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星期天經常去一個摩拉維亞的村子閒逛,聽說那裡的村長在自己客廳裡擺了一付敞開的棺材,他興致一來,自我感覺特別好的時候,就會躺進棺材裡想像自己的葬禮。在棺材裡的幻想,這是他經歷過最美好的夢幻時刻──此刻他就住在他的不朽之地。面對不朽,人們的態度並不相同。我們必須區分兩種不同的不朽:小小的不朽,是對某人的回憶,留在認識他的那些人的心裡(摩拉維亞的村長所夢想的不朽)。還有偉大的不朽,也是對某人的回憶,但是卻留在不認識他的那些人的心裡。有些職業會把人一下子推上偉大的不朽,雖說不一定會如此,甚至可以說不見得會實現,但那可能性的存在卻又毋庸置疑──那就是藝術家和政治家這兩種職業。
作者简介 · · · · · ·
米蘭.昆德拉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身分》、《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造物主依仗电子计算机,使几十亿个自我和他们的生命进入尘世。但是在所有这些生命旁边,可以想象一个更为基本的存在,它在造物主开始创造之前便有了,造物主对这个存在过去不曾施加过,如今也不施加任何影响。阿涅丝躺在草丛中,小溪单调的潺潺声穿过她的身体,带走她的自我和自我的污秽,她具有这种基本的存在属性,这存在弥漫在时间流逝的声音里,弥漫在蔚蓝的天空中。她知道,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更美的东西了。 她离开高速公路,进入那条省级公路是宁静的;遥远的,无限遥远的繁星闪闪烁烁。阿涅丝心想:生活,生活并无任何幸福可言。生活,就是在这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 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存在:变成喷泉,在石头的盛水盘中,如热雨一般倾泻而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1页 -
必须懂得生活的钟面: 一直到某个时刻,死亡还是十分遥远的事情,因此我们对它漠不关心。它是不必看的,看不见的。这是生活的第一阶段,最最幸福的阶段。 随后,我们突然看到死亡就在我们眼前,驱也驱不走。它始终和我们在一起。不过既然不朽和死亡就像哈代和劳莱一样难分难解,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不朽也始终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刚发现它的存在,我们便开始狂热地追逐它。我们为它定做一件无尾常礼服,为它买一条领带,生怕由别人来为它选择上装和领带,选择得不好。这就是歌德决定写他的回忆录《诗与真》的时候,也是他邀请忠心耿耿的爱克曼到他家里来(奇异的巧合,这件事也发生在贝蒂娜为他的雕像画草图的一八二三年),允许他写《歌德谈话录》的时候,这个谈话录也是一幅画中人亲切的监督下画成的美丽的肖像画。 在这个一睁眼便看见死亡的生命的第二阶段以后,便是最最短暂、最最神秘的生命的第三阶段。关于这个阶段的事情,人们所知甚少,而且并不谈及。人的精力衰退、疲惫不堪、气息奄奄。疲惫是从生命之岸通向死亡之岸的无声的桥梁。死亡近在咫尺,人已懒得再去看它了;像从前一样,它是不必看的,看不见的。不必看的,就像一些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东西一样。疲惫的人从窗户看出去,注视着一棵棵树的叶子,他心中在默诵这些树的名字:栗树、杨树、槭树。这些名字就像它们代表的东西那么美。杨树高大挺拔,就像一个举臂向天的运动员,也可以说像凝固了的窜向天空的火焰。杨树,啊,杨树。不朽是一种不值一提的幻想,一个空洞的字眼,一丝人们手持捕蝶网追赶的风,如果我们把它和疲惫的老人看到的窗外美丽的白杨树相比的话。不朽,疲惫的老人根本不再去想它了。 这个疲惫的老人看着窗外的杨树,突然有人通报说有个女人要见他;就是那个想绕着桌子跳舞,跪在门槛上诡辩的女人。他怎么办呢?他突然恢复了生气,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把她叫作le...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Classic(共54册),
这套丛书还有
《這個故事》《身分》《憤怒的城堡》《迷宮中的將軍》《簾幕》
等
。
喜欢读"不朽"的人也喜欢 · · · · · ·
不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6 条 )




前不朽,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与现代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真的有人看,最前面还是放点预警/建议:如果你还没有看书,别看这篇文章。如果你对“现代性”感兴趣,请一定去看这本书。 这篇文章,骨骼是我个人的经验、感触、理解、反思;肌肉是顺手摘录、打乱顺序的超大量原文摘剪拼贴;有些在同一个引号里看起来很连贯的句子可能在原... (展开)
网状结构的小说,道路小说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一向读起来不怎么顺畅,其作品既像小说又像散文,还像一些哲学沉思录。在这本书最后,弗朗索瓦.里卡尔为这部名为《不朽》的小说写了一篇类似书评或读后感的文章,里面提到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属于“道路小说”,而现在人们喜欢读的,作家喜欢写的更多的是“公路...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8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8.6分 19541人读过
-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1999)9.2分 109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9.1分 323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0分 299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米兰·昆德拉作品(翻译版)(豆瓣最全) (五指不见伸手)
- 叶蓁书库的100本书 (john vin)
- Kundera已购 (mibo lost)
- 米兰·昆德拉 (L.L)
- 想看的书 (苕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不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柳南端 2016-11-20 05:19:25
贝蒂娜需要通过对歌德的爱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至今这一箭还插在我膝盖上。
2 有用 Christy 2010-11-19 14:35:25
尉遲秀的翻譯之精準平順,已到了無人能出其右的地步;完全展現了米蘭昆德拉風趣又略地戲謔的姿態
0 有用 Ran 2016-01-01 10:32:28
值得收藏並且是隔一段時間會想再翻的書。 這種「散步般」的小說我第一次讀,感受真的太強烈,覺得不斷被爬梳已經忘記的思考,而且他不是直接說這一切,而是慢慢地迂迴地展開每個故事,但又緊扣主題,是個有主題的變奏曲啊,這真的是很難得的小說啊。 「她確實渴望孤獨,但她同時也愛她的丈夫和女兒並且擔心他們。她會想要知道他們的消息,她會渴望知道他們的身體是不是健康。但要怎樣才能一個人過日子,離他們遠遠的,但是又知道... 值得收藏並且是隔一段時間會想再翻的書。 這種「散步般」的小說我第一次讀,感受真的太強烈,覺得不斷被爬梳已經忘記的思考,而且他不是直接說這一切,而是慢慢地迂迴地展開每個故事,但又緊扣主題,是個有主題的變奏曲啊,這真的是很難得的小說啊。 「她確實渴望孤獨,但她同時也愛她的丈夫和女兒並且擔心他們。她會想要知道他們的消息,她會渴望知道他們的身體是不是健康。但要怎樣才能一個人過日子,離他們遠遠的,但是又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用迂迴的寫法討論自我與存在,這是我愛這本書的原因。 (展开)
0 有用 ahsimsim 2005-07-04 23:49:24
他的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一部。
0 有用 Orange 2013-03-12 12:35:14
看的好累終於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