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詹姆斯・施密特 主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
译者: 徐向东 / 卢华萍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541
定价: 4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55889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
译者: 徐向东 / 卢华萍
出版年: 2005-05
页数: 541
定价: 48.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0805588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的书单(政治学理论) (午夜书生)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苏格兰启蒙运动相关 (adrian)
- 我的校园藏书 (休小谟)
- 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 (豆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启蒙运动与现代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埃里克·布莱尔 2012-10-04 13:36:12
值得一看。
4 有用 Hier Tanze 2019-10-31 13:04:11
读了James Schmidt的导论,以及霍克海默的文章。Schmidt将20世纪对启蒙运动的批判从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的关系的角度分为三类:1、理性、权威和传统的关系。柏克、伽达默尔都在守成见。“对成见的批判妨碍启蒙运动认识到个人绝不可能把他们自己从他们所处的历史境况中完全释放出来。”【18】2、理性、恐怖与支配的关系。黑格尔,《启蒙辩证法》。3、把启蒙的理想从与法国革命的一切联系中解放出来。尼采... 读了James Schmidt的导论,以及霍克海默的文章。Schmidt将20世纪对启蒙运动的批判从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的关系的角度分为三类:1、理性、权威和传统的关系。柏克、伽达默尔都在守成见。“对成见的批判妨碍启蒙运动认识到个人绝不可能把他们自己从他们所处的历史境况中完全释放出来。”【18】2、理性、恐怖与支配的关系。黑格尔,《启蒙辩证法》。3、把启蒙的理想从与法国革命的一切联系中解放出来。尼采,福柯,启蒙导致一种新的蒙昧主义。霍克海默在文中给出“对自然的回忆”的一个清晰解释:由于技术文明恰恰产生于它如今正在清除的那种无畏的理性,理性必须重构自己那沉浮起落的历史——好比是努力去回忆它自己的渊源,去理解它天性中固有的那种自我破坏的倾向和机制,“因为一切的探索和学习斗不过是回忆。”(引美诺) (展开)
0 有用 正正子 2013-10-16 10:06:57
超喜欢这个版本的康德"何谓启蒙"。
0 有用 zGaso 2006-01-29 16:38:18
合集
0 有用 李猴宝 2011-03-08 08:28:53
序言写得真好。
0 有用 末雄 2023-05-28 23:13:14 广东
导论的多线索叙述非常有意思,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
0 有用 Machiavelli 2023-03-29 00:09:07 北京
非常好的专题书。
2 有用 非虛構 2022-11-09 11:39:21 河南
1、「人類中心主義的轉變」,它指的是人看待世界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個人主義的轉變」,它是指人看待自己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或者說人的「自我理解」的轉變。這兩種觀念轉變構成了現代思想的概念性框架。2、如果人們不再相信神、不再相信傳統、不再相信天道,那麼該信仰什麼呢?換句話說,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用理性去回答這個問題,會發現非常困難,甚至無能為力,所以我們時常感到焦慮和空虛。如何面對,這是一個難題。... 1、「人類中心主義的轉變」,它指的是人看待世界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個人主義的轉變」,它是指人看待自己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或者說人的「自我理解」的轉變。這兩種觀念轉變構成了現代思想的概念性框架。2、如果人們不再相信神、不再相信傳統、不再相信天道,那麼該信仰什麼呢?換句話說,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用理性去回答這個問題,會發現非常困難,甚至無能為力,所以我們時常感到焦慮和空虛。如何面對,這是一個難題。3、在以理性為基礎的新秩序中,自然等級已經被瓦解,我們相信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那麼誰應當來統治誰呢?這時候統洽和服從都需要理由,那麼這個理由經得起理性的質疑和討論嗎?社會秩序就建立在我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之中。這是另一個難題。這兩個大的難題,是現代思想所面臨的問題,也是現代性問題。 (展开)
0 有用 背双肩包的坏猫 2022-09-12 00:38:17 浙江
施密特的导读很棒
0 有用 王小球 2022-06-30 08:45:33
大二的时候粗糙的看过一遍。很多地方看不懂,期待来日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