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经济史 (by)
- 口袋里的闹钟__趣味历史&专题史&图解历史 (睡眠兄弟)
- 社会·经济·新文化史 (Chimpden)
- 歷史人文@聯經 (the Wor(l)d)
- 港台外(续) (湮没人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其实不想走 2025-03-16 08:37:45 上海
半个世纪前的硕士论文,社会经济视角研究社会变迁还是很厉害的,很多研究其实用不到多高深的统计技术。文中提到新技术在南部地区被排斥原因的分析也有意思,除了这种社会原因导致的例子还有zz原因主导的例子;晚清沿海地区为了控制盐户,放弃了效率更高但更容易产生走私盐的板晒盐区
0 有用 恭澍 2023-02-21 15:49:28 四川
从1860年台湾开埠到1895年台湾割日期间,茶、糖、樟脑取代原来的米、糖成为台湾的出口大宗,贸易对象也从此前的中国大陆为主转为全球市场。通过利用海关报告和英国领事报告等史料,分析了晚清台湾茶、糖、樟脑三项关键性出口品的产销,并指出此期间台湾经历传统经济与世界经济互相激荡、历史重心北移、经济更加仰赖贸易、本土资产阶级崛起、族群关系变化等等社会经济变迁。(20世纪70年代的硕士论文,牛哇!)
0 有用 natirai 2024-11-05 12:17:34 重庆
扎实稳健
0 有用 秋山雪見🍁 2025-04-05 04:16:11 福建
主要利用海关报告中茶、糖、樟脑三大贸易的线索考察近代台湾产业转型中历史重心如何转型的近代化研究经典。天津条约开港以后,台湾的税收重点从田税转向贸易税,全岛南北分别呈现南糖北茶的局面(台南向为米、糖农业区,台北开港后主产茶与樟脑),贸易利润更大的北部遂为税收中心而财源更为集中,台湾近代化之设省、设行政首府与兴修基隆-新竹铁道等近代化举措均与此相关,近代台湾的近代化历史重心随贸易税收结构中出口利润更高... 主要利用海关报告中茶、糖、樟脑三大贸易的线索考察近代台湾产业转型中历史重心如何转型的近代化研究经典。天津条约开港以后,台湾的税收重点从田税转向贸易税,全岛南北分别呈现南糖北茶的局面(台南向为米、糖农业区,台北开港后主产茶与樟脑),贸易利润更大的北部遂为税收中心而财源更为集中,台湾近代化之设省、设行政首府与兴修基隆-新竹铁道等近代化举措均与此相关,近代台湾的近代化历史重心随贸易税收结构中出口利润更高的茶、樟产业北移。在社会层面,买办与豪商进入近代化经济结构中,泉漳粤移民的地位差距也得以在近代产业发展中得以稍微平衡,可谓局部产业促进整体近代化社会经济转型之一种。 (展开)
5 有用 优雅骑士 2018-01-27 19:25:44
作者充分利用海关资料,结合市场结构、技术创新、环境变迁等理论以及区域、族群和阶层等人类学视角,对茶、糖、樟脑业这三项台湾开港后最大的出口产业进行了分析。由于海关资料直接涉及国际贸易,作者观察到了因为国际贸易牵动的更大的台湾社会秩序变化,即从1860年台湾依《天津条约》规定开港开始,台湾的行政中心如何由台南向台北这一转折。其中相对开港以后南台湾蔗糖出口的疲软,北台湾茶、樟脑业的兴起及大量出口是重要原... 作者充分利用海关资料,结合市场结构、技术创新、环境变迁等理论以及区域、族群和阶层等人类学视角,对茶、糖、樟脑业这三项台湾开港后最大的出口产业进行了分析。由于海关资料直接涉及国际贸易,作者观察到了因为国际贸易牵动的更大的台湾社会秩序变化,即从1860年台湾依《天津条约》规定开港开始,台湾的行政中心如何由台南向台北这一转折。其中相对开港以后南台湾蔗糖出口的疲软,北台湾茶、樟脑业的兴起及大量出口是重要原因。茶和樟脑贸易的兴起吸引了大陆资本及外国资本大量注入,推动了台湾本土资本的兴起和北部产茶与樟脑的山区城镇崛兴,也缩短了台湾南北不同籍贯别社会地位差距,并将原本处于未开发状态的北部山区纳入市场经济范畴。最为重要的是,茶、樟脑贸易所得的巨额利润和税收造成北台湾财富迅速增加,最终支持了将台湾行政中心北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