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為研究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興起、轉折的過程。依時序「台灣現代民歌」的發展出現三條主線:即楊弦、余光中帶動的「中國現代民歌」;李雙澤、楊祖珺為代表的「淡江一夏潮」路線;以及新興工業文化興起後的「校園民歌」。作者在書中指出上述三種路線的相對位置與文化功能,並指出其在台灣通俗音樂發展過程中70年代到80年代台灣文化變遷中所蘊含的意義。
序,或是一段回憶 陳俶文
自序
論文 致謝辭
導言
.兩種脈絡
.文化研究:異質的與歷史的
.生產機制為主的取向
.本文架構
第一章 序奏:對於 70 年代初期台灣文化的一些切片
.現代的與民族的: 70 年代權力集團與知識分子文化形構的基調
.鄉土:傳統/現代、高層/通俗
.台灣的西洋熱門音樂與現代民歌
.小結
第二章 「中國現代民歌」的摶成與轉折
.現代詩與現代民歌
.變種與現代民歌
.朝向建制化之路:通俗音樂文...
本書為研究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興起、轉折的過程。依時序「台灣現代民歌」的發展出現三條主線:即楊弦、余光中帶動的「中國現代民歌」;李雙澤、楊祖珺為代表的「淡江一夏潮」路線;以及新興工業文化興起後的「校園民歌」。作者在書中指出上述三種路線的相對位置與文化功能,並指出其在台灣通俗音樂發展過程中70年代到80年代台灣文化變遷中所蘊含的意義。
序,或是一段回憶 陳俶文
自序
論文 致謝辭
導言
.兩種脈絡
.文化研究:異質的與歷史的
.生產機制為主的取向
.本文架構
第一章 序奏:對於 70 年代初期台灣文化的一些切片
.現代的與民族的: 70 年代權力集團與知識分子文化形構的基調
.鄉土:傳統/現代、高層/通俗
.台灣的西洋熱門音樂與現代民歌
.小結
第二章 「中國現代民歌」的摶成與轉折
.現代詩與現代民歌
.變種與現代民歌
.朝向建制化之路:通俗音樂文化工業的投入
.嚴肅音樂論述與現代民歌的正當性
.小結
第三章 淡江——《夏潮》路線的民歌運動
.淡江——《夏潮》路線的形成
.李雙澤的現代民歌
.民歌與社會(一):「非學院VS學院」的論述形構
.民歌與社會(二):楊祖珺的民歌推廣
.小結
第四章 新興唱片工業與「校園歌曲」
. 70 年代後期鄉土文化形構的轉折與新興文化工業的浮現
.「校園歌曲」的建制形構
.「校園歌曲」的形式與意識形態取向
.「中國現代民歌」的轉化與沒落
.小結
第五章 尾聲: 70 年代現代民歌的位置
.斷裂,以及不同路線現代民歌的文化位置與功能
.台灣通俗音樂歷程中的現代民歌
.對台灣當代社會文化形構的再認識
後記——一個樂迷的告白
附錄
參考文章與書目
音樂資料
附表目錄
.附表 1《音樂》雜誌讀者意見調查(部分)——1971/02/09
.附表 2:兩場演唱會一場座談會的演出歌手/出席人員
.附表 3:《我們的歌》第一、二輯曲目、作者、編曲者及演唱者
.附表 4:1977/12/19日「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歌手、曲目與作者
.附表 5:李雙澤參與創作作品一覽表
.附表 6:民眾關於娛樂、消費、教育及文化服務等項的消費比例
.附表 7:每人每年平均觀看影劇次數
.附表 8:第一屆金韻獎青年歌謠決審大會演唱組選曲類別
.附表 9:現代民歌歌詞內容分類統計之一(江夢姝,吳淑馨版)
.附表10:現代民歌歌詞內容分類統計之二(楊祖珺版)
.附表10:79/08/01「唱自己的歌」演唱會歌手曲目與作者
.附表12:78、79、81年《滾石》版年終民歌排行(前十名)
.附表13華民國歌、詞作家學會民歌委員會(「民風樂府」)名單
.附表14民風樂府」大型演唱會活動狀況(1980-84)
.附表15:三種路線的現代民歌
.附表16:現代民歌的不同文化位置與功能
作者简介 · · · · · ·
張釗維
1966年生於台南市,1992年畢業於清大歷史研究所。目前主要之學術興趣在於:台灣社會文化轉折歷程中,通俗文化與知識分子文化運動的關係,特別是在與通俗音樂相關的場域上。
目录 · · · · · ·
自序
論文 致謝辭
導言
.兩種脈絡
.文化研究:異質的與歷史的
.生產機制為主的取向
.本文架構
第一章 序奏:對於 70 年代初期台灣文化的一些切片
.現代的與民族的: 70 年代權力集團與知識分子文化形構的基調
.鄉土:傳統/現代、高層/通俗
.台灣的西洋熱門音樂與現代民歌
.小結
第二章 「中國現代民歌」的摶成與轉折
.現代詩與現代民歌
.變種與現代民歌
.朝向建制化之路:通俗音樂文化工業的投入
.嚴肅音樂論述與現代民歌的正當性
.小結
第三章 淡江——《夏潮》路線的民歌運動
.淡江——《夏潮》路線的形成
.李雙澤的現代民歌
.民歌與社會(一):「非學院VS學院」的論述形構
.民歌與社會(二):楊祖珺的民歌推廣
.小結
第四章 新興唱片工業與「校園歌曲」
. 70 年代後期鄉土文化形構的轉折與新興文化工業的浮現
.「校園歌曲」的建制形構
.「校園歌曲」的形式與意識形態取向
.「中國現代民歌」的轉化與沒落
.小結
第五章 尾聲: 70 年代現代民歌的位置
.斷裂,以及不同路線現代民歌的文化位置與功能
.台灣通俗音樂歷程中的現代民歌
.對台灣當代社會文化形構的再認識
後記——一個樂迷的告白
附錄
參考文章與書目
音樂資料
附表目錄
.附表 1《音樂》雜誌讀者意見調查(部分)——1971/02/09
.附表 2:兩場演唱會一場座談會的演出歌手/出席人員
.附表 3:《我們的歌》第一、二輯曲目、作者、編曲者及演唱者
.附表 4:1977/12/19日「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歌手、曲目與作者
.附表 5:李雙澤參與創作作品一覽表
.附表 6:民眾關於娛樂、消費、教育及文化服務等項的消費比例
.附表 7:每人每年平均觀看影劇次數
.附表 8:第一屆金韻獎青年歌謠決審大會演唱組選曲類別
.附表 9:現代民歌歌詞內容分類統計之一(江夢姝,吳淑馨版)
.附表10:現代民歌歌詞內容分類統計之二(楊祖珺版)
.附表10:79/08/01「唱自己的歌」演唱會歌手曲目與作者
.附表12:78、79、81年《滾石》版年終民歌排行(前十名)
.附表13華民國歌、詞作家學會民歌委員會(「民風樂府」)名單
.附表14民風樂府」大型演唱會活動狀況(1980-84)
.附表15:三種路線的現代民歌
.附表16:現代民歌的不同文化位置與功能
· · · · · · (收起)
喜欢读"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的人也喜欢 · · · · · ·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 更多书评 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兔子晴 (解开所有烦恼,成就心中莲花开放)
基本上,我们将“中国现代民歌”视为部分西洋通俗音乐机制与主流高层文化文艺界在乡土文化勃兴过程中结合的产物;将淡江——夏潮路线视为七零年代中,乡土文化形构底下左翼文化运动的分支之一;而将校园歌曲视为七零年代末,新兴文化工业底下的一项主力产品。p.226 藉由原真性、部分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既有音乐类型之差异的建构,“民歌”这个措辞得以穿透各个路线与阶段,成为一具普遍性的称谓与标签。然而其相关的发言位置、...2012-06-16 02:13:34
基本上,我们将“中国现代民歌”视为部分西洋通俗音乐机制与主流高层文化文艺界在乡土文化勃兴过程中结合的产物;将淡江——夏潮路线视为七零年代中,乡土文化形构底下左翼文化运动的分支之一;而将校园歌曲视为七零年代末,新兴文化工业底下的一项主力产品。p.226 藉由原真性、部分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既有音乐类型之差异的建构,“民歌”这个措辞得以穿透各个路线与阶段,成为一具普遍性的称谓与标签。然而其相关的发言位置、歌词取向、诉求对象乃至原真性的内容等等,在不同的路线、不同的历史阶段均负有变化,以及断裂。 p.226 因而,不管是“民歌没落了”的说法或者视现代民歌为八零年代国语歌曲的先声,都是如上的断裂所产生的效应。前者是一种知识分子怀旧的提法,后者则是为八零年代的国语流行歌曲提供了一个正当性的源头与发展的基础。p.227 此外,除了这个整体文化的结构性断裂之外,就现代民歌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严肃音乐论述的把关有效地阻碍了现代民歌在高层文化文艺界的发展,甚至连一边缘的、自主性的位置都不可得。如此,新兴文化工业遂得以在七零年代末的失控当中,收编从高层文化转进而来之中国现代民歌的残余,强化自身的正当性,并伴随着政权的把关而排除淡江——《夏潮》路线;进而重新形构出一套关于“民歌”的形式、内容、意识形态与历史。如此,就校园歌曲这部分的发展来说,严肃音乐论述在高层文化文艺界中对于音乐的宰制性乃至排他性,吊诡地成为新兴文化工业兴起的诱因之一。p.227 从西洋热门音乐的一支,到知识分子新的音乐品味与非主流文化运动的支脉,到80年代国语流行歌曲的催生者,在这样的转折中,现代民歌同时也经历了当代台湾高层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转化。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现代民歌参与了它所得以产生的那个特定脉络的终结,也参与了稍后结束自己的另个社会文化脉络的催生。它原本是乡土文化形构当中,高层文化文艺界收编通俗文化的一项范例,稍后却倒转成为当代通俗文化藉以夺取文化主流位置与发言权的重要工具。如此,现代民歌的发展过程所显示的,正是七零年代知识分子文化形构的吊诡。p.227-228
回应 2012-06-16 02:13:34
-
兔子晴 (解开所有烦恼,成就心中莲花开放)
基本上,我们将“中国现代民歌”视为部分西洋通俗音乐机制与主流高层文化文艺界在乡土文化勃兴过程中结合的产物;将淡江——夏潮路线视为七零年代中,乡土文化形构底下左翼文化运动的分支之一;而将校园歌曲视为七零年代末,新兴文化工业底下的一项主力产品。p.226 藉由原真性、部分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既有音乐类型之差异的建构,“民歌”这个措辞得以穿透各个路线与阶段,成为一具普遍性的称谓与标签。然而其相关的发言位置、...2012-06-16 02:13:34
基本上,我们将“中国现代民歌”视为部分西洋通俗音乐机制与主流高层文化文艺界在乡土文化勃兴过程中结合的产物;将淡江——夏潮路线视为七零年代中,乡土文化形构底下左翼文化运动的分支之一;而将校园歌曲视为七零年代末,新兴文化工业底下的一项主力产品。p.226 藉由原真性、部分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既有音乐类型之差异的建构,“民歌”这个措辞得以穿透各个路线与阶段,成为一具普遍性的称谓与标签。然而其相关的发言位置、歌词取向、诉求对象乃至原真性的内容等等,在不同的路线、不同的历史阶段均负有变化,以及断裂。 p.226 因而,不管是“民歌没落了”的说法或者视现代民歌为八零年代国语歌曲的先声,都是如上的断裂所产生的效应。前者是一种知识分子怀旧的提法,后者则是为八零年代的国语流行歌曲提供了一个正当性的源头与发展的基础。p.227 此外,除了这个整体文化的结构性断裂之外,就现代民歌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严肃音乐论述的把关有效地阻碍了现代民歌在高层文化文艺界的发展,甚至连一边缘的、自主性的位置都不可得。如此,新兴文化工业遂得以在七零年代末的失控当中,收编从高层文化转进而来之中国现代民歌的残余,强化自身的正当性,并伴随着政权的把关而排除淡江——《夏潮》路线;进而重新形构出一套关于“民歌”的形式、内容、意识形态与历史。如此,就校园歌曲这部分的发展来说,严肃音乐论述在高层文化文艺界中对于音乐的宰制性乃至排他性,吊诡地成为新兴文化工业兴起的诱因之一。p.227 从西洋热门音乐的一支,到知识分子新的音乐品味与非主流文化运动的支脉,到80年代国语流行歌曲的催生者,在这样的转折中,现代民歌同时也经历了当代台湾高层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转化。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现代民歌参与了它所得以产生的那个特定脉络的终结,也参与了稍后结束自己的另个社会文化脉络的催生。它原本是乡土文化形构当中,高层文化文艺界收编通俗文化的一项范例,稍后却倒转成为当代通俗文化藉以夺取文化主流位置与发言权的重要工具。如此,现代民歌的发展过程所显示的,正是七零年代知识分子文化形构的吊诡。p.227-228
回应 2012-06-16 02:13:34
-
兔子晴 (解开所有烦恼,成就心中莲花开放)
基本上,我们将“中国现代民歌”视为部分西洋通俗音乐机制与主流高层文化文艺界在乡土文化勃兴过程中结合的产物;将淡江——夏潮路线视为七零年代中,乡土文化形构底下左翼文化运动的分支之一;而将校园歌曲视为七零年代末,新兴文化工业底下的一项主力产品。p.226 藉由原真性、部分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既有音乐类型之差异的建构,“民歌”这个措辞得以穿透各个路线与阶段,成为一具普遍性的称谓与标签。然而其相关的发言位置、...2012-06-16 02:13:34
基本上,我们将“中国现代民歌”视为部分西洋通俗音乐机制与主流高层文化文艺界在乡土文化勃兴过程中结合的产物;将淡江——夏潮路线视为七零年代中,乡土文化形构底下左翼文化运动的分支之一;而将校园歌曲视为七零年代末,新兴文化工业底下的一项主力产品。p.226 藉由原真性、部分表现形式以及与其他既有音乐类型之差异的建构,“民歌”这个措辞得以穿透各个路线与阶段,成为一具普遍性的称谓与标签。然而其相关的发言位置、歌词取向、诉求对象乃至原真性的内容等等,在不同的路线、不同的历史阶段均负有变化,以及断裂。 p.226 因而,不管是“民歌没落了”的说法或者视现代民歌为八零年代国语歌曲的先声,都是如上的断裂所产生的效应。前者是一种知识分子怀旧的提法,后者则是为八零年代的国语流行歌曲提供了一个正当性的源头与发展的基础。p.227 此外,除了这个整体文化的结构性断裂之外,就现代民歌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严肃音乐论述的把关有效地阻碍了现代民歌在高层文化文艺界的发展,甚至连一边缘的、自主性的位置都不可得。如此,新兴文化工业遂得以在七零年代末的失控当中,收编从高层文化转进而来之中国现代民歌的残余,强化自身的正当性,并伴随着政权的把关而排除淡江——《夏潮》路线;进而重新形构出一套关于“民歌”的形式、内容、意识形态与历史。如此,就校园歌曲这部分的发展来说,严肃音乐论述在高层文化文艺界中对于音乐的宰制性乃至排他性,吊诡地成为新兴文化工业兴起的诱因之一。p.227 从西洋热门音乐的一支,到知识分子新的音乐品味与非主流文化运动的支脉,到80年代国语流行歌曲的催生者,在这样的转折中,现代民歌同时也经历了当代台湾高层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转化。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现代民歌参与了它所得以产生的那个特定脉络的终结,也参与了稍后结束自己的另个社会文化脉络的催生。它原本是乡土文化形构当中,高层文化文艺界收编通俗文化的一项范例,稍后却倒转成为当代通俗文化藉以夺取文化主流位置与发言权的重要工具。如此,现代民歌的发展过程所显示的,正是七零年代知识分子文化形构的吊诡。p.227-228
回应 2012-06-16 02:13:34
论坛 · · · · · ·
【问】跪问哪里可以买到或看到? | 来自StevieLee | 8 回应 | 2021-01-19 18:04:34 |
我想问现在哪里可以买到这本书 | 来自摇滚客浪逃 | 1 回应 | 2018-04-03 21:50:3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文流行/摇滚音乐相关书籍 (journalren)
- 音乐社会学真的很重要 (贾不许)
- 【独立音乐】 (团团)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艺术赋权和社会运动 (LT)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妃暄 2005-11-09 08:41:28
嘿嘿,非常想读,顺便想知道作者是否是帅哥:) 已经拿到手了,开心到手软:p 作者很帅,嘿嘿
3 有用 Sarcophagus 2012-12-24 23:00:15
作者签名
0 有用 CD 2006-06-02 23:13:07
心愿已了,无尽感激milankun
0 有用 苏小仙lam3 2012-05-24 21:42:17
钊维 我爱的大叔~!跟您很有缘分:)
0 有用 穆 2018-10-16 15:21:56
线条梳理清晰,又有情有义
0 有用 槁榆 2021-01-19 16:07:05
民歌运动的社会学解读。谁能想到作者之后去拍纪录片了
0 有用 树儿 2020-05-03 13:04:57
20200503,对民歌运动的发生过程与脉络梳理,可以让读者更深地了解那段历史。参考文献翔实,提供了大量顺藤摸瓜的线索。不过论文的文体,的确是读起来费力,不利于理解和传播。从20151022想读到今日,我和民歌的关系发生了一些改变。
0 有用 穆 2018-10-16 15:21:56
线条梳理清晰,又有情有义
1 有用 aiko 2018-10-14 00:17:00
一本必将流芳后世的…硕士论文。
3 有用 Sarcophagus 2012-12-24 23:00:15
作者签名