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生的创作者
· · · · · ·
-
余秋雨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現為慈溪)人。在家鄉度過童年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現任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因世界戲劇理論史、中國戲劇文化史、觀眾心理學、藝術創造論方面的著作,獲得諸多國家大獎,並被評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等。十五年前開始深度考察中國各地的文化遺跡,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在兩岸三地和世界各華人社區引發巨大迴響,並開創一代散文風尚,成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跨地域華文作家之一。從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開始,受香港鳳凰衛視之邀歷險數萬公里,親自越野考察了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希伯萊文明、阿拉伯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恆河文明的遺跡,不僅每天通過衛星電視作現場評述,還以考察日記在全球各大華文報紙上連載,又因考察過程充滿驚險,引起海內外無...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現為慈溪)人。在家鄉度過童年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現任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因世界戲劇理論史、中國戲劇文化史、觀眾心理學、藝術創造論方面的著作,獲得諸多國家大獎,並被評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等。十五年前開始深度考察中國各地的文化遺跡,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在兩岸三地和世界各華人社區引發巨大迴響,並開創一代散文風尚,成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跨地域華文作家之一。從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開始,受香港鳳凰衛視之邀歷險數萬公里,親自越野考察了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希伯萊文明、阿拉伯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恆河文明的遺跡,不僅每天通過衛星電視作現場評述,還以考察日記在全球各大華文報紙上連載,又因考察過程充滿驚險,引起海內外無數觀眾和讀者的關注。此後,他又考察了歐洲近百座城市。幾度大規模考察使他對中華文明產生了完整的對比性思考,所著考察日記《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成為全球華文世界的暢銷書。中國《新週刊》和諸多網路經全國性投票評他為「中國電視知識份子第一人」。日本《朝日新聞》稱他?「至今走得最遠的文化旅行家」。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掩卷沉思》、《千年一嘆》、《行者無疆》、《鞦韆架》、《從敦煌到平遙》、《吳越之間》、《北方的遺跡》、《從都江堰到嶽麓山》、《余秋雨文選》、《遙遠的絕響》、《文明的碎片》、《余秋雨簡要讀本》、《晨雨初聽》、《戲劇理論史稿》、《藝術創造工程》、《中國戲劇文化史》、《戲劇審美心理學》、《笛聲何處》、《中華散文珍藏本•余秋雨卷》、《南溟秋水》、《余秋雨歷史散文》、《余秋雨台灣演講》、《出走十五年》。重要著作如《文化苦旅》曾獲上海市文學藝數優秀成果獎、台灣聯合報讀書最佳書獎、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獎、上海市出版一等獎等。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1983年出版《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在出版後次年,即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至此,我总算可以为书名《借我一生》解题了。 “我”是谁?谁也不是,一生都是借来的 我的名字,就是祖母向秋日的雨水借来的; 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家乡,这么一个童年,那是我年轻的父母亲从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借来的; 我的意志和目光,是从接连不断的危难借来的; 我的至情至爱,是与妻子马兰互借互融,最后一起抬头,发现都是从天上借来的; 我的思维和语言,仅仅从我最终与“夜仙”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是从中华文化借来的,这是一串直无法翻译的文化秘语,连我自己也并非完全懂得; 处处是借,无一不借,这就是人生。正因为如此,连书名《借我一生》中的“我”,也只是一个借体。借着它,了悟天下众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借住何处 -
庙宇对我有一种近乎本能的亲切,估计前世必是佛教中人。回想我出生之时,外寇方逐,内战已炽,民生凋敝,土匪横行,乡间能够维持最终精神底线的只有佛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借我一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借我一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3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作家出版社 (2004)7.5分 1627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借我一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我心飞翔 2012-09-14 16:12:56
为什么读起来感觉那么纠结难受呢,那段历史,总是不愿回忆,也不愿提起。虽然没有经历,但是接触的一些书报道的那段历史,总是很不舒服的。
0 有用 乌啦啦 2010-11-28 19:31:03
余秋雨的一生
1 有用 天天天蓝 2011-03-19 07:13:29
关于文革的故事读来令人触目惊心
0 有用 F 2009-11-05 05:13:40
曲折的经历才有丰富的感悟。 虽然时代已不同,但人生道理相同。可以像余秋雨这样的放下,才能活得轻松坦然。
0 有用 Fern 2019-02-12 13:54:22
从这里知道了余姚、阮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