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那天恰好是這年最後的一個週末。也許是留戀更也許是自棄的心理,總之,西門町的大街小巷十一點不到便氾濫著裹著重重冬裝的人潮。寒流止於中華路的陸橋上,一下陸橋,肉體與肉體磨擦之下的異樣溫熱便伴隨著樟腦味、脂粉味、皮革味和其他屬於鬧區的特有氣息擴散著。……
當我拍攝「多桑」的時候,也許經驗不足,
更也許整個故事及場景幾乎都是記憶的重建,
因此,常常在工作的時候忘了自己當下的身分,
一閃神,就回到從前了。
醒來的時候,除了對已然消逝的青春有著悲秋似的哀憐外,
更多的是「我是誰?」
「我怎麼會變成這樣的我?」
「現在的我是真正的我嗎?」
……等等幾乎無解的疑惑和恍惚。
作者简介 · · · · · ·
吴念真,原名吴文钦。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1973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1981年起,陆续写了《恋恋风尘》《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电影剧本,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此后 即如天终会放晴 , 水终会抽干 , 当然 , 在温暖的人情里 , 那无数行的眼泪会干得快些 。只是 , 人再也回不来了 。 大家都将了解 , 悲剧并非全是错误造成的 , 如果要归罪于谁 , 请归罪神 , 它不该创造矿工这个行业 。 也许我们都会想到 , 哪里去找这么长的一个墓碑好把三十四个名字一齐刻上 , 他们是: 俞添登 郑春发 陈忠川 吴秋男 等三十四个矿工英灵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4页 -
是夜微云,月光很淡;十一月杪了,土坡上那些堆积着废料杂物的小平地前错综地开着一丛丛芒花,午后的一场细雨连绵到入夜方歇,是故当刘清海一吐气一抬头瞥见森森的、淡淡的芒花的暗影时,只觉得那濡满雨滴的芒花连迎风摇头都显得呆滞而沉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贰 巡夜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特別的一天"的人也喜欢 · · · · · ·
特別的一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底层民众的悲剧脚本——吴念真《特别的一天》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底层民众的悲剧脚本——吴念真《特别的一天》读书笔记 《特别的一天》是吴念真创作于1980年代初期的小说集。题材大部分以矿区生活为背景,“真实呈现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和个体在社会洪流中的无助与茫然”(封面勒口介绍语)。 我在读的时候,联系到去年看《这些人,那些事》... (展开)
此去经年,念念真情如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收到《特别的一天》便迫不及待地拆开塑封,书中有一份意外的惊喜——以本书封面做邮票的信封,以及影印着吴念真先生为大陆版所写的跋的信笺纸。如果说《这些人,那些事》随赠的别册与书中点点滴滴亲身经历相呼应的话,这个跋文恰好提醒读者作为小说家的吴念真的存在。“剑... (展开)
台湾最会讲故事的男人吴念真:苦难总是相似的,只有幸福才各有各的不同
谁是台湾最会讲故事的男人,非吴念真莫属。 吴念真生于台湾知名矿区九份,作为矿工的儿子,因家境不好,他从小就经历坎坷,初中辍学到台北一边打工一边继续读书,完成高中学业,后又进入辅仁大学夜间部学习。 与大多数成名作家一样,坎坷的经历让他开始用文字与他人对话,与父...
(展开)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也是广告也是序—— 一个不要当杰出青年的人 作者... | 来自麦 | 10 回应 | 2012-07-17 09:28:58 |
自序 作者:吴念真 | 来自麦 | 2 回应 | 2008-05-25 15:55:2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7.9分 3607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7.2分 9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杂文小说励志 (yoyoaha)
- 我的励志书单 (500days)
- 小说 紫金 (微不足道)
- 咖啡语书。 (喜大福)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9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特別的一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 2012-09-12 23:20:49
静下心来去体会。
0 有用 朱熠 2011-10-19 10:25:11
连续看了两本吴念真的旧作后,才真正认识到《这些人,那些事》的好来,二三十年前的吴念真仍然在欲赋新词强说愁,有多少愁苦就写出多少愁苦,毫不克制,简单直白。但吴念真文字的故事性及画面感仍是无人能及,所以吴念真其实还是更适合做编剧,写起严肃文学来还是弱了。
0 有用 走昭 2012-05-19 22:09:17
读吴念真的故事是需要勇气的,他的故事并没有狂暴燥乱的死亡叙事,但是平淡而温柔的口吻所讲述的悲怜却更能让人逐渐陷入一种悲痛的感觉,感伤的思绪慢慢涌上心头,模糊不清,不成形却也不消退。 七篇小说没有共同的主题,十几二十年前吴念真的作品,渗透着活在那个时候所触及到的生活无奈。“如果透过这些文字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在台湾活过一甲子的人,他曾经经过的青春以及当时这个岛屿上的人们的点点滴滴……我就已心满意足” 。... 读吴念真的故事是需要勇气的,他的故事并没有狂暴燥乱的死亡叙事,但是平淡而温柔的口吻所讲述的悲怜却更能让人逐渐陷入一种悲痛的感觉,感伤的思绪慢慢涌上心头,模糊不清,不成形却也不消退。 七篇小说没有共同的主题,十几二十年前吴念真的作品,渗透着活在那个时候所触及到的生活无奈。“如果透过这些文字你能看到的是一个在台湾活过一甲子的人,他曾经经过的青春以及当时这个岛屿上的人们的点点滴滴……我就已心满意足” 。关于感动、关于伤痛、关于某个日子里那个群体的眼泪和难过。 (展开)
0 有用 晴紫 2012-04-06 20:06:34
好吧,繁体字太难读了。。。
0 有用 liuyunclouder 2013-02-26 13:32:31
画面感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