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obots of Dawn
译者: 汉声杂志
出版年: 2005-06
页数: 492
定价: 3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机器人系列
ISBN: 9787807260394
内容简介 · · · · · ·
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若干年后的未来,地球早已人满为患,资源被破坏殆尽,人们不得不躲进钢铁筑就的“蜂穴”中。与此同时,一些勇于探索的地球人前往银河中的其他星球开拓定居,建立了五十个地球以外的新世界。地球上的C七级便衣刑警伊利亚·贝莱曾经有机会两次去外世界,从而对地球人向外星球殖民充满了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和儿子一起借助外世界人先进的宇宙飞船踏上新的星球,开始银河新生活。
奥罗拉世界是外世界较为发达的星球之一,机器人的制造技术已经能够制造出有心智的人形机器人。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奥罗拉世界的汉·法斯托夫博士仅有的两个人形机器人之一詹德被“杀”(心智摧毁),其后果直接威胁到博士的政治前途和地球世界向外太空的殖民……与博士有交往的伊利亚受邀去奥罗拉查清真相。于是,一场地球人与外世界人、人与先进的机器人之间的故事由此展开……大师以他广博的学识,为读者描绘出了...
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了若干年后的未来,地球早已人满为患,资源被破坏殆尽,人们不得不躲进钢铁筑就的“蜂穴”中。与此同时,一些勇于探索的地球人前往银河中的其他星球开拓定居,建立了五十个地球以外的新世界。地球上的C七级便衣刑警伊利亚·贝莱曾经有机会两次去外世界,从而对地球人向外星球殖民充满了渴望,希望有一天能和儿子一起借助外世界人先进的宇宙飞船踏上新的星球,开始银河新生活。
奥罗拉世界是外世界较为发达的星球之一,机器人的制造技术已经能够制造出有心智的人形机器人。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奥罗拉世界的汉·法斯托夫博士仅有的两个人形机器人之一詹德被“杀”(心智摧毁),其后果直接威胁到博士的政治前途和地球世界向外太空的殖民……与博士有交往的伊利亚受邀去奥罗拉查清真相。于是,一场地球人与外世界人、人与先进的机器人之间的故事由此展开……大师以他广博的学识,为读者描绘出了未来在广袤的银河世界中人和先进的机器人共同生活的状态,描绘出发生在银河新世界的权利之争、科技之争及人类与日益先进的机器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人形机器人被“杀”事件水落石出,地球人参加银河殖民已成定局,新世界的曙光照耀着与人类并肩前行的机器人……
作者简介 · · · · · ·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艾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艾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艾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艾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 长久以来,地球人生存在一个越来越拥挤的世界上,而且彼此互相吸引,形成了一个个更加拥挤的城市,最后,那些蜂窝和蚁穴终于变成你们所谓的‘大城’。所以说,什么样的地球人会愿意离开地球,前往空无一人而且环境恶劣的其他世界,以便从零开始建造新社会,却注定在有生之年无法享受努力的成果——比方说,当他们去世时,连树苗都还没有长大?“ ”我想,都是相当不平凡的人。“ ”必须很不平凡。尤其是,他们不能过度依赖群居生活,以致无力面对无人的环境。他们甚至要喜欢无人的环境,要喜欢自力更生,以及独立面对问题——而绝非躲在人群中,以分摊的方式解除自己身上的负担。个人主义者,贝莱先生,他们是个人主义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55 -
有生以来第一次,贝莱觉得自己羡慕起机器人来。想想看,能够在这种天气中大步前进,能够毫不在意雨水、闪电和雷声,能够无视于周遭的环境,能够拥有勇气十足的虚拟生命,更重要的是,对痛苦和死亡能够无所畏惧,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痛苦和死亡。 但另一方面,则是无法拥有原创性的思想,无法产生意料之外的直觉或灵感—— 人类为这些天赋付出的代价,是否真的值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丹尼尔与吉斯卡之二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曙光中的机器人(上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曙光中的机器人(上下)"的人也喜欢 · · · · · ·
曙光中的机器人(上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巅峰,只是另一个维度的起点

贝影在曙光中,远去!

地球,真正的曙光世界
> 更多书评 4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9.0分 4217人读过
-
Spectra (1994)8.3分 52人读过
-
貓頭鷹 (2009)7.9分 64人读过
-
Doubleday (1983)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科幻小说基本书目(根据作者姓氏排序) (自在)
- 阿西莫夫的三大系列 (长河落日)
- 朴赞郁推荐的100本书(全) (Koretic)
- 科幻推理小说 scifi/detective (无梦快乐酣睡者)
-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著作大全 (钟天心天地广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曙光中的机器人(上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络丝特 2013-03-02 23:03:34
有点难过
0 有用 君三思 2013-02-01 16:46:33
2013年1月读的,不是科幻,是推理小说,太好看了style~~~
0 有用 流空破刃 2012-02-03 14:45:52
模式太统一了,所以果然下一步就改了。几个对应。
9 有用 古始渐中上更全 2010-03-29 11:37:25
这个系列的序言不要看!!叶永烈先生几乎把每个故事都给剧透了!!!苍天!!!
0 有用 popm♫ 2006-06-18 12:33:40
原来吉斯卡是最终大boss^___^
0 有用 G. 2022-08-15 08:07:05
看完后马上翻到第七部结尾处看丹尼尔向崔维兹介绍吉斯卡和贝莱,口吻相当平静,泪目了。但是丹尼尔你可是两万年前就向贝莱表白过的啊: “我不能说自己拥有人类般的任何感觉,以利亚伙伴。然而我可以说,看到你之后,我的思想似乎就运作得更顺畅,万有引力对我的感官所造成的负担也没有那么万害了。”
0 有用 😂 2022-04-25 20:04:46
披着科幻皮的推理小说,还是一如既往的宏大,很多地方非常有启发!机器人三定律的逻辑运用也时常让人毛孔炸裂。但是就这本书本身而言,我觉得实在是和大师级别的顶级作品有差距,不能因为最后和基地“心理史学”有联系,就给高分吧~PS:也有可能是翻译问题,《最后的问题》如果我看的是译本,可能最后就不会激动的汗毛倒数痛哭流涕
0 有用 狡兔三窟 2021-12-05 21:58:45
@2010-08-29 11:40:19
1 有用 王来福 2021-07-25 18:06:02
“绿叶映衬着蓝天,和风轻轻拂过,小动物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吉斯卡坐在对面,眼睛泛着微光。”热泪盈眶。
0 有用 ZZ&HH 2021-05-03 12:56:12
@2008-10-17 2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