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小牡丹 2010-10-15 01:57:52

    一次坐火车,我一路在看它,结果晕车,生生看得吐出来了

  • 4 sirius_flower 2019-12-12 20:47:13

    Bloom的书真的很难读,一方面是他援引太多太繁如果对所讲的文学传统不熟悉或者对作品不了解就很难引起共鸣 另一方面是他特别美式的迷幻文风(这是大多数美国本土派作家和学者的特点,特别是实用主义传统下)毫无重点 思路非常纠缠不清。在努力拨开重重迷雾之后 我们尚且可以看到两个巨人为本书提供了基础:尼采和弗洛伊德。无奈对两个人都不甚熟悉....HB自己的思路简单概括就是对“强大诗人”在诗学影响的文本关系中的焦虑,这种焦虑便是影响,便是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防御机制的东西在作祟。对HB而言,影响焦虑的核心是误读或他叫做misprision的创造性行为,因为焦虑所以反驳、所以欲求断裂、所以反抗前人的崇高权威、所以自宫以划清界限、却在最后时刻被前人占据了小巢被鬼魂驱出了自己的诗 成了前人的打工秘书!

  • 0 桴齋 2013-02-14 06:01:00

    修辭玩得太兇,不太實用,但有些自己的趣味。

  • 0 Apophrades 2024-03-04 12:33:08 上海

    Reading Anxiety with anxiety..."in relation to the poets we are not ephebes wrestling with the dea, but more nearly necromancers, straining to hear the dead sing."

  • 0 M 2023-04-04 21:03:54 广东

    让我意识到这段时间自己的情绪起伏来源于一种很具体的焦虑, 而且我对自己只有这一种焦虑: 变蠢. 一方面单纯恐惧自己被不好的做事习惯,愚蠢的思维, or simply dumb ideas影响, 另一方面极其抗拒个人思维边界被侵蚀或者”ego”受到挤压. 在这样一种实践机构的压榨下,究竟要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决定放弃这个问题, 并承认有一类实践主体是不值得被审视的.

  • 0 ROOT1886 2024-04-23 19:00:44 上海

    布鲁姆带来的焦虑大于影响本身(bushi)。作为对照,我们(这里)的焦虑更可能来自推倒了、蔑视了、否认了(原本笼罩且始终在场的)影响,又总表现得试图重塑影响——截然相反的处境。

  • 0 田晨彤 2019-07-21 09:23:41

    what a most lovaly term: writers love another write to the extent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fear being found out

  • 0 人口污染 2012-07-27 13:01:38

    A book that will make all that wishes to write poems anxious.

  • 0 啥贝马斯 2020-12-24 19:57:42

    精致的理论体系

  • 0 ᡩᡠᡩᡝ 2020-11-24 22:22:57

    补课。对西方诗歌有些隔,很多例子跟不上。发现了老师读此书的彩蛋,算是意外收获。

  • 0 peyote 2020-04-30 23:08:52

    其实就基于弗洛伊德和尼采制造出了一个misprision的概念来解释一种intra-poetic relationship。从某种程度来说,克尔凯郭尔可能才是一个隐藏的理论地基(父亲只有在孩子起作用的时候才出现)。无论是其焦虑、信仰、重复和反讽的概念,都为布鲁姆的六种机制奠定了基础。前5种我觉得还挺有意义的,但到最后的apophrades我觉得有点收不住了,玩得有点过火…理论建设匮乏,摆出的事例至少说服不了我。另与德勒兹的重复和差异对比阅读应该挺有趣,尤其二者都涉及了尼采的dark precursor。

  • 0 Kathy 2016-01-01 22:59:20

    对Milton的隐喻解读那章很棒

  • 0 mislovski 2022-06-12 20:58:08

    Shakespeare as Trauma

  • 0 白夕以 2012-05-25 16:17:57

    The best solution to this influence: T.S Eliot's "Impersonal Theory"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