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香港文學的經典,最早於1977年小說在報紙連載,1982年素葉出版社首次出版單行本,到2012年牛津新版,屹立香港文壇三十多年。著名作家葉輝曾經五次細讀《剪紙》,他說,《剪紙》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故事,每讀一次都有不同形貌不同角度的新發現,它是一棵隨氣候季節和年齡變形的植物,生長出一些與現象和幻象相涉的想像。 董啟章則說閱讀《剪紙》的文本經驗不單來自剪紙的多重對立含義,也來自《剪紙》小說的寫法。
作者简介 · · · · · ·
也斯(1949 -2013),本名梁秉鈞,詩人、作家及文學研究學者。三度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2012年獲香港書展評選為「年度作家」。
七○年代初在港台文壇介紹法國新小說、美國地下文學及拉丁美洲小說,同時開始小說創作。小說結集有《養龍人師門》(1979)、《剪紙》(1982) 、《島和大陸》(1987)、《布拉格的明信片》(1990)、《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1993),新作為《普羅旺斯的漢詩》和修訂版《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小說集《布拉格的明信片》曾獲第一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曾任駐柏林及南法沙可慈修院作家。《島和大陸》有Gallimard 出版社法譯本、香港大學出版社英譯本。其他單篇小說有英、法、德、日譯文。
評論有《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合編有《再讀張愛玲》、《香港文學電影編目》、《現代漢詩論集》、《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
也斯(1949 -2013),本名梁秉鈞,詩人、作家及文學研究學者。三度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2012年獲香港書展評選為「年度作家」。
七○年代初在港台文壇介紹法國新小說、美國地下文學及拉丁美洲小說,同時開始小說創作。小說結集有《養龍人師門》(1979)、《剪紙》(1982) 、《島和大陸》(1987)、《布拉格的明信片》(1990)、《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1993),新作為《普羅旺斯的漢詩》和修訂版《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小說集《布拉格的明信片》曾獲第一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曾任駐柏林及南法沙可慈修院作家。《島和大陸》有Gallimard 出版社法譯本、香港大學出版社英譯本。其他單篇小說有英、法、德、日譯文。
評論有《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合編有《再讀張愛玲》、《香港文學電影編目》、《現代漢詩論集》、《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胡金銓的電影藝術》等。近作有散文集《也斯的香港》及詩集《蔬菜的政治》。與日本文化評論家四方田犬彥有關香港和東京都市的對談錄《往復書簡》2008年夏天由日本講談社出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走過電車路,到對面一爿茶室吃晚飯,我叫了一碗叉鵝飯。在等的時候,我又拿出稿紙來繼續寫。我的許多段專欄,一定都是這樣寫成的,在壓着菜單的玻璃桌面上,在茶漬旁邊,周圍是人們哄鬧的談話聲音,蒸汽和吆喝,骯髒的磚地上散滿牙籤(有人拖地的時候你就把腳縮起),兩旁牆上的玻璃上潦草地寫著小菜的價錢。我喝一口微溫的茶,回想一日遇見的種種,在那些未定形的時刻中,我嘗試回想牆上的一道陰影、一個人臉上的一道傷疤、一陣白蘭花的香味,或一句曖昧的話語,回想的時候,它們的形象變得明朗起來,容易接近了。有時稿紙上黏了一些工作桌上的字屑,一些堂皇的大號字或者油膩的字眼,我便嘗試把它們抹去,好像覺得只有先抹去那些固定的字的組合,才可以重新排列文字,我寫了又塗,有時偏激過分了,有時又說得不夠,於是又把它塗去,整頁紙都塗花了。我覺得自己像一個植字工友,一個字一個字的邊植邊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3页 -
爱是一朵玫瑰花 但你最好不要摘它 它只在枝头上 才可以生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剪紙"的人也喜欢 · · · · · ·
剪紙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
#流岚# (We must outlive them all.)
一只暗绿色的螃蟹缓缓爬到缸口,举起螯,像要爬到缸外去,它徒劳地左右晃动笨重的身躯。穿着白色背心的中年汉子随手抓起旁边的圆形草席盖子,噗一声盖下去,让它坠回缸中无声的绿色蟹群中。那汉子手中还拿着另外一只蟹,它一只螯绑住,另一只微微撑开,他把咸水草多绕几圈,把它绑紧了,然后扔到另一边,那儿已有许多绑起来的大闸蟹。 他又揭开盖子,从缸里抓出一只蟹来。也不晓得是不是刚才想爬出缸口那只。他拿一根咸水草,开...2016-08-24 20:29:12
一只暗绿色的螃蟹缓缓爬到缸口,举起螯,像要爬到缸外去,它徒劳地左右晃动笨重的身躯。穿着白色背心的中年汉子随手抓起旁边的圆形草席盖子,噗一声盖下去,让它坠回缸中无声的绿色蟹群中。那汉子手中还拿着另外一只蟹,它一只螯绑住,另一只微微撑开,他把咸水草多绕几圈,把它绑紧了,然后扔到另一边,那儿已有许多绑起来的大闸蟹。 他又揭开盖子,从缸里抓出一只蟹来。也不晓得是不是刚才想爬出缸口那只。他拿一根咸水草,开始绕着它的身躯把它帮其,蟹爪无力地动了动,没有再挣扎。 引自 七 本章开篇即是这一段描写,有了这层铺垫,才有后面我喜欢的一段—— P103
又一次,我和黄走向那爿茶室。那份娱乐杂志已经关门了,黄始终没有追回他的薪金。螃蟹已经不在了。我走过时就想到它们怎样紧扎不动,怎样有几只还是不住冒出一串小小水泡,像一串小小的虚幻的玻璃果子,然后又破碎了。黄仍然穿一件黄绿的衣服。但他不是螃蟹,他越过它们原在的位置,举起臂,拨拨头发,他仍然在挣扎。 引自 七 非常巧妙。 ================== 喜欢这本书的前半段,特别新鲜,很有画面感。 牛津大学2012年版 20160824
回应 2016-08-24 20:29:12
-
这些木质的模子里雕着生命的图案,生命嵌在里面,由温热而至冷却,成形而坚硬。我走过,在这些鸟或鸟笼、图案或模子中间寻找你。 这些事物,带着它们陈旧朴实的外貌,当阳光照在高楼的顶端,它们沉没在不变的阴影里。时间在外面急步走过,它们凝定不动,带着它们熟悉的气味,带着它们陈旧而美丽的样貌,千年如一日地生活下去。
2015-06-01 16:16:11
-
#流岚# (We must outlive them all.)
一只暗绿色的螃蟹缓缓爬到缸口,举起螯,像要爬到缸外去,它徒劳地左右晃动笨重的身躯。穿着白色背心的中年汉子随手抓起旁边的圆形草席盖子,噗一声盖下去,让它坠回缸中无声的绿色蟹群中。那汉子手中还拿着另外一只蟹,它一只螯绑住,另一只微微撑开,他把咸水草多绕几圈,把它绑紧了,然后扔到另一边,那儿已有许多绑起来的大闸蟹。 他又揭开盖子,从缸里抓出一只蟹来。也不晓得是不是刚才想爬出缸口那只。他拿一根咸水草,开...2016-08-24 20:29:12
一只暗绿色的螃蟹缓缓爬到缸口,举起螯,像要爬到缸外去,它徒劳地左右晃动笨重的身躯。穿着白色背心的中年汉子随手抓起旁边的圆形草席盖子,噗一声盖下去,让它坠回缸中无声的绿色蟹群中。那汉子手中还拿着另外一只蟹,它一只螯绑住,另一只微微撑开,他把咸水草多绕几圈,把它绑紧了,然后扔到另一边,那儿已有许多绑起来的大闸蟹。 他又揭开盖子,从缸里抓出一只蟹来。也不晓得是不是刚才想爬出缸口那只。他拿一根咸水草,开始绕着它的身躯把它帮其,蟹爪无力地动了动,没有再挣扎。 引自 七 本章开篇即是这一段描写,有了这层铺垫,才有后面我喜欢的一段—— P103
又一次,我和黄走向那爿茶室。那份娱乐杂志已经关门了,黄始终没有追回他的薪金。螃蟹已经不在了。我走过时就想到它们怎样紧扎不动,怎样有几只还是不住冒出一串小小水泡,像一串小小的虚幻的玻璃果子,然后又破碎了。黄仍然穿一件黄绿的衣服。但他不是螃蟹,他越过它们原在的位置,举起臂,拨拨头发,他仍然在挣扎。 引自 七 非常巧妙。 ================== 喜欢这本书的前半段,特别新鲜,很有画面感。 牛津大学2012年版 20160824
回应 2016-08-24 20:29:1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8.1分 75人读过
-
限时抢
-
素葉出版社 (198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香港小說——許子東香港文學課程所修小說 (跳格子)
- 香港的故事,他们说 (沙拉兔兔)
- 牛津大学出版社 (此间)
- 也斯 作品选 (剥豆瓣)
- 港台文学—2014北京kubrick新到港台\外文书 (库布里克@北京)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剪紙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气急败坏陳牙齿 2016-07-09 13:30:39
梦呓般的文本,透过剪纸牵连的镂空与琐碎细屑窥见三十年前香港支离的幻象
1 有用 陀思妥曼妥思 2013-09-08 04:15:09
感觉大陆读者已经过了郭敬明时代的审美畸形,开始追求平实,而香港作家们文字里的诗意更多些。当然也许是我恰好只读了一派的作品:)
2 有用 清和 2012-03-01 19:47:24
「我希望我們終於可以真正交談。」
0 有用 少女标本 2018-02-21 02:33:03
#二十二岁之前#
0 有用 钟芳元 2008-11-05 14:36:06
问好友借来看的,无论内容技巧,都很值得一读
0 有用 啾啾栖鸟过 2022-04-02 15:10:01
我喜欢这部小说。对香港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啊,也许有一天也会喜欢那种感觉。这是写于70年代的书。可能我要慢慢想,慢慢写。
0 有用 热带鱼 2022-03-05 01:13:26
复杂的思想在被传达时,意义成为破碎的词句,事物和意义失去关联,如同散落在房间里的三角形、菱形、圆柱形。黄无法将爱意通过剪碎的词句传达给乔,瑶通过剪纸时拼凑不出一个完整的自己。 客观的事物和头脑中的意义成了Narcissus和湖中的镜像,讲述给第三者时,成为变换、流动、破碎的幻象。
0 有用 黃大門 2022-01-02 18:20:46
第一次讀也斯,是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中的一篇,一九七六年。當時覺著新穎,今次這個故事終於一九八一,卻感覺老派。前半本太冗脹,後半本又破碎,也許這就是剪紙吧。「我們走前去,再走入人叢中,與這個俗世人間有相逢。」
0 有用 beluga 2021-11-04 14:19:29
写得很好。“要写现在的香港,仅是用过去的课本上的文字还不足够,也需要发展锻炼目前这种混杂的语文……我们使用文字,并不是为了把话说得更漂亮更文雅,文字比这还重要得多,因为我们往往是通过文字去了解这个世界,又通过文字来创造自己的。复杂的文字,回应上面说的对事的看法,就不是片面的,而是复杂的看法。”
0 有用 🧩碎片收集者 2021-10-28 16:28:33
该书捕捉个人爱好与个人秉性、女性形象类型的关系十分巧妙。以瑶对剪纸态度的改变来看瑶性格的转变,从无比喜爱剪纸到开始撕纸,描绘了瑶逐渐开始精神分裂的过程。写精神分裂患者的世界,用大段不加标点符号的语句来和叙述者的声音区分开来。该书最有特点的是意象符号的选取,如瑶的剪纸、乔的鹦鹉、众人的编辑工作。“故事里某个人看得到或看不到某件事,用这种或那种文字符号表达自己,自然跟他们各自是怎样的人有关”。同时作者... 该书捕捉个人爱好与个人秉性、女性形象类型的关系十分巧妙。以瑶对剪纸态度的改变来看瑶性格的转变,从无比喜爱剪纸到开始撕纸,描绘了瑶逐渐开始精神分裂的过程。写精神分裂患者的世界,用大段不加标点符号的语句来和叙述者的声音区分开来。该书最有特点的是意象符号的选取,如瑶的剪纸、乔的鹦鹉、众人的编辑工作。“故事里某个人看得到或看不到某件事,用这种或那种文字符号表达自己,自然跟他们各自是怎样的人有关”。同时作者还有更近一步的哲学思考:“符号难道就等于现实?我看到的难道就可以完全表达得出来?表达了难道就可以立即传达给另一个人?”这是一个关于观看的故事,也是读者自审的故事。借由阅读,审视自身的感情、文化、表达方式等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