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时代的一粒粒沙 (向西)
- 莫失莫忘——回忆录(待整理) (維舟)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有笙有瑟(3):生命、音乐与反思 (🦉的瓦涅密)
- 书单|2024电子书储备 (到里斯本看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黃土地上的貝多芬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albertxu 2019-10-28 10:42:41
华人圈里小提琴和指挥水平最高没有之一的林克昌的回忆录,读来还是很有意思
1 有用 Rodolfo 2011-10-09 11:38:28
刚烈而骄傲至极的人生啊,真就如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热情感人也不乏局限。历史造就了这个他,他亦就是一段历史。很好读,但将“谈艺录”单独置于书末是败笔,另外书名改成“黄皮肤的老柴”或更合适?
1 有用 伯樵·阿苏勒 2024-05-10 22:44:09 以色列
很可能是最精彩的演奏家传记了,可惜简中完全无法出版,主要是传主本人一生过于波澜壮阔。印尼出身、留学荷兰和巴黎,然后回到印尼,50年代末移民大陆,护照被收走,WG开始后上山下乡、被打,居然最后拿到了周相和“找某同志商量”的批条带着家人去了澳门,然后从澳门偷渡到HK,偷渡完感觉是CIA的套,但居然靠着太太的气质顺利拿到了香港身份,之后又移民澳大利亚,晚年又去宝岛当指挥,一辈子从乐团最后一排小提琴手,干... 很可能是最精彩的演奏家传记了,可惜简中完全无法出版,主要是传主本人一生过于波澜壮阔。印尼出身、留学荷兰和巴黎,然后回到印尼,50年代末移民大陆,护照被收走,WG开始后上山下乡、被打,居然最后拿到了周相和“找某同志商量”的批条带着家人去了澳门,然后从澳门偷渡到HK,偷渡完感觉是CIA的套,但居然靠着太太的气质顺利拿到了香港身份,之后又移民澳大利亚,晚年又去宝岛当指挥,一辈子从乐团最后一排小提琴手,干到独奏家,干到首席,然后干了指挥,之后又去澳大利亚又重新坐最后一排拉琴...自传里非常臭屁,感觉真人肯定很惹人嫌,团员多半到最后都要跟他闹翻,政治上也天真透顶,吐槽海丁克、马思聪人是好人但音不准真是要笑死~还提到了余隆、李心草,还引用了别人说自己是中国的卡拉扬的话(不知余拉扬作何感想)。 (展开)
0 有用 nearly 2024-06-12 16:20:06 云南
世上为什么要有交响乐。“當我聽到自己演奏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時,竟然哭了!眞是不可思議的經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