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5星书评 (126)

月光生了锈 2014-05-14 22:34:3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一种游园,三处相思 -----读《惊梦》一出有感,从汤显祖到曹雪芹再到白先勇

一种游园,三处相思 -----读《惊梦》一出有感,从汤显祖到曹雪芹再到白先勇 一直觉得中国古典戏曲有着天然的哀愁,无论是结局美满,还是过程俚趣,无论是张生柳生裴生们捧得状元,还是崔小姐杜小姐李小们嫁得良人,总有一副缠缠绵绵、...  (展开)
锡林郭勒日月长 2012-05-06 15:20:28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一场春梦的生死姻缘》

杜丽娘感梦而亡,柳梦梅因梦掘棺,生死姻缘由一场春梦牵连,冲破冥漠俗教,诡异绮丽,荡气回肠。余类比也,视情如生死不知起,何时灭,缘何来去。偏教人生死相许,生死已相许,生先死后,死而后生,皆因情为因果可决生死,生死姻缘因梦同一簿。  (展开)
小水 2010-01-05 20:32:3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牡丹亭

《牡丹亭》是传奇中的传奇,剧情么就是小姑娘思春死去活来,王小能那个宝石花的比喻太结棍了我都不好意思复述,大家可以看她玉牡丹的观后感…… 一般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最好的就是他的文本,什么“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太雅了,基本上是十个孙甘露的密度。但...  (展开)
谷立立 2008-04-19 11:12:2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400年了,不曾停息过的美

去看牡丹亭,在城外的旧书摊上找到曾经是谁收藏的一本,旧了破了皱了残了,但他仍然是有生命的,那么美。 400年了,不曾停息的美,婉转的水磨腔。汤显祖,黑暗朝代的异类。  (展开)
😿 2024-03-28 20:13:08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牡丹亭》读后小记:生命的意义在于情

《牡丹亭》最重要的主题不只是简单的爱情,更应当是“人”的发现,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正如汤显祖所说“大人之学,起于知生。知生则知自贵,又知天下之生皆当贵重也”,他已经认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开始探寻生命的意义。 而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或许就落在一个“情”字上。...  (展开)
有狐 2023-12-15 23:02:12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版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元明清戏剧研究课程作业)

教科书讲《牡丹亭》,多取“反礼教”之说。然而,只有真正刨除掉所有前见去阅读原文的时候,与戏词的直接触碰才会让那些枯燥乏味的定论像旧墙皮一样轻轻剥落,露出一页页如生如诉的故人眉眼。五十五出《牡丹亭》,结构俨然,前后照应,间有插科打诨、玩笑俚语。观看书后序跋,...  (展开)
泫墨染澜 2023-09-12 18:07:25 中华书局2016版

赴一场幻不可及的“至情”美梦

莫名其妙感到哀伤的时候,常常想看《牡丹亭》。刚才看到有人评价杜丽娘与柳梦梅相较于崔莺莺和张生更为纯真,故更偏爱杜柳,颇合我意。 《牡丹亭》是一场追求“至情”、美好至极的梦。杜丽娘想要一个能欣赏她的美貌与才华、满足她的情欲与自我价值投射的爱人,于是符合她期待的...  (展开)
包包 2022-05-30 17:24:07 三秦出版社2016版

情之绵长,不以死生为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牡丹亭》写的是明代时期,宦族小姐杜丽娘与贫弱书生柳梦梅的故事。杜丽娘从小便接受封建思想的规训,但同时她又是一个向往自然、青春,追求自由、爱情的女子。一日丽娘游春,“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怏怏而死。后来,丽娘的魂灵与柳梦梅相遇,两人相恋相知,共同努力,...  (展开)
且高歌休訴 2022-05-14 23:53:1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 《惊梦》里的名场面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曳春如线。 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颠。 牡丹亭里很多唱词美不可言 剧情跌宕起伏也很接地气,每个人物都很丰满,故事的矛盾激化到最后的收尾都很精彩啊。就算是...  (展开)
n0thing 2022-02-15 10:25:5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春色如许

自元旦就开始看牡丹亭,原本想稍微考究一些,每天晚上两回读一个月,没成想年底各种光荣而伟大的工作几乎腰斩了看书计划,不仅没能将所谓的“考究”坚持到底,就连把书读完也几乎是拖到还书期限将近。且书的后半部分花的精力显然不及前半部分了,真是对前人的大不敬。 很久没有...  (展开)
⠀ ⠀ ⠀ ⠀ ⠀ 2022-02-04 23:06:12 三秦出版社2016版

牡丹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真是一场荒唐大梦,这场浪漫主义的戏剧给我带来的最大思考多无关爱情,我是真真惋惜于古代女子的身不由己。 美貌如杜丽娘,竟也会担心春光易老,自己花容月貌不再;聪颖如杜丽娘,竟也甘牺牲全部自我成为爱情的附庸。 我是真的喜欢杜丽娘这个角色,美丽温婉,聪慧可爱,但是越...  (展开)
小小图南 2021-07-21 08:27:53 中华书局2016版

不在梅边在柳边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牡丹亭》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爱情传奇。 中华书局蔺文锐评注这一版更通俗、更齐备些。其一是对于偏僻字、生词的注解十分到位,解决了读者许多阅读障碍;其二对原著中引用诗句、用典进行释意,不仅注明出处,而且点出剧作者引用的意图所在;...  (展开)
BAMXU 2021-06-27 16:02:35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一梦醒来,杜丽娘有着“侥幸”,这样的春情之下所做的一梦,是从丽娘学“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始,到如今的如今,所有少女青春的凝结,因而梦里一遇,再寻不及,丽娘在追情的路上屡屡无果,一病不起。游园一折,是梦寐的至情。 杜丽娘自梦中醒,而后...  (展开)
不过是银河旅人 2021-01-21 22:47:5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人生如梦,当是一场盛大的意淫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打开这本书前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顺利看完明代昆曲小说,生旦净末丑在括号里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不过居然阅读非常顺利而且觉得作者思想实在前卫浪漫。 看书一向很快,这本书花了约4h。 才知道游园惊梦出自这本书,有个朋友写了首曲子叫《惊梦》,但是他没有看过这本书,于是边...  (展开)
Yau 2018-02-10 18:16:2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牡丹亭之寻梦集唐诗赏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牡丹亭》讲述了闺阁女子杜丽娘在森严的封建礼教之下,仍然怀有自由的思想,拥有渴望幸福爱情与向往理想生活的心。杜丽娘在游园之时,梦见了柳梦梅持柳问诗,随即,两人在牡丹亭下幽会。梦醒过后,杜丽娘便患上了相思,而后郁郁而终。在弥留之际,杜丽娘央求将自己葬在梅树下...  (展开)
Alyssa 2017-03-20 11:16:56 三秦出版社2016版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杜家小姐丽娘后花园游,只为痴情暮色,一梦而亡。梦得梅花观题诗“他年若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 “有个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也。妻杜丽娘,前係幽欢,后成明配。相会在红梅观中。” “前日为柳郎而死,今日为柳郎而生。”  (展开)
42级道士 2017-03-02 16:57:00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牡丹亭记

杜宝子充,西蜀名儒。 南安太守,子美之后。 杜家有女,唤名丽娘。 才貌端妍,年方二八。 独苗一根,倚以传家。 一生爱好,唯有天然。 未议婚配,养在深闺。 黄堂父母,心苏体劬。 孔子诗书,周公礼数。 知书知礼,杜门光辉。 延师黉门,大邦大儒。 闺门风雅,后妃贤达。 有风...  (展开)
蘑蘑菇菇Evelyn 2017-03-02 14:42:2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

不在梅边在柳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年少的时候,就知道白先勇在推广青春版牡丹亭。 从那时候开始知道白先勇,去读了好多他的小说,很是喜欢。但不知为何,没能一读《牡丹亭》原作。甚至《牡丹亭外》和《在梅边》都反复听过好多遍,还是没想起来读读此书。可能是这个故事本身可以短到用故事梗概来说明,很少有...  (展开)
小小小观园 2016-12-24 13:27:23 三秦出版社2016版

情真,情痴,情之至

我读的并不是这本,而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宣纸线装《牡丹亭》,偶然得见,颇为惊艳,摩娑痴看良久,喜欢的不能自己。 第一次看竖排书,繁体字,总是出现串行,就用手指抵着,颇有几分仪式感、虔诚心。因为是无注解的版本,而其中几出实在晦涩难懂,像《道觋》《冥判》典故注释竟比...  (展开)
方木鱼 2016-06-22 23:00:58 三秦出版社2016版

由《牡丹亭》想到《倩女幽魂》、《人鬼情未了》,以及《渴望》

由《牡丹亭》想到《倩女幽魂》、《人鬼情未了》,以及《渴望》 文/方木鱼 旦:不到园里,怎知春色如许! 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由诗而词,由词而曲,再高雅的艺术,都要有受众,而最多的受众,无疑是来自底层的百姓...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6条)

订阅牡丹亭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