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天上的風沒有韁繩,地上的我們難以永存。有誰飲過長生的聖水呢?
還是即時歡慶吧趁此良辰!
我是置身在巴爾虎草原之上的時候,才真正明白了「地老天荒」這四個字的原意的;我才忽然領悟,面對那難以描摹的浩瀚遼闊的空間,那難以計數的悠長邈遠的時間,所有的語言和文字,都只能是轉譯的作品而已。
當我第一次看見了遼闊高原上的日出日落。
第一次聽到馬頭琴奏起悠揚的牧歌,第一次讀到了蒙古現代詩人所寫的美麗詩篇,在最初的狂喜之後,緊跟著的念頭就是想要在回去的時候說給台灣的朋友聽,好像只有在告訴了他們之後,心中所有的感動才能穩定,才能成形。
回到原鄉後的詩人席慕蓉,將澎湃的情感與思緒化成文字,娓娓道來,文中流露出對游牧文化的孺慕之情,以及無盡思念的天涯赤子心。
家鄉的壯闊草原、浩瀚沙漠、豐美的水草、健壯的牛羊,以及熱情真摯的族人,這個曾經牽絆她成長記憶、讓她魂牽夢縈的地方,讓...
(展开全部)
家鄉的壯闊草原、浩瀚沙漠、豐美的水草、健壯的牛羊,以及熱情真摯的族人,這個曾經牽絆她成長記憶、讓她魂牽夢縈的地方,讓她有著既陌生又無比熟悉的感覺。種種的思緒,使她揮筆寫下這一篇篇動人的文章!
席慕蓉,蒙古族人,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容”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后随家飘落台湾,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蒙古高原。
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主要著作:七里...
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主要著作:七里香[诗]、无怨的青春[诗]、三弦[小品]、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写给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等。
如沐春风。
摘抄本访星阁13。
> 更多短评 2 条
> 更多书评5篇
上海文艺出版社版
> 3人在读
> 19人读过
> 30人想读
订阅关于我的家在高原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laine Y 2009-05-06
如沐春风。
0 有用 ゞ离*骚ゝ 2013-07-17
摘抄本访星阁13。
0 有用 ゞ离*骚ゝ 2013-07-17
摘抄本访星阁13。
0 有用 Elaine Y 2009-05-06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