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HE LIGHTHOUSE》的原文摘录

  • 然而,他想,她是我最老的朋友之一。我对她有着忠诚的友谊。可是现在,此时此刻,她的存在对于他毫无意义;她的美貌对他毫无意义;她和她的幼子坐在窗前——毫无意义,毫无意义。他只希望独自一个,可以拿起那本书来阅读。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44页
  • 他将要说:这种生活值得一试;但是下不为例。他将要说:那些女人简直把人给烦死了。当然,拉姆齐先生娶了一位漂亮的夫人,生了八个孩子,看上去有个美满家庭。但是,此时此刻,他闷坐在一个空着的座位旁边,一切都化为乌有,那美满家庭的幻形也四分五裂了。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46页
  • 她刚才玩了那司空见惯的把戏——客客气气地敷衍别人。她永远不会理解他。他也永远不会理解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如此,她想,尤其是男女之间(也许班克斯先生是例外)隔阂最深。毫无疑问,这些关系是极端虚伪的,她想。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50页
  • 威廉·班克斯心里想:既然谈论私人生活使人局促不安,抓住一个这类话题,听他们讲讲“目前政府最臭名远扬的法令之一”,倒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52页
  • 后来她意识到,因为她崇拜他,她才盼望他发表意见。她觉得似乎一直有人在她面前赞扬她的丈夫和她的婚姻,她不禁激动得容光焕发,完全没意识到,赞扬她丈夫的人就是她自己。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54页
  • 她知道威廉现在已经恢复了对她的仰慕之情,现在一切都顺顺当当,她刚才的忧虑已经消除,她又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胜利的喜悦,嘲笑命运的无能,在这种感觉的鼓舞之下,她又指手画脚、谈笑风生了。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64页
  • 实际上他对此一无所知,无论如何,他一点儿也不懂得这个问题,拉姆齐夫人想。她是在观察他的态度,而不是在倾听他的言论。根据他的态度,她就能看出事实的真相——他要表现自己,他会一直保持这种态度,直到他升任教授或者娶了妻子,那时他就不必老是再说,“我——我——我。”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73页
  • 走到门槛上,她逗留了片刻,回首向餐厅望了一眼,当她还在注目凝视之时,刚才的景象正在渐渐消失;当她移动身躯、挽住敏泰的手臂离开餐厅之际,它改变了,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她回过头去瞥了最后一眼,知道刚才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83页
  • 现在他觉得,谁达到Z是无关紧要的(如果思想的进展过程就像字母从A到Z那样循序渐进的话)。总有人会达到这个水平——如果不是他,那就是别人。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197页
  • 但是,一个夜晚究竟又算得了什么?不过是短短的一段时间罢了。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08页
  • 在一个阴暗的早晨,拉姆齐先生沿着走廊蹒跚而行,他向前伸出了胳膊,但拉姆齐夫人已于前晚突然逝世,他虽然伸出了双臂,却无人投入他的怀抱。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10页
  • 她瞅着她面前的空咖啡杯想道:人生是多么漫无目标,多么混乱,多么空虚。拉姆齐夫人溘然仙逝;安德鲁死于非命;普鲁香消玉殒——她也可能会重复同样的命运,因此,这一切并没有在她心中激起任何感情的波澜。在今天这样一个早晨,我们又在这样一幢屋子里重逢了,她一边说一边向窗外望去。这是一个美丽的、风平浪静的日子。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38页
  • 那异乎寻常的空虚叫人害怕,但是它也令人兴奋。到灯塔去。但把什么送到灯塔去呢?死亡。孤独。对面墙上灰绿色的幽光。那些空着的座位。这就是构成人生的一些成分,然而,怎样才能把它们凑合成整体呢?她问道。似乎任何微弱的干扰,都会把她正在餐桌上建造的脆弱的形体打个粉碎,因此,她转过身来背对着窗户,免得和拉姆齐先生的目光相遇。她必须躲到什么地方去,清静独处。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39页
  • 让他站在五十英尺之外,即使他没对你说话,甚至没看见你,但他的影响渗透弥漫,压倒一切,他把他的影响强加于你,叫你无从回避。他的存在改变了一切。她看不见那些色彩;她看不见那些线条;甚至在他的背脊对着她时,她也在想:再过一会儿,他就会走到我的面前提出要求——要求某种她觉得自己无法给予他的东西。她丢下一支画笔;她另外又选了一支。孩子们要什么时候才出来?他们什么时候动身?她心情烦躁、坐立不安。她的怒火燃烧起来,她想,那个男人只想攫取别人对他的同情,他自己从来就不给别人一点儿同情。另一方面,她就会被迫给他以同情。拉姆齐夫人就曾给予他同情。她慷假地把自己的感情施舍,施舍,施舍,现在她已死去——留下了这一切后果。真的,她对拉姆齐夫人感到不满。画笔在她手里轻轻颤抖,她凝视着树篱、石阶和墙壁。这都是拉姆齐夫人干的好事。她死了。现在,莉丽待在这儿,四十四岁了,却在浪费她宝贵的时间,站在这儿什么也干不了,把绘画当作儿戏,把她一贯严肃对待的工作当作儿戏,这都是拉姆齐夫人的过错。她死了。她过去经常坐的石阶空着。她死了。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43页
  • 但是,为什么老是旧调重弹?为什么总是要企图激起她并不具备的某种感情?这里面包含着一种亵渎。她的感情早已干涸、枯萎、消耗殆尽。他们本来就不应该邀请她;她也不应该来。一个人到了四十四岁,就不能再浪费时间。她痛恨把绘画当作儿戏。一支画笔,是这个处处是斗争、毁灭和骚乱的世界上唯一可以信赖的东西——决不能把它当作儿戏,即使是明知故犯也不行:她对此极为厌恶。但是,他迫使她这样做。他似乎在向她走来,对她说:在你把我所要求的东西给我之前,你休想动笔。现在他又贪婪而激动地逼近过来了。好吧,莉丽坠下握笔的右手,她绝望地想道:比较简单的办法,还是让这件事情早点了结吧。她肯定能够根据回忆来模仿她在许多妇女脸上(譬如拉姆齐夫人脸上)看到过的那种激动、狂热、俯首听命的表情,当她们遇到这样的场合,她们的热情就燃烧起来(她还记得拉姆齐夫人脸上的表情),陷入一种狂热的同情,由于她们所得到的报答而万分喜悦,虽然她并不明白其中的缘故,这种报答,显然是人性可能给予她们的最高的幸福。他走了过来,停留在她的身旁。她将尽她所能地给他以同情。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44页
  • 他的顾影自怜,他对同情的渴求,好似一股洪流在她的脚旁倾泻,形成了一潭潭的水洼,而她这个可怜的罪人,她的唯一行动,就是提起她的裙边,以免沾湿。她紧握画笔,默然伫立。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49页
  • 他的容貌多么苍老啊,她想道。她立刻就发觉,现在没人要求她同情,那同情心却烦扰着她,需要得到表达的机会。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53页
  • 而当她一边休息,一边模模糊糊地从一样东西望到另样的时候,那个永远在心灵的苍穹盘桓的老问题,那个在这样的瞬间总是要把它自己详细表白一番的宏大的、普遍的问题,当她把刚才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官能松弛下来的时候,它就停留在她的上方,黑沉沉地笼罩着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全部问题所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随着岁月的流逝免不了会向你逼近过来的问题。那个关于人生意义的伟大启示,从来没有出现。也许这伟大的启示永远也不会到来。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62页
  • 正如威廉所说,她是惊人的美。但美并不是一切。美有它的不利因素——它来得太轻易,它来得太完整。它使生命静止了——凝固了、它使人忘记了那些小小的内心骚动:兴奋的红晕、失望的苍白、一些奇特的变形、某种光亮或阴影;这些会使那个脸庞一下子变得认不出来,然而也给它增添了一种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风姿。在美的掩盖之下,把这一切都轻轻抹去,当然更简单一些。但是,莉丽可拿不准:当拉姆齐夫人把猎人的草帽往头上一戴,或者奔跑着穿过草地,或者在责备园丁肯尼迪之时,她的容貌看上去是什么模样?谁能告诉她?谁能帮助她解答这个问题?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290页
  • 莉丽·布里斯库凝视着大海,在碧蓝澄净的海面上,几乎连一个斑点也没有,它是如此柔和,片片孤帆和朵朵白云似乎镶嵌在蓝色的波涛中。她想,距离的作用多么巨大:我们对别人的感觉,就取决于他们离开我们距离的远近;因为,当拉姆齐先生乘着帆船越来越远地穿过海湾之际,她对于他的感觉正在起着变化。它似乎在延伸,在扩展,他似乎离开她越来越遥远了。他和他的孩子们似乎被那蓝色的波涛、被那段距离所吞没了;但是在这儿,在草坪上伸手可及之处,卡迈克尔先生突然打了一个呼噜。她笑了。他从草地上一把抓起了他的书。他重新坐到椅子里去,气喘吁吁、鼾声如雷,好像大海里的什么妖魔鬼怪。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他离得这样近。 (查看原文)
    老坛酸菜 2024-05-10 13:36:26
    —— 引自第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