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金庸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金庸武侠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可比肩的畅销书,其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其进行研究的热潮。在21世纪,对金庸武侠小说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挖掘,追问其广泛流行的根源,阐述和归纳其特有的艺术特征,正确评价金庸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把握当下文坛的创作及评价趋向,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流行,主要原因是它对传统武侠小说的升华和超越。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次晨醒来,二人吃了几枚柿子,石破天又替她祖孙分别打通了一处经脉,于是两人双手也能动弹了。 史婆婆道:“大粽子,这岛上的小湖里有螃蟹,你去捉些来,螃蟹虽还没肥,总是胜过天天吃柿子。”石破天踌躇:“捉蟹倒不难,就是没法子煮,又不能生吃。” 史婆婆道:“好好一个年轻力壮的大男人,对丁不三这老鬼如此害怕,成甚么样子?”石破天摇头道:“别说丁不三爷爷,连叮叮当当也比我厉害得多。若是给他们捉到,再将我绑成一只大粽子丢在江里,那可糟了。” 阿绣劝道:“奶奶,这位大哥说得是,咱们暂且忍耐,等奶奶的经脉都打通了,恢复功力,那时又怕他们甚么丁不三、丁不四。”史婆婆道:“哼,你说得倒也稀松平常,回复功力,谈何容易?咱二人经脉全通,少说也得十天,要回复功力,多则一年,少则八月。难道今后一年咱天天吃柿子?过不了十天,柿子都烂光啦。” 石破天道:“那倒不用发愁,我去多摘些柿子,晒成柿饼,咱三人吃他一年半载,也饿不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回 金乌刀法 -
丁不三微笑道:“阿当,你这激将之计不管用。这样的白痴,就算神仙也拿他没法子。你有没听见石清夫妇跟白万剑的说话?这白痴在雪山派中学艺多年,居然学成了这样独脚猫的剑法?”他名叫丁不三,这“三”字犯忌,因此‘三脚猫’改称‘独脚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八章 白痴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俠客行(全二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4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1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7.5分 18466人读过
-
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2008)7.3分 1032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7.3分 3343人读过
-
广州出版社 (2009)8.1分 146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赏.Appreciate (叶流徵)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 趋光的探索 (Alisa)
- 金庸先生的书 (breezy)
- 每日一书 (紅掌心)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俠客行(全二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ullian 2020-07-26 00:38:42
为何男主角都不识字?
0 有用 一生之水 2009-05-13 16:33:51
明明记得收录了的
0 有用 Alisa 2010-03-02 04:02:43
包含强烈的善恶二元对立观念……是对这一主题完封的思索
0 有用 简凊 2015-04-03 21:36:06
一场奇遇,疑问未解。更喜欢《卅三剑客图》部分。
0 有用 crafty kanike 2005-08-28 17:46:45
唯一一本看金庸的書
0 有用 sullian 2020-07-26 00:38:42
为何男主角都不识字?
0 有用 恨嫁少女獨孤冰 2020-05-18 17:58:26
用明河版代標連載版,那麼多人天天說陳家洛小肚雞腸,怎麼沒幾個人說石清小肚雞腸呢hhhh...以及《越女劍》是附在《俠客行》後面的
0 有用 Dr.phil 2019-11-13 12:54:06
不喜欢这类读起来蛋痛的剧情
0 有用 petit prince 2019-08-02 15:34:54
看了台版才发现海外华人所见的金庸更加精致,每部书都附了大量书法、绘画、古物(不限于中国)等的历史图片,这些在大陆早年的三联版中删去了,似乎新修版有个精装系列恢复了一部分。书后附了雕板《卅三剑客图》,及据此敷演的唯一短篇《越女剑》。
0 有用 无畏 2019-05-31 10:43:10
你这一生一世,可别去求人家什么。人家心中想给你,你不用求,人家自然会给你;人家不肯的,你便苦苦哀求也是无用,反而惹得人家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