手托住下巴,抬頭望著浩瀚無垠的天空。我感覺到這些奇妙、純潔、天真、充滿愛心的人身上散發出精氣,環繞著我。這群圍聚成雛菊形狀的人,每兩個軀體之間閃爍著微弱的火光,若從天空望下來,會是何等美妙的景象! 表面上,他們碰觸的只是彼此的腳趾頭,然而,隨著旅程的進展,我漸漸體會到,他們意識無時無刻不在碰觸全人類的意識。 我開始明瞭,爲什麽他們真誠地把我當成一個“變種人”,而我也真誠地感激他們,讓我有機會覺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曠野的聲音"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爱的觉醒 8.7
曠野的聲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

最贫穷的绝不该是心灵

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来丰富我们的心灵

文化人類學研究,還是小說?
> 更多书评 2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九州出版社 (2006)8.7分 523人读过
-
Perennial (1995)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8.7分 113人读过
-
智庫文化 (1999年六月一版九刷)8.0分 66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曠野的聲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SC 2006-10-20 04:46:15
阅读从好奇,惊叹,到感悟。人们的生活哲学并不依文明程度而定。相反,现代的文明人越来越误入歧途了,物欲横流,心灵却有驱不散的迷茫和困苦。他们将如何解脱?
0 有用 渡渡鸟 2019-12-24 19:26:12
”若是有心人,这本书的讯息会清晰响亮地传到你耳中。读了之后,你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瞧,被挑选参加那次徒步漫游旷野之旅的,原本极可能是你。” 在地铁中翻看书读到这一句,竟泪目了。这是一次真实的旅途,还是一个隐喻?我知道,在人生中,在人类的文化中,这个故事一直在上演着。 这是一本与以前读的灵修书不太一样的书。浓浓的泥土沙尘味,厚厚的生命历史感。 与其假想我们与遥远的神明连接,不如先感受时时与我们... ”若是有心人,这本书的讯息会清晰响亮地传到你耳中。读了之后,你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瞧,被挑选参加那次徒步漫游旷野之旅的,原本极可能是你。” 在地铁中翻看书读到这一句,竟泪目了。这是一次真实的旅途,还是一个隐喻?我知道,在人生中,在人类的文化中,这个故事一直在上演着。 这是一本与以前读的灵修书不太一样的书。浓浓的泥土沙尘味,厚厚的生命历史感。 与其假想我们与遥远的神明连接,不如先感受时时与我们在一起的大地母亲。 (展开)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4-12-17 21:09:50 北京
《曠野的聲音》——一头扎入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生活,且以世界上最大的石头作为皈依。除了吃有些让人接受不了,至于文明与蛮荒,心之宁静与躁急,并不一定非要分庭抗礼不可。
0 有用 Cinlla 2011-03-20 20:06:18
要看多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