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這本書是你的眼睛與心靈間的引線,帶領你打開精神故鄉的門扉,看那些藏著天使翅膀的博物館、被神的手指點過的壁畫、神祕而倔強的藝術家故居。這是歐洲最美麗的遺跡,有五顏六色的心靈及無垠的時光、無限的故事,將縮寫在你的眼睛及心裡。到了歐洲,就像芝麻開了門,仙女用神棒點了一下,盜墓人進了金字塔一樣。陳丹燕到了莫札特寫《費加洛的婚禮》的故居;站在柴可夫斯基憂鬱的鋼琴旁邊;站在波提且利畫的嫵媚而茫然的維納斯對面;;在但丁的故居聽人用優美的義大利語朗讀《神曲》;在柏林圍牆博物館流淚;在巴洛克藝術博物館裡快昏過去;在心裡,把漫長的成長夜裡接觸到的歐洲的碎片,一點一滴修補成了一個精神故鄉。
一步,一步,一步,經過一扇門,又一扇門,陳丹燕用十年的時間感受自己和歐洲之間深深的緣分。她用「木已成舟」來形容這樣的心情:「從無數被人類小心收藏起來,認定那是最值得紀念的東西的前面走過...
這本書是你的眼睛與心靈間的引線,帶領你打開精神故鄉的門扉,看那些藏著天使翅膀的博物館、被神的手指點過的壁畫、神祕而倔強的藝術家故居。這是歐洲最美麗的遺跡,有五顏六色的心靈及無垠的時光、無限的故事,將縮寫在你的眼睛及心裡。到了歐洲,就像芝麻開了門,仙女用神棒點了一下,盜墓人進了金字塔一樣。陳丹燕到了莫札特寫《費加洛的婚禮》的故居;站在柴可夫斯基憂鬱的鋼琴旁邊;站在波提且利畫的嫵媚而茫然的維納斯對面;;在但丁的故居聽人用優美的義大利語朗讀《神曲》;在柏林圍牆博物館流淚;在巴洛克藝術博物館裡快昏過去;在心裡,把漫長的成長夜裡接觸到的歐洲的碎片,一點一滴修補成了一個精神故鄉。
一步,一步,一步,經過一扇門,又一扇門,陳丹燕用十年的時間感受自己和歐洲之間深深的緣分。她用「木已成舟」來形容這樣的心情:「從無數被人類小心收藏起來,認定那是最值得紀念的東西的前面走過,把它們裝進自己的心裡,看這個世界和自己,是怎樣從木變成舟。總是可以感到時間像洪水那樣嘩嘩地淌過去,而孔子在兩千五百年以前,就發過這樣的感慨了。」
作者簡介:
陳丹燕,1958 年生於北京,1982 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84 年開始發表兒童文學和青春文學作品,並創作散文、小說。為大陸青春文學第一代作家,也是知名的廣播節目主持人。作品有德、法、英、日譯本。著有《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上海的風花雪月》、《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裡?》等書多部。
與博物館的緣分(自序)
陳丹燕在我成長的時代,中國的門和窗全都被關死,我們只有兩個歐洲友人,就是阿爾巴尼亞和羅馬尼亞。家裡的書和唱片已經在我懂事以前全被燒光了,不光是我家的,也是所有別人家的。圖書館裡的書也無法借到,不光是上海的,也是全國的。惟一可以看到的歐洲電影,是《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一九一八》。所有的少年都會說:「牛奶會有的,麵包會有的。」因為瓦西里在電影裡說這句話的時候,一邊親吻著他的妻子,他們的嘴唇因為親吻而變得十分柔軟和靈活。那是少年們看到的惟一的愛人之間的親吻,它深深地激動了一代人,我所在的那一代人。黑暗的七十年代的電影院裡,能聽到一片響亮的嚥口水的聲音。那可真是一個在飢餓中沉睡的年代,九點鐘以後,每戶人家窗前的燈光都暗了下來。
事情總是這樣的,到了八十年代,每一點一滴從西方來的東西,速溶咖啡,畫冊,書,巧克力,音樂,海報,電影,薯片,多種維他命,香水,話劇,鋼珠筆,都一定要像炸彈一樣在我們的生活裡爆炸,年輕的心像宇宙的黑洞一樣無窮地吸入來自西方的東西。惟一想有所選擇的抵制大概來自於我的上海背景,美國的東西的確越來越多,而上海是一個更喜歡歐洲的城市,甚至學英文的時候,都不怎麼喜歡學美國口音,老師更多教的是英國英文。套用一句上海人說香港的話:「香港算什麼,上海是遠東大都會的時候,香港滿街的人都穿木拖板鞋,是個鄉下。」上海人也說:「美國算什麼,歐洲文藝復興的時候,美國還不曉得在哪裡。」在電影展上,當歐洲的電影夾雜在美國電影裡,像餅上的芝麻一樣的時候,去看歐洲電影,就能在電影院裡遇見成群結隊的老朋友,一起看過「麵包會有的」,一起上了大學的,互相抄《歐洲文學史》筆記的,一起在前進夜校上劍橋英文班的。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東西,不過要找到它們不容易,可是也習慣了這種不容易,這就是我的這一代人吧。
有時候我想,就是因為我這樣長大,才會對歐洲的大小博物館如此熱中的吧。到了歐洲,這種不容易就突然消失了,好像芝麻開了門,仙女用神棒點了一下,盜墓人進了金字塔,我到了莫札特寫《費加洛的婚禮》的故居,站在波提且利畫的嫵媚而茫然的維納斯對面,看到了他當年用刮刀留下來的痕跡,在但丁的故居聽人用優美的義大利語朗讀《神曲》,在柏林圍牆博物館流淚,在巴洛克藝術博物館裡快昏過去,在心裡,把在漫長夜裡的成長中接觸到的歐洲的碎片,一點一滴修補成了一個精神故鄉。十年的時間,幾十個博物館,大到羅浮宮,小到波爾多雪利酒博物館,我像一個螞蟻那樣地為我的精神故鄉工作,因為是先懂得沒有一切的荒蕪,後有了獲得的機會。
一步,一步,一步,從無數被人類小心收藏起來,認定那是最值得紀念的東西的前面走過,把它們裝進自己的心裡,看這個世界和自己,是怎樣從木變成舟。看到義大利的阿萊錯城風蝕了的石頭房子時,想起五百年前喬托筆下的城市,阿萊錯城裡的房子還是新的,總是可以感到時間像洪水那樣嘩嘩地淌過去。而孔子在兩千五百年以前,就發過這樣的感慨了。
用在感受這些東西的時間,十年不算是長的。
我看到自己收集的博物館門票和導覽圖,在地毯上舖了滿滿一地。要不是曾經那樣成長,也許也就不會有這麼深的和博物館的緣分吧。
作者简介 · · · · · ·
陈丹燕,当代女作家。1958年生于北京,八岁起移居上海。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以前的创作以儿童文学和少女题材小说为主,有《女中学生三部曲》等作品,后开始成人文学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心动如水》、《纽约假日》等。1997年出版《独生子女宣言》,1998年出版《上海的风花雪月》,1999年出版《上海的金枝玉叶》,2000年出版《上海的红颜遗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年,一个下雨的上午,一个陌生的灰衣人带着一百个金币来要求已经生病了的莫扎特写《安魂曲》,莫扎特认为那个不肯说出姓名的灰衣人是上帝派来的使者,暗示他将要不久于人世,写《安魂曲》是要他做去天国的准备。他接受了。现在,4月的一场雨带我到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寂静的故居来,那是他写作了《费加罗的婚礼》的房子,没有巧克力,也没有明信片,但可以站在他的房间里温习他的音乐。 圣马可公墓:我转了一圈出来,往对面一看,那里也是一块小小的空地,长了一颗苗条的、均衡的、秀美的小树,像一个文雅的笑容那样,在维也纳10月的树上,开了一树的红花。 我想,那才是莫扎特的墓吧,这棵树,就像是直接从莫扎特的心里长出来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4页 -
实在是因为沉迷,如同独自一路沉到深深海底的那种孤独,紧张,窒息,恍惚和极端的自在。 那些阳光遍地的,有时回荡着钟声又有时回荡着歌声的广场。 那一年,我已经多少知道了一点我自己,作为一个喜爱别人东西的人,驿马便是宿命。 在甬道里进出的,大多是神色恍惚的人,被乌菲齐博物馆的画塞满了双眼因而恍惚的人。 我见到了从前最美丽的脸。 喜欢文艺复兴时代的脸,……我们看到的优雅,都不是从内心散发出来的,而是从礼仪学校里学来的,那是没有了天真的优美。 看到了十年前曾经看过的画,它们丝毫没有变化,那三百年前的女人还坐在一张镜子面前,安静的展厅里,刹那间好像十年的时光一并不见了,它们仿佛也从来没有经历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柴可夫斯基不在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柴可夫斯基不在家"的人也喜欢 · · · · · ·
柴可夫斯基不在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5 条 )

木已成舟,你别无他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林语堂曾这样形容旅行:“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称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 《咖啡苦不苦》《今晚去哪里》《木已成舟》《漫卷西风》,陈丹燕的每本游记都有一个熨帖的名字,记录自己十六年里断续的... (展开)
永恒的艺术——《木已成舟》

> 更多书评 25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妖 (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在意。)
一进一进的门,深深的,墙上挂满了世界名画,那是永远看不完的。当已经累了,已经走不动了,心里盼望着赶快看完,可以心安理得的停下来休息,或者根本就上课结束,可以放心离开博物馆。在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在罗马的国家博物馆,在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圣彼得的冬宫和莫斯科的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在翡冷翠的乌菲兹,国家艺术馆的披蒂宫,在慕尼黑的旧艺术博物馆,柏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凡是巨大的著名的博物馆,...2012-01-06 20:35:38
一进一进的门,深深的,墙上挂满了世界名画,那是永远看不完的。当已经累了,已经走不动了,心里盼望着赶快看完,可以心安理得的停下来休息,或者根本就上课结束,可以放心离开博物馆。在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在罗马的国家博物馆,在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圣彼得的冬宫和莫斯科的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在翡冷翠的乌菲兹,国家艺术馆的披蒂宫,在慕尼黑的旧艺术博物馆,柏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凡是巨大的著名的博物馆,都总是看到那一进一进,又一进一进的深深的展厅,怀着盼望早点顺利结束的心情。 其实,这是什么意思呢?根本也没有人逼着我进博物馆去,每次都是自己冲进去的,但心里还是怕进。 已经到了这地方,怎么能不看呢? 已经进去了,怎们能不好好看呢? 已经看了,怎么能不看完呢?
回应 2012-01-06 20:35:38
-
妖 (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在意。)
一进一进的门,深深的,墙上挂满了世界名画,那是永远看不完的。当已经累了,已经走不动了,心里盼望着赶快看完,可以心安理得的停下来休息,或者根本就上课结束,可以放心离开博物馆。在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在罗马的国家博物馆,在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圣彼得的冬宫和莫斯科的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在翡冷翠的乌菲兹,国家艺术馆的披蒂宫,在慕尼黑的旧艺术博物馆,柏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凡是巨大的著名的博物馆,...2012-01-06 20:35:38
一进一进的门,深深的,墙上挂满了世界名画,那是永远看不完的。当已经累了,已经走不动了,心里盼望着赶快看完,可以心安理得的停下来休息,或者根本就上课结束,可以放心离开博物馆。在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在罗马的国家博物馆,在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圣彼得的冬宫和莫斯科的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在翡冷翠的乌菲兹,国家艺术馆的披蒂宫,在慕尼黑的旧艺术博物馆,柏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凡是巨大的著名的博物馆,都总是看到那一进一进,又一进一进的深深的展厅,怀着盼望早点顺利结束的心情。 其实,这是什么意思呢?根本也没有人逼着我进博物馆去,每次都是自己冲进去的,但心里还是怕进。 已经到了这地方,怎么能不看呢? 已经进去了,怎们能不好好看呢? 已经看了,怎么能不看完呢?
回应 2012-01-06 20:35:38
-
妖 (多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在意。)
一进一进的门,深深的,墙上挂满了世界名画,那是永远看不完的。当已经累了,已经走不动了,心里盼望着赶快看完,可以心安理得的停下来休息,或者根本就上课结束,可以放心离开博物馆。在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在罗马的国家博物馆,在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圣彼得的冬宫和莫斯科的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在翡冷翠的乌菲兹,国家艺术馆的披蒂宫,在慕尼黑的旧艺术博物馆,柏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凡是巨大的著名的博物馆,...2012-01-06 20:35:38
一进一进的门,深深的,墙上挂满了世界名画,那是永远看不完的。当已经累了,已经走不动了,心里盼望着赶快看完,可以心安理得的停下来休息,或者根本就上课结束,可以放心离开博物馆。在巴黎的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在罗马的国家博物馆,在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圣彼得的冬宫和莫斯科的普希金艺术博物馆,在翡冷翠的乌菲兹,国家艺术馆的披蒂宫,在慕尼黑的旧艺术博物馆,柏林的古代艺术博物馆,凡是巨大的著名的博物馆,都总是看到那一进一进,又一进一进的深深的展厅,怀着盼望早点顺利结束的心情。 其实,这是什么意思呢?根本也没有人逼着我进博物馆去,每次都是自己冲进去的,但心里还是怕进。 已经到了这地方,怎么能不看呢? 已经进去了,怎们能不好好看呢? 已经看了,怎么能不看完呢?
回应 2012-01-06 20:35:3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作家出版社 (2002)8.2分 2328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4分 168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柴可夫斯基不在家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