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這本書全面梳理、總結了作家老舍的畢生文學活動。作者引用豐富的史料,逐步被露老舍這個出身清寒的滿族旗人,如何受到漢族教育和西方文化的薰陶,因而形成特殊的民族情感與多元的文化根基,再進一步呈現為各個階段作品的特色,這是一本文學評論的書,也是一代文人與歷史對話的故事。
一部「駱駝祥子」,以主人祥子苦苦奮鬥掙扎終致徹底敗落,並且他的精神也完全垮下來,而告結篇。祥子周邊乃至內心最後能夠感受到的一點光照,也被無情地掩滅了。這無情,並非作家之文筆使然,它來自冷酷世界的自身。老舍太憐愛他的貧民同胞們,也太痛恨戕害貧民同胞們的世道了,他必須無條件地忠實於自己多夫來的社會體驗,忠實於現實主義的創作思想,他用「經樓夢」作者「懸崖撒手」式的寫作路子,力透紙背地寫出祥子的最終「無望」。由此,老舍以一位庶民作家的身分,對自己命運相繫的社會階層,獻上了無上的忠誠。
老舍評傳的创作者
· · · · · ·
-
关纪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关纪新,男,1949年12月出生,籍贯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大学本科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常务副主编,编审职称。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初起而辍学,务过农,当过兵,作过工。1978 年入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读书,1982年毕业留校,在本校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作。1984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在二十几年来从事国家级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编辑工作的同时,写作出版有学术专著《老舍评传》、人物传记《老舍图传》、理论专著《多...
关纪新,男,1949年12月出生,籍贯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大学本科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常务副主编,编审职称。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初起而辍学,务过农,当过兵,作过工。1978 年入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读书,1982年毕业留校,在本校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作。1984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在二十几年来从事国家级学术刊物《民族文学研究》编辑工作的同时,写作出版有学术专著《老舍评传》、人物传记《老舍图传》、理论专著《多重选择的世界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与朝戈金合著)、学术图集《中国满族》、文艺论文集《塞风集》、文学工具书《文学:劳动与生活之花》、辑注式专著《清代满族作家诗词选》(与张菊玲、李红雨合著)、文学工具书《〈骆驼祥子〉导读》(与石兴泽合著)。主编或参与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俗文学》、《中国历代少数民族英才传(四卷本)》、《中华史诗咏史诗本事》、《老舍与二十世纪》、《1949-199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理论评论卷》、《老舍短篇小说集》、《满族的历史与文化》、《满学朝鲜学论集》、《当代满族短篇小说选》、《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当代满族作家论》、《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八旗艺文编目》等。尚发表有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数十篇。学术图集《中国满族》曾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三等奖”。学术著作《老舍评传》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学术著作《多重选择的世界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
原文摘录 · · · · · ·
-
老舍写穷苦人的命运,构思及运笔,尽忠实于自己对民众生存实况近距离的观察体认,而不是像某些出身于社会中上层的激进作家那样,习惯于居高临下,从道听途说得来的零散故事间寻创意,再参考政治教科书的观点,来确定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命运走势。老舍写苦命人的作品,既能免除无端的想象,予以准确、现实的把握,又能跳出不必要的选题禁区,写好那些寻常情况下很难进入作家视线的人物类型。像城市人力车夫那样的下层劳动者形象,是当时许多意在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家争相将其纳入笔下的,这不仅因为写作者无论来自何等阶层,都有机会跟车夫们打交道,也因为人力车夫们从表面上看去,大概可以算是都市下层个体劳动者中最不易被人看出有“道德”嫌疑和“立场”失误的群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8页 -
在《老张的哲学》中,作家把握得最为准确、塑造得最为丰满的人物,还不是上述反派角色,赵姑母──这个市民阶层的小人物,虽然不在小说的中心位置上,却被刻画得格外成功。老张垂涎三尺、一心要纳为小妾的姑娘李静,是赵姑母的亲侄女。在李静姐弟父母双亡之后,她给了侄辈以全部的母爱,在家境不宽裕的条件下,超越常情地善待孩子们,让他们获得温饱以及家庭般的感情支持。可是,谁能想象,就是这位“真对于李氏祖宗负责任”的“好妇人”,到头来,毫不犹豫地破坏了侄女与年轻恋人王德的纯真爱情,满怀“好心”地将李静送去替自家抵债,让她去充当老张的小妾!她有着自己对待男女关系的一定之规:“我就不爱听你说姑娘心目中有人。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怎样管束我们来着?父母许咱们自己定亲吗?”“我爱我侄女和亲生的女儿一样,我就不能看着她信意把自己毁了!我就不许她有什么心目中人,那不成一句话!”把自己百般疼爱的侄女送上去做小妾的大马车时,她对姑娘说:“这是正事,作姑母的能有心害你吗!有吃有穿,就是你的造化。……嫁个年青的楞小子,一天打骂到晚,姑母不能看着你受那个罪!”后来老张娶妾一事,被几方面的力量联合一道给冲掉了,原本如同慈母似的赵姑母,居然跟亲侄女一刀两断了,“她不能理李静,李静是个没廉耻的女孩子,临嫁逃走的!”结果李静孤立无助走向了绝路。赵姑母,这个由作者评价定位为“中国好妇人”的都市底层家庭妇女,其所秉并非其个人选择,地地道道属于封建时代千古不变的伦理观念。她辛苦操持侄女的终身大事,却无异于把孩子推进了灭顶之灾!世上会有老张之流制造的罪孽,而其罪孽的兑现,则须靠着这一群又一群、一代又一代的“好人”们才能完成。小说说得深刻:“世上不怕有蓝脸的恶鬼,只怕有黄脸的傻好人,因为他们能,也甘心,作恶鬼的奴仆,听恶鬼的指使,不自觉的给恶鬼扩充势力。……恶鬼可以用刀枪去驱逐,而傻好人是不露形迹地在树根底下钻窟窿的。” 有了对赵姑母这一典...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1页
老舍評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小羊圈胡同走出来的人民艺术家

光明日报 | 对“京味儿”写作的再诠释——评关纪新《老舍评传》

厚重周详历史考证下的老舍的一生


陈熙涵:对老舍的“再发现”正在走向纵深

老舍:一个“文牛”“写家”

真正体会老舍,其实并不容易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北京出版社 (2019)8.6分 88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3)9.0分 69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03)暂无评分
-
重庆出版社 (1998)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厦门书店 (jakd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老舍評傳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