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他方》的原文摘录

  • 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查看原文)
    波蒂 1回复 18赞 2012-06-28 19:43:36
    —— 引自第12页
  • 1.也许你会认为你诗作中某个充满魅力的场景或形象是你理性推理的结果?根本不是:它只是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的,突然,出乎你的意料,这形象的创造者不是你,而是存在于你之中的某个人,某个在你的内部写诗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无所不能的意识流,如果说这意识流选择了你作为表达的小提琴,这并不是你的才能,因为在这意识流中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2. 这怎么可能呢?到处都在说青春是一生中最丰富的时期。那么这份虚无,这份实实在在的生命的浪费又是从何而来?这空虚又是从何而来? 3.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的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 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 4.人只有完全处于他人之中时才开始成为完全的自己 5.你们以为过去的一旦过去就永远结束不可动摇了嘛?啊,不,过去的外衣是用闪光塔夫绸做成的,每次回首往事,我们都会为它蒙上另一层色彩。 6. 真正的生活,是你现在做的事情,是你那样的生活 7.未来应该是全新的,否则就没有未来 8.因为成熟是看不见的,如果成熟不是彻底的,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成熟。 9.有一种神秘的亲近感 10. 要么是全新的未来,要么就没有未来,要么是纯洁的未来,要么这未来彻底的被玷污了 11. 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12. 比谎言更重要的是这假装妥协的谦卑的声音 13.因为他的悲伤需要孤独的环境 14. 未来是特别神秘的,所有的未知都藏于其中,未来是肯定的反义词,是自我的反义词 15. 睡眠就是他生活,他沉睡、做梦;他在一个梦中沉睡,接着他会做下一个梦,于是他重新再另一个梦中沉睡,然后在做一个梦,从后面醒来他又回到以前的梦里,他就这样从一个梦到另一个... (查看原文)
    讀天書的南瓜 15赞 2012-03-15 20:18:30
    —— 引自第100页
  • 她就像一个旅者,面对着眼前无限美丽的风景却已疲惫之至实在无法欣赏;这爱没能让她感到一丝的愉悦,但是她知道这爱是伟大的,不应该失去。 (查看原文)
    波蒂 13赞 2012-06-28 19:59:10
    —— 引自第57页
  • “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查看原文)
    零下50度🌈 11赞 2013-02-08 22:12:16
    —— 引自第56页
  • 她想到艺术家的爱也许完全是出于误会,她老问他为什么爱她。他总是回答,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默,恶徒爱村姑。他总是说,他爱她一如屠夫爱小牛胆怯的眼睛,闪电爱宁静质朴的屋顶。 (查看原文)
    澈澈 9赞 2012-09-28 02:38:56
    —— 引自第111页
  • 人只有完全处于他人之中时才开始成为完全的自己。 (查看原文)
    欣然 5赞 2012-07-09 03:50:41
    —— 引自第151页
  • 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查看原文)
    苏二 5赞 2012-10-16 13:45:59
    —— 引自第230页
  • 我国读者对于东欧文学也许并不算太陌生。早在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及其同人就对这块与我们相似土壤上的文学尤为关注,并在《小说月报》的《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上作了大量翻译介绍。裴多菲,显克微支,密茨凯维奇,哈谢克,恰佩克这些东欧作家的作品在过去岁月也早巳成为我们精神上的良师益友。这里还不算出生在布拉格的现代派文学的两位大师卡夫卡和里尔克,他们尽管属于德语系统,但无疑却是东欧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是这片土地培养了他们最初的文学情愫。然而时过境迁,这十年来我们在向世界文学的开放过程中,对当代东欧文学的介绍和研究相对来说却冷落了不少。这里的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代一些东欧作家的作品中有着某种我们怯于正视的东西。 捷克当代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便是如此。这不仅在于作者那特殊的经历:他1929年出生于捷克的布尔诺,参加过捷共,当过工人,爵士音乐者,布拉格高级电影 学院的教授,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他的作品遭到禁止,遂于1975年移居法国;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的作品表现了直面真实人生的勇气和良知,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人的本性和处境的深刻思考。昆德拉的另外两部小说,《为了告别的聚会》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在国内出版。《生活在别处》是他的又一重要作品,这部作品使他于1973年首次获得一项重要的外国文学奖——法国梅迪西斯奖。诚然,获奖本身从来不是街量作品艺术高下的标准,但却无疑是一个作家文学影响和名声的标志。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 (查看原文)
    死了又和 2回复 3赞 2017-05-06 16:15:58
    —— 引自章节:译后记
  • 在诗歌这片领地上,所有的话都是真理。诗人昨天说:生命就像哭泣一样无用,他今天说:生命就像笑容一样快乐,每回都是他有道理。他今天说:一切都结束了,在寂静中沉没,明天他又会说:什么都没有结束,一切都在永恒地回响,而两句话都是真的。诗人根本不需要证明;惟一的证明就取决于他的激情的程度。 (查看原文)
    梦小鲤 4赞 2012-09-09 21:26:33
    —— 引自第283页
  • 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地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 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 温情,是想建立一个人造的空间的企图,在这个人造的空间里,将他人当孩子来对待。 温情,也是对爱情生理反应的恐惧,是使爱情逃离成人世界(在成人世界里,爱情是阴险的,是强制性的,负有沉重的肉体和责任)、把女人看作一个孩子的企图。 (查看原文)
    苏二 3赞 2012-10-15 17:17:46
    —— 引自第144页
  • 这段时间以来,他孤独得要命,绝望地参加各种会议和游行,他跑啊跑啊,可是他的成人生活已经在这里等待着他了;就在这间地下室,墙上潮迹斑斑,他的成人生活就在这里耐心地等待他,还有这个十分平常的姑娘,是她将他和这尘世联系在一起——以完全物质性的方式。 我越做爱,就越想革命,我越革命,就越想做爱,我们可以在索邦大学的墙上念到这句话,雅罗米尔第二次进入了红发姑娘的身体。成熟是彻底的,要不然就没有成熟可言。这一次,他美妙地做着爱,持续了很长时间。 而珀西・比西・雪莱,那个和雅罗米尔一样长了一张女孩般面孔、也显得比自己真实年龄还要年轻的雪菜,在都柏林弃跑,穿过大街小巷,他跑啊跑啊,因为他知道生活在别处。兰波同样不停地跑着,在斯图加特,在米兰,在马赛,在亚丁,然后是在哈拉尔然后是在回马赛的路上,可是他只剩下一条腿,他已经很难跑了。 他再次离开姑娘的身体,当他再次与她并肩躺着的时候,他觉得这番歇息不是在两次做爱以后,而是在奔跑了几个月以后。 (查看原文)
    零 空 3赞 2021-04-07 11:08:24
    —— 引自章节:第四部/诗人在奔跑
  • 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查看原文)
    苏二 3赞 2012-10-15 17:13:42
    —— 引自第56页
  • 所有的事件都令她措手不及,总是超出她的想象与思考;这一吻也是的,在她还没有来得及思考时就已经成了事实,而这之后所有的思考已经无法改变现在发生的这一切,因为她根本没有时间对自己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但是她甚至不能肯定发生了些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她宁愿晚一点再思考这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上,事情原本什么样就应当怎样来看待。 (查看原文)
    Marisol 2赞 2013-02-28 00:01:40
    —— 引自第48页
  • 你也许觉得我和别的姑娘没什么两样,我不希望你认为我和别的姑娘没什么两样 (查看原文)
    Marisol 2013-05-22 07:39:15
    —— 引自第154页
  • 泽维尔回答说,家既不是衣柜,也不是笼中的鸟,而是我们所爱的人的存在。接着他又说,他自己就没有家,或更确切地说,他的家是由四处漂泊组成。他说,他只有靠从一个梦到另一个梦,从一处景色到另一处景色才能生存,假如他在一个地方待得太长,他肯定会死去,就像她丈夫在衣柜里如果待上几星期肯定会死去一样。 (查看原文)
    澈澈 2赞 2012-09-28 02:47:23
    —— 引自第168页
  • 自由并不始于双亲被弃或埋葬之处,而是始于他们不存在之处: 在此,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谁把他带来。 在此,人由一个被扔入森林的蛋来到世间。 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查看原文)
    苏二 2赞 2012-10-15 17:21:09
    —— 引自第158页
  • 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地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 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 温情,是想建立一个人造的空间的企图,在这个人造的空间里,将他人当孩子来对待。 温情,也是对爱情生理反应的恐惧,是使爱情逃离成人世界(在成人世界里,爱情是阴险的,是强制性的,负有沉重的肉体和责任)、把女人看作一个孩子的企图。 (查看原文)
    零下50度🌈 2赞 2013-02-08 22:26:21
    —— 引自第144页
  • “在爱情的问题上,绝对难道不是意味着理解我们所爱的人,理解他所有的一切,包括他身上的阴影吗?” (查看原文)
    零下50度🌈 1赞 2013-02-10 23:26:17
    —— 引自第183页
  • 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寂,强盗爱上了村里的小学教师,他说他爱她就像屠夫爱上小牛犊那惊惧的眼睛,闪电爱上了屋顶的宁静;他说他爱她就像是爱任何一个被爱的女人,这个女人正在一个愚蠢的家庭中日渐沉沦。 但是就这么一句诗,或是一小段散文已经足以让他感到幸福,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很美,而是它们在他就像是一张入门证,让他得以进入那个被上帝选中的特殊人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人能够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美。 睡吧,一只眼中是月亮,另一只眼中是太阳。----艾吕雅 因为对他坦白一切真相,这就像是再一次赤身裸体地躺在他面前,包括自己满是皱纹的肚子也一览无余。不,她不愿意把自己暴露给他,不论是外表还是内心她都不愿意。她宁愿安全地躲在羞耻心的保护之下,这就是她为什么必须如此虚伪,只谈自己的孩子和她身为母亲的神圣责任。 现在他不再服从于他刚刚所体验到的一切,是他刚刚所体验到的一切服从于他刚刚所写下的一切。 雅罗米尔在昨天经历的一切也被写进诗里,但是同时这经历已经在慢慢地消亡,就像种子在果实里消亡一样。 然后他还说他就没有自己的家,或者换一种方式来表达,那就是他的家正在他的脚步中,在他每一步的旅程中,在他的旅途中。说他的家就在未知的地平线开启之际。他说只有不断地从一个梦转到另一个梦,从一片风景转到另一片风景他才能够活下来…… 他自己比远处这湿润的背景还要广阔,比所有的一切都广阔,继续活着的人,死者,拿着铁锹的掘墓人,包括田野,山脉,所有的一切都进入他的体内,在他体内消失。他的体内浸淫着这风景,活着的人的悲哀,金发姑娘的死亡,他觉得体内充满了他们的存在,就像是一棵在他体内生长的树;他感到自己在成长…… 啊,这些干草切割机模糊地吞吐着烟雾,也许是在抽着她内心的烟草 你们以为过去的一旦过去就永远结束不可动摇了吗?啊,不,过去的外衣是用闪光塔夫绸做成的,每次回首往事,我们都会为它蒙上另一层色彩。 她的工... (查看原文)
    女宛心兑 2赞 2015-12-27 19:27:58
    —— 引自第57页
  • 我在水中,我的心跳在水面上激起涟漪 (查看原文)
    华瑟 1赞 2012-06-25 22:07:55
    —— 引自第72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32 3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