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在内容上高度概括,重点突出,提纲携领地介绍了清朝入关以后到鸦片战争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给读者提供了有关清史的基本知识。在书中,作者不囿就说,就很多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不仅拓宽了读者的视野,而且有助于读者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清史简述》 是郑天挺在中央高级党校所作学术讲演的记录稿,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清朝入关以后到鸦片战争前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既给读者提供了有关清史的基本知识,又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书高屋建瓴,总揽清朝特点,抓住了清史的关键问题,尽管简单,还是颇多创见。
作者简介 · · · · · ·
郑天挺(1899-1981),福建长乐人,生于北京。1920年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后为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生。20年代在北京大学及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33年任北大秘书长、中文系教授。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总务长、北大文科研究所副所长。抗战胜利后仍任北京大学秘书K、历史系主任,国立故宫博物院清史部专门委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明清史料室主任。
1952年,奉调南开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副校长、明清史研究室主任。60年代,参与全阅历史教材编写工作,任历史组副组长。晚年任中国史学会主席、全同学位评议委员会历史组组长。
目录 · · · · · ·
编者的话 ………………………………………(1)导 言 ……………………………………(1)概 说 一、关于清史的年代问题…………………(2) 二、鸦片战争前清代历史的特点…………(3) 三、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24) 四、关于这一阶段的分期问题……………(29)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一六四四—一七二三年) 一、八十年间的概况………………………(34) 二、清军人关与统一全国…………………(35) 三、沿袭明制和保证满族地位的政治……(49) 四、清初对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压迫………(59) 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1) 六、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一七一二年)和摊丁人亩(一七二三年)(67) 七、巩固统一的战争………………………(71) 八、清初的对外关系………………………(75)清代中期的政治和经济(一七二三—一八四0年) 一、一百十八年间的概况…………………(81) 二、实行“摊丁人亩”以后的经济发展…(86)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92) 四、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加强……(94) 五、乾隆时期的几次战争和军费问题……(98) 六、清代中期的对外关系…………………(104) 七、各族人民的起义………………………(111) 八、清代中期的新问题……………………(117)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文化 一、哲学思想………………………………(128) 二、考据……………………………………(156) 三、史学……………………………………(162) 四、文学……………………………………(171) 五、清代纂辑的书籍………………………(175)附录 一本简明而富于创见的清代史………朱诚如(179)
编者的话 ………………………………………(1)导 言 ……………………………………(1)概 说 一、关于清史的年代问题…………………(2) 二、鸦片战争前清代历史的特点…………(3) 三、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24) 四、关于这一阶段的分期问题……………(29)清代前期的政治和经济(一六四四—一七二三年) 一、八十年间的概况………………………(34) 二、清军人关与统一全国…………………(35) 三、沿袭明制和保证满族地位的政治……(49) 四、清初对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压迫………(59) 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1) 六、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一七一二年)和摊丁人亩(一七二三年)(67) 七、巩固统一的战争………………………(71) 八、清初的对外关系………………………(75)清代中期的政治和经济(一七二三—一八四0年) 一、一百十八年间的概况…………………(81) 二、实行“摊丁人亩”以后的经济发展…(86)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92) 四、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加强……(94) 五、乾隆时期的几次战争和军费问题……(98) 六、清代中期的对外关系…………………(104) 七、各族人民的起义………………………(111) 八、清代中期的新问题……………………(117)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文化 一、哲学思想………………………………(128) 二、考据……………………………………(156) 三、史学……………………………………(162) 四、文学……………………………………(171) 五、清代纂辑的书籍………………………(175)附录 一本简明而富于创见的清代史………朱诚如(179)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大家说史作品系列 (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明史简述》,《中国的兵》,《二千年间》,《中国皇帝评论》,《中国史话》。
清史简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距离”最近的,却未必很了解
中国历代王朝中,除清代外都有正史。清朝乾隆年间编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政府又增加《新元史》成为二十五史;但至今清代的历史仍没有正史,而只有《清史稿》。《清史稿》是由民国政府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以馆长赵尔巽任主编,缪荃孙、柯劭忞等为总纂,1914年开始...
(展开)

郑天挺笔下的韦小宝的生活景象
两个人物并列在一个标题中,不免有些绕口和冲撞。但是想到捧读郑天挺先生的《清史简述》,的确是因为金庸先生仙逝,又看了一遍《鹿鼎记》的缘故。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和真实的清朝景象究竟有几多差异,让人不禁玩性大发。 相较于几本《鹿鼎记》的厚度,《清史简述》在篇幅上显得...
(展开)

一本简明而富于创见的清代史
清代是距现代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留下的史料也最为大量详实,除了历史资料这些客观存在的东西,更近的时代能流传下来更多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从而创造出数量庞大的揣测臆想宫廷的野史,也是电视剧创作者绝佳的取材对象。 因此我们常常能够在影视剧中看到关于这个朝代的很多宫...
(展开)

为什么洋务运动不能挽救中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清朝灭亡仅仅过去了一百多年,留下了很多实物和记录,使得后人得以一窥那个时代。它是个复杂的朝代,它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君主王朝,它又是由少数民族创建的,带有浓厚的满族特点。它又经历了世界的大变化,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下,艰难的维持传统,洋务运动便是被动应对世界... (展开)
简洁清晰 内容丰富的清史研究成果
清代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时代,乃至到今日关于清代的穿越小说、架空小说、影视剧层出不穷,研究清代的专家也是数量庞大,每年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就算去个故宫,里面大多也是清代朝廷的痕迹。所以,用说不完道不完研究不完的清代这句话来形容清代是比较适合的。 正如上面所说,...
(展开)

容易被忽略的清朝历史细节
最近,《上新了故宫》这部真人秀又掀起了一股故宫热,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故宫一直是一个饱经风霜,充满故事的场所,在故宫里,曾上演过一场场权斗,也掩盖过许多真相。清朝作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朝代,除了留给我们这座庞大的宫殿外 ,更留给我们历史的反思。 《清史...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出版社 (2016)8.0分 77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让阅读成为习惯(存档) (无心恋战)
- 立人核心书目——中学生·历史类 (Felista)
- 2011年购书单 (波伦亚人)
- 明清史 (如是我闻)
- 我的坐拥书城 (飞飞侠)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清史简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开物前民 2016-01-02 14:35:49
提纲挈领,入门读物
0 有用 宇文飞升 2014-04-18 06:19:04
当马列史观遭遇大清王朝
0 有用 陳某人 2021-11-05 13:28:21
T T 大一大二讀的 當時還不太了解鄭天挺先生 清淡的香氣
0 有用 Echo 2019-06-22 11:58:02
脉络贯通,史论结合,提纲挈领。关于税制改革生产模式等经济问题的讲解,既有一手数据资料支持,又有横向类比讨论,很能启发思考。至于立场问题,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轻易批评…我能看到的是老先生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从经济生产角度切入研究历史的方法,并加以融会贯通,单这一点就相当难得了。
0 有用 坏人伯 2018-09-17 10:25:07
7/95郑天挺的讲课记录,完全按照五六十年代的学术框架来构建的鸦片战争以前清史。把清史分为鸦片战争以前和鸦片战争以后本身就是很粗暴的史观作祟,老学者们都有很强的史料功底和考据水平,可惜都用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话说回来,历史研究有哪一小块又是有意义的呢。一三年十月,开学不久,想系统地恶补一下自己残缺的历史功底,从研究老一辈的作品开始,却无疾而终。
0 有用 iii 2022-06-29 16:38:23
郑天挺先生在中央党校讲课的记录稿,简单明了,虽将晚清归入“近代史”(1840年以后),但也基本涉及了清入关至鸦片战争期间若干重要史实。 不到百页的小书,却提示了些研究问题供学术人员思考。
0 有用 陳某人 2021-11-05 13:28:21
T T 大一大二讀的 當時還不太了解鄭天挺先生 清淡的香氣
0 有用 巴托82 2021-10-13 20:11:39
看的是1980年中华书局版本
0 有用 Padi-Shah 2021-09-05 21:27:53
清史这块没什么高水准的入门书。要么是水平高但是难读,比如孟森清史讲义,要么是追求简练但是内容较少,比如清朝简史。要么是兼顾语言通俗和知识量而导致篇幅太长。比如人大社科的清史,李治亭的清史和郑南的清史。因此,好长时间我都认为清史是真的缺乏好的入门读物,到现在也坚持这一看法。就因为如此,导致我虽然觉得对于有清史知识基础的朋友《清史简述》+罗威廉的《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比较好,但也不免觉得诡异。
0 有用 槁榆 2020-04-17 13:43:28
看完郑天挺《清史简述》。感觉我能体会到郑老师心里的痛苦“嗷我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可我不得不这么讲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