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犯(下)》的原文摘录

  • 一个人如果是好人,就是站在地狱的针山上,他也还会是个好人。 (查看原文)
    河布 2011-09-05 00:09:13
    —— 引自章节:第18章
  • “我们回到房子里,环顾四周,并抬头看了看天花板和墙壁。用了两种墙纸并画了墙线,还有房间的隔墙,这些设计看上去都不错,但我突然之间想到了它的意图。建筑师介绍说,这个家到处用的都是锐角,这是一种穷追不舍的角度。这是一栋被人监视、压制的房屋,如果它是按主人的意思修建的,那这位主人会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太容易回答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暴君。杀人犯就是这家主人,不会是别人。 “建筑师说,只要看一看房子,就会知道住在里面的人的心态,一个人的住处能反映他的心态。杀人犯的家是一个样,而骗子的家又是另一种样子。他非常明白其中的道理。” (查看原文)
    河布 2011-09-05 00:10:28
    —— 引自章节:第10章
  • ——如果你觉得害怕一个劲地躲避,那只会更加害怕。正是因为害怕,所以人们才要去面对。 ——如果你觉得火灾很可怕,你就去做灭火的消防员;如果你害怕干坏事的罪犯,你就去做抓捕罪犯的刑事警察。这比起一味担心无力应对的意外和灾难,会让你安心得多。 (查看原文)
    河布 2011-09-05 00:16:37
    —— 引自章节:第18章
  • “怎么说呢?滋子,任何人都不是独创的生物,大家都在模仿着别人。”   滋子想,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观,无法问他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也许真的是这样的。滋子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她又反问对方:“你也在模仿什么人吗?”   对方哈哈地大笑起来:“是的,我也在模仿。”   “模仿谁?”     “我所模仿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而是一种概念。”   “概念?”   “也可以说是社会上普通的观念。一个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男人非常喜欢漫画和动画片,不喜欢去公司上班,早上起不来,光是写文章,记忆力很好但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什么,就在漫画和动画的世界里走过了四十年。就是这么一种概念。”    “什么?”   “所以日本有许多像我这样的作家,只不过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着同样的事情。” (查看原文)
    河布 2011-09-05 00:23:43
    —— 引自章节:第16章
  • 镜子是无机物,没有心思,所以人才能安心在它面前表现自己、检视自己,将喜悦、自夸等情绪毫无隐藏地释放出来。如果世上没有镜子,人就必须借着彼此来检视容颜,就必须靠自己观察自己的生存,就必须比现在更加深入地自省,否则就无法心安理得地生活。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19:01:08
    —— 引自第175页
  • 一个喊着晚上睡不着的人,为什么白天就睡得着呢?那是因为白天四周就不会黑,就不会被趁着黑夜而来的东西吓到。可是一旦入睡,眼前还是一片黑暗。更要命的是,任何人到了睡眠的世界里都是孤独的。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0:29:53
    —— 引自第222页
  • 一个人住在病房里是多么孤独,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都很容易将这种孤独暴露出来。因为过去关上门窗,不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在这里完全一览无余。患者本人会将过去生活所建立、所深信的爱与人际关系,看成是谎言、无所谓、想太多、个人的奢望等,当作一场梦,心情随之陷入绝望的谷底。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0:58:15
    —— 引自第244页
  • 有时候装作没看见也是一种体贴。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1:01:51
    —— 引自第245页
  • 真正的恶就是这样,没有任何理由。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1:15:52
    —— 引自第257页
  • 真正完美的犯罪,必须以真正的恶为基础,不是表象、肤浅的犯罪——没有相当智慧的人犯不出完美的罪行。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1:53:52
    —— 引自第285页
  • 家里的“不愉快”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传染得很快。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2:21:40
    —— 引自第305页
  • 他就像承包商一样,既不想拒绝上门的工作,却又不能完全符合业主严格的要求,工作质量自然漏洞百出。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3:23:51
    —— 引自第360页
  • 写诗等于是将内视镜塞进内心深处,切取一部分组织做成标本,排列在眼前。所以说写诗很危险。 (查看原文)
    徐习之 2013-03-12 23:48:30
    —— 引自第386页
  • “真正的恶就是这样的,不需要什么理由。遭遇这种恶的受害人——那种情况下是梅田——自己都不知道会遇上这种倒霉事,他也无法理解。你要问是为什么,他也回答不上来。如果是因为有仇,或是由爱生恨,或是为了钱,受害人总会有结论的。安慰自己,憎恨罪犯,仇恨社会是需要依据的。如果罪犯给他这个依据的话,他也就可以处理了。可是从头开始,就没有依据也没有理由,他只能呆呆地听天由命。这才是真正的恶。” (查看原文)
    草莓救星 2014-09-27 15:47:19
    —— 引自第500页
  • 可是,他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社会上的人在对被绑架杀害的年轻女孩子表示的同情中,有多少是他们的真实想法?最多也就百分之八十吧——不,也许还要少。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应该是没有说出来的嘲笑吧。“嗨,又一个丑女人死了。”有人在背后指责着她们。即使是没有做任何坏事,也不应该被绑架杀害,一定是太愚蠢了,一定是太贪心了,一定是太想要男人了。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必要表示百分之百的难过与愤怒。   ——正因为如此,对于“豌豆”和我的所作所为,社会上才会如此津津乐道。   ——女人就是商品。在一个女人被绑架并被残忍杀死的新闻面前,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问题都只能一败涂地。女人是商品,是演员。正因为知道这一点,“豌豆”才会把死在山庄里的那些女孩子称作“女演员”。   ——但是,孩子们却不一样,不能利用孩子,孩子不会成为商品,至少在现在还不行,在现在的日本还不行。 (查看原文)
    草莓救星 2014-09-27 16:15:44
    —— 引自第600页
  • 但现在他反而十分喜欢这些小牙齿,随人寿美子曾经批评他的牙齿“小家子气”,但事实不然。牙齿小,笑起来的时候会有一种都市的潇洒美感。太大太长的牙齿看起来则像是乡巴佬或粗俗的野马。 (查看原文)
    Iino Michiko 2014-10-22 00:41:53
    —— 引自第170页
  • 镜子照出人影——脸、身体、眼睛的颜色和眼里的光泽。这其实只是一种物理作用,镜子只是映出人影,并不表示知晓镜中人的想法。镜子是无机物,没有心思,所以人才能安心在它面前表现自己、检视自己,将喜悦、自夸等情绪毫无隐藏地释放出来。如果世上没有镜子,人就必须借着彼此来检视容颜,就必须靠自己观察自己的生存,就必须比现在更加深入地自省,否则就无法心安理得地生活。 (查看原文)
    Iino Michiko 2014-10-22 00:44:02
    —— 引自第175页
  • 由美子心想,真实令人羡慕!看见情侣,她很少有这种反应。大部分的情况,她总是批评:这一对不怎么般配、男方看起来好笨、女方未免太花哨了、两个人干吗靠那么近、那种人有什么好嘛……其实会这样批评别人,内在心理或许潜藏着羡慕。嘴上说“与其跟那种人在一起,不如一个人快活”,但心中难掩暗自孤寂的悲凉。 (查看原文)
    Iino Michiko 2014-10-22 00:47:52
    —— 引自第197页
  • 一个喊着晚上睡不着的人,为什么白天就睡得着呢?那是因为白天四周就不会黑,就不会被趁着黑夜而来的东西吓到。可是一旦入睡,眼前还是一片黑暗。更要命的是,任何人到了睡眠的世界里都是孤独的。 (查看原文)
    Iino Michiko 2014-10-22 00:52:17
    —— 引自第222页
  • 一个人住在病房里是多么孤独,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都很容易将这种孤独暴露出来。因为过去关上门窗、不为人知的个人生活,在这里完全一览无余。患者本人会将过去生活所建立、所深信的爱与人际关系,看成是谎言、无所谓、想太多、个人的奢望等,当作一场梦,心情随之陷入绝望的谷底。 (查看原文)
    Iino Michiko 2014-10-22 00:54:02
    —— 引自第244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