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Peter Barry
出版社: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出版年: 2002-4-25
页数: 304
定价: GBP 9.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719062681
出版社: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
出版年: 2002-4-25
页数: 304
定价: GBP 9.9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719062681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英)彼得·巴里 编者:张一兵 译者:杨建国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今日之女性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妇女运动”的直接产物那是一次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运动,因为它意识到了文学塑造妇女形象所产生的作用,进而将挑战妇女在文学中的传统形象,质疑其权威性和连贯性视为自身的核心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妇女运动从根本上同图书和文学相关,因此不能把女性主义批评视为女性主义的子系或旁,前者可能已经偏离了妇女运动的终极目标,而是其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态度的实践方式之一。 女性主义批评在做什么? 1。重新思考正典,希望重新发掘女性作家的文本。 2。重新评价女性体验。 3。审视文学中女性和男性作家对女性的表征。 4。挑战视女性为“他者”、“匮乏”为“自然的一部分”之类的观点 5。审视文本和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希望能够打破这种关系,视阅读为政治,因为它能够揭示父权的范围。 6。认识到在将社会性、建构性的事物改造成透明的“自然”时,语言所起到的作用。 7。提出质疑,男性和女性的区别究竟在于生理,或在于社会建构。8。探索是否存在着女性语言,如果它存在,是否也能为男性所使用。 9。“重读”心理分析,进一步探讨男性和女性的身份问题。 10。质疑流行的“作者之死”的观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仅仅存在着“构建于话语中的主体位置”,或者,与之相反,体验(例如,黑人女性、同性恋女性)オ是一切的核心 11。弄清所谓“中性”或“主流”批评的意识形态基础。 男性成长小说:自我发现 女性成长小说:焦虑和自我否定(社会阉割:为了被环境所接受,成为公认的“女性“,女主人公必须放弃那些男性习以为常的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而这恰恰是“女性教育的最结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女性主义批评在做什么? -
我们感到,仿佛自己在做出抉择,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抉择的余地。阿尔都塞称此种“伎俩”为质询( interpellation)。阿尔都塞说,资本主义正是因此种“伎俩”而繁荣,它让你感自己是个自由的个体(你可以选你喜欢的任何颜色),可实际上却不给你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要是黑色就行)。民主让我们觉得自己在选择政府,可实际上无论什么政党,一且当政,它们之间的差别远比政治辞令要小得多。阿尔都塞用质询这个术语表示,个体受鼓励,视自己为自由实体,不受各种社会力量的控制,它解释了无须暴力维持的控制结构,因而也延续了财富和权力集中于少数人中的社会构成。意识形态力量最终要超出物质性力量。 葛兰西对比了统治和霸权两个概念,前者指直接政治控制,必要时可诉诸暴力;后者则是“全部生活过程,由特定、主导的意志、价值、信念加以组织,可抽象统称为世界观或阶级观”。威廉斯将霸权同文化在一般意义上相联系,在特定意义上同意识形态相联系,它如内置的社会控制形式,某些观点显得“出于自然”,或干脆彻底隐形,仿佛事物“原本就是如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当前:阿尔都塞的影响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Beginning Theory"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Beginning Theory"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叙事的虚构性 9.3
-
- 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 8.5
-
- Literary Theory 8.9
-
- 小说机杼 9.1
-
- 文学理论 8.8
-
- 理论的幽灵 9.1
-
-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8.8
-
- 浪漫主义的根源 9.3
-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1 9.0
-
- 东方学 8.5
Beginning Theory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持更】《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1.07.21版本 已更新引言、第一章(自由人文主义理论)、第二章(结构主义)、第三章(后结构主义和解构)、第四章(后现代主义)、第八章(马克思主义批评)、第九章(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第十章(后殖民批评)的笔记。 已整理书中提及的部分参考书籍、分析文本: ... (展开)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彼得·巴里的《理论入门》从“理论”之前的理论——自由人文主义一章开始,介绍英国文学研究的传统和历史,从亚里士多德到利维斯,介绍了理论浪潮文学理论的发展,总结出自由人文主义方法注重故事内容和主题,偏爱从道德伦理角度解读故事和价值。本章最后还列出批判理论中反复...
(展开)

《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出于对培养英国中产阶级爱国思想、稳定统治秩序等目的,19世纪英国大学始出现(受歧视的)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受历史语言学研究缠绕,难以分开语言与文学的界限。 直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剑桥的理查兹、燕卜逊、利维斯开启了新的实用批评方法,也即自由人文主义批评,核心方法... (展开)
新背景的显形——《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读书报告
引言 在“理论后的理论”都已成过去的2023年,曾经的新潮理论早融入学术血脉,褪色为不易察觉却无处不在的背景板。就连我们初入理论“大观园”的本科生,比起当年的刘姥姥,亦多了些尽管是道听途说的见识。解构和后现代成为我们课程论文的常用词,尽管我们未必听过福柯和德里达...
(展开)

诗化语言|我觉得这是我读过超好的一本西方文学理论入门书!
先来看一段他对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区别的的描述: 他们(指后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符号处于一刻不停地流动之中,不受制于它们原本要表达的概念。因此,当后结构主义者谈论语言时,其中大量出现同“水”有关的意象——漂浮的符号不受制于原本要表达的概念,意义会流动,常...
(展开)

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
这本书实在太棒了!我可以说是对这本书一见钟情💘,这本书和图书馆的其他的封面风格完全不一样,而且书皮因为时间和阅读的洗涤让我一眼就相中了它,事实上这本书也确实和一般的妖艳贱货(误)不一样,我在这本书上看到的和了解到的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之前了解过一点文学理论...
(展开)

简单粗暴而不失亮点的文学理论入门
对于一个本科时懒散而又不愿从此告别象牙塔的人,与各种优质导论书籍相见恨晚恐已成为一种常态。虽然这本书在某些章节里甚至连“浅尝辄止”都算不上,但对于快速入门实在胜过各类通行教材百倍。令人眼前一亮的,一是经历后现代洗礼后的历史意识和反思性(例如“自由人文主义”...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3)9.5分 473人读过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2分 1411人读过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8.9分 83人读过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7)9.5分 3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MA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in Goldsmiths (天)
- for Baris (Klavier Cat)
- 2014读书记录 (天)
- full of sound and fury (张乖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Beginning Theory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夏言 2012-05-04 14:34:14
为了专英。这书真是不错,一个一个地条列,简单明了,可惜有点儿早。
0 有用 Lucifer 2015-10-18 12:22:25
封面颜色不对 应该是绿色~ 这个才是第三版啦 。最浅显易懂的一本文学理论书
0 有用 巴比伦尼亚 2013-08-25 16:13:49
针对很文化性研究和对比文学研究提供了入门者的知识,还提供了很多参考资料,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