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上半年出版的,应该是佩弦师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共收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早年创作新诗,晚年多写旧体诗,是宋诗一派。但先生一直关注新诗的发展前景,故晚年常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先生对新诗创作者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已脱离了音乐,却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能琅琅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在线试听:
论雅俗共赏的创作者
· · · · · ·
-
朱自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会成员。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后移居扬州。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留学英国,后漫游欧洲。1932年回国,曾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经典常谈》。
目录 · · · · · ·
序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逼真与如画
论书生的酸气
论朗诵诗
美国的朗诵诗
常识的诗
诗与话
歌谣里的重叠
中国文的三种型
禅家的语言
论老实话
鲁迅先生的杂感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 · · · · · (收起)
论雅俗共赏
论百读不厌
论逼真与如画
论书生的酸气
论朗诵诗
美国的朗诵诗
常识的诗
诗与话
歌谣里的重叠
中国文的三种型
禅家的语言
论老实话
鲁迅先生的杂感
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小书(共36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增订本)》《语文漫话》《中国戏曲》《清史简述》《国学救亡讲演录》
等
。
喜欢读"论雅俗共赏"的人也喜欢 · · · · · ·
论雅俗共赏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闲话闲谈【9.0分】
给9分是因为这本书受众很广,适合所有人阅读。学生读对语文有帮助,成年人读也是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帮助。 封面:因为这本书是十年前的,外壳略微磨损,但是设计很漂亮。系列:上海三联这个系列不错,可惜卖的不好叫“中学读书馆文库”,虽然是针对中学生的,说句难听的话,现在...
(展开)

《大家小书 论雅俗共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借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在图书馆看到被封面和标题吸引,一本小小的绿色精装书,当我看到"论雅俗共赏"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就想看看讲的是什么,又看到作者,因为一直觉得朱自清先生的文笔很好就决定借回来看,虽然最近看的书基本上都是文学批评类,本来打算换个类型的,但是还是有... (展开)> 更多书评 10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7.6分 19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7.3分 77人读过
-
北京出版社 (2016)7.8分 44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5)7.8分 3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家小书 (张遂州)
- 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 (随云)
- 2007购书单 (傅踢踢)
- 旧藏与新读:中外文论|文艺随笔 (竹马笃笃)
- 五年来卓越采购 (蒹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论雅俗共赏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葉跡 2009-01-04 20:27:27
味淡,耐嚼,我喜欢!这也是“大家小书”的特色!
0 有用 活在这世界 2008-09-07 21:18:46
从扬州朱先生故居背回来的小书 我是这么喜欢那个小院落 课本外的朱老让人惊喜
0 有用 nathaniel 2009-12-22 21:17:57
经典的小书,其中援引的闻一多先生的诗给人印象深刻!
2 有用 楚青 2006-08-29 09:07:00
四平八稳,不过不失,边读边忘,过眼烟云。
2 有用 sanqi 2017-01-07 21:33:12
作者的散文写得好,但不太适合写这种文艺理论的杂文,感觉分析浅面也窄,论雅和俗感觉两者内涵都没括清,将百读不厌的原因推论为声调优美,实在不敢苟同。引起思考的是“逼真”和“如画”两个概念的提出,前者往往形容画像真的,后者形容真物像画,面上好像是互为论证,到底像真好呢还是如画好。
0 有用 风华轩主 2023-04-12 16:58:37 安徽
本书是自己喜欢的大家小书系列之一,不太厚的一本精选朱自清代表作品十四篇,论述诗歌,文学及音乐等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其中《论百读不厌》与《论书生的酸气》放在今天的读书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现实反映,在每一个读书人的心中,都有着不一样的读书喜好,读哪些如何读,也都因人而异,但只要一篇作品或一本书,能带来如书名所说的雅俗共赏,即使不是多好至少也是成功的。希望在阅读的道路上,也能继续保持如此的雅俗都读,在多读... 本书是自己喜欢的大家小书系列之一,不太厚的一本精选朱自清代表作品十四篇,论述诗歌,文学及音乐等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其中《论百读不厌》与《论书生的酸气》放在今天的读书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现实反映,在每一个读书人的心中,都有着不一样的读书喜好,读哪些如何读,也都因人而异,但只要一篇作品或一本书,能带来如书名所说的雅俗共赏,即使不是多好至少也是成功的。希望在阅读的道路上,也能继续保持如此的雅俗都读,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读好书。 (展开)
0 有用 rica7350 2023-03-26 00:44:42 贵州
对朱自清是很陌生的,可以且应该继续看看。前一汪曾祺散文集中提到此篇,便接着看了。
0 有用 李知白 2022-10-24 16:33:14 山东
《论雅俗共赏》《论百读不厌》《论逼真与如画》《论书生的酸气》四篇认真读了,本可以有更为精道细致的分析,但囿于篇幅大小只能隔靴搔痒,不解渴。后几篇关于朗诵诗的文章实在是没有兴趣,大体翻了翻。另:我读的版本豆瓣没有收录。
0 有用 Alexandre 2022-09-29 09:54:55 福建
论雅俗共赏 论书生的酸气 诗与幽默 论做作 论青年
0 有用 豆友240716392 2022-08-30 17:13:59 福建
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