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短评

热门 最新
  • 431 张天翼 2013-10-23 11:27:19

    多年前读,完全不感动。现在再翻,还是不感动,也不觉得有什么美感,个别情节还多了点恶心。只觉得像皮影戏,一群扁平的人物晃来晃去。确如作者之女所说,只是一本向西人介绍民国社会的“华人生活ABC”而已。也许再过十年再读,感觉会好些?.....

  • 346 思泉 2011-07-22 15:12:11

    如果怀一颗女权的心态去读,你很难喜欢木兰的。

  • 150 Hijikata Tsuki 2013-06-15 17:59:43

    电视剧是坑爹的!莫愁在林先生书中是个很美很“薛宝钗”式的闺秀!

  • 125 玑衡 2011-05-10 10:46:12

    只顾着讲史和说理,鲜少有小说的趣味。

  • 81 漱石斋主 2015-08-15 17:13:26

    难看啊,真难看啊,林语堂真是不会写小说的人。再没见过更无趣的人物了。

  • 65 小灰烬 2016-05-28 15:16:12

    论故事也不比张恨水的高到哪里,某些模仿红楼的桥段也实在读来尴尬,最要命的是一个20世纪大作家笔下的女人还是中国男人特有的“传统”审美:纵然木兰貌美聪颖富贵大方兰心蕙质她还是从父从夫才够德行,天天盼儿才够境界,一个千年不变的中国传统——女人牺牲自己的个性付出一切保全家族才是爱家甚至爱国的大德行。战争残酷沉重,可以升华一切,本书也以此升华木兰,于是她从崇拜父亲崇拜曼娘尊宠荪亚又发展成一个献出儿子养育孩子的伟大母亲。19世纪英法文学作品中就有很多独立女性,同时战争方面西方作家更倾向于理性逻辑的描述和人性的辩论,而本书20世纪的女性依然被标榜至如此(浮生六記的芸娘惹人赞叹那是因为她身处那个时代,木兰已经不在大清了,林语堂之于沈复也非同日可比,却依然抱着给丈夫纳妾的念头)战争描写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天真。

  • 45 碧落亦然 2011-05-01 19:23:17

    买来数年翻读数次的书,今天终于完整地将其读毕。虽则在简介中说这篇是林先生是模仿红楼梦的结构所写的,读文确实也能感受到某些人物和大结构的相似,但是却和红楼梦带给了我全然不同的情愫。故事始于战争止于战争,延续着木兰几乎一辈子的生活,虽然林先生也是写落败的三大家族但无论从气势还是人物的塑造个人感觉都要比红楼梦更带血与肉,或许于两个故事所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有关。其实不应过多地对比红楼梦来看此篇小说,脱离开红楼其依然是部极佳的表现中国人本质精神的文学作品。由于林先生是用英语写这部小说的,由张振玉翻译文笔淡雅朴实不华丽,用词平实安稳,还未看过英文原版但对于我来说中译文笔属中上。有林先生女儿林如斯作序,应当对此版本是有一定肯定的。不比红楼其他,但同红楼一样极值得翻品读。

  • 36 龟去来西 2013-11-18 04:32:44

    木兰如风,莫愁如海。风自心之所往,海则性之所归。

  • 33 ✨Lachesis 2009-02-06 22:24:22

    林语堂的女性观还是停留在那个时代的局限中啊XD 所谓的新旧融合也不过如此吧

  • 31 fayenesta 2013-05-10 23:21:07

    真是相当地做作,不怎么好看啊。

  • 28 北溟鱼 2006-12-29 19:49:03

    木兰这样的女子,无论赵雅芝或是赵薇都无法完全的诠释出她的韵味。。。

  • 28 玉山禾 2012-01-15 00:32:06

    高一时迷恋过的小说。红玉沉湖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在这样一部恢弘跌宕的作品里,红玉和曼妮这样固守古典的林下美人反倒比姚木兰可爱得多。

  • 11 Tuan. 2011-08-26 20:04:56

    总算看完了,还是觉得也许该看英文的,翻译地有点微妙。林语堂这小说完全不能说充满故事性,虽然感觉故事本身素材更好,但是被写得就微妙地变绿豆汤了——不是没滋味,就是寡淡了一点。最后半截抗日的故事,我总是穿越到尼罗那去了orz,下次看老舍的试试。= =

  • 18 7!1107us!0Ro0n 2011-04-15 23:33:01

    写好好唉。。。林语堂说。。不好翻译红楼梦。。于是就写了这个书。。。但是。。我觉得哈。。。里面的人死得都好突然哦。。。突然就死了。。突然又死了一个。。。吓死人了。。=、=

  • 51 末摘花 2018-02-25 06:50:03

    当时看此书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姚木兰,男主其实也不错,偶尔受到迷惑也能迷途知返,话说谁不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的?圣人也是受的苦难和挫折多了慢慢悟道的!

  • 11 小辉 2015-12-05 15:29:40

    绝不是简单的红楼,其实书中涉及到古今中外很多小说。比如:平亚和曼娘那段像《梁祝》,但运笔的手法却向《罗密欧与朱丽叶》;再比如:下卷明显《桃花扇》气息重了一些,这样例子很多。说实话,要看懂最好先去看《庄子》,要知道始皇无字碑那段是对道家完美诠释。这书看一遍绝对不行,两遍、三遍就会真的喜欢上。这点倒是很想红楼··········

  • 6 我这茂盛的猫毛 2012-02-23 14:05:32

    里面有类似盗梦空间的片段啊,,,,

  • 8 芒芒 2012-05-27 02:21:42

    不喜欢这种理想化的人物设定,太中二了。

  • 14 蕾拉 2014-12-18 10:59:10

    每次读到红玉之死,都觉得非常难过。

  • 9 老袁 2011-03-09 02:22:57

    读起来有些怪,主要是先用英语写再翻译成汉语。车轱辘是什么还得解释一下,影响阅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