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齐泽克文集》系列已经出到了第七本,再加上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和《实在界的面庞》两种,齐泽克著作的中译本着实出版了不少。我尽管后知后觉,不过总算是把这些书都大致读了一遍。齐泽克涉猎广,花样多,他的书不好译,能译成眼下这样,已经颇不容易了。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先出版的几种译得反而好些。
最近读了《有人说过集权主义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宋文伟、侯萍译,萧韶审校),对译文不很满意。当然,全面评析是篇幅所不允许的,在此,只选出连续的四页,谈一谈当中出现的误译,或许可以通过这四页的例子窥豹一斑吧。
一、词义理解错误。例如:“今天,理性本身受到严重挤压。”(序言第6页)原文为:Rationality as such gets a bad press today。尽管press也有“挤压”的意思,但在这里,它却是“新闻报章”的意思。To get a bad press,实际上是一个惯用语,意为受到新闻界的批评。该句的意思是说,在今天,这样的理性受到了多方责难。同页还有一例:“但是,这种努力带来了一些可怕的插曲。”对应于“可怕的”是uncanny一词,这个词意思很简单,就是“离奇的”。译成“可怕的”就错了。
二、句意理解错误。例如:“他(指拉康)拒绝把精神分析中的自我心理变化视为‘美国生活方式’在意识形态上的表现。”(正文第1页)刚好把意思弄反了。原文为:……his dismissal of the egopsychological turn of psycho analysis as theideological expression of the 'American way of life'. 意思是说,拉康把精神分析运动的自我心理转向看做是“美国生活方式”在意识形态上的表达而加以摒弃。当然,此处的turn是所谓“语言学转向”之类的那个“转向”的意思,译者翻成“变化”,又是词义理解错误了。
三、专名误译。例如:“就恋母情结而论,我们谈论的仍是乱伦问题;而在《哈姆雷特》中,乱伦的欲望受到了抑制和移置。”(正文第2页)与“恋母情结”对应的是Oedipus一词,我们都知道,中文所谓“恋母情结”是指Oedipus complex,而在这里,齐泽克不是要说“恋母情结”这个complex,而是要说俄狄浦斯(Oedipus)这一故事,来跟哈姆雷特的故事对比。所以前半句的意思应该是,就俄狄浦斯的故事而言,我们谈论的仍是乱伦问题。
四、术语误译。例如:“出现在哈姆雷特面前的亡父的幽灵是哈姆雷特对于死亡祝愿的内疚的折射。”(正文第2页)与“死亡祝愿”对应的是Death-wish一词。书中还特别加了一个译注,说“死亡祝愿”是“弗洛伊德的用语,指的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自己或他人的死亡祝愿”。Death-wish的确是弗洛伊德的用语,不过上面那个同义反复的解释却是错误的。Death-wish是“死亡意愿”,与“死亡冲动”类似,它是指人的自毁欲望。再比如:“那是常常被误认为‘做梦’的源头……”(正文第3页)这一句的原文为:That is the often misrecognized elementary matrix of the 'dream-work'。译者将dream-work一词轻描淡写地译为“做梦”,说明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弗洛伊德使用的术语。实际上,弗洛伊德《释梦》一书英文版第六章的标题就是Dream-work,商务印书馆的中文版译为“梦的工作”,还不很贴切,实际上它指的是梦的运作方式。该句是说,那就是经常被误认的“梦的运作方式”的基本格局。
我想,齐泽克的著作须经过哲学、政治学、心理分析、通俗文化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学者的共同校订,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否则,各种各样的错误就很难避免了。
乔纳森:难译的齐泽克
|
飘过
齐泽克非常难译。不过这本书连那些比较基本、好译的地方都没做好。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