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原作名: Le Ravissement De Lol V. Stein
译者: 王东亮
出版年: 2005-7
页数: 237
定价: 25.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36713
内容简介 · · · · · ·
劳儿被未婚夫抛弃,痛苦得难以自拔,失去了部分理智。另一个男子走近她,娶她为妻,带她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生儿育女。若干年以后,姑娘故地重游,偶然的事件唤起了她沉睡的记忆,爱的创伤复发。作者在这本书里,写劳儿如何在失去男朋友后,像个孤魂野鬼一样飘渺在现实世界里的故事。
劳儿之劫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时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不少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尔奎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时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不少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尔奎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
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劳儿之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劳儿之劫"的人也喜欢 · · · · · ·
劳儿之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 更多书评 4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Gallimard (1976)8.6分 18人读过
-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8.1分 56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7.5分 13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8.4分 10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女性文学--温存柔韧,细腻内敛,生猛冷峻 (墨梓)
- 书海无涯 (佾云)
- 杜拉斯全集(上海译文)精装版 (白叶木瓜)
- 精装党的收藏 (阿伦特的粉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劳儿之劫的评论:
feed: rss 2.0
13 有用 water 2019-03-25 16:35:43
杜奶奶写的爱情真特别原始,原始到“爱”几乎还没从欲望里生出来
0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1-06-23 18:09:20
其实杜拉斯蛮好读的
0 有用 满[已注销] 2010-02-20 21:47:07
2010-2
2 有用 鸟川芥 2011-04-15 09:53:31
买了很久~翻了几页~估计还得花点时间~
0 有用 [已注销] 2008-02-18 13:21:12
First 总之 没看懂
0 有用 推大石 2023-09-22 18:36:25 上海
意识大门在身后被轰轰排排打开
0 有用 半岛璞 2023-09-19 11:35:06 北京
中途忍耐着对语义迷失的种种不适,对理性的挑战,在梦呓一样的叙述语言里,仿佛经受住了某种作法与催眠。然后,终于能以一个正常人的意识去靠近一个精神病人劳儿的内心。对于失常之际,或者说正常与疯狂之间存有的那个间隙,杜拉斯用语言将之敏捷地捕获了:“劳儿她也许害怕了,不过只是一点点,她害怕可能与其他人有更大的分离。但她知道有些人会抗争——她昨天也这样——他们在剩下的一点儿理性使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在麦田时会跑... 中途忍耐着对语义迷失的种种不适,对理性的挑战,在梦呓一样的叙述语言里,仿佛经受住了某种作法与催眠。然后,终于能以一个正常人的意识去靠近一个精神病人劳儿的内心。对于失常之际,或者说正常与疯狂之间存有的那个间隙,杜拉斯用语言将之敏捷地捕获了:“劳儿她也许害怕了,不过只是一点点,她害怕可能与其他人有更大的分离。但她知道有些人会抗争——她昨天也这样——他们在剩下的一点儿理性使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在麦田时会跑着回家”。劳儿则甘心放走了最后的理性,她躺在森林旅馆下面的黑麦田里,主动拥抱了自己的疯狂与精神失常。不管文本有多迷乱,故事仍然是关于着爱的创伤。 (展开)
0 有用 李宇跃 2023-09-17 02:54:06 江西
杜拉斯对于拉康的摒弃并不能否定这篇小说里面的精神分析属性,劳儿的在场与不在场,凝视好友与情人偷情时的无法言说的愉悦,文本所难以表达出的情愫与无意识流动,杜拉斯通过留白和能指捕捉到了无意识涌上意识层面时的蛛丝马迹,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细细品味。
0 有用 五块钱一斤 2023-08-31 22:59:00 云南
完全看不懂
0 有用 思诗 2023-08-26 21:06:50 广东
做为一个对杜拉斯还算比较熟悉的读者,这本书对我来说依然是比较晦涩的。杜拉斯的行文风格一直都比较另类,很少交待时空背景,也没什么理性的描写,文字大部分是悲观而颓丧的,有许多情绪化的堆砌,永远都在写爱的创伤,写痴迷与癫狂。关于爱情,关于欲望,她有种至死不渝的执念,所以这也是她深深吸引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